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複犯錯遭同事鄙視?簡單3步因禍得福,小白也能成達人

2021-01-10 職探啊哈

關注@職探啊哈 ,一起探討職場成長。

「我帶的新同事,終於辭職了。」閨蜜,外貿公司銷售總監助理,深吸一口薄荷檸檬水,如釋重負地說。

「你不是跟她關係不錯嗎?怎麼有種幸災樂禍的感覺?」

她抿抿嘴,打開了話匣子:「這位同事是客戶推薦的親戚,95後小妹妹,剛大學畢業。我們有共同的愛好,聊得來,能一起吃喝玩樂。業餘時間,很喜歡她。可是跟她共事,真心累!作為她的師傅,我把她負責的所有工作由淺入深、非常詳細地講解和示範。要知道,我當初入職時壓根就沒人帶,都是自己摸索,犯錯也很常見。可是沒見過她這麼犯錯的,一張單據,同一個地方,很可能就是一個合同號都能錯好幾次。每次錯了,她又立馬說『哎呀,我太笨了,太粗心了!姐,對不起!』一臉無辜樣,我又不敢說重了,只能再教一次,看著她做好筆記。然而,一切都白費,照錯不誤!她來了,我的工作計劃常常被打亂,還提心弔膽擔心沒檢查出她犯的錯誤,給老大帶來麻煩。現在她走了,工作歸到我這裡,我反而工作更輕鬆,心情舒暢呀!」

「她有跟你說為什麼辭職嗎?」

「認為不適合這個行業,準備轉行。」

「辭職吧,可能我真不適合這裡。」我相信大部分的職場新人都有過類似的想法。如果犯錯就辭職,就像鴕鳥遇到危險時,下意識的把腦袋扎進沙堆裡,以為自己眼睛看不見了就是安全的,是不想面對問題、不想承擔責任的一種弱勢價值觀表現。

為什麼會出現犯錯後偏向選擇逃避的行為呢?它的危害是什麼?

閨蜜同事道歉很積極,是一種自我防禦保護行為,利用主動道歉避免他人進一步苛責。但是道歉道得再漂亮,拿出手的工作結果並沒有改進,繼續犯同樣的錯誤。可以看出她沒有針對問題在行為上有所改進,具體原因可能是不知道怎麼做,或者想做好但是一直拖延未行動。犯錯,道歉,再犯錯,再道歉,如此這般一次又一次的惡性循環,不僅不會讓別人覺得你態度很好,反而會讓別人認為你態度不端正、學習力低,對你信任度大打折扣。

最終她還是離職了。遇到了不想面對的重複犯錯,內心感覺自己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了,於是選擇否定——自己不適合,轉移注意力——換一個工作環境來逃避。與心理防禦機制的表現相符。

心理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這是一種消極性的防衛,以逃避性和消極性的方法去減輕自己在挫折或衝突時感受的痛苦。比如假裝聽不見或聽不見,假裝不知道,當做沒發生一樣。表現為「轉移注意力」、「拖延」、「否定」等。

「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英國心理分析學家唐納德·梅爾澤(Donald Meltzer)

假如你正在執行節食減肥,碰上周末部門聚餐,計劃就吃點素食。餓了幾天,像難民一樣的你,看著同事大塊朵頤,內心就動搖了——吃飽了,才更有力氣減,一次破例也不會影響整體計劃。於是你喝了一口肉湯,又吃了一塊牛肉、一節排骨、一個雞腿……

你動搖自己的方式很狡猾——並沒有選擇直接放棄節食計劃,而是選擇削弱自身的良好判斷力。它的演變如下:

同事聚餐是辛苦工作的補償一次破例能帶來力量堅持減肥計劃節食這種方式根本不適合我,算了吧而逃避的效果是臨時的、短暫的,它很少能真正解決問題,反而會使我們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讓問題變得更加複雜。開頭的職場小白,如果不承擔一時的壓力,保持原有狀態一直逃避,可能會越來越沒自信,甚至影響心理健康。

羅振宇說:成長是主觀世界遇到客觀世界之間的那條溝,掉進去了叫挫折,爬出去了叫成長。

犯錯很正常,每個人在職場中都難免犯錯,也許是嚴重的錯誤,也許只是個不起眼的小差錯。不管什麼樣的錯誤,只有把錯誤這個坑填好了才能走好眼前的路。

怎麼填這個坑,我們可以分3步走。

1、思痛:承認錯誤,記住錯誤帶來的痛楚

既然錯了,不如錯得乾脆,錯得堅決,勇敢承認自己犯錯了。客觀記錄我和同事花了多少時間去補救,預估一下如果沒有被補救,可能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可能給領導和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困境。

