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上海市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如期舉行。
在上海市國家會展中心的中心廣場區,有一個展位載歌載舞,熱鬧非凡,那就是寧夏展臺。此次進博會,寧夏回族自治區組織了含參展、參會及採購商在內的30餘家單位和企業、1000餘人參加,初步統計採購意向金額達22.83億元。
此次的寧夏綜合形象展上,集中展示了寧夏在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創新、生態文明、營商環境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綠色食品、清潔能源、葡萄酒、枸杞、奶產業、肉牛和灘羊、文化旅遊等九大產業發展情況,並同時開展「中華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展等展演活動,於11月6日進行集中推介展示。
枸杞是寧夏的招牌特產之一。此次展臺上,除了有可愛的枸杞吉祥物之外,還有寧夏龍頭企業帶來的大量枸杞類農副、深加工產品。另外,農民畫、剪紙等民間工藝的展示也讓觀眾看到了寧夏的風土和文化。
寧夏商務廳貿易促進處負責人向澎湃新聞記者介紹,此次的寧夏的開放、綠色的形象是此次寧夏綜合形象展的主題,展現出寧夏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以及寧夏對外開放和走出來的態度。
除了最著名的農副產品、文旅產業之外,寧夏的新興產業發展也引人矚目。信息化產業是寧夏的重點產業之一。為推動寧夏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學習借鑑發達省區經驗,積極出臺各類扶持政策,其中電子信息專項政策12條,工業普惠政策12條,支持電子信息製造業政策共計102條。
另外,新能源、新材料等也都是寧夏的優質產業。此次寧夏形象展上,也展示了寧夏的光伏材料和新材料組件。
據10月22日寧夏日報報導,寧夏加速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傳統產業由「量大」逐步邁向「質優」。據介紹,寧夏通過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創新應用,賦能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數據、雲計算、電子商務等新業態快速崛起,全區數位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和關鍵工序數控化率分別達到50.1%和47.3%,同比提高3.74和9.15個百分點,自治區認定的數位化車間、智能工廠累計達62個。近年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在推動深層次開放、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上不斷加力,積極打造對外開放新格局。特別是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寧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快速復甦,壯大了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在數量追趕向質量追趕的轉變之路上加力前行。
寧夏商務廳貿易促進處負責人表示:「進博會不僅是採購的博覽會,還是人員交流、文化交流、商務往來的綜合性開放平臺,它在全球採購、裝備製造、科技生活方面具有跨時代意義。我們希望能通過進博會這樣一個窗口,展示出我們的文化、旅遊和特色產品,讓我們的企業走出來,同時吸引更多全國、全球的採購商採購我們的產品,進而成為我們的投資商。」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