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寶釵:無論是待選入宮,還是金玉良緣,她只有認命

2021-01-17 少讀紅樓

#紅樓夢人物誌#紅樓夢裡,薛寶釵品格端方,容貌豐美,為人圓融,深得賈府上下人喜歡,但據十二釵判詞,她也是薄命女子。她跟母兄進京,是為待選入宮,但從住進賈府開始,再也沒有出來過,最終與寶玉有了一段金玉良緣。

面對父親早逝,哥哥不成器,母親無作為的現狀,寶釵該如何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呢?她最開始,是想進宮還是想嫁給寶玉呢?她深知,自己是個女孩子,並沒有多少把握自己人生方向的力量。換句話說,她也沒有選擇的權利:進宮或嫁寶玉。能不能進宮皇帝說了算,能不能嫁寶玉封建家長說了算。

一、關於進宮的真相

元春入宮也好,寶釵待選也好,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嫁給皇帝。可是曹公有意模糊了年代,二人進宮都不是宮鬥劇中清代選妃的情況:元妃初入宮,是「因賢孝才德,選入宮作女史」,脂批「因漢以前例,妙!」寶釵待選,作者說得更清楚,是「在仕宦名家之女,皆得親名達部,為公主郡主入學陪侍,充為贊善之職」。

進宮這事情後來不了了之。寶姐姐沒有入宮,反而在賈府住下了。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寶釵「落選」了呢?其實這個問題文中並沒有說,也很難有答案供我們探尋。但是我們可以從元春身上看到,「故國三千裡,深宮二十年」的艱辛與痛苦。

二、寶釵若進宮會怎樣

薛寶釵是個性格複雜的人物。整體上,她是那種偏理性的人,如果說她把家族利益看得高於個人幸福的話,我是相信的。在才情上她本不輸黛玉,但是她低調內斂,因為在她看來,詩詞無異於遊戲,當不得真,就連讀書都不是必要的。女兒家,還是要以體貼母懷,做些女紅針線才是「正經事」。黛玉那種花心思在詩詞曲賦上的行為,無異於不務正業。

而寶姐姐是個務實的人。我想,進京候選是義務,寶釵必須履行義務。如果她入了選,就會有一番大發展,如元春一般「榮極」,那麼寶釵必定也是會樂於去這樣做的。因為既實現了她作為一個女子最大的價值,又為岌岌可危的家族帶來了活力。我想,寶姐姐一定不會拒絕。可是公主郡主的陪侍當真有這個發展空間嗎?這是個未知數,如同我們根本無從知曉寶釵因何落選一樣。

所以說,寶釵落選,是命運的安排。或者說,是作者寫作時為了情節的需要而設定了。

三、關於嫁給寶玉

這個更不是寶姐姐能決定的。古代封建社會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是真理。如若不然,那金哥與守備家的兒子緣何在退親之後選擇了自殺?因為父母之命不可違,只有以死抗爭,表明心跡。嫁給誰,姑娘家自己說了不算。而且想都不能想,這不符合封建禮法。

但是若我們去仔細推敲下寶姐姐的言行舉止,應該也會發現,寶姐姐對寶玉是有好感的。畢竟寶玉是大觀園裡絕無僅有的翩翩公子,又尊重女孩子,其身份地位又十分貴重,且是自己母親的親外甥,還有和尚的讖語「有玉的方可婚配」。種種內在外在的條件,寶玉當是寶釵的佳偶。

可是寶釵也清楚,寶玉不是熱衷於經濟仕途之人,還有「行為偏僻性乖張」的性情,很難成為賈家合格的繼承人。這一點,應該也是困擾寶釵的問題。但是寶釵絕不是一般的女子,我以為,有凌雲之志的寶姐姐面對進宮與賈寶玉這兩件大事的時候,都能從容淡定。無論怎樣的安排,也許在她看來,都是命運的安排。而她,只需要遵從就可以了。