犯錯後,我們把重心從「自我」否定的笨、粗心跳轉出來後,關注「事情」本身,才能騰出空間來思量錯誤是怎麼產生的。才能理性地記住這次錯誤帶來的傷痛,有信心爬出深坑。

我認識到,每個人都會犯錯, 也都有缺點。區分人的最重要的標準之一是看他們如何對待錯誤或缺點。《原則》作者 瑞·達利歐(Ray Dalio)

2、復盤,直面錯誤,從「錯誤」裡找「寶藏」

當我們認識到了錯誤,從心裏面去接受已經犯錯的客觀事實,接下來就行動——進行復盤。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一段時間的工作之後停下來,花些時間把所有的工作梳理一遍,看清楚方向,也想清楚這是不是正確的路徑,對下次做有幫助,自然這次的經驗教訓他就吸收了。

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總結了4個復盤環節,分別是:回顧目標,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規律。我們在做經驗總結的時候可以增加兩個環節,6個環節就是:回顧目標,記錄經過,評估結果,分析原因,總結規律,溝通分享。

不管應用PDCA、魚骨圖分析或和其他工具,我們既要對標原始目標,也要回顧記錄事件發生的詳細細節,因為問題往往就出在習以為常的細節中。

開頭我閨蜜的同事,錯誤常常出在合同號、發票號等文件編碼這些細小的地方。她就要回想當時是怎麼忘記更新合同號或者什麼原因寫錯發票號,是不熟悉文件編輯要點?還是同時進行多項工作,搞混亂了?只有準確分析出錯原因後,才能找到對應的工作方法技巧。如果要點記不住,她可以列印出文件模板,在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作特殊標記。跟銀行填表臺上的模板一樣,做的時候就可以一一對應檢查,以防漏掉要點。如果是同時進行多項工作,資料混合搞錯了,那就可以學習資料整理歸類的技能、清單工作法,養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習慣。

職場工作復盤過程中,常常被忽略的還有加強溝通分享。如果出錯的工作是多人協作的,要與其他小夥伴溝通了解他們的工作細節,讓自己對整個項目有整體的認知,學習如何有效對接合作。如果是獨立操作工作,則可以跟有經驗的同事請教,問問他們平時都是怎麼處理類似工作的。還要及時跟上級溝通,把自己對錯誤的認認知是什麼、怎麼總結的、有什麼優化的方案、過程中哪位同事給予了幫助等等告訴領導。最後綜合大家的意見建議,整理成工作手冊。

馬雲:研究失敗比讀MBA管用。

整個過程下來,領導和同事看你是一個勇於承擔、積極上進、懂得感恩的人,不僅因為一次錯誤刷新了形象,還為建立職場人脈打下基礎。

3、精進,翻篇原諒自己,嘗新、試錯和打磨

人們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會犯各種錯誤,但重要的是,不要因為一次犯錯,就讓人生如履薄冰,要找到錯誤的解決方案,並花時間反思自己,然後保持信心,再次前行。

直面錯誤之後,趕緊翻篇,繼續接受新工作,不要讓自責的情緒一直控制著你,主動去承擔更多的工作,去嘗新、試錯。對,就是要勇於接受新任務、敢於試錯,領導願意給你承擔的任務,至多是你能跳一跳就夠得著的難度。

如果哪天領導給了一項超出你職責範圍之內的工作,也可以巧妙降低犯錯的機率。例如讓你做一個重來也沒有接觸過的方案。

接受任務時,可以跟領導說:「這項工作我沒有接觸過,可能需要花比較長的時間處理好,大概一周能做出一個初級的版本方案大綱。」先表明自己對這個目任務的陌生程度,接著告訴老闆自己對這件事情的態度。

方案製作的過程中,大膽跟同事、領導尋求資源幫扶。主動跟領導匯報工作進度,最好是能爭取定期每日或每周一對一溝通,保持新項目推進的節奏感。千萬不要想著給領導一個驚喜,一個人埋頭苦幹,最後很可能方向走偏,給出一個驚嚇。

艾利克森在《刻意練習》中說:當我們在提高自己的時候,我們才最像人類。堅持對每個項目都認真復盤,發現疏漏點,挖掘優化點,及時、迅速、有效地按照訂立的改進計劃對自己的薄弱項進行一定的改善。

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不要擔心你會經常犯錯誤,錯誤就是你可以學習的地方,真正的問題是你怎樣從錯誤中學習。

