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0-21 新經典

在一個有星星的夜晚,火遍整條街的五條人唱著《地球儀》,帶領所有人來了一場迷醉的愛情之旅,走向了《樂隊的夏天》的尾聲。

但關於五條人的爭議並未就此終結。有人說他們是一支「情商很高的朋克樂隊」,因而以「不聽話」的方式收穫了令人羨豔的觀眾緣;也有人說,關於五條人音樂性的負面評價,是長期佔主導的北派音樂對南方樂隊的排斥。

如今,人們的看法越發多元,這毫不稀奇。但我們卻不能無視一個顯然的事實:大多數人愛五條人,終究是因為他們毫不做作地唱出了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道盡了所有人的愛情。


在《阿珍愛上了阿強》中,仁科唱著:「雖然說人生並沒有什麼意義,但是愛情確實讓生活更加美麗。」在一個竭力追尋意義和正能量的世界,能夠有人坦誠地告訴你,人生可以沒有意義,愛情其實不必刻意,這極其重要。

關於這一點,作為熱愛讀書的文藝青年,仁科想必從他喜愛的作家雷蒙德·卡佛身上學到了不少。他們都極其關注平凡大眾的日常生活,善於從細節呈現每個人都會經歷的失落、失戀和失意。而卡佛對愛情接地氣、毫不矯情的刻畫,也在五條人的音樂中以更具時代性的方式得以詮釋和呈現。

而當我們談論這位仁科之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廢物的人生,就不值得關注嗎?

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受到更多來自作家和讀者的致敬。

這部風格冷峻、情節精煉的作品給彼時頗受滯礙的美國文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讓卡佛成為無可爭議的「極簡主義文學之父」,收穫無數粉絲。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就是卡佛的忠實讀者,他自稱「在遇見雷蒙德·卡佛之前,沒有一個人能稱得上是我的導師」,並以那部口碑極高的《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致敬這位「最可貴的老師和最偉大的文學同路人」。

自此,文學叢林的龐大脈絡中蔓展出一株日漸繁茂的根椏,為創作者們指引著新的方向:卡佛讓所有人意識到,失意的人生同樣值得書寫。


卡佛說:「在我們過的生活和我們寫的生活之間,不應該有任何柵欄。」在他筆下,那些羈絆糾纏的戀侶、茫然失措的年輕人、互不理解的父子、捉襟見肘的家庭,無一不以其深刻的真實性映射著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

而卡佛之所以能夠在這些普通人身上辨認出他們的痛苦和無奈,是因為他曾深陷於同樣的困境。在那直擊人心的詞句背後,是他為生活的救贖所付出的高昂代價。


還會重複過去的生活嗎?

犯那些不可饒恕的錯誤?

卡佛38歲才正式出版了第一部作品,但確切來說,他的文學生命是從20歲開始的。此前,他正做著一份毫無前途的工作,而他彼時的戀人瑪麗安即將高中畢業,未來茫然。

就在那年春天,年僅16的瑪麗安懷孕了。自此以後,所有曾讓他們掛念關心的事物都變得無足輕重,卡佛意識到,他的人生真正開始了:「在我年滿20歲以及結婚生子之前,我真的沒有覺得我的生活中發生過什麼。然後,事情開始發生了。」

與所有熱戀中的人們一樣,卡佛與瑪麗安為意外到來的新生命雀躍歡欣,他們堅信沒有什麼是不可克服的。但他們犯了所有年輕人都曾犯下的錯誤,忘了那個不言自明的事實:如果說生活到底教會了我們些什麼,那就是永遠不要妄想對生活做任何預判。

付帳單、掙麵包、撫養孩子、年復一年地幹著「狗屁不如的工作」,卡佛在這些繁重的壓力和責任間疲於奔命,生活的本來面貌讓他喘不過氣:「我們曾有過夢想,我們以為我們可以彎下脖子,盡力工作,做所有我們想做的事。但我們想錯了。」

青年時期的卡佛與瑪麗安


這段艱難的時光給卡佛的寫作帶來了深刻的影響。《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出版前,卡佛曾以其中收錄的另一篇小說《家門口就有這麼多的水》命名這部集子。

家門口就有這麼多的水,每個人都在沉沒,不僅沉沒於遙遠的河裡,而且沉沒於近在家門口的水中——這是卡佛操勞苦悶的早期生活全景的縮影:他感受到了一種難以遏制的「精神的湮沒」。在與生活纏鬥多年後,他終於選擇放棄,繳械投降,轉而拾起了酒瓶。

警察局、急救室、法庭——酒精拖拽著卡佛,將他引向生活的泥沼。他把積蓄已久的失意灌進脾胃,在反覆趕往戒酒中心的路上走向失憶、創作的停滯和可能的終結。


或許是卡佛命中注定要成為一名作家,愛情未能做到的事,終究由寫作完成了。關鍵性的一天降臨在1977年5月29日。

那天,卡佛的出版代理告訴他,他的第一部作品《請你安靜些,好嗎?》即將出版,並開出了5000美元的預付價碼,要求他再寫一部作品。卡佛離席去了衛生間,在裡面哭了起來。在他自稱為作家的十五年間,從未有人為他尚未寫出的作品付過錢。

4天之後,直至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他再也沒有沾過一滴酒。這是卡佛自視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轉變:

「如果你想了解事實的話,我曾經戒了酒,比起我生命中的任何事情,我更為此感到自豪。我曾完全放棄,期待著死亡,期待著那種解脫……但我已從墳墓中走出來,回到這裡開始創作小說。」


而《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便是卡佛自「全然的清醒」後完成的第一部作品。


我們當中有誰真正懂得愛情嗎?


