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資料圖:減少食品的浪費現象,上海民眾在食物銀行領取超市餘量食物。殷立勤 攝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電 題:當我們談論反食品浪費法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中新社記者 梁曉輝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正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草案一系列初步規定,包括明確反對「大胃王吃播」「禁止誘導超量點單」「食品浪費要收費」等,一經公開便成為社會談論的焦點。在立法機關對於草案的分組審議中,這些規定如何細化、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如何起到更好的作用,亦成為討論焦點。

 食品浪費「怎麼定」?

與會人員普遍認為,通過立法加強對食品浪費問題的監管,建立珍惜糧食、反對浪費的長效機制很有必要。

根據草案,「食品浪費」的定義為「對可安全食用或者飲用的食物未能按照其功能目的利用」。在分組審議中,不少與會人員認為這一定義尚有完善空間,給出不同建議。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衛小春認為,該定義目前還比較原則,顯得學理化,建議改為更明確的具體表述:「本法所稱的食品浪費是指對尚可食用的食品不珍惜、不合理使用、不必要的廢棄,給國家、社會、單位、家庭或者個人造成損失的行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歐陽昌瓊認為,目前定義過於概括、籠統,缺乏可操作性。食品浪費肯定不是僅限於餐桌上的浪費這一個環節,至少應該包括生產環節、流通環節、消費環節和回收利用環節。「食品浪費,是指不按照節約標準、不合理生產、流通、消費和利用食品的行為。」他還建議,應當列舉食品浪費的主要情形,加上「兜底條款」。

浪費行為「誰買單」?

根據草案,餐飲服務提供者可以對造成明顯浪費的消費者收取處理廚餘垃圾的相應費用。對此條的可操作性,與會人員各抒己見。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鄭淑娜認為,此條操作起來難度不小。「比如如何認定是浪費?收費的額度如何劃定?顧客到店消費都是『上帝』,大概很少有餐飲店會拉下臉面收取所謂的處理費,這樣說是否行得通?」

她還提示,此條可能為個別無良商家打開一個「斂財思路」,成了收費結帳一個「固定項目」,「這樣就與立法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委員劉政奎同樣認為,此條實踐中不好操作,且容易引起糾紛。他建議另外增加一條,「對餐廚垃圾處理費用實行按量階梯收費」,以督促餐飲服務者主動提醒消費者防止食品浪費,同時也可以防止學校和設有食堂的單位食品浪費。

談及收費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包信和還指出,現實中許多飯店規定了包廂費的最低消費金額,消費者為了達到這個金額,點的有些菜實際上是浪費掉的,建議增加「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設置包廂費最低標準」的相關規定。

預防浪費「誰來管」?

有關預防浪費的監管問題,草案規定,單位食堂應當改進供餐方式,在醒目位置張貼或者擺放視頻浪費標識,引導用餐人員適量取餐、用餐;加醒用餐期間巡查,對有浪費行為的,及時予以糾正。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劉玉亭認為,此條前半部分很有必要,後半部分可再斟酌。他說,想像就餐時不斷有人巡查關注,或會造成用餐不舒適。他建議刪除「巡查」表述,改為「發現有浪費行為的,及時予以糾正」。

而對於更機制化的監管,草案明確,違反本法規定,餐飲服務提供者未主動進行防止食品浪費提示提醒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或者商務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警告。

「商務主管部門更多的是針對行業的監管,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對生產經營單位進行直接監管,所以建議明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為該條的執法主體。」衛小春認為,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和商務主管部門都列為執法主體,容易造成權責不清。(完)

