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首歌裡唱道:人生難免不如意,風風雨雨會過去,成功還要靠自己。洋洋人生如戲一場,芸芸眾生各屬一角。人生是一場戲。此戲說長便長,論時百年;說短便短,稍縱即逝。既然是一場戲,每個人都是戲中的角色,對自己而言,每個人又都是各自的主角,同時又是他人的配角。遺憾的是我們有人不僅僅希望自己能比別人更強,還希冀成為別人的主角,更有甚者,指望成為別人的主宰。
殊不知任何一個角色都離不開配角的襯託與扮演。往往我們不經意便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從這個意義上說,人與人之間也是相互依賴著的,任何人不可能也無法離開群居而獨立生活,不可能「眾人皆毀而我獨存」啊。而這場戲的成敗與否,是喜劇還是悲劇,也不在於配角如何,因為人生這個戲的策劃,編導就是自己,他人無非是你的配合者,應該感謝才是,無須責怪。
人生回眸百媚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輪迴流轉,人生順逆悲喜交替轉化,「禍不單行,福不雙至」,沒有一帆風順的航程,航向有了偏差,握緊航舵調整便是,沒什麼可怕的;不論道路多麼坎坷,路還是要走下去;生活不管經歷多少磨難,都要堅定前行。即使是趴著,也要選擇匍匐前進。偶爾有了錯,錯就錯了,讓它成為過去,在挫折中拼搏,在逆境中翻轉,在拼搏中等待成功,在努力中獲得美好;過去輝煌過,那也是過去的,不意味著現在或將來,好漢還不提當年勇呢。君子「不傲於先,不恥於後」,處變不驚,處逆不亂。沉溺於悲苦之中,倒不如推開窗戶,讓陽光照射進來。
古人云:勝不驕,敗不餒。人總是希望自己能比別人更強,而且一旦在某項競爭中勝出,也總是會有些得意有些驕傲,反之則可能沮喪甚至抑鬱。我覺得凡是考試或比賽總會有先有後,這又不是什麼你存我亡的生死絕殺,也不可能支配你的未來。因此,真的沒必要在意一次僅僅屬於人生無數個考驗中的一次比拼結果,勝固可喜,敗也不必氣餒,才是我們應有的人生態度。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分數,勇於接受難堪的排名。不驕於先,不恥於後,只問經歷不重結果,用一句廣告詞那就是:旅行不在於目的地,而在於沿途的風景。考試不在於最終分數,而在於過程的體驗與審視。
我講述一個小插曲。我讀高中時先鋒詩派,非非主義很流行,很多中學生、大學生,包括學校的年輕老師都在競相學習。自認為有點文字小功底的我,自然也不例外,最後學校搞了一個賽詩會,由同學評分,結果我獲得了一等獎,跟隔壁班的語文老師並列。結果他當著同學的面說我的詩是抄襲的。我大怒,兩人狂吵了一頓。甚至我還找老師和學校領導評理,我讓他拿出證據來,他自然是找不到的。因此,理屈詞窮的自然是語文老師。他先息事寧人,我卻還在憤憤不平。甚至我還把兩個作品帶到大學裡,讓我們學校的一位先鋒詩派的核心成員、中文系寫作學教授評判,我的詩歌更接地氣,更有情味。
其實,語文老師的評價有一部分是正確的,那就是我照著一位村裡的父輩是高中生的文學愛好者,算是個詩人的一首詩仿寫的。語言和內容都是我的,但結構、主題,連韻腳都是模仿的。想到這裡,我的驕傲勁霎那洩了一半。自此,凡有比賽得了好成績,我就問自己真的有這個水平嗎?配得上我的能力嗎?凡有失利我也會追問自己,我真的技不如人嗎?我是否也有過人之處?如此一來,我在一定程度上擁有了淡定的態度。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即使是在遭受嚴重質疑和貶低的時候,我基本上都能以一種平靜、樂觀的態度泰然處之。
因此,我在這裡要對獲得好成績的同學道一聲恭喜,同時說一聲「不傲於先」;而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說聲謝謝,更要加上一句「不恥於後」。我衡川初二5班的孩子們,我們連續七周的流動紅旗已然定格在咱們英雄的教室裡,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已然灌注我們的血液。認定了目標,我們便只顧風雨兼程。明天的你們又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你們的人生都有可能獲得更多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