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報導發現,部分市民買茄子後,用水洗髮現茄子水變綠、變紫。網友稱:或許是農藥殘留導致的情況,也或許是茄子被染色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茄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一種深色蔬菜,尤其在夏季進入七月份後,天氣溼熱越來越明顯,很多沒有胃口的人都喜歡吃茄子促進食慾,魚香茄子、蒸茄泥、烤茄子、紅燒茄子等深受人們喜愛、葷素皆宜。
追溯到茄子的歷史,最早產於印度,後流入到我國。迄今為止,有長達二千多年的歷史。可見,人們已經吃了上千年,茄子早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可為什麼清洗茄子後,水會變綠、變紫呢?
從之前記者調查的結果來看,通過三個對比實驗,用了同一批茄子。實驗一是用清水浸泡茄子,半個小時後,茄子沒有出現掉色,水很清澈;實驗二用四十度左右的白開水,浸泡茄子,最終得到的結果也是一樣的;
實驗三用鹼性水進行浸泡,茄子發生了變化,水中呈現了藍紫色,在觸摸茄子後也有明顯的掉色情況。大家看到後,先不要驚慌,起碼從前兩個實驗中可以得知,茄子本身沒有問題, 從加鹼後開始變化,其實也是正常現象,元兇實際上是「花青素」。
這種營養物質屬於天然抗氧化劑,並且還有色素的一層身份,不僅深紫色的茄子有花青素,還有其他黑色、紫色食物中都有這種營養物質,如藍莓、葡萄、紫薯、黑米、紫米等,而茄子是蔬菜中為數不多的深紫色蔬菜。
大家初見到這種情況,有懷疑之心不奇怪。根據花青素的特性,不單單在鹼性液體中會呈現出掉色、紫色、藍色的現象,如果大家用帶有酸性的液體清洗茄子,或浸泡一段時間,花青素和酸發生化學反應水還會變成紅色。
食用起來無需擔心,和農殘殘留無關,反而我們可以利用這點,為了讓茄子皮在烹飪過程中不變色,還可以放些醋或者是檸檬汁調味,可保證茄子最初的顏色,還具有促進食慾的好處。
另外,消化不良的人群最好把茄子皮切掉再吃,茄子皮中雖然有少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P,但其中的茄鹼容易刺激胃腸黏膜,造成腹瀉、腹痛,一旦攝入過多還有可能增加食物中毒的危險,每次吃茄子都建議大家徹底加熱不生吃。
各位朋友,你認為洗茄子後發現水變藍、變紫是正常現象嗎?不妨在下方評論中留言,分享給我們的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