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造天造地的地球 造人造物的世界

2020-11-19 騰訊網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

造天造地的地球

造人造物的世界

翟明國

前寒武紀與變質地質學家,巖石學家

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原來,地球歷史還可以這樣寫!

壯族地區流傳著一部創世紀史詩《布洛陀》。在世界各地,挪威、波斯、巴比倫,等等,這樣的神話傳說還有很多,在我國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盤古開天闢地。在神話裡,布洛陀造天地、造人、造太陽、造火、造米、造牛等,忙得不亦樂乎。學習過歷史的人看了以後,會不禁莞爾一笑,原來,歷史還可以這麼寫。

在中科院院士翟明國看來,真實的人類發展史比神話傳說要波瀾壯闊得多了。

宇宙中的地球

原始神話中的天相當於宇宙或太陽系這個概念,宇宙是在約150~200億年前誕生的;太陽星雲在50億年前形成,太陽則是在約46億年前升起的;在太陽誕生的同時,或是氣體經高溫凝固,或是星辰吸附,地球也初具雛形。地球的能量根據放射性元素的衰變計算,還有46億年陽壽;與地球同庚的月球在31~33億年以前就已經耗盡能量「死亡」了。現在藍色的地球正處於它的中年時期。將來耗盡能量就會和月亮一樣安靜,不會發生爆炸。

地球的孿生星球稱為類地行星。火星已經進入垂暮之年,它的地表平均溫度只有-65℃。有報導說在火星的標本上發現了有機碳,它說明火星曾經有過生物和海洋。它是怎麼消失的呢?為了能夠預知地球將來的命運,火星的研究意義重大。漂亮的太白金星和它的華麗外表相反,它被濃硫酸雲的氣圈環繞,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地表溫度高達465℃以上。水星空氣稀薄,隕石可以傾瀉而下。

由此看來,太陽系中沒有比地球更適合生命存在的星球。離地航行的太空人返回後,往往出現健康問題,如鈣質的大量流失。如果真有能夠移居的星球,人類也要經歷浴火重生。移民外星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神話,地球還是人類唯一的家園。

遠古的地球

地球約5.4億年前的地質時期,稱為前寒武紀。在前寒武紀約40億年的漫長時期,形成了陸地和海洋,形成了富氧的大氣圈和水圈,奠定了人類的生存環境。23~20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6~7億年前的雪球事件,是地球環境變化和生命起源與演化的兩個重要時期。地球上什麼時候開始有水尚不得而知。科學家從地球所獨有的花崗巖中找到了鋯石,經過年齡測定,最早的澳大利亞鋯石已經有44億年了。人們有理由相信,大陸起源於44億年以前。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核、地幔、地殼)和外部圈層(水圈、生物圈、大氣圈)的耦合,是地球演化歷史上的飛躍。

地球可視為一個磁偶極,「超巨」的地磁場,形成了一個「保護盾」,減少了來自太空的宇宙射線的侵襲,地球上的生物才得以生命常存,安享太平。

地殼由巖石組成,巖石分為三類,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礦物質按照一定的化學規律和幾何形態結晶。其中漂亮的如祖母綠、藍寶石、紅寶石、翡翠。有些礦物的顆粒很細小,它們組成的礦物集合體,是美玉,如和田羊脂玉。

地球表面覆蓋著不變形且堅固的板塊(巖石圈),這些板塊以每年1~10釐米的速度移動。板塊分為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板塊間相互分離或者相互拼貼。青藏高原就是由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碰撞拼貼產生的。火山和地震也是板塊間或板塊內的地質作用引發的。在大陸形成的初期,主要的地球構造機制不是板塊構造,而是垂直運動的熱體制主導。地質學家發現,有一種巖石叫科馬提巖,它形成的巖漿溫度很高,在早前寒武紀以後就沒有了,這種現象說明,板塊構造無法解釋前期的大陸形成。

上溯到5.4億年前後,發生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恐龍在侏羅紀到白堊紀,是統治地球的主宰。

智慧的地球

大概400~300萬年前,在非洲肯亞、衣索比亞有了南方古猿;190萬年前,非洲的坦尚尼亞出現了能人,並在180萬年前走出了非洲,來到了亞洲的爪哇;中國雲南元謀人出現在170萬年前;北京人大概是50到70萬年間。早期的智人,大約是5萬到20萬年前。有文獻記載的文明,埃及是5000年,中國是3000年。生物演化還在繼續,生物有滅絕,也有新生,但脫離人類控制的可能性沒有了。

人類現在是地球的主宰。同時,人類依靠地球提供的空氣、水和食物,及能源等一切物品。

地球面臨的三個大問題是環境、人口和災害。全球礦產資源以地質構造來分布,造成人與資源配置的矛盾。爭奪資源,是戰爭的根源。我國石油消耗年遞增10%,對外依存度高達60~70%以上;我國金屬礦產資源需求對外依存度在50~80%以上。人類對資源的過度開採,過度使用,過度排放,加劇和引發了環境和地質災害。全球氣候變化中人類活動的因素已經引起國際重大關切。因此人類要想在地球上更好地生存,就需要認識地球,合理地利用地球,保護地球。這就催生了一門新的科學,叫人地關係學。

