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浪費很多時間了。往年的這個季節,我喜歡開車到百草衝去拍攝植物。馬先蒿、華北鏤鬥菜、紫斑風鈴草、火燒蘭等等,它們會把從紅舉村出去的山口妝扮五彩斑斕。這兩年,我開始轉向農耕正軌,實驗到底哪些蔬菜在紅舉峽谷種出來味道可以達到極致。
今年的辣椒非常的棒,我採購的湖南樟樹港辣椒苗,其實去年也買了樟樹港的辣椒種子,套種在香蜂草中間,誰知香蜂草生長超級茂盛,把其他所有植物都壓住了。汲取歷史的教訓,縱是去年的那塊地土壤肥沃,也不敢在那裡播種辣椒,香蜂草已經佔地為王。理性地重新選了一塊地,院子外南邊屋角的一方瘦土。
先將整塊地表層的土挖開,挖出一個五十公分深的坑,鋪上朽木,上層以腐殖質混合土壤覆蓋,噴施EM菌,種上辣椒苗,施上發酵後的鵝糞,再鋪上一層青草,辣椒就生長了。
我更關心茄子。選的杭茄一號紅色長茄和綠色圓茄兩個品種。綠色圓茄是水滴形,比照辣椒的種植,表層施的鵝糞更厚一些。茄子苗比辣椒苗粗壯,果實也大,理論上它需要的肥也更多。
即使是農業,情報工作也十分重要。已經有幾年了,我當時研究改良土壤,準備將酵母菌和乳酸菌施在腐殖質裡,以正向加速發酵,當浦益公司的陳經理向我推薦了Em菌,卻原來益生菌群已經在1982年由比嘉昭夫教授發明了。我是後知後覺呢,但思考的方向是對了的。
種下茄子苗的時候,一直乾旱,陽光熱烈,我砍了許多樹枝插在茄子地上,減少陽光直接照曬,乾熱的天氣仍然影響了茄子的正常成長,待雨季來臨時,茄子開花了,苗則不夠壯大。我有點擔心茄子的正常成長,到後來茄子邊長苗邊結果。果然,由於茄子的苗不夠高,茄子沒能長成線條狀的長茄,為了不觸撞到地,茄子長成C形和S形。每天去巡視茄子和辣椒的時候,內心感到些許慚愧,茄子受委屈了。
綠茄子苗後一批到達,所以種在長茄子的邊上,更受委屈。因為2020年令人永不忘懷的雨啊,綠茄子開的第一輪花沒有掛果,直到第二輪開花才掛了果。靠南邊的一棵綠茄子,掛果之後快速生長,青嫩的表皮被螞蚱啃了一點點,有個小疤。紅舉村這裡的螞蚱土黃色,比平原的螞蚱小几號,生命力很強,我曾在積雪的茶園裡扒開雪下堆積的樹葉發現活的螞蚱。
辣椒種成功了,茄子也種成功了。其實,我每年的夏季蔬菜種得都算成功的,為什麼要額外擔心茄子的生長呢?蓋因我種的四窩南瓜只活了一棵。在南瓜旁種的玉米小苗乾脆被斑鳩將苗放倒,它吃根部沒有完全化掉的玉米。
看著一廂茄子的成長,心裏面踏實,這個夏季我將與茄子和辣椒共同度過。同時回想起在官門山茶園種的茄子,那時候在茶行的空曠處種了茄子和辣椒。紫色長茄,施的短嘴金絲燕糞肥的,切了隨意炒,真是極味。我以為,真正的有機蔬菜,隨意炒就很好。
可是,為什麼要隨意炒啊?我感覺到了茄子在認真生長,它們極端愛惜自己的果實,當茄子尖端快要觸地的時候,立即彎起來,當彎茄子快要不能被茄枝承起的時候,又彎轉過來,呈現S形,細心考究,茄子豈止認真地生長,它們是悉心地充滿對果實熱愛地生長呢。我決不能辜負茄子的細心與真情地生長了。
開始研究茄子的各種烹飪方法,切片,切條,切塊烹飪,放蒜蓉,放豆豉炒。最後,我找到了炒茄子的最佳方式。切茄子塊,再切若干個青辣椒,放入中式鐵鍋裡面大火爆一下,然後打到最小火,慢慢地煸,煸到茄子吸入的油又漸漸從組織裡溢出,只放鹽,再不用任何調料,這才是一盤完美的茄子,茄香味濃透了。
找到了紅色長茄子通往致味的道路,我又摘來一個綠茄子。水滴形的飽滿的綠茄子,也切成塊狀,鐵鍋裡面淋油,大火爆一下茄子,將液化氣灶打到最小火,慢慢地煸,煸至茄子組織吸入的油又溢出,當然也是有一些辣椒的,辣椒微辣的味道和青香味與茄子交融。拿綠茄子跟紅茄子比較,長形的紅茄子茄香濃鬱,綠茄子茄香味稍淡一點,可是它卻要用豐腴來表達。那種豐腴的口感,讓我覺得世界可以因茄子而美好。
兩個不同膚色的茄子,相同的烹飪方法,炒出它們不相同的特色。這兩種特色,我又是那麼的喜歡。遂感覺茄子教育了我,種植它的時候,要好生培育,不可以輕忽。而烹飪茄子的時候,還要加倍用心,探索多個烹飪方法,直至讓茄子達到最佳狀態。
茄子的多種可能性,最終都實現了。茄子終於成了我的美食老師,即便事業有多麼的不順,遭遇到多少的煩惱,暫時都放得下,悉心烹飪好一盤茄子,立即讓我的一天都美好起來。我與茄子的合作,果然將這個非常態的夏天各樣不適衝消一些,它只把好味道留在我記憶裡。紅茄子綠茄子,我們彼此都不辜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