作者:杜若,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

相關焦點

  • 金玉良緣是薛寶釵的活人墓,她卻甘之如飴:山中高士真的高嗎?
    所謂選「秀女」的罪行在老百姓之間曾經造成極大的恐怖與災難。可薛家母女卻不以為然,千裡迢迢帶著全家人,企圖把女兒送往元妃口中「見不得人的地方」。入住賈府後,看到元春高高在上的樣子,更是羨慕得不得了。可以說,未選上才人,是薛寶釵極大的幸運,可是她卻迫不及待跳進了另一個活人墓。第二次,則是炮製「金玉良緣」謊言。這一次,她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 《紅樓夢》:寶釵是否參與策劃了金玉良緣?她對寶玉有沒有感情?
    「金玉良緣」這一說法,一直是林黛玉的一塊心病,也是讓寶黛釵三人的關係緊緊圍繞在一起的紐帶。而「金玉良緣」的策劃,我認為寶釵沒有參與進去,但是薛姨媽一定是主謀。寶釵小時候也是個天真快樂、充滿詩意的少女,只是父親早亡,家裡母親柔弱,哥哥又不成器,她才放棄了對詩書的追求,迅速成長為大人,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為母親分憂。
  • 薛寶釵的金鎖,到底是不是和尚給的?薛家丫環鶯兒揭開了這場騙局
    ——第28回從此處可以看出,薛姨媽經常跟王夫人說金玉良緣的事,並且在她口中,薛寶釵的金鎖是一個和尚給的,這個和尚不僅給了金鎖,還專門告訴薛姨媽:你女兒薛寶釵的婚事,要等到一個有玉的公子,才能成就一段美滿婚姻。
  • 天天說典故之——金玉良緣
    金玉良緣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婚姻,後也泛指美好的姻緣。最早出自《紅樓夢》。《紅樓夢》第五回中,詞曲《終生誤》云:「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 紅樓夢薛寶釵的含淚自白:為什麼我會被人誤解成白蓮花?
    退十萬步講,即便我真的和林黛玉存在矛盾,真的在和她爭奪賈寶玉,真的在為「木石姻緣」和「金玉良緣」而苦惱。那麼,我要進行栽贓陷害,甚至「借刀殺人」時,是不是也得選一選對象啊,難道就靠小紅與墜兒這兩個丫鬟中的丫鬟嗎?這顯然是太過荒謬了。五、委婉治家有錯嗎?
  • 《紅樓夢》裡王夫人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不過是「人之常情」
    《紅樓夢》裡,」金玉良緣「和」木石前盟「之爭,王夫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為什麼王夫人明知賈寶玉喜歡的是林黛玉,卻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呢?我覺得王夫人堅持讓賈寶玉娶薛寶釵,更多原因是因為人情世故的驅使,十分符合「人之常情」,十分符合那個時代的觀念。有人覺得王夫人要賈寶玉娶薛寶釵,是看中薛家的財產。
  • 玲瓏品評《紅樓夢》17:金玉良緣攻防戰
    87版電視劇給出的答案是:後來薛蟠無意間打死了仇都尉的公子,被抓入刑部大牢,導致寶釵落選。但是我覺得,這個答案並不準確。那時候寶釵進京待選已經有五六年了,朝廷三年一選秀,斷沒有把寶釵擱置五、六年再落選的道理。根據我的推斷,寶釵落選,就在元妃省親與端午佳節這半年之內。
  • 《紅樓夢回》:一個金線打成的絡子,讓寶玉喜不自勝,卻不知已入了薛寶釵的圈套