人類需要用自己的大智慧,認識這個造天造地的宇宙,建設這個造人造物的世界,讓和諧美麗的地球村成為全人類美好的家園。

以愛之名

讓地球多點綠

美編:海草

校對:李玉鈐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告知

相關焦點

  • BBC紀錄片丨《How Earth Made Us(2010)》.地球造人 (1-5全集下載)
    2010年1月19日首播,共播出了5集:Water , Deep Earth ,  Wind ,  Fire , Human Planet 。節目中,Iain Stewart教授帶領觀眾探究幾個世紀以來,地質學、地理學和氣候是如何影響人類生活的。我們的星球擁有驚人的力量,但卻很少在教科書中被提起。這個系列節目第一次通過電視展現地球的神奇力量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 世界神話中,最著名的五個造人傳說,前兩名都是中國的
    弈劍修身乘風去,斬妖除魔天地間!大家好,我是閣草。我們知道,從科學上來講,人是從猴子進化來的,但在以前,人民還不懂太多科學的時候,世界各國都流傳著各種「造人」的傳說。今天,阿草就為大家盤一下,其中最著名的五個造人神話。第五:埃及神話:阿圖姆神創造人類在埃及古代神話中,最初世界是混沌無序的。天神阿圖姆希望自己具有靈魂和肉體,於是從嘴裡吐出一個兒子舒——空氣之神;然後又吐出了一個女兒特夫努特——溼氣女神。
  • 世界地球日,解鎖101種愛地球的方式
    這個用環保材料打造的獨特藝術空間,由象徵著愛的彩虹,及動物雕「塑」組合而成。正值世界地球日50周年與科爾沁植樹項目20周年,Timberland於此特殊時刻發起了一場關於人類與自然、綠色未來的深思,藉此引發情感共鳴,喚醒更多人保護地球的意識。
  • 許家印拼在一線,恆大造車的速度與激情
    過去短短五天時間,許家印帶隊先後飛赴歐亞兩洲,跨越德國、西班牙、日本三國,足跡遍布八大城市,連續考察了十二家全球頂級汽車零部件巨頭,包括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時間跨度再往前推,從5月30日至7月25日許家印的足跡踏遍歐亞大陸五國八地,西至英國倫敦,東至韓國,為造車繞了地球飛了一大圈。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其總行程超四萬公裡,飛行時長超100個小時。等等。
  • 張之洞的漢陽造有多厲害?生產的數量,擺起來能繞地球兩圈
    導語:張之洞的漢陽造有多厲害?生產的數量,擺起來能繞地球兩圈我們知道,清朝的張之洞這號人物曾經也是傳遍過大江南北的,人人稱之為「張香帥」,曾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正是因為他在政治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影響,讓他得以主持創辦出大批軍民用工業,其中最受眾人所敬佩的便是他主持創辦的漢陽兵工廠。
  • 為什麼地球可以無限轉動,而人類卻造不出永動機?
    很多人都製造過永動機,比如13世紀的時候一個法國人提出要做一個轉動軸在中間的輪子,在輪子上安裝小鐵球,用小鐵球的運動轉動整個機器的裝置,著名藝術家和科學家達文西也做了一個這樣的裝置,最後卻都以失敗告終,後來也有很多人試圖以各種各樣的方法造出永動機,卻都沒有實現過,因為這本身是不可能實現的,違反能量守恆定律,即能量並不能憑空產生,所有它是不可能被造出來的。
  • 「消失」的馬雲:首富跌下神壇,英雄造時勢還是時勢造英雄?
    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自從11月2日馬雲被四部門約談之後,已經連續40天「失聲」,徹底消失在公眾視野中。儘管關於馬雲的段子、雞湯和過往言論還在傳播,卻普遍散發著一股「人民公敵」、「過街老鼠」的味道。「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如今變成「讓小商小販無立足之地」,「科技改變生活」成了「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特別是在當前是世界局勢裡,這些自稱網際網路巨頭的企業,卻不能為大國重器貢獻分毫。相比太平洋對岸同樣以科技著稱的馬斯克,以及國內華為的任正非,實在不在同一個層級。
  • 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新華社微特稿】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
  • 歷史上的女媧造人,人類真的是女媧粘土造人嗎?
    本文編輯來自歷史的天空:相傳女媧在補天之後,開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計,終而成一碩石,女媧將其立於西天靈河畔。此石因其始於天地初開,受日月精華,靈性漸通。不知過了幾載春秋,只聽天際一聲巨響,一石直插宵,頂於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
  • 讓我們走進孫繼任的姿造世界
