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地球所有生物

2020-12-24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微特稿】以色列一項研究顯示,地球上所有人造物品質量總和已經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質量總和。

研究報告刊載於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依據這份報告,道路、建築以及其他人類製造和建造的物體總質量達1.1萬億噸。自大約1.2萬年前人類開始有意識地栽種,開啟農耕生活方式以來,地球上包括人類自身在內的生物質量總和減少了將近一半,現階段為大約1萬億噸。

法新社9日援引報告報導,植物如今佔全球生物質量總和大約90%。砍伐森林和改變土地用途使植物質量總和大幅下降,過度捕魚以及飼養家畜等因素也助長這一趨勢。

報告估算,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總和只佔生物質量總和的3%,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全球生產大幅增長,如今平均每周新增人造物質量總和超過全人類體重總和。如果繼續以這樣的速度增長,人造物質量總和到2040年將達到3萬億噸。

研究人員推測人造物質量總和在今年超過地球生物質量總和。他們沒有把人類產生的廢棄物算入人造物,否則,研究人員認為可能早在2013年人造物質量總和就超過生物總質量。

報告作者之一、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植物和環境專家羅恩·米洛說,這項研究在某種意義上是2020年給地球拍攝的一張「大照片」。他希望,人類看到「這些有點驚人的數字」時,可以擔負起對地球的責任。 (完)(歐颯)

關鍵詞:人造物品質量(man-made mass)、生物質量(biomass)

