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孩子避免重複犯錯

2021-01-10 家長教育助手

可以確定的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有些孩子還會明知故犯,比如撒謊、損壞物品,或者罵人、動手打人什麼的。

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反應,採取一些行動讓他們明白這樣的所做所為是錯誤的,而且以後也不應該再犯。

那麼,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讓家長做到這一點呢?

借鑑犯罪心理學中的「恢復性司法」概念,可以將「調解」或「調停」領域的這個新觀點應用到對孩子行為的幹預上。具體是說:當孩子做了錯事或做了違禁的事情時,最好的幹預方式不是懲罰他們,而是引導他們對自己的所作所為承擔責任。

這裡所說的「承擔責任」是指讓孩子同意說出自己所做的事情,理解自己的行為給他人帶來的後果,向所傷害的人誠懇道歉,做一些彌補或補償損失的事情,並找出一些方法確保孩子不會再次犯同樣的錯誤。

如果這個方法使用的足夠好,孩子在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的同時,還能做一些有效的事情幫助其他孩子,以後也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了。

而且,這個做法跟一直以來流行的懲罰的方法不同,以前的想法是,一個人做了錯事,就必須為他的錯誤付出痛苦的代價。而新的方法則是基於一個完成不同的理念,它建議當一個孩子犯了錯誤或違反了規則時,你需要的是跟他好好談談所發生的一切,幫助他去思考,去反思,看看如何修復這種狀況。

家長在使用這種方法的時候,應該「扮演」一個導師或教練的角色(而不是法官角色),要用好的問題來幫助孩子發現他自己的錯誤,並且思考怎樣做才能彌補自己犯的錯誤,並修復與他人的關係,恢復受損的名聲。

孩子做了錯事被發現,第一個念頭一定是逃避或者不承認,因為擔心受懲罰。這個時候,不要問孩子「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不是一個好問題,因為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可以換個問法,比如「為什麼這樣做是錯的?」 這個問題會讓孩子去思考他這樣的行為可能會引發的負面後果,以及可能對他人造成的傷害等等。

一旦孩子明白這些,你就可以繼續跟他談論彌補的事,看看能做些什麼來向對方表達歉意,之後再跟對方協調補償事宜,比如給對方鄭重其事寫一封道歉信,求得雙方諒解等。

以上,我們講述了承擔責任的方法:

第一步:跟孩子談論所發生的事情;

第二步:讓孩子理解為什麼這樣做是錯誤的;

第三步: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

第四步:提出補償建議,改善雙方敵對關係,消除不良影響;