    所以,當薛姨媽和薛寶釵跟著賈母一起來探望挨打的賈寶玉的時候,經襲人提醒,賈寶玉便和薛寶釵說道:「寶姐姐,吃過飯叫鶯兒來,煩她打幾根絡子,可得閒?」薛寶釵自然滿口答應:「怎麼不得閒兒?一會兒叫她來就是了。」鶯兒正在給賈寶玉打絡子的時候,薛寶釵也吃了飯,悄悄走了進來,看見鶯兒打的絡子,便給賈寶玉出了個主意:「這有什麼趣兒?倒不如打個絡子,把那個玉絡上呢!」
  • 薛寶釵的金鎖,敗給了兩塊半新不舊的手帕
    更重要的,是癩頭和尚還說了,這把金鎖的主人薛寶釵,只有能以後遇上有玉的,才可成正配。很顯然,癩頭和尚提到的「玉」是特指,暗示只有賈寶玉的「通靈玉」,才是金鎖的佳偶。否則,哪個富貴人家的子弟,沒有幾塊玉佩?賈璉還送給尤二姐一塊九龍玉佩呢。所以,當「金玉良緣」的傳聞,在賈府的上空瀰漫的時候,林黛玉心裡很不是滋味。
  • 金玉良緣紅樓夢,「玉樹臨風" 林青霞
    導演宋存壽叫人給她化上古代裝,梳上古代女子的髮型,再換上古裝裙子,然後拍了幾張照。初入演藝圈的林青霞心裡直納悶:明明拍的是現代戲,緣何要扮古裝?卻也不敢問為什麼,也沒人告訴她為什麼。若干年後的1977年,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上映後,宋存壽導演告訴林青霞,這是李翰祥導演託他拍的林黛玉造型。可見那時,李導演就想請林青霞拍《紅樓夢》了。1977年,邵氏電影決定開拍《紅樓夢》。聽說最初的人選是甑珍演賈寶玉,林鳳嬌演薛寶釵,林青霞演林黛玉,張艾嘉演紫鵑。後來因為甑珍和林鳳嬌沒談成,就改為張艾嘉演賈寶玉,米雪演薛寶釵,狄波拉演紫鵑,林青霞還是演林黛玉。
  • 43年前的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謝霆鋒媽媽給林青霞米雪做配角
    1977年10月26日,李翰祥導演,林青霞、張艾嘉、米雪領銜主演的《金玉良緣紅樓夢》上映。本片中,林青霞反串飾演賈寶玉,張艾嘉飾演林黛玉,米雪飾演薛寶釵。因為最近的疫情,大家最近可能都在家待著,給大家推薦一部好看的紅樓夢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香港邵氏出品,1977年上映,由林青霞(反串賈寶玉)、張艾嘉(林黛玉)、米雪(薛寶釵)等人主演,總時長108分鐘,幾位主演對人物角色的拿捏也比較到位,片中有不少唱段,值得細細品味欣賞,也是非常好看的。
  • 賈寶玉與薛寶釵婚配,委屈了薛寶釵?黛玉:算了吧
    林黛玉和賈寶玉還住在老太太屋裡時,薛寶釵就有事沒事往寶玉房裡跑,每次都有她,並不是去黛玉房裡,住進大觀園以後薛寶釵去怡紅院比林黛玉隨便,經常拜訪,中午和林黛玉在外面玩了不回自個屋,卻跑去寶玉房裡守著寶玉睡覺,而林黛玉是回自個屋洗澡去了,很多讀者根據這種情況,得出薛寶釵處心積慮靠近賈寶玉
  • 《紅樓夢》裡,薛寶釵心裡最大的壓力是什麼?
    在累絲金鳳一節裡,迎春提到薛寶釵,也是用的寶姐姐,可知這位寶姑娘比迎春的年紀還大。 薛家進府時,薛寶釵十四了,她第一個生日,就是十五歲,賈母特意拿了二十兩銀子,給她過生日,說是大生日。這就是提醒,薛家和薛寶釵,你年紀不小了,該考慮成親了,這是薛家第一次明白,十五歲對於薛寶釵的意義,而賈母如此刻意的提醒。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薛寶釵
    總的說來,分歧的焦點,不在於她是否是封建禮教的信養者,不在於她是否是「四德具備」的封建淑女。在這點上人們的看法是一致的。爭論的主要問題,是關於她在作品中的地位。那就是說她是個封建禮教的受害者,還是封建勢力的幫兇,她在作品中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作者對她的態度是褒還是貶。
