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言即心聲,由此言我們可知古人對於老師的尊敬感激程度。
而除了這句名言外,古代還有「程門立雪」的感人尊師事跡。北宋著名文學家楊時,曾拜在當時理學大家程顥和程頤兄弟門下學習理學精要。楊時非常尊重這兩位老師,對這兩位老師的教誨也非常感激。
有一天,學有所成並已在朝為官的楊時到洛陽拜訪老師程頤。得知老師程頤正在屋內閉目養神後,為不打擾老師休息,楊時跟隨同的同窗遊酢站在外面靜靜等候。等程頤睜開眼得知他們二人來拜訪時,屋外地面的雪已經下得有一尺多厚了。這一事跡成為後世之人尊師的榜樣。
而華夏民族優秀傳統薪火相傳,時至今日老師依舊是為社會,為學生所尊重的一個神聖群體。與我國而言尊師榜樣傳統已家喻戶曉,深入骨髓。可誰又能想到,幾年前一名16歲的高三男生竟然在學校教師辦公室殘害了年僅47歲的班主任老師,慘案的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一、明媚的下午,學校辦公室突然發生慘案
當年,湖南沅江三中的一個周日下午,老師學生一如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忙著自己的事情。他們怎麼也想不到就在這個下午,學校教師辦公室會突然發生人命慘案。當天下午4點,一名學生到教師辦公室找老師時,意外發現了倒在血泊中的1502班主任老師鮑方。
這名學生在驚慌失措之餘,趕緊找到學校的另一名老師王平(化名)求助。看到倒在教師辦公室中的鮑方,王平和其他老師在震驚之餘立即撥打了急救電話120,並向校領導匯報。與此同時,1502班教室又發出了片片驚呼聲,手裡拿著刀的學生羅軍(化名)在教師辦公室行兇後,隨即返回教室站在同班同學鮑方老師的女兒面前,語氣兇狠地說道:我把你爸爸害了。
說完這句話後,羅軍拿刀跑出了教室。當時,他並不是逃逸,而是又回到教師辦公室繼續向已倒地的鮑方老師行兇。二次行兇後,羅軍將手中的刀扔在了教師辦公室中,接到跑到教學樓走廊裡試圖跳樓自殺,但被數名同學攔下。
救護車趕到後,讓在場所有人動容的是,鮑方老師在被抬往救護車上時,他的女兒陪在擔架前,一直哭著大喊道:爸爸,沒事,爸爸,沒事……最終,非常不幸的是,身中26刀的鮑方老師在被送往醫院急救的半路中,重傷身亡。
二、殘忍行兇所為何?
案發後,據學校學生講述 : 鮑方老師生前,是一位非常和藹有愛心的老師。學校夏天軍訓時,鮑方老師擔心學生熱中暑,就騎電車到藥店買來藿香正氣水,給學生們一人發一瓶預防中暑。冬天流感盛行,上課時聽到班裡有同學咳嗽,鮑方老師就跟當小學老師的妻子一起熬好可樂薑茶,帶到學校分給學生們驅寒防流感。
在學校鮑方老師本來帶的是14屆高中班。後來在其女兒到學校讀高中後,就和校領導要求帶開了15屆高中班,也就是1502班。行兇學生羅軍剛進入1502班後,每逢考試成績排在班裡的二三十名,是班裡的中等生。後來,由於他學習刻苦,到高二後一躍成為班級第一,年級前十的尖子生。對於羅軍的優秀表現,鮑方老師非常滿意,對他也變得格外關注重視起來。不僅將他的座位調到了班裡靠前處,還為他爭取了助學金。
而羅軍雖然成績優異,但他生性孤僻,不喜歡和人聊天交流,在學校基本沒有什麼朋友。課餘時間,他最喜歡一個人坐在那裡看漫畫。在案發的前一段時間中,一向學習刻苦的羅軍突然在學習上懈怠放鬆起來。高三是考上大學的關鍵時期,對羅軍重視的鮑方老師,在發現羅軍的懈怠放鬆後,將他叫到辦公室多次批評教導,希望他能抓緊時間考個好大學。本來這是老師對優秀學生的愛之深,責之切。
但羅軍卻沒有看到老師對他的良苦用心,而是開始從心裡怨恨上了老師對自己的多次批評。在事發當天放假前,為了給學生們的最後衝刺加油打氣,鮑方老師在特地在教室中放了一部勵志電影。在觀看完電影後,鮑方老師告訴學生們寫完電影觀後感上交後,再放假。羅軍聽後,起身態度很不好的告訴鮑方老師說他不想寫。鮑方老師聽後帶著生氣的語氣跟他說:你不寫,就轉班!
鮑方老師說完這句話,就轉身走到了教師辦公室。之後,羅軍也跟著走進了辦公室。緊接著慘案發生!一位和藹有愛心的老師喪失了自己寶貴的生命。落網後,面對辦案民警「你為何要殺老師」的詢問,羅軍眼神閃躲的避而不答。
三、反思
做下如此殘忍罪惡之事,羅軍必然會受到法律的嚴懲。而慘案發生的背後,當引起社會深刻的反思。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本質不僅只是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培養治國安邦之才。還應同時重視培養孩子們養成積極健全的人格。讓他們自小形成一種,陽光柔韌的健全人格,以寬容溫暖的心態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對於這點,學校、家庭和社會三方都應該共同重視,共同努力。才德兼備者,才能成為和諧社會的添磚加瓦者。大家認為呢?歡迎在評論區留下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