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05 每個人都有一片記憶之海

2021-02-15 衛西諦照常生活

和電影生活在一起第305天

 

2017年10月3日星期二

片名:索拉裡斯Solyaris (1972),塔爾科夫斯基

南京,家

塵世的生活走到半途

我迷失在昏暗的樹林深處

 

這是塔爾科夫斯基在《鏡子》裡引用父親的詩句。《索拉裡斯》(又譯:飛向太空)的中年男性主人公讓我想起這兩句詩。

 

多年之前初看《索拉裡斯》,只看得昏沉欲睡,短夢迭起,這倒特別符合電影本身的設定。囫圇吞棗之餘,非常喜愛電影的設定——儘管這個設定來自原著作者。

 

這位作者是波蘭著名的科幻小說家斯坦尼斯拉夫·列姆。小說的核心是人類發現一個星球名為「索拉裡斯」,這個星球被一片海洋覆蓋,這片海洋就是一種特殊的生命形式,既外星智能體。人類為了研究索拉裡斯,在海洋上空建立的空間站。但是這片海洋可以掃描人類的大腦皮層,在睡夢中精確複製人的無意識意念,將記憶深處的情感創傷具象化為實體。

 

在我的記憶當中,曾修正這個設定:把這片海洋想像為純粹的磁場(之類),而不是一種智能體,只要靠近它,它就可以複製出人的潛意識。這種複製是物質實體,而不是幻覺、也不是虛擬影像。實際上這就是一片「思想之海」。索拉裡斯複製出的實體,反映的都是人類被壓抑的情感:比如隱秘的罪惡感、不能滿足的欲望、難忘的創痛等等,都是折磨心靈的東西。

 

每個人都有這樣一片記憶之海。被派往索拉裡斯空間站的科學家凱爾文也一樣。

 

凱爾文在索拉裡斯的第一個夜晚就在封閉的寢艙內發現了「妻子哈麗」,她從虛無中誕生,穿著一件沒有開口的衣服(衣服不是穿上去的、也脫不下來)。「妻子哈麗」在十年前與凱爾文發生爭執後,注射藥物自殺,這是凱爾文無法自我諒解的創傷。而來自索拉裡斯的複製品、這個「哈麗」的實體由中微子構成。她不是人類、也不是幽靈,她真實存在,但又「不是真的」。但是她的思維、情感、言行舉止和已經死去的哈麗完全一樣。

 

列姆的原著意圖探索未知的世界。人類為解開宇宙之謎而做好了奮鬥的準備,甚至做好了殉道的準備。前往索拉裡斯的科學家們是懷著傳播人類的高貴和美德的價值觀的使命,想尋找一顆星球,尋找一種文明,在那裡讓人類的真理顯示出來。但是在塔爾科夫斯基那裡,借一位空間站科學家的話說:人類不需要另一個世界,「人類需要人類」。

 

索拉裡斯的「思想之海」,像一面鏡子,迫使前來的人類面對自我的痛苦,那些最不為人知的痛苦。而只有面對痛苦,人類才會明確什麼是愛。塔爾科夫斯基在訪談中,明確地說:如果一個人沒有愛,就不再是人。這是《索拉裡斯》的電影所要證明的。

 

那位原著作者列姆說:塔爾科夫斯基拍的不是《索拉裡斯》,拍的是《罪與罰》。

 

俄羅斯的評論家覺得,塔爾科夫斯基感興趣的不是外星的神奇景觀,甚至也不是潛意識的秘密,而是「哈麗」這個實體幾度死而復生的神秘情境。其中一次「哈麗」穿著透明短睡衣、吞下液態氮自殺又復活的場景,既詭異又性感。塔爾科夫斯基依靠女性「復活」的情節和意象,為男性帶來一種救贖之感:「喚起他的罪惡感、良知和愛」。

 

塔爾科夫斯基的電影和列姆的小說最大不同,就是小說探索的是遙遠、未知的外部世界,而影片探索的是人的精神空間。

 

電影的開場和結尾都拍攝了凱爾文在故園的場景:池塘、水草、薄霧、原野、花園、一匹馬、一陣雨。小說完全發生在外星,但塔爾科夫斯基一定要拍攝地球上的景色,因為「希望觀眾能夠欣賞到地球之美,希望他們從索拉裡斯星回來之後能夠想到地球,簡單地說,就是能夠感覺到鄉愁這種有益於身心的痛苦」。

 

雨水降臨,是塔爾科夫斯基電影中最重要的時刻。在《索拉裡斯》的最後,凱爾文回到了祖屋前,隔著玻璃窗看到父親在家中的身影,此刻下起雨來,卻落在屋子裡面,落在父親的肩頭,但他渾然不覺。

 

——這究竟是凱爾文回到地球後所做的夢境,還是在索拉裡斯上空目睹的實景複製,或者是記憶中的錯覺。在電影中過去與未來交錯,此世與彼世相逢。電影就此結束了,充滿神秘又詩意地中止了名為索拉裡斯的心靈之旅。