    __孫繼任◆【中國姿造·魚雕刺身】作者◆現任杭州宴江南海鮮姿造總廚◆常州《溯》火鍋技術顧問◆杭州西子茶家姿造顧問◆上海蔣記海鮮姿造望園路店顧問◆海寧雲上房海鮮火鍋顧問◆開化潮芬港海鮮姿造顧問◆南寧珍寶軒姿造顧問◆世界中餐名廚理事◆南潯廚王爭霸賽個人特金獎◆國際匠心廚藝大獎
  • 蕃茄田藝術「雲端」教育年會:我們的世界一塊造!
    年1月4日,蕃茄田藝術第九屆教育年會暨頒獎典禮如期舉行,全國各地校區的夥伴們齊聚「雲端」,遍布在700多個城市的數千名教育精英通過在線形式共襄師者盛典,精彩的節目和抽獎掀起一波波熱浪。  我們的世界一塊造!
  • 《我的世界:地球》停止開發了
    從名字就能看出,這款遊戲是《我的世界》衍生大禮包中的一員,但它的運氣顯然沒有《我的世界:故事模式》或者《我的世界:地下城》那麼好——幾乎可以說,從立項之初,「地球」就註定要完蛋,因為它是一款類似Pokémon GO的AR遊戲,其全球上線偏偏是在2019年年末。
  • 雄兵連,五大造神工程!銀河之力不再是最強的造神工程
    而通過這三大研究方向分別創造了四大造神工程。為什麼說是四大呢?雄兵連中明確提出的造神工程有三個,分別是銀河之力、諾星戰神和太陽光,這是由太空校長結合德諾星系文明的科技以及自己的理論研究而創造出了的三大反虛空造神工程,他們成長到最後都將是已知宇宙最強的神。
  • 閱讀 | 21/02/2021 |《造星主》讀書筆記 | 地球
    以上內容為《造星主》讀書筆記的引言,在全部讀過之後發布讀後感。雖然身處一個偉大正義的事業中,但是被捲入鬥爭中心的人們不可避免地變得褊狹。   更絕望的掙扎更需要盲目奉獻而不是置身事外。 之後,「我」突然脫離了「我」的身體與地球,「我」向上飛著,看到地球一點點在我下方變小,看到地球的輪廓。摘抄我們共有的兩個生命,雖然有時互相牴觸,但始終都是感激彼此的一個共同體,比兩個孤立的個體更強大,意識更清醒。 正是那些對自身無用的恐懼,對我們自身非現實的恐懼,以及不僅僅是對於這個世界的譫妄的恐懼,終究將我驅逐到了山巔。
  • 蘋果公司:一個造手機的,現在想造汽車,底氣從何而來
    蘋果公司要造車了,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所謂意料之外,是因為這個決定來得很突然,並有可能將在2024年正式上市自己的量產汽車;說是情理之中,谷歌能造,網易丁磊能造,一些出身模糊的新勢力能造,那麼蘋果自然也能造車,可能是手機產品讓我們的映像過於深刻,所以有車友提出一個問題:一個造手機的企業,突然要開始造汽車,蘋果公司的底氣在哪裡呢?今天咱們就客觀的探討一下。
  • 不僅要造人還要造神!《西部世界》第三季正式上線
    讓粉絲們翹首以盼的HBO科幻神作《西部世界》第三季終於面世,第一集今日九點正式上線HBO,第一集時長68分鐘,目前IMDb8.7分、豆瓣評分9.4、爛番茄74%新鮮度,由喬納森諾蘭編劇。
  • 聚焦世界地球日 富力地產以公益短片引發環保深思
    人類文明的發展,對地球來說究竟是福是禍?生活中一個看似不起眼的舉動,能給地球生物和生態環境帶來怎樣的滅頂之災?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富力地產發布了一條公益短片,再一次嚴肅探討了「人與自然」這一深刻的話題,引起人們對過度消耗地球資源的反思。
  • 世界電影銀幕上的「地球日」主題表達
    在這個世界「地球日」之際,我們審視世界電影銀幕上關於地球與人類生存主題的暢想與反思,不是為了「感受震驚效果」,而是為了思考現實的發展與環保問題。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這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增強人們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人們參與環保活動中,保護和改善我們所棲息的地球的整體環境。
  • 武漢 | 漢陽造裡的文創世界
    北京798,南京1865,武漢漢陽造!這些地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舊廠新貌,搖身一變都成了小有名氣的文化創意產業園。漢陽造位於武漢綠意蔥蘢的龜山腳下,一百多年前,這裡曾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漢陽兵工廠所在地。最著名的當是這裡生產的「漢陽造」步槍,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
  • 舊文「心」聽:神造天地的意義與經過(七)
    於是 神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就把這些光擺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晝夜,分別明暗。 神看著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我們在前文說過,神造天地的第四天,是我們劃分其它幾天的一個重要依據。在這一天,神造了光體,並用光體來分晝夜,作記號,定節令、日子、年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