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留言,跟熊貓探討一個問題:拉翔時(大便)到底選用蹲廁好,還是坐廁好。嗯,這是個問題。
首先告訴大家,熊貓家裡面是蹲廁,沒有坐廁,但準備安裝坐廁。
毫無意外,蹲著排便更符合生理結構,也更加順暢。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人類在幾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早就養成了蹲著拉翔的習慣,不是坐著,不是躺著,也不是趴著。蹲著拉翔不僅符合生理結構,而且也是反應最為迅速的,這個反應迅速不單只排便迅速,還包括逃跑迅速。試想一下,當遠古人類在野獸出沒的叢林荒野中拉粑粑時,突然草叢中蹦出一隻大貓,你說這個時候哪個姿勢更有利於我們的祖先逃跑?肯定是蹲著嘛,0.1秒加速百米衝刺的速度立馬脫離險境。
為什麼說蹲著排便最痛快、最順暢呢?這是有醫學根據的,人體肛門附近有一根U型的恥骨直腸肌,它從一側恥骨出發,在直腸後繞一圈,連接回到另一側恥骨,形成一個環,正好把直腸鉤住,使直腸形成一個尖端向前的角度,這個就叫肛腸角。人在一般坐姿時,肛腸角大約是90°,而蹲姿時肛腸角可達110°,從理論上講,肛腸角越大,直腸越垂直,排便自然就越順暢。
另外,人在蹲姿時,腹部的擠壓也能促進排便,能減少腹部用力,緩解排便困難。所以,蹲姿排便時用力較小,我們只需要輕輕一憋氣,哎,就出來了,順暢的話可以一瀉千裡。不得不說,排便用力有時候是致命的,尤其是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家來說,一用力憋氣,說不定就心梗或者中風了,這並不罕見。
但坐式馬桶現在非常流行啊,難道坐廁沒有優勢麼?非也。坐廁馬桶的優勢非常明顯,那就是舒服!蹲著雖然更容易用力、更順暢,但是蹲著得多累啊,而且不是每個人都能舒服地蹲下去,蹲久了也會腰酸背痛腿麻靜脈曲張啊,尤其是對於老年、孕婦或體力衰弱的病人來說,蹲著拉粑粑很容易出問題,這些人就更適合用坐式馬桶,舒服。
坐著拉粑粑的劣勢,上面也說了,就是肛腸角比較小,直腸不夠直,而且坐著沒有腹部朝下等重力作用,導致排空時間更長,腹部用力更多,耗時更長。這有可能加重痔瘡,甚至肛門脫出都有可能。
有的人推薦坐姿時腳踩一個小板凳,通過減少大腿與軀幹的夾角角度,試圖模擬和蹲姿排便時一樣的效果,然並卵,因為肛腸角的角度並沒有改變,所以無法幫助減少排便用力。
家裡到底是選用蹲廁還是坐式馬桶,熊貓認為,因人而異,大家可以選擇更符合自己的方式,最好是既有蹲廁,又有坐廁,滿足不同人的需求。老年人、孕婦等自然選坐廁更方便,而普通人用蹲廁可能更加能體會一瀉千裡的快感。
不論蹲廁還是坐廁,養成良好的大便習慣才是最重要的。對於大便習慣良好的人來說,管他蹲廁坐廁,一樣能快意恩仇,而對於經常便秘的人來說,即使用蹲廁也不一定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