擁有一雙乖巧懂事的兒女,讓葉一茜成為很多人羨慕的女人,很多人都想向她討教是如何教育出一對出色的兒女的,在《親愛的小課桌》葉一茜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方式,給無數家庭帶來啟發。
2013年,田亮帶5歲的女兒參加了親子真人秀,讓這一家人獲得了觀眾的喜愛和關注,2016年,田亮又帶著5歲的兒子繼續參加了這個節目,一家四口都曝光在了觀眾的視線之中,從此,喜愛他們的觀眾開始關注這兩位孩子的成長。
從他們一家四口的動態可以看出,這兩位孩子都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課餘生活非常的豐富,從孩子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滿滿的笑容和活力,依舊保留著孩子的童真和童趣。
葉一茜在綜藝節目中表示,自己在「海澱媽媽」和「順義媽媽」的分類中,自己是屬於順義媽媽,不會給孩子施加太多的學業壓力,更加注重孩子的全面發展,認為條條道路通羅馬,讓孩子走自己喜歡的路。
和大多數媽媽一樣,葉一茜也提前想好了孩子上大學的事情,森碟現在喜歡打球,葉一茜就主要注重她身體素質的培養,希望她擁有一個好的身體,以後可以通過熱愛的打球選一個理想的學校,充分尊重孩子的愛好。
不管是在面對別人家的孩子孩子自己家的孩子,葉一茜都是秉承著鼓勵式教育教導孩子,讓觀眾感受到了她的溫暖和和藹,也直觀的感受到鼓勵式教育對孩子的好處。
在綜藝節目中,有一個小男孩因為長期被父母採取打壓式教育變得非常沒有自信,葉一茜就一直陪在孩子的身邊不停的鼓勵他,誇獎他,給他樹立信心,讓他搭聳的眉頭變得明媚了起來。
在教育女兒森碟的時候也同樣如此,在森碟陷入社交恐懼症的時候,葉一茜鼓勵森碟勇敢的去向別人拋出橄欖枝,幫助她走出社交恐懼。
葉一茜的鼓勵式教育其實是在鼓勵中引導孩子朝著正確的方向行走,並非單純的只是為孩子加油,鼓勵中最重要的就是走心,誇獎孩子也需要誇的很具體,讓孩子感到是真實被關愛的。
《親愛的小課桌》中一開始有四位作業輔導老師,在第一次輔導作業的時候,兩位還沒有結婚的老師就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情緒崩潰,沒有過經驗的觀眾或許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有過為孩子輔導作業經驗的家長非常能夠感同身受。
在節目中葉一茜雖然情緒沒有崩潰,但是在給孩子輔導作業這件事情上,葉一茜一開始就亮明了自己的觀點,她表示,自己不會給孩子輔導作業,會影響親子關係,這種專業的事情就應該請專業的人來做。
輔導家庭作業是很多家長都在面臨的問題,再好脾氣的家長,在面對孩子作業的問題上,都很難把控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發火,把自己氣的半死,最終還影響親子關係。
這一點我們其實都應該像葉一茜學習,請專業的老師來幫助孩子輔導功課,留下更多的時間來提升自我,孩子有超高的作業效率,家長也能夠擁有更多自己的時間,親子關係也更加和諧,何樂而不為呢?
有的人會說,葉一茜能夠請家教給孩子輔導作業,是因為有好的家庭條件,而現實是很多家庭的經濟條件不允許再重新花錢給孩子請家教。
為孩子輔導作業,看似是家長省錢,但其實付出的更多,花這個時間提升自我,做一下副業或者在自己的工作提升上多下一些功夫,對自己、對家庭而言都是一種盈利。
而對孩子而言,你陪他寫作業的過程並非是陪伴而是一種折磨,孩子時刻擔心自己犯錯而提心弔膽,影響效率也影響親子關係,讓專業的老師指導,不僅能夠幫助孩子進步還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大多數的父母都是第一次當家長,在對待孩子教育的問題上很多人會學習自己父母的方式,父母把你培養成才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適合用在你的孩子身上。
時代在不停的進步,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多種多樣,我們應該學習當下不同的好的教育方式,多了解和觀察自己的孩子,根據孩子的情況,來進行教育,在不對的時候及時改正調整,因材施教,科學的教育方式,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