相關焦點

  • 交易中重複犯錯的「怪圈」,五招教你跳出這些桎梏,縱橫交易市場
    例如交易新手經常犯錯,3年過後,新手變成老手,但類似的錯誤還會在他們身上見到。是虧得不夠多,教訓不夠深刻嗎?不一定,反倒可能正是因為虧得慘,才令他們下定決心「痛改前非」。但是,他們為什麼依然「習慣性」犯錯?今晚我們就來解密:交易中重複犯錯的「怪圈」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助你從交易中不斷犯錯和自責的循環中走出。01 「理都懂,然並卵」?
  • 不想重複犯錯,你得學會職場復盤
    在職場上,犯錯在所難免,被領導罵也是常有的事。有些人挨完罵之後能迅速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吸取經驗,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會再犯。而有的人卻屢屢再犯,領導幾次批評之後還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甚至覺得是領導對自己有偏見。很多人會重複犯錯,是因為他不懂得「職場復盤」。
  • 為什麼孩子總是在學習上重複犯錯?培養孩子的復盤思維成關鍵
    文丨艾媽育兒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現在家長教育孩子最大的一個難題就是每天晚上輔導孩子做作業的這個過程,因為很多問題在家長看來是非常簡單的,而且非常明顯的錯誤,每次指出來之後孩子卻依然會再犯,這樣一種情況讓許多家長都非常的頭疼,不知道如何解決。更甚者,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頻繁的出現同樣的錯誤,是因為他們做作業不認真。
  • 怎樣讓孩子避免重複犯錯
    可以確定的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有些孩子還會明知故犯,比如撒謊、損壞物品,或者罵人、動手打人什麼的。當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作為父母,我們有責任對他們的行為做出反應,採取一些行動讓他們明白這樣的所做所為是錯誤的,而且以後也不應該再犯。
  • 李玫瑾:孩子重複犯錯,可能源自家長的吼罵,強化了他的印象
    為什麼孩子明知故犯,不斷重複同樣的錯誤呢?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心理學上的一個名詞「行為主義」,意思是,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對他大吼大叫,這其實是一種行為強化的行為。一、孩子明知故犯,家長也有責任。1、家長對孩子不當行為的糾正不明顯。
  • 只要掌握這3步,廚房小白也能輕鬆做宮保肉丁,香脆好口感特下酒
    只要掌握這3步,廚房小白也能輕鬆做宮保肉丁,香脆好口感特下酒!喜歡喝點小酒的我,在家裡準備了很多的花生米,哪天想吃了就或炒或炸,來一盤花生米下酒,很多時候我們吃花生米,都是這種做法。宮保肉丁也是不錯的選擇,其實相對來說,宮保肉丁與宮保雞丁十分接近,無論是做法還是調味料,配菜等等,幾乎都相同,下面帶大家看看我做宮保肉丁的過程,希望能給你們一些參考。
  • 會閱讀的人更成功,從小白到閱讀達人,只需5個步驟
    那麼下面,我將和你分享,這本書裡面值得讀書小白學習的精華部分。希望你能耐心看完。01 你會選書和買書嗎?警惕這兩方面的錯誤操作作者告訴我們,閱讀一本書的過程是這樣的:第一步:選書(收集信息)第二步:購書(指名購買)第三步:讀書(做記號)第四步:記錄(寫讀書筆記)第五步:活用(反覆閱讀)
  • 比依空氣炸鍋成秘密武器,廚房小白也能達成烹飪零失誤
    每個廚房小白都曾有「美食達人」的幻想,在廚房小小的方寸天地大展身手,把普普通通的食材變為色香味俱全的南北美食,隨手一拍便能在朋友圈引來無數秒贊,然而每次烹飪的時候,總會因為冗雜的烹飪步驟焦頭爛額。油溫怎麼測?調料加多少?
  • 四星座能逆轉黴運因禍得福,水逆挺川普,對天蠍座的拜登很不利!
    由於水星掌管著邏輯思維能力,接下來的時間,我們會看到拜登不斷在語言上犯錯,估計這次大選要涼了。最起碼從星座運勢上來看,水逆挺川普,未來可期。雙子座儘管水逆期間,雙子座的朋友在語言天賦上會承受降維打擊,但因此也讓你腳踏實地,兢兢業業的努力奮鬥。反而因禍得福,逆轉黴運,在事業上創造出一份可觀的成績。
  • 重複犯錯是因為自己真的不行嗎?學會這三點,助你超越自己!
