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錯題太多、重複犯錯?試試富蘭克林、曾國藩推崇的這個方法

2021-01-10 尖子生語文攻略

"總是在這兒出錯,怎麼不長記性呢?"

"都說從哪跌倒從哪爬起來,你卻是撞了南牆也不知道回頭!"

"考的不就是我們經常做的那幾種題嗎?怎麼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錯呢?"

"小錯不斷,大錯屢犯,最終也是一事無成!"

經常聽到家長或者老師這樣抱怨、責備孩子。

考試時錯題太多,同樣的錯誤反覆出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

屢錯屢犯,屢犯屢錯,難道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而且不只是我們,"晚清第一名臣"曾國藩在年輕的時候,也有這樣的問題,明知吸菸不好,但是卻戒了又戒,即使因此轉學,也沒有戒斷;

美國《獨立宣言》的起草者富蘭克林在年輕的時候性格乖戾、任性、很難與人溝通,後來卻在很多方面都有傑出貢獻。

他們是通過什麼方法讓自己不斷精進,最終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呢?

一個共同的方法是善於反省反思。

曾國藩每天不管多忙、多晚都堅持反省自己一天的行為;富蘭克林則列出必需或者相宜的13種德行,每天反思。

反思自省不但讓他們改掉了身上的錯誤,而且還增添了很多優點。

所以,如果孩子經常犯錯誤,與其一味兒地責備批評,不如試試這個能創造奇蹟的方法。

具體該如何做呢?

總結很多名人成功的經驗,結合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做起:

1 "對標"記錄

《論語》中有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每天從三個方面對自己的言行進行自省,最終在孔子諸多學生中脫穎而出。

跨越時空,在一千多年以後,富蘭克林採用的方法與此類似。

通過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富蘭克林找出了13個必需和相宜的德行,列舉出來,每天對照,尋找差距。

他們在自省時採用的這種方法,可以稱之為"對標":列出標準,每天對照尋找差距。

而事實也證明,這種方法實用簡便,也非常有效

通過對標,問題變得量化,更加清晰,更有利於督促自己的行為。

那如何"對標"反思呢?

先找出自己經常出錯的一些行為,反思背後的原因。

如計算題經常出錯大都是因為圖省事盲目自信,作業做不完多是因為沒有合理利用時間,同一個錯題再次做錯是理解不夠深入等等。

然後由問題出發提煉出自己最應該具有的品德,或者是最需要改變的行為,列成"對標"清單。

比如浪費時間和堅持這兩種品行,是很多人都欠缺的,可以先從這兩項開始。

做成表格的形式,每天按照要求一一對比,對照勾畫並記錄。

2 拆生活

一滴水裡見陽光,能反映我們做事習慣和性格的,不一定是那些轟轟烈的大事,對待生活小事的態度往往更能看出性格上的缺陷。

所以,在反思時,學會拆解生活中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同樣可以有很多收穫。

比如很多同學為什麼周末作業做得非常差?

首先可以回想當老師布置周末作業的時候,你當時的情緒和態度。

是排斥還是積極面對?如果站在老師的立場上你會覺得作業特別多嗎?與重點高中的夢想相比,暫時不能玩手機和打遊戲是不是也可以呢?

最後發現,作業敷衍了事,甚至抄襲的原因不過是目標、態度的問題,與量的多少其實關係並不大。

拆生活,有2點需要注意:

首先,不要只關注結果,而需要對產生結果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

其次,學習拆解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

"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

個人經歷是有限的,通過對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進行分析,同樣可以獲得對自己有益的啟示。

拆解生活,避免重蹈覆轍,還能獲得更多啟示和收益,行動起來吧。

3 寫反思日記

曾國藩即使在晚年仍然堅持寫反省日記,並抄錄下來讓親友批閱。

正因為如此,他戒掉了多年的菸癮,也改正了身上的諸多缺點和不足。

雖然剛開始我們會覺得浪費時間,或者覺得麻煩,但只要堅持下去,你就會發現益處多多。

首先避免遺忘。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時過境遷後,我們會根據現在的情況,扭曲自己過去的想法和對行為的解讀。

況且當新的事情不斷湧現,遺忘的速度會更快。

而在日記上記錄,就能最大限度地讓事情完整呈現,即使十年、二十年都可以重現翻閱、回憶。

其次,便於總結。

有句話說:"人總是好了傷疤忘了疼,重複相同的錯誤,只是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地點。"

同樣的錯題、錯誤,有時換了個馬甲,我們就會再次翻車。

別人善意的提醒,總是不如自己總結的印象深刻,當頑疾無所遁形,糾正才能順理成章。

想要反思日記更有成效,在記錄的時候,不要只記錄結果,最好記錄下當時的情緒、反應、思考的過程。

越具體越容易發現問題,督促改進。

堅持反思和復盤,不僅能促進我們及時糾正自身出現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會產生一種複利效應,獲得成倍的收穫。