相關焦點

  • 2020年人類進入消費新時代,地球人造物質超過所有生物質的總重量
    地球是生機勃勃的、每個角落都生活著生命的星球,而創造這一切的是地球本身,地球塑造了地球的一切。然而,現在人類製造的東西已經超過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人類自己)的重量總和。人造物質量超過生物質最近(2020年12月9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到2020年,人類完成這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
  • 人造物質量首超生物量
    12月10日,《自然》發表的最新研究顯示,建築、道路、汽車等人造物體的質量現已超過地球上的生物總量,而每周的新增物量相當於地球上近80億人口的總重量。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學家Ron Milo及其團隊估算了1900年至今的全球生物量和人造物質量的變化。研究表明,過去120年的變化是巨大的。20世紀初,人造物質量相當於總生物量的3%左右。
  • 人造物體質量首次超過地球生物總量,值得深思!
    2020年12月11日19:42時,英國《自然》報(Nature)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人造物體質量,例如建築、道路、汽車等質量超過地球上生物總量(不含水)。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有很多的衡量標準,化石燃料的使用使溫室氣體排放量飆升至80萬年以來最高水平,農業和住房改變了70%的土地。
  •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2 20:11:37 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Ron Milo團隊發現,全球人造物質超過了所有生物總量。
  • 世界地球日‖造天造地的地球 造人造物的世界
    關注中科院地質地球所,探索地球的奧秘 造天造地的地球 造人造物的世界 有報導說在火星的標本上發現了有機碳,它說明火星曾經有過生物和海洋。它是怎麼消失的呢?為了能夠預知地球將來的命運,火星的研究意義重大。漂亮的太白金星和它的華麗外表相反,它被濃硫酸雲的氣圈環繞,大氣壓約為地球的90倍,地表溫度高達465℃以上。水星空氣稀薄,隕石可以傾瀉而下。
  • 人造材料現已約等於地球上活生物總質量
    一項新研究表明,人類製造的所有東西(包括混凝土橋梁、玻璃建築、電腦、衣服等)的總重量即將超過地球上所有生物的重量。地球上生命形態的質量大約為1.1萬億噸,近年來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所謂的「人造物質總量」卻在以指數級增長。根據近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人類建造和製造的一切東西的總質量,從混凝土路面、玻璃和金屬構造的摩天大樓到塑料瓶、衣服和電腦,現在已經大致相當於地球上所有活生物的質量,而且今年可能會超過活生物質量總和。
  • 科技進步與「信息災難」:2245年,地球質量的一半將轉化為數字信息質量
    如果科學家們的猜想得到證實,最終,我們將達到一個完全飽和的點,根據方程原理計算,數據的位數總量將超過地球上的原子數的總和,我們將構建一個「主要由計算機模擬並由數字比特和計算機代碼主導的世界」,這個場景的到來,將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自然》:今年人造物體質量首超活生物量 「人類世」來臨
    12月10日,一項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的研究指出,2020年或標誌著人造物體質量超過活生物量的轉折點。過去100年,建築、道路、機器等人造物體的質量每20年翻一番。平均而言,地球上每個人每周都會產生相當於其體重的人為質量。研究稱人類對地球的影響正在不斷增加,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人造質量預計將在2040年超過3兆噸。
  • Nature:人類活動致地球「增重」1.1兆噸
    【新智元導讀】12月9日,權威雜誌《自然》發表了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研究人員的一篇論文,論文表明,在2020年(±6),人造材料的總重量現會超過地球上生物量的總和。想像一下,如果把你用過的所有消耗品,從吃過的食物到用過的東西都堆在你家門口,那會是什麼樣子?
  • 章魚可能不是地球生物?研究發現章魚可能來自外太空
    這個說法來自2018年3月,由33名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一份同行評議的科學期刊上發表的聲明。消息一出,各大媒體的報導如洪流一般,而這個說法也遭到了科學界的嘲笑,很多科學家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這篇發表在《生物物理學和分子生物學進展》(ProgressinBiophysicsandMolecularBiology)上的論文荒謬而不科學。
  • 研究顯示:素食者骨折風險更高
    參考消息網11月25日報導據英國《泰晤士報》11月23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相比吃肉和魚的人,放棄所有源於動物的食物的純素食主義者更容易骨折。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發現引發了對近來素食主義日益受歡迎將導致健康問題的擔憂,除非素食主義者們安排好自己的飲食。英國國民保健署建議純素食主義者仔細考慮他們攝入足夠鈣、鐵和維生素B12的方式。據報導,食素變得越來越受歡迎,而且調查顯示,大多數追捧者都認為,食素是一個更健康的選擇。
  • 你知道地球上與外星人最相似的生物嗎?
    人類是地球上唯一的高等智慧生物,正因如此,我們才具有了主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強大能力。近幾十年來,我們一直在積極探尋外星文明的足跡,希望可以與可能存在的高等文明進行對話。但同時,我們也不應該忽視地球上存在的其他「聰明」的物種,儘管它們的智力遠不如人類。章魚就是公認的海洋中最聰明的動物之一,也是地球上少有的智慧生物,而且它酷似外星人。
  • 荷蘭一項研究顯示 女性更容易失眠
    來源標題:女性更容易失眠近日,荷蘭伊拉斯姆斯大學醫學中心一項新研究顯示,在美國、英國和荷蘭,存在失眠問題的女性高於男性。研究團隊搜集2000年至2017年發表相關文獻,納入20萬符合研究的荷蘭人、47萬英國人和40萬美國人的數據,其中55%以上為成年女性。研究分析發現,總睡眠時間超過9小時的人和超過65歲的老年人更容易失眠,小於6小時的人睡眠質量更差。女性失眠率更高,失眠用藥量多於男性,但她們白天不會補更多覺。
  • 2019年透明質酸行業報告:全球市場保持26.4%增長,華熙生物仍居龍頭...
    日前,全球著名的研究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發布了《2019 全球及中國透明質酸(HA)行業市場研究報告》(後稱"報告"),對該行業發展現狀及未來前景進行深度透視分析。前景看好,未來仍將保持高增長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銷量持續保持幾何級增長態勢。
  • 張浩千:用數據重塑生物技術
    張浩千:關於塑料的問題,上周《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篇很有意思的研究論文,結論是目前人造物質的質量總量已經遠遠超過自然界所有活著生物的質量總和。其中,全球人造塑料的存量是80億噸,而所有地球活著的動物才40億噸,可見塑料會帶來非常大的生態環保壓力,這其實是國家出臺這項政策的重要原因。我認為限塑令對於可降解塑料是非常大的利好消息。
  • 生物圈2號:他們隔離兩年,只為再造一個「新地球」
    「生物圈2號」使得人們能在不傷害地球的前提下,對生物圈進行研究與控制。「生物圈2號」的名字源於它的原始模型「生物圈1號」,即地球。它的任務是一個有8志願者(「生物圈人 (biospherians)」)參與的為期兩年的封閉實驗。
  • 人類和很多生物將在地球(行星)失速或變極中滅絕
    人類和很多生物將在地球(行星)失速或變極中滅絕。原來地球南極和北極的冰,也會為月球帶去新的水源。如果天體撞擊地球爆炸,使人類、生物全部滅絕,是不是產生出新的天體或有生物孕育?人類湧向陽面,地球的重心將從地核移出,發生偏移。相應的四季,都會發生變化。當地球停止轉動之後,因為地球依然還在公轉,所以地球的「一天」【太陽起落一個循環】的時間將會變成一年。在這樣漫長的晝夜之下,所有被太陽照射到的地方將會異常炎熱,而黑暗的地方將會異常寒冷【達到零下一百多度度】。
  • 研究發現:太陽系的最外面,需有20倍地球質量的天體存在!
    一些研究人員提出,可能是一些大天體的原因,比如一顆未被發現的行星,被稱為「行星9」。但梅迪根和亞歷山大·茲德裡克更喜歡考慮更小的問題。研究團隊是第一個能夠複製一切的團隊,包括科學家多年來看到的所有奇怪軌道異常,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天文學》期刊上。研究外太陽系的一大問題是太暗了,通常情況下,觀察這些天體的唯一方法是: 模擬外太陽系 讓太陽光從它們的表面反射出,然後回到在地球上的望遠鏡,顯然這點反射太過於微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