這讓我感到一種傷感,並且感到傷感竟也的是如此高貴的情感。因為這種傷感雖然來自幻覺,卻比真實的更真實。

 

第44周 東歐年代

鏡子(1975)

飛向太空 (1972)

紅色讚美詩 (1972)

嚴密監視的列車(1966)

我是古巴 (1964)

水中刀 (1962)

灰燼與鑽石(1958)

 

衛西諦照常生活 · 微信號:iweixidi

【2016.12.3 - 2017.12.2】

和電影生活在一起

 

距離項目結束還有 60 天

相關焦點

  • 每個少年都是各自的一片海
    Chapter.2最近刺到我的一個句子是「忽然理解了一種我所反對的生活」,這是看理想的一個徵文活動,有許多人表達了自己對於生活的某種頓悟,我寫了很久,刪掉,又從回收站中找出來,帶上一個莫須有的名字,把這段人生安插在一個素未謀面又必定存在的人身上。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看理想所要表達的,有關於溝通、認同以及妥協。
  • 動畫電影《星遊記2》再飛行,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片彩虹海
    導讀:寫在3月28日《星遊記之風暴法米拉2》之前,為這一天,為這部動漫續作的到來留下紀念。多久了? 九年。從最開始的動漫播出開始,已經過去了九年時間。樂觀而莽撞的麥當,聰明冷靜又帶一點腹黑的迪亞,傲嬌小氣的兔子國王咕咚,這些都成為了一顆顆閃耀的星,照亮了尋找彩虹海的道路。星遊記的故事熱血,但看起來不會有尷尬的感覺,幾乎可以算是當時國漫的巔峰之作,可惜因為資金問題,不得已的終止了第二季的製作,成了我童年最大的遺憾。2017年《星遊記》第二季上映了,粉絲奔走相告!
  • 做一個寡言,但內心有一片海的人
    這是個百花齊放的年代,這是個彰顯個性的年代,每個人都在表達自己,都在說,卻忘記了傾聽和思考。 你隨口說出去的話,很容易被有心之人利用,讓你捲入是非的旋渦中,你的直言直語,你以為是心直口快,是單純,卻不知道是傷人的利器,很容易就得罪人了。 在人人都喜歡發聲的年代,學會「沉默是金」更是一種清醒,一種堅持,在寂靜處,才能夠有深度的思考,探尋人生的真諦。
  • 《海獸之子》:空、海和我,一場完美的夏日記憶
    空、海和我,就如同天空、海洋和人類,大家都是命運共同體,誰也不可能脫離誰存在。在這宇宙中,萬物生長,共同奏響充滿想像力的命運交響曲,一場完美的夏日記憶。有科幻,有浪漫,有驚豔,有感人,這就是電影《海獸之子》帶給人的無限感慨。
  • 總有一片海,適合你去看看
    你說,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片海,寂藍無邊我說,總有一片海,適合你去看看於是,我帶你來欽州看海三娘灣泛起的粼粼波光你說,是月亮的影子我說,是你眼裡的星星我愛它的奔騰瘋狂你愛它的沉靜溫柔於是,我們有了共同點愛上同一片海
  • 「魚躍此時海,花開彼岸天」每個人都有懂得道理
    為了活著,為了生活每個小人物的成長,都離不開身邊朋友的幫助;一直陪伴的桑桑,一直關懷的老馬,是否還記得?像對兒子一樣、師兄師姐的關懷與幫助不斷的成長,情節跌宕,內涵深刻。為了生活苦點值得光明大神魏光明符道大師顏瑟都是心向光明之人,為什麼會有一戰,所謂的戰鬥有沒有輸贏呢?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們恍然大悟,突破境界,雙雙而去。
  • 《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day1-day30|30天讀完英文原著合集
    《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day1|30天讀完英文原著《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day2|30天讀完英文原著《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day3|30天讀完英文原著《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day4|30天讀完英文原著《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day5|30天讀完英文原著《老人與海》英語原著閱讀
  • 電視劇《山海情》熱議(二):他們每個人都了不起
    這部片子拍的很真實,黃沙漫漫的貧困山村窮得家家都是家徒四壁,一眼望去,一座山連著一座山,黃土山上看不到綠,這是什麼也種不活的西海固,這是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義為「人類不能生存之地」的西海固。靠什麼改變命運?答案只有一個:我們有政府,我們有扶貧幹部,我們有勤勞勇敢的人民。
  •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2020-06-15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TODAY IS THE DAY - 每個人都被厭惡,直到生命盡頭
    Today is the day  -  No Good To Anyone       Today is the day 在今年終於回歸了
  • 都是「每天」day by day,day to day,day after day有什麼區別
    (不用說,反正罐頭菌是還沒