如果覺得寫在本上太麻煩,我們可以藉助手機,科技的發展,很多APP讓日記書寫更加便捷。

語音輸入,拍照保存……直觀,簡單易操作效果也非常好。

早行動早受益,方法好效率才能更高。

生活可愛,人間美好。

最後,希望大家都能通過反思,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文/龍飛老師

家長都知道語文很重要,但語文如何複習和提分呢?試試這個方法考上一本、211、985大學的難度有多大?比大部分人想像的容易一些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總重複犯錯,教孩子「復盤思維」,對錯誤進行思維演練
    對於這種問題,相信許多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家長對於這種情況都是比較常見的了,許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為什麼孩子無論做多少次題目,遇到下一次改變一下類型的題目就馬上犯錯呢?每天晚上給孩子輔導作業總是會讓家長感到十分心煩,在教孩子做作業的過程當中,明明家長看到這個問題已經反覆出現了無數遍,而且也是非常簡單,但是孩子總是能夠犯明顯的錯誤。
  • 孩子在同類問題上重複犯錯怎麼辦?培養孩子3個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國外教育家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20%和智力因素有關,80%和非智力因素有關。而在興趣、信心、意志和習慣等非智力因素裡面,習慣又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 孩子老是錯在「一道題」上,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做作業、測驗、考試,總是反覆錯在同一個類型的題目上,甚至就是錯在同一道題上! 說了無數遍,他都表示懂了、記住了,但依舊是錯了再錯!也不知道他是記憶力有問題、理解力太差、還是沒用心!
  • 孩子犯錯,你都是如何批評的?效果不好時,可以試試這三種方法
    如果家長沒有耐心,也不知道講究方法那結果可能就會像鄰家家那樣「兩敗俱傷」。要知道,這世上真正一直很乖又天生啥都會的孩子,是不存在的,所以關鍵的關鍵還是要學會批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我與孩子磨合三年半,發現這樣一個規律,當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試著這樣做,效果會更好!1、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很多時候,孩子犯錯是會意識到的。
  • 怎樣讓孩子避免重複犯錯
    這裡所說的「承擔責任」是指讓孩子同意說出自己所做的事情,理解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的後果,向所傷害的人誠懇道歉,做一些彌補或補償損失的事情,並找出一些方法確保孩子不會再次犯同樣的錯誤。如果這個方法使用的足夠好,孩子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同時,還能做一些有效的事情幫助其他孩子,以後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 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重複犯錯?培養孩子的復盤思維成關鍵
    當時講解完之後,朋友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副全部都掌握信心滿滿的狀態,而且做另一道題的時候也能夠非常流暢地寫出來。但是,在下一次遇到相似的題的時候,朋友的孩子卻又出現了錯誤。對於這樣的一種情況,朋友非常的生氣,所以沒忍住直接吼了孩子,結果孩子非常的委屈,眼淚在眼眶直打轉。對於這樣的一個事件,想必很多的家庭都會出現過,很多的家長也都會有相似的煩惱。
  • 曾國藩為什麼如此被推崇?死後諡號文正,他有哪些厲害之處?
    但是現在我們卻反過來推崇起了曾國藩,這到底是為什麼呢?02首先,我們來說說曾國藩是個什麼樣的人。04由此看來,曾國藩如此被推崇的主要原因在於以下三點:我們常說,比起一個「能人」,這個社會更需要一個「好人」。意思就是說,比起才華,道德品行是更重要的,這也是成人、成事的基石。否則,假如一個人品行敗壞,不懂上進,故步自封,那麼他未來也不會走得多遠。
  • 人民日報總結了100 個易錯詞語,孩子考試頻頻丟分,快抄進錯題本
    可是,明明是輔導過好幾遍的成語,兒子卻依舊犯錯,並且和最原始的錯誤一模一樣,這種漫不經心讓麗麗尤其惱火。就拿「甘bài()下風」這道題來說,老師要求孩子們填寫拼音的字,然後用漢語翻譯它的含義。可麗麗的兒子不僅把「甘拜下風」寫成「甘敗下風」,還將詞語翻譯為「比幹打敗了下風」,讓麗麗不得不讚嘆孩子的腦洞。
  • 李玫瑾:孩子重複犯錯,可能源自家長的吼罵,強化了他的印象
    當我們身邊的某一個人犯了錯誤時,我們最開始的反應基本上都是負面的;尤其當這個犯錯誤的人是我們的孩子時,我們的負面情緒會不由自主地爆發出來,對孩子進行斥責吼罵,但是這樣對孩子進行教育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屢教不改。案例鄰居家的孩子大概二三歲,本來也該懂得不少東西了,不知道從哪裡學來的壞習慣——在地上撿了東西會放進嘴裡。
  • 寶寶犯錯後,別再逼娃說「我錯了」,試試這樣做效果會更好
    這些話全部都帶著情緒,只是父母在一味地宣洩情緒,孩子被斥責,卻沒有受教,不知道錯在哪裡,該怎麼改正。 02 那麼,孩子犯錯了,爸爸媽媽該如何說才能達到糾正的效果呢? 微博上一位博主分享了一媽媽在孩子犯錯後自己的冷靜應對,這條內容發布後,迅速被眾多網友轉發,並獲得了高贊。
