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佳佳
自《萌主來了》後,2017年的網綜市場颳起了一陣「萌寵」風,隨後《小手牽小狗》推出的「萌娃」+「萌寵」組合,再一次給人們呈現了兒童和狗狗的「實力萌」。
12月16日晚,愛奇藝將上線一檔兒童成長實驗類真人秀——《萌寵小大人》。與此前《萌主來了》和《小手牽小狗》重點展現的「萌元素」不同,《萌寵小大人》將以「萌寵」為撬動點,重點聚焦「萌娃」的成長曆程,培養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自今年攜程、紅黃藍幼兒園先後爆出虐童醜聞後,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表示,《萌寵小大人》除了讓兒童適應社會以外,還會加入「陌生人」環節,培養小朋友在極端情況下的自我保護意識。《萌寵小大人》將探索新式兒童教育模式,瞄準娛樂以外更大的現實意義。
萌寵學園大合照
除了在節目中關注兒童教育,《萌寵小大人》的現實意義還外延到了公益項目。
12月15日,愛奇藝宣布,《萌寵小大人》將聯合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愛奇藝泡泡社區、愛奇藝公益頻道,與節目同步啟動《萌寵小大人》暖冬「寵」愛計劃,並在愛奇藝泡泡社區發起公益眾籌挑戰,幫助流浪動物度過寒冬。
首檔兒童成長實驗類真人秀
「陌生人」進家門怎麼辦?
據愛奇藝方面介紹,《萌寵小大人》為國內首檔兒童成長實驗類真人秀,節目的設定為6個兒童和6隻狗狗一起進入萌寵學園生活,劉濤(園長)和曾舜晞(副園長)將共同負責孩子和狗狗們的生活起居。
數娛夢工廠記者了解到,《萌寵小大人》共上線12期,每一期都將有一個不同的主題,節目將根據每一期的主題設計一系列任務,串連起6組孩子和狗狗的成長線。
「設計任務的目的是為了寓教於樂,讓孩子們在成長中獲得更多樂趣,也讓觀眾們更加直觀地看到孩子們的成長。」愛奇藝工作人員透露。
圖為萌娃隊長泰勒和萌狗小豆
如為了讓孩子們體會到大人的辛苦,節目分別讓小朋友嘗試了服務員、花藝師和巡邏員的職業體驗;為了讓孩子們珍惜身邊的「小夥伴」,節目組設計了「偷狗」環節;為了培養孩子們對動物的愛心,節目和上海領養日共同舉辦了幫助流浪狗領養的宣講。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攜程和紅黃藍相繼爆出虐童醜聞後,愛奇藝在《萌寵小大人》節目中設計了「不讓陌生人進家門」的環節。「我們設計了各種各樣的小互動,扮演了不同的角色,隨意欺負小孩,做各種考驗去測試他們。」愛奇藝方面透露。
圖為劉濤在萌寵學園接受採訪
為了讓孩子們警惕「陌生人」,劉濤在一期節目中扮演了象徵壞人的「蛇精」。《萌寵小大人》節目組透露,雖然這個「蛇精」進入到了小朋友的家裡面,但也沒有落到好下場,最後被一群小朋友「攻擊」。劉濤表示當時自己的境遇「無法用語言來描述」。
「其實《萌寵小大人》是一個偏向於觀察型的實驗類節目,除了展現小孩子的萌,節目還會呈現這些孩子之間的『小小世界』和『小小社會』。」劉濤直言,很多事情其實小孩子都懂,他們一點都不簡單,甚至還自己「反省」了作為大人的自考方式。
奇幻設定取代「物質獎勵」
《萌寵小大人》外延公益領域
為了充分調動起孩子們的興趣,《萌寵小大人》中加入了奇幻元素,即節目背景設定為6隻狗狗來自於地球以外的「汪星球」,6個孩子的主線任務是幫助狗狗重返「汪星球」。
奇幻色彩的加入,更加突出了這檔萌娃+萌寵節目的「童趣味」,迎來眾多路人緣。數娛夢工廠注意到,自11月以來,《萌寵小大人》的微博指數不斷升高,於12月3日達到了1.3萬的高度。自《萌主來了》和《小手牽小狗》之後,《萌寵小大人》在2017年底再次掀起人們對「萌寵」和「萌娃」類網綜的關注。
圖為11月以來,《萌寵小大人》和《小手牽小狗》的微博走勢對比圖
「這檔節目是以兒童的視角來設計成長路線的,避免了傳統戶外節目中,以單純的物質獎勵來對兒童價值觀進行限定。」愛奇藝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
數娛夢工廠注意到,同樣是聚焦萌寵的節目,已播放結束的《萌主來了》和《小手牽小狗》共收穫16.8億的網絡播放量,與《吐槽大會》網播量相近,「萌」元素在2017年成為了新的流量擔當。目前《萌寵小大人》尚未播出,但其已受到廣告主追捧,啟賦有機奶粉成為其獨家冠名商,愛奇藝、曉映傳媒、華誼兄弟時尚為其聯合出品方。
龔宇表示《萌寵小大人》經歷了很長時間的策劃和修改,是愛奇藝在2017年四季度重點推出的網綜節目,其更大的意義在於傳播一種向上的「價值觀」,數娛夢工廠注意到,《萌寵小大人》除了在節目中探索「兒童教育」,其現實意義更外延到了公益領域。
此前,12月3日,劉濤、曾舜晞攜手萌寵學園6對萌娃、萌狗組合現身上海領養日現場,連同胡可和安吉共同助力社會公益,幫助流浪狗尋找新家園;王思聰的愛犬王可可也與萌寵學園共同亮相,掀起網友對流浪狗公益的討論熱潮。
12月5日,愛奇藝再次宣布,《萌寵小大人》將聯合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愛奇藝泡泡社區和愛奇藝公益頻道,啟動「寵」愛計劃,並發起公益眾籌挑戰,幫助流浪動物度過寒冬;同時,愛奇藝表示,還將推出一款與寵物養成相關的VR遊戲助力暖冬「寵」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