這部作品的首版封面設計恐怕會讓所有讀者難以忘懷:略顯刺眼的紫紅色塊,單調板正的豔綠色條紋,試圖營造撞色效果的亮黃色書名。

如此大膽的配色讓人不可避免地想起上世紀70年代興起、至今仍不算過時的霓虹燈招牌。儘管與卡佛細膩冷峻的創作風格不甚相符,它卻印刻著卡佛與瑪麗安對愛情的初次懷想。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原版首版封面


那時,新婚的他們好不容易湊出一筆錢,入住西雅圖一家簡陋的旅館共度蜜月,而旅館正對面坐落著一所豪華氣派、掛著巨大霓虹燈招牌的酒店。每晚關上房間裡的燈後,對街的招牌便會閃爍著紫紅色亮光,投射在小旅館蒙塵的窗戶上,映入他們年輕清亮的眼瞳中。

這抹亮眼的霓虹光是這對年輕夫婦關於美好愛情最初的期許,卻也命定般地成為最後的想像。他們的婚姻終以分離收場。



而從「最初」到「最後」,卡佛將愛的一切面貌呈現在這部短篇小說集中:

在《你們為什麼不跳個舞》裡,熱戀中的男孩女孩從售賣家私的男人身上窺見了破裂的婚姻,預見愛情的另一種走向;

在《洗澡》中,寧和安穩的中產家庭在一次意外中暴露了脆弱的本質,青年夫婦不約而同地屏住呼吸,接起那通決定彼此命運的電話;

在《紙袋》裡,點燃一支煙的瞬間也點燃了壓制已久的激情,背叛婚約或是忠於內心,指向的都是苦澀的終結……

卡佛在零落的日常片段中撿拾起破碎的意象,將人物那緊張不安的神經一根根地擒著,毫無保留地袒露他們與我們的脆弱。這恰恰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正在,且必將應對的現實。


然而,卡佛筆下的這些人物,在應對著搖搖欲墜、岌岌可危的人生圖景之時,卻依舊選擇繼續向前走。

就像卡佛曆經困頓後終於明白的那樣,他們不再妄想對生活做出評判,也不再試圖為情感得出定義;他們只是沉默著,將一切體悟化為生命中局限而微小的可能。只有這樣,生活才能夠繼續。

正因如此,他筆下那些扛著生活巨石的人物,儘管知道自己註定奔向無望的終局,卻依舊沒有停下腳步。也正因如此,卡佛塑造的,是一個袒露脆弱的世界,卻絕對不是一個脆弱的世界。

即使「悲傷的波浪曾席捲而來」,即使「難免為自己曾犯下的錯誤而羞愧懊悔」,卡佛,以及他筆下的普通人們,還是選擇「敲碎了生活那扇美麗的窗,重新跨了進去」。

就好像封面上那件殘破的毛衣,吐出輕靈的鳥,而後奮力地向上飛旋。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美] 雷蒙德·卡佛 著