  • 金玉良緣與賈薛之意
    《紅樓夢》界定為「金玉良緣」,它代表了一種現實的婚姻,這主要體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金玉在傳統文化中象徵了高門貴族的富貴景象。二是金玉良緣所代表的婚姻是家族婚姻。《紅樓夢》有四大家族,為賈、王、史和薛家,第四回寫官場中流行的護官符:「賈不假,白玉為堂金作馬。阿房宮,三百裡,住不下金陵一個史。東海缺少白玉床,龍王來請金陵王。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這四家富貴無比,門第高貴,並且關係密切,「一損皆損,一榮皆榮,扶持遮飾。」
  • 紅樓夢:誰拆散了賈寶玉和林黛玉,成就了金玉良緣?
    可是後來,來了一個薛寶釵,她隨分從時,於是寶黛愛情,變成了寶黛釵三個人的婚姻角逐。最後以金玉良緣獲勝。那麼是誰拆散了寶玉和黛玉,成就了寶玉和寶釵的金玉良緣呢?以《紅樓夢》後四十回的寫法,拆散賈寶玉和林黛玉的罪魁禍首是賈母。總覺得賈母不是拆散寶玉和黛玉婚姻的最會禍首,她那麼愛兩個玉兒,即使在鄉下劉姥姥面前也把兩個玉兒捏在一起,怎麼會生生拆散這兩個青梅竹馬的孩子呢?
  • 林黛玉笑著對薛寶釵說:你嫁給寶玉很好,請不要把我忘掉
    從宏觀意義上說,林黛玉淚盡而亡,雖然輸掉了姻緣,兩人的愛情也在情正酣時戛然而止,但她留下了賈寶玉無盡的思念。賈寶玉與林黛玉是青梅竹馬,誠摯的愛情,而對寶釵卻是敬重有加,情愛不足,雖然金玉姻緣最終修成正果,卻沒能堅持多久的時間。相信就算賈府風光正盛,賈寶玉與薛寶釵也只能是一對舉案齊眉的模式夫妻,林黛玉會一直活在他們二人中間。所以在一定意義上來講,真正的勝利者還是林妹妹。
  • 才貌雙全的薛寶釵,為什麼選秀會以失敗告終?
    薛寶釵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子,至於她為什麼會落選,這其中就有好幾個不得不說的原因了。第一,寶釵的病可能是她選秀中最失利的地方初見寶釵就覺得她是一個健康美貌、性情沉穩的女孩子,但是在後來才知道寶釵同黛玉一般也有一種從很小就有的弱症。寶釵笑道:「那裡的話。只因我那種病又發了,所以這兩天沒出屋子。」
  • 紅樓夢:林黛玉是「戲子」,史湘雲是「小騷達子」,薛寶釵是什麼
    且看當時的情形——因賈母喜歡那個臺上唱戲的小旦,叫她過來打賞。恰巧的是,那個小旦長相看起來有幾分似林黛玉的模樣。大家都礙於林黛玉的性子面子,知道都不說破。只有史湘雲脫口而出,說了出來。霎時之間,把在場的人都逗笑了。笑,本來是人最美的表情,看起來又是那麼的有趣。但此刻在林黛玉看來,是多麼的刺眼,此刻的她就好似別人眼裡的「戲子」。
  • 紅樓夢人物判詞《終身誤》,金玉良緣到最後只能是意難平
    其中最讓人感慨的就是薛寶釵、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糾葛。薛寶釵和賈寶玉是金玉良緣,但在賈寶玉心中只惦記著他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悲劇中的美學意義可以通過薛寶釵的人物判詞《終身誤》深刻感受一下。《終身誤》是以賈寶玉的口吻評說薛寶釵的,究其原因是薛寶釵作為一個封建社會的傳統女性,她的人生價值要依附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