相關焦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而當我們談論這位仁科之pick,短篇小說巨匠卡佛時,我們就不得不談論那部讓他一夜成名、被譽為「極簡主義文學聖經」的經典之作,《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廢物的人生,就不值得關注嗎?自出版近40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作品比雷蒙德·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受到更多來自作家和讀者的致敬。這部風格冷峻、情節精煉的作品給彼時頗受滯礙的美國文壇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活力,讓卡佛成為無可爭議的「極簡主義文學之父」,收穫無數粉絲。
  •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優雅,藝術,...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3-19 10:07 當我們談論內斯塔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談論食物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那麼當我們談論美食時,我們在談論什麼呢?以下奉上論壇嘉賓的現場分享,願為你的饕餮之路開闢新旅途。而當它作為健康茶和零食的主材料時,洋薊的口感別樹一幟,不可錯過。 超級食物藜麥 講完了蔬菜之王,上海中藜食品有限公司總監李嘉奕先生與我們聊起古印加的「糧食之母」。
  • 《我們的父輩》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戰爭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談論它的意義、它的影響、它在歷史中的地位,還是談論它的殘酷、它對生命的漠視和對人性的踐踏?1941年的德國準備入侵蘇聯。《我們的父輩》之所以直擊我們內心,是因為它不粉飾、不煽情,更是因為它罕見地從一個個德國個體來展現這段無論對戰爭哪一方來說都悲痛萬分的歷史。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我們應該讀讀雷蒙德卡佛。1984年的一個下午,五十多歲的卡佛遇到了自己日本譯者的來訪,他不知道對方是自己的狂熱粉絲,對此很激動,一點也沒有大作家的樣子——這位來訪者叫村上春樹。說到底,愛情是什麼?巴德夫婦剛結婚的時候,浪漫到買一隻孔雀,但是這隻猛禽把他們婚後的生活攪得更碎了。那些鮮花錦簇、灑滿糖果的想像往往是消費主義給我們的幻影,生活在後工業與後現代的我們如果無法明晰幻象帶來的感覺不可持續,明白自己在情感中真正的訴求,那麼它們一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麻煩。
  • 當我們談論哀傷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今天,讓我們來談談失獨父母的哀傷。哀傷是思念與痛苦並存的情緒體驗子女的死亡對於父母而言從來都是一場災難,世界的秩序在一瞬間崩毀,由父母和孩子間的關係紐帶所共同創造的獨特未來也同樣遭受破壞。對於失去唯一子女的父母而言,這種喪失更具創傷性。
  • 《深夜食堂3》當我們談論吃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以前看的時候總想著看完之後寫點什麼,現在真的看完了,才發現話到嘴邊卻無從下筆。因為這部劇太樸素了。從劇情到場景再到傳達出來的情感,全都樸素得不行,每一集對應一個常到食堂吃東西的食客的小故事,也只不過是普通的人倫物理,愛恨情仇。木心先生說「偉大的作品期待偉大的讀者」,《深夜食堂》算不上偉大,它只期待樸素的觀眾,而我恰好就是。
  • 《82年生的金智英》當我們談論女權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一種極端觀念指導下的追求成為潮流,我們常以一種嘲諷的語氣作為解讀甚至抵制;當與之匹配的回應開始翻轉,也許多了遭受抨擊時的聊以自慰,偶爾地一刀切,以至於正當也變得難言。當性別平權的努力被扣上「女拳」帽子,當灰暗情緒的發洩地被調侃為「網抑雲」,有趣地消解,更為狹隘的話語空間並行。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全文6222字,閱讀約需12.5分鐘 新京報記者 錢雅卓 欒若曦 編輯 樊一婧 馬瑾倩 劉夢婕 校對 吳興發 張彥君歷時四年、三位首相,一波三折後,英國「脫歐」這場大戲終於要落下帷幕。
  • 當我們談論丹東海鮮時談論什麼?
    引言當談論一種飲食時我們並不是在爭論正宗或評價好壞。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者:雷蒙德·卡佛來源短篇小說集《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譯林出版社,2010年全文約8200字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來了 一粒糧食背後蘊含什麼價值?
    12月22日—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審議。為什麼要對食品浪費問題立法?反食品浪費法又將如何影響我們的觀念和生活?一粒糧食背後又蘊含怎樣的價值呢?您在日常生活當中,都觀察到了哪些食品浪費的現象呢?如何看待用立法的方式來防止大家浪費食品?
  •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
    奈雪CUP美術館計劃—當我們談論跨年時,他們在談論什麼?奈雪攜手AKI JIANG:為跨年注入鮮豔奔放的的底色與跨出束縛的勇氣。2020年的疫情讓我們更加清晰知道什麼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你+我=我們。跨出區別對待,我們,才能夠更加美好。AKI JIANG的作品明顯受野獸派影響頗深:不講究透視和明暗、放棄傳統的遠近比例與明暗法,採用平面化構圖、陰影面與物體面的強烈對比,脫離自然的摹仿。另一方面,通過顏色起到光的作用,達到空間經營的效果。
  • 當我們談論仙劍,我們在談論什麼
    警告: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有戲」欄目,轉載請聯繫contact@thepaper.cn轉發朋友圈不需要聯繫撰文:張彰村上春樹同志在《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麼他說,真的紳士,不談論別離了的女人和已然付出去的稅金,他又說這是他編的,很抱歉,原話應該是真的紳士,只談論死庫水和《仙劍奇俠傳98柔情版》(以下簡稱《仙劍1》),很抱歉,這是我編的。但村上說對了兩點,那就是薩默賽特·毛姆盒歐內斯特·海明威告訴他的,「任何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學」以及「持之以恆,不亂節奏」。
  •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當我們談論英國「脫歐」時,我們究竟在談論什麼?英國脫離歐盟是否是必然趨勢?世界格局將如何演變?全球化進程是否受阻?  今日,新京報記者採訪長期研究歐洲政黨政治、歐盟對外政策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教授王明進,為大家解讀英國脫歐的真正含義。
  •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操作性定義在心理研究中的貢獻與局限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 當我們在談論可持續時尚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源於自然的時尚》的展覽2018年在英國V&A博物館開幕時,這場探究自然與時尚關係的展覽便迅速掀起熱潮。今年12月,展覽首次來到中國。為此,設計互聯特邀紡織專家、中國絲綢博物館女紅傳習館特邀顧問張西美策劃全新展中展《衣從萬物:中國今昔時尚》,展現了中國紡織服飾歷史,以及當代設計師對傳統的創新傳承。
  • 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公開
    今天(22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召開第一次全體會,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提請會議審議。反食品浪費立法勢在必行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全體會上,廣受社會關注的反食品浪費法草案首次亮相,提請會議審議。在我國,餐飲浪費問題一直存在,甚至成為了一個頑疾。有數據顯示,每年,僅城市餐飲這塊浪費就超過了340億斤。可以說,反食品浪費立法已經是勢在必行。
  • 《陽光普照》:當我們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首先我想拋出一個問題,當我們在談論「成長」的時候,我們到底在談論什麼?但我們不妨推斷:在「完美」的哥哥(一生只錯了一件事)的對比下,他在其家庭中就像一個「殘次品」,當再努力也得不到社會的承認之時,他迷茫了,這種迷茫唯一的出路似乎就在於肉體的「發洩」,參加拳擊隊,校內校外打架,由此來抗衡世界,從中獲取自己存在的關注和證明(特別是獲得父親的認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認可,至少要做點什麼,知道自己尚且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