小二 譯


大家都說,人和人不一樣,愛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這點我不該否認。但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事,它會讓我們感到羞愧。我們在談論愛情時,說起來就像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一樣。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卡佛對愛情接地氣、毫不矯情的刻畫,也在五條人的音樂中以更具時代性的方式得以詮釋和呈現。而當我們談論這位仁科之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廢物的人生,就不值得關注嗎?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為美國底層家庭出生的孩子,卡佛早在十六歲就早早結婚,歷經了生活種種酸甜苦辣;當他提筆創作之際,已經是再婚之後三十多歲的男人,按理說他應該很懂愛情——但他說「我們都不過是些愛情的新手」。自始至終,雷蒙德卡佛是完完全全的小人物,他知道愛情作為生活的一面,會露出怎樣苦澀的顏色。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者:雷蒙德·卡佛來源短篇小說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譯林出版社,2010年全文約8200字
  •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3-19 10:07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我們的父輩》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談論它的意義、它的影響、它在歷史中的地位,還是談論它的殘酷、它對生命的漠視和對人性的踐踏?1941年的德國準備入侵蘇聯。《我們的父輩》之所以直擊我們內心,是因為它不粉飾、不煽情,更是因為它罕見地從一個個德國個體來展現這段無論對戰爭哪一方來說都悲痛萬分的歷史。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操作性定義在心理研究中的貢獻與局限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哀傷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失獨父母的哀傷。哀傷是思念與痛苦並存的情緒體驗子女的死亡對於父母而言從來都是一場災難,世界的秩序在一瞬間崩毀,由父母和孩子間的關係紐帶所共同創造的獨特未來也同樣遭受破壞。對於失去唯一子女的父母而言,這種喪失更具創傷性。
  • 《深夜食堂3》當我們談論吃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以前看的時候總想著看完之後寫點什麼,現在真的看完了,才發現話到嘴邊卻無從下筆。因為這部劇太樸素了。從劇情到場景再到傳達出來的情感,全都樸素得不行,每一集對應一個常到食堂吃東西的食客的小故事,也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倫物理,愛恨情仇。木心先生說「偉大的作品期待偉大的讀者」,《深夜食堂》算不上偉大,它只期待樸素的觀眾,而我恰好就是。
  • 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系列初步規定,包括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一經公開便成為社會談論的焦點。
  • 《82年生的金智英》當我們談論女權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一種極端觀念指導下的追求成為潮流,我們常以一種嘲諷的語氣作為解讀甚至抵制;當與之匹配的回應開始翻轉,也許多了遭受抨擊時的聊以自慰,偶爾地一刀切,以至於正當也變得難言。當性別平權的努力被扣上「女拳」帽子,當灰暗情緒的發洩地被調侃為「網抑雲」,有趣地消解,更為狹隘的話語空間並行。
  • 卡佛小說選讀:當我們在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梅爾麥克吉尼斯是個心臟病醫生,有時候,這種身份給了他這樣說話的權力。我們四人圍坐在梅爾家的餐桌旁喝杜松子酒。從水池後面大窗戶照進來的陽光充滿了廚房。四人裡有我、梅爾、梅爾的第二任妻子特芮薩(我們叫她特芮)和我的妻子蘿拉。那時我們住在阿爾伯克基。但我們都是從外地來的。餐桌上放著冰桶。杜松子酒和奎寧水被不停地傳來傳去,不知怎麼的,我們就談到愛情這個話題上來了。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全文6222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馬瑾倩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張彥君歷時四年、三位首相,一波三折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
  • 當我們談論仙劍,我們在談論什麼
    警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撰文:張彰村上春樹同志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他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他又說這是他編的,很抱歉,原話應該是真的紳士,只談論死庫水和《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以下簡稱《仙劍1》),很抱歉,這是我編的。但村上說對了兩點,那就是薩默賽特·毛姆盒歐內斯特·海明威告訴他的,「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以及「持之以恆,不亂節奏」。
  • 當我們談論丹東海鮮時談論什麼?
    引言當談論一種飲食時我們並不是在爭論正宗或評價好壞。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們在談論愛情時,都在談什麼?
    01當我們在談論愛情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世間有些愛情的開始,並不是一見鍾情。開始相處艾裡奧對奧利弗並沒有留下好印象,特別是當他聽到對方那句美國式的道別「later」,還跑去對母親說「你們不覺得這個人很高傲嗎?」而奧利弗也能察覺出,對方對自己的不那麼喜歡。
  • 當我們談論食物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那麼當我們談論美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呢?以下奉上論壇嘉賓的現場分享,願為你的饕餮之路開闢新旅途。 當然,我們無法避免每個事件對我們情緒產生的影響,然而,是我們體內的神經系統決定了是否能夠具備迅速調節情緒的能力。心情定製食物,從整個社會都無意識中忽略掉的心理健康入手,為心理健康提供保健。3D食品列印   3D列印技術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什麼是食品的3D列印嗎?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  今日,新京報記者採訪長期研究歐洲政黨政治、歐盟對外政策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明進,為大家解讀英國脫歐的真正含義。
  •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奈雪攜手AKI JIANG:為跨年注入鮮豔奔放的的底色與跨出束縛的勇氣。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晰知道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你+我=我們。跨出區別對待,我們,才能夠更加美好。AKI JIANG的作品明顯受野獸派影響頗深: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另一方面,通過顏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
  • 《東京愛情故事2020》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更多人想到的是生活
    我們不討論人物性格,也不討論戲劇情節,只討論愛情,或者說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每個人都在關注什麼。能看出來,作者刻畫的人物形象中,赤名莉香和三上健一都是情商超級高的人,是戀愛中的高手,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很簡單,他們從不會把自己陷入到選擇的沼澤,具體來說,莉香不會考慮是愛部長還是完治,健一也不會糾結關口裡美還是長崎尚子一段愛情,愛就愛了,坦率而無所畏懼。
  • 當我們在談論可持續時尚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源於自然的時尚》的展覽2018年在英國V&A博物館開幕時,這場探究自然與時尚關係的展覽便迅速掀起熱潮。今年12月,展覽首次來到中國。為此,設計互聯特邀紡織專家、中國絲綢博物館女紅傳習館特邀顧問張西美策劃全新展中展《衣從萬物:中國今昔時尚》,展現了中國紡織服飾歷史,以及當代設計師對傳統的創新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