    01 重複性犯錯,會讓你失去領導信任相信許多剛參加工作的人,最擔心的是辛辛苦苦幹完的工作,滿心期待得到表揚的時候,卻出現了錯誤,頹廢的心情難以言表。歌德在《浮士德》中借天主之口這樣說:「人只要努力,犯錯誤總歸難免。」但對職場新人而言,犯一點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陷入重複犯錯的泥沼難以自拔。
  • 同事背後捅我刀子怎麼辦?簡單3招快、準、狠!讓對方無還手之力
    歡迎關注「職場沉浮寶典」,每天與你分享職場小技巧1、裝傻充楞,靜待時機朋友上周被公司最好的同事捅刀子了,私信跟我說此仇不報非君子,問我怎麼辦?我叫他先忍!他說退一步越想越氣,根本忍不了!不要氣衝衝地跑去找對方理論,忍一時風平浪靜,你最好假裝還不知道他有在背後捅刀,繼續和他保持表面的和諧關係,讓他別對你有提防心理,然後悄悄收集一些他犯錯或貪圖公司小利的證據,在對方犯錯時給出致命一擊。
  • 雞腿不要油炸了,簡單5步,教你學做照燒雞腿,廚房小白都能學會
    雞腿不要油炸了,簡單5步,教你學做照燒雞腿,廚房小白都能學會買了一小袋地瓜,每次都會來不及煮完放到長芽。這次想著來道新菜色,剛好也好適合下飯!3.加入地瓜,並將醬油跟水混成醬汁液倒入,上次很多小夥伴們平時都吃過雞腿和土豆,混在一起,但是其實地瓜和土豆是非常相似的一種美食,只不過是口感上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小夥伴們都知道烤地瓜還是比較,烤土豆要好吃很多的,但是你們可能不知道的事就是,地瓜和雞肉一起燉,也比土豆要好吃好幾倍。4.加入蜂蜜。
  • 年薪五十萬相親遭鄙視?別加劇焦慮了
    最近,一條#小夥勇闖上海相親角遭鄙視#的視頻登上熱搜。
  • 在家自製蛋撻,最簡單好做的點心,烘焙小白也能做,20分鐘烤好
    在家自製蛋撻,最簡單好做的點心,烘焙小白也能做,20分鐘烤好我們平時去麵包店買麵包的時候,總能看到在收銀櫃檯旁邊烤著許多蛋撻,一個個金黃誘人,看著就好吃
  • 剛工作的小白投資者,只需3步做好理財,獵金商學院老師在線分享
    工作時間不長,有點錢但又不是太多的小白而言,投資理財的路途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心裡會產生一定的疑問,甚至動搖是否還需要繼續的想法,這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瓶頸。
  • 家常蛋糕,簡單易學,廚房小白都能學會,附輕乳酪芝士蛋糕的做法
    在家裡,一樣可以自己做,有些芝士蛋糕還是比較簡單易學,連廚房小白都能學會,就比如這款輕乳酪芝士蛋糕。輕乳酪芝士蛋糕主要是由奶油奶酪、牛奶、低筋麵粉、玉米澱粉、雞蛋、糖粉等製作而成,口味偏甜,老少皆宜。今天就來介紹這款蛋糕的家常做法,喜歡的朋友趕快來試一下吧!
  • 孩子在同類問題上重複犯錯怎麼辦?培養孩子3個學習的好習慣
    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國外教育家研究發現,一個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20%和智力因素有關,80%和非智力因素有關。而在興趣、信心、意志和習慣等非智力因素裡面,習慣又佔據著重要的位置。考試,尤其是中考、高考這樣的大型考試,是對學生平時學習情況的一個徹底考查,這其中就包括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考查。
  • 健身的4個小技巧,小白也能成為健身達人
    導語:由於現在很多人生活工作壓力都非常大,身體狀況變得不如以前,有的人就想通過健身運動來改變自己的身體,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但是因為現在做健身運動的都是一些新手小白,他們沒有那麼多經驗,面對一些健身器材也不會使用。
  • 這就是生活:管一鶴新的工作不順,葉小白被同事議論
    這就是生活:管一鶴新的工作不順,葉小白被同事議論由劉愷威、陳都靈等主演的《這就是生活》精彩故事繼續為您講述,管一鶴因為葉小白的肚子越來越大了,所以選擇了立即結婚,婚禮也是非常的簡單,婚禮現場還幾次出錯,最後葉小白親自主持自己的婚禮,婚禮參加的人就是雙方的親戚
  • 孩子為什麼總是重複犯錯?清華媽媽直言:5歲前,不妨常做3件事
    很多家長總是納悶,為什麼同樣一個知識點、同一個題目,在講了很多遍之後,孩子還是重複犯錯?作為從清華畢業,培養出兩個博士的媽媽蔡華女士而言,要想儘可能的改善這個問題,關鍵在於培養孩子的思維以及邏輯,所以在5歲前,即便是5歲後,家長不妨常做3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