接下來,還有第五步:如何保證以後不再犯類似錯誤。最好的方法是給孩子提供機會去幫助其他孩子不要去做他曾經做過的事情。

每個家長得知孩子做錯事時候,可能都會有沒法掩飾的失望,但是我們也不必過度反應,更不必打罵孩子。每個人都會犯錯,用充滿尊重的方式跟孩子交談,引導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才是家長最應該做好的事情。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重複犯錯?培養孩子的復盤思維成關鍵
    所以說孩子在學習上面老是會犯錯,而且犯的是同樣的錯誤,就是因為少了復盤這個過程。正是因為家長總是注重強行的把知識灌輸在孩子的腦子裡,卻從來沒有想過用復盤,用個人實踐的方式去加深他們的印象。在孩子的學習過程當中,擁有復盤思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步驟。那麼什麼是復盤思維呢?
  • 孩子老是犯錯,家長的批評「重複」,容易讓孩子陷入「超限效應」
    這件事情就告訴我們,如果一個人總是重複的說一件事,超過了一定的限度以後,不僅不會讓聽的人動心,反而還會引起人的反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整天在孩子耳邊嘮叨個不停,孩子卻一句話也沒聽進去的原因。著名的教育家洛克曾經說過:「父母越不宣揚孩子的過錯,孩子就會對自己的名譽看的極為珍貴,因而會非常小心的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積極建立自己的能力。」2.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有的父母不僅喜歡數落孩子,而且語氣中還常常夾帶著嘲諷和羞辱,這不僅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和屈辱,還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
  • 孩子在同類問題上重複犯錯怎麼辦?培養孩子3個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其是否具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教育家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國外教育家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20%和智力因素有關,80%和非智力因素有關。而在興趣、信心、意志和習慣等非智力因素裡面,習慣又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 孩子學習總重複犯錯,教孩子「復盤思維」,對錯誤進行思維演練
    對於這種問題,相信許多有正在上學的孩子家長對於這種情況都是比較常見的了,許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煩惱,為什麼孩子無論做多少次題目,遇到下一次改變一下類型的題目就馬上犯錯呢?每天晚上給孩子輔導作業總是會讓家長感到十分心煩,在教孩子做作業的過程當中,明明家長看到這個問題已經反覆出現了無數遍,而且也是非常簡單,但是孩子總是能夠犯明顯的錯誤。
  • 李玫瑾:孩子重複犯錯,可能源自家長的吼罵,強化了他的印象
    為此,他的父母沒少斥責他甚至打罵過,但是孩子還是會做出這種行為,讓父母頭痛不已。為什麼孩子明知故犯,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呢?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行為主義」,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對他大吼大叫,這其實是一種行為強化的行為。一、孩子明知故犯,家長也有責任。1、家長對孩子不當行為的糾正不明顯。
  • 孩子為什麼總是重複犯錯?清華媽媽直言:5歲前,不妨常做3件事
    從孩子正式進入一年級過後,就成為很多家長最為頭疼的時期,因為不僅要操心孩子的日常生活,還要兼顧孩子的輔導學習。作為家長,在缺乏系統的教育方法以及教學方式的前提下,要想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時間,來為孩子的成長做出適當的引導,尤其在學習成績上做出自己的努力,除了要用心外,更重要的是要用方法。
  • 不想重複犯錯,你得學會職場復盤
    在職場上,犯錯在所難免,被領導罵也是常有的事。有些人挨完罵之後能迅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吸取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會再犯。而有的人卻屢屢再犯,領導幾次批評之後還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覺得是領導對自己有偏見。很多人會重複犯錯,是因為他不懂得「職場復盤」。
  • 交易中重複犯錯的「怪圈」,五招教你跳出這些桎梏,縱橫交易市場
    例如交易新手經常犯錯,3年過後,新手變成老手,但類似的錯誤還會在他們身上見到。是虧得不夠多,教訓不夠深刻嗎?不一定,反倒可能正是因為虧得慘,才令他們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但是,他們為什麼依然「習慣性」犯錯?今晚我們就來解密:交易中重複犯錯的「怪圈」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助你從交易中不斷犯錯和自責的循環中走出。01 「理都懂,然並卵」?
  •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01 重複性犯錯,會讓你失去領導信任相信許多剛參加工作的人,最擔心的是辛辛苦苦幹完的工作,滿心期待得到表揚的時候,卻出現了錯誤,頹廢的心情難以言表。歌德在《浮士德》中借天主之口這樣說:「人只要努力,犯錯誤總歸難免。」但對職場新人而言,犯一點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重複犯錯的泥沼難以自拔。