  •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麼辦?原來可以這樣解決!
    孩子就是在一個又一個錯誤中不斷長大、不斷成長的。犯了錯的孩子,心中會自然地生出愧疚來,他們其實做好了心理準備去領受一個正當的懲罰。這個時候,父母若能要求孩子去承擔犯錯的自然結果,並從犯錯中汲取教訓,這樣,每一次的錯,都將成為孩子的一筆寶貴財富。可惜,面對孩子犯錯,很多父母都做錯了。他們不僅沒有做到應有的引導,反倒成為孩子認錯路上的阻力。
  • 孩子做錯事,家長先別急著責備,巧用8個問題讓寶寶不再重複犯錯
    ——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孩子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犯下錯誤,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正在試錯,需要每一個都嘗試了才能知道那些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父母不要看到孩子犯錯之後就只想著責備孩子,他們不做怎麼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呢?所以家長要學會包容孩子犯錯,父母沒有擺正看待錯誤的態度,孩子怎麼學會改正錯誤?想讓孩子改正錯誤,方法是有許多種的,家長不用只糾結於用簡單粗暴的方法。
  • 以前我們贊太平天國,現在重看歷史,為什麼卻反過來推崇曾國藩?
    可現在看歷史,我們為什麼卻反過來推崇當年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在過去的歷史書中,我們都認為:太平天國是農民起義的代表,其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歷史的進步。而曾國藩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其本質是阻礙歷史進步的。
  • 孩子犯錯後總是忍不住發火怎麼辦?6個技巧讓孩子更聽話
    朋友說,自己家孩子上一年級後因為作業跟不上,自己經常要輔導作業,在自己的無知下,自己的行為差點釀成了大錯。孩子的字寫得不夠整齊,朋友就會罵孩子怎麼那麼笨;孩子題寫錯了,也會被罵怎麼那麼笨,豬腦子嗎?孩子忘帶書了,也會被罵笨死了,啥都幹不好;孩子忘記帶文具盒了,朋友說她更是吼了孩子,豬腦子,一天都想啥呢。本身自己白天上班,晚上回家輔導作業,孩子又是磨嘰半天,錯題還特別多,開學兩個月,自己罵孩子罵的最多的就是「笨死了」。
  • 期末語文複習,家長用50道錯題,幫孩子解決了生字詞總寫錯的問題
    在期末考試複習階段,很多家長關注孩子的錯題複習。也就是我們如何從錯題中總結經驗,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的能力?語文不同於數學,在錯題積累上,更要求對語文思維的建立,學會思考:為什麼錯?到底錯在了哪裡?今後該如何避免?語文學習是開放性思維方式,語言的運用變化多樣,看似毫無規律,但是也是有證可循。閱讀積累的錯誤,實際是對語言文字理解的不準確,這就更顯得總結和歸納的重要性了。
  • 「我太累了」小學生遺書引發警醒:批評孩子,很多家長用錯了方法
    其實在我看來,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用錯了方法!正確的批評方式會讓孩子積極自我反省,而錯誤的批評方式只會讓孩子感覺羞愧難當,甚至可能會走極端。比如,如果孩子考試考砸了,有的家長會說:」這道題書上就有,你是不是忘記了?來,我們複習一遍,再多做幾道相同題型的題鞏固一下!「有的家長會說:」這麼簡單的題你都做錯,肯定是上課沒認真聽講!
  • 孩子老是犯錯,家長的批評「重複」,容易讓孩子陷入「超限效應」
    可是等了一個多小時,牧師的講話還沒有結束,馬克吐溫就開始覺得不耐煩了,他就想等下,就隨便給點錢意思一下就行,然而又過了差不多半小時,這個牧師還在說個沒完。於是,等到結束以後,馬克吐溫不僅一分錢沒有捐,還從牧師的募捐箱裡面拿走了2元錢。
  • 富蘭克林告訴你:怎樣過好這一生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中,特別推崇富蘭克林。我便網購了一本譯林出版社的《富蘭克林自傳》,趁著春節看起來。看懂一本傳記不容易,因為傳記中所記錄的生活時代和場景對我來說是陌生的,所以指望通過一本書就能很透徹的了解一個人、一個時代是不能的。但還是有一些東西耐人尋味、值得分享。
  • 孩子犯錯了怎麼辦?家長要用對辦法,「三明治效應」幫你輕鬆解決
    所以,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是在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也要給予孩子愛與關心,肯定他們的努力,讚賞他們的付出。其實也很好理解,孩子們的世界是天真的,他們快樂地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成長,但是他們也有犯錯的時候,家長在他們犯錯的時候,批評他們的同時,也要用愛感化孩子,讓他們及時地改正自己的錯誤。
  • 孩子犯錯後家長千萬不要打
    沒有一本書是教怎麼養育孩子,養育孩子只有親身經歷過的才會知道,那孩子犯錯要不要教育,如何教育,這成為了現在很多父母的煩惱。 那今天就來說說孩子犯錯後到底要不要教育,孩子犯錯肯定是要教育的,但教育的方法有很多,而有好多父母會用指責或者打人的方式,來讓孩子長記性,好讓他下次不犯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