  • 孩子做錯事,家長先別急著責備,巧用8個問題讓寶寶不再重複犯錯
    ——莎士比亞《一報還一報》孩子總是會在不經意之間犯下錯誤,其實那是因為他們正在試錯,需要每一個都嘗試了才能知道那些是正確的,那些是錯誤的,父母不要看到孩子犯錯之後就只想著責備孩子,他們不做怎麼知道這件事是錯誤的呢?所以家長要學會包容孩子犯錯,父母沒有擺正看待錯誤的態度,孩子怎麼學會改正錯誤?想讓孩子改正錯誤,方法是有許多種的,家長不用只糾結於用簡單粗暴的方法。
  • 重複犯錯遭同事鄙視?簡單3步因禍得福,小白也能成達人
    如果犯錯就辭職,就像鴕鳥遇到危險時,下意識的把腦袋扎進沙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了就是安全的,是不想面對問題、不想承擔責任的一種弱勢價值觀表現。為什麼會出現犯錯後偏向選擇逃避的行為呢?它的危害是什麼?閨蜜同事道歉很積極,是一種自我防禦保護行為,利用主動道歉避免他人進一步苛責。但是道歉道得再漂亮,拿出手的工作結果並沒有改進,繼續犯同樣的錯誤。
  • 孩子為什麼喜歡重複重複重複重複?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孩子會經歷一個喜歡重複的階段。明明一個故事已經聽了八百遍了,可還是要求你講給他聽。看動畫片只喜歡看同一集,怎麼都不肯更換。把玩具扔掉後再撿起來,反覆能玩好多遍。         你可能會納悶,這一遍又一遍的,孩子難道不會膩嗎?而且總做同一件事,孩子會不會接觸不到新事物?
  • 「打罵」教育孩子,是家長最無能的教育方式,孩子犯錯後應這樣做
    1、影響孩子性格的發展每個孩子的天性都是愛玩愛鬧的,就算這個孩子性格十分內向,也不能阻擋他在成長過程中本身就具有的好奇心。但是很多家長為了方便管理孩子就非常喜歡用打罵方式教育孩子,這種方式只會限制孩子天性的發展,把孩子很多潛能就此扼殺在搖籃裡了。
  •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麼辦?原來可以這樣解決!
    孩子就是在一個又一個錯誤中不斷長大、不斷成長的。犯了錯的孩子,心中會自然地生出愧疚來,他們其實做好了心理準備去領受一個正當的懲罰。這個時候,父母若能要求孩子去承擔犯錯的自然結果,並從犯錯中汲取教訓,這樣,每一次的錯,都將成為孩子的一筆寶貴財富。可惜,面對孩子犯錯,很多父母都做錯了。他們不僅沒有做到應有的引導,反倒成為孩子認錯路上的阻力。
  • 【家教】孩子犯錯後,家長請參考這簡單的8句話!
    點擊上面藍字關注「綏化女性」一味指責孩子,不去了解孩子犯錯的原因,容易造成孩子牴觸情緒,遇到問題,家長先不要去關注結果,多分析下孩子產生問題的原因。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孩子夠冷靜之後,可以問他第三個問題。03「你想要怎樣?」知道孩子的心裡想法這時不管孩子說出什麼驚人之語,也不要驚慌,更不要害怕,而是冷靜的接著問他第四個問題。
  • 孩子錯題太多、重複犯錯?試試富蘭克林、曾國藩推崇的這個方法
    經常聽到家長或者老師這樣抱怨、責備孩子。考試時錯題太多,同樣的錯誤反覆出現,這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屢錯屢犯,屢犯屢錯,難道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所以,如果孩子經常犯錯誤,與其一味兒地責備批評,不如試試這個能創造奇蹟的方法。具體該如何做呢?總結很多名人成功的經驗,結合實踐,我認為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做起:1 "對標"記錄《論語》中有一句我們耳熟能詳的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 孩子犯錯怎麼辦?家長了解「三明治效應」,讓娃不再輕易犯錯
    文丨姜媽(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可以說這個世界上,不存在完美小孩,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做父母的大多都是明白這件事情的,可是他們在面對孩子犯錯的這件事情上,卻往往不懂怎麼教育。1、導致錯誤越來越大父母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不聞不問,那麼孩子就不會明白自己到底有沒有犯錯,對於一些錯誤孩子認識不了,他就會有可能犯越來越多的錯誤。
  • 孩子犯錯不承認,家長別逼著認錯,常說這三句話孩子主動認錯
    2.人都會犯錯的,可是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沒有人是完美無缺的,都是會犯錯,也可以給孩子講自己犯錯誤的經歷,告訴孩子,犯錯也是一種成長的方式。錯誤沒有那麼可怕,但是我們一定要從錯誤中吸取教訓。輕柔地問問孩子,你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了嗎?
  • 孩子犯錯後總是忍不住發火怎麼辦?6個技巧讓孩子更聽話
    面對孩子犯錯,很多父母都是習以為常的開口就罵,卻不知道越罵越沒用,還會起到反面效果。經常被罵的孩子這些方面都會更差一旦孩子犯錯就罵孩子或者懲罰孩子,這樣的行為並不能糾正孩子的行為。一旦孩子犯錯,父母總是去懲罰孩子,這樣做不但不能讓孩子認識到錯誤,相反孩子會把注意力集中在父母的懲罰行為上,甚至想方法去報復父母。所以,一旦孩子犯錯,父母的吼叫、責罵、嘲諷、譏笑甚至是懲罰,都不能有效的解決問題。既然這些都沒有用,孩子犯錯後怎麼辦?難道要置之不理?
  • 教育孩子可以用懲罰的方式嗎?怎樣既不傷害孩子又教孩子守規矩?
    一、父母是否事先給孩子立好了規矩?如果父母事先並沒有立好規矩,當孩子犯錯時,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但父母卻認為孩子犯了錯,要懲罰孩子,這對孩子公平嗎?太不公平了!俗話說「不知者不怪」呀!三、父母應遵循怎樣的懲罰原則和採用什麼樣合理、適度的懲罰方式?雖然說父母做示範,引導孩子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是孩子犯錯也是難以避免的,所以採取合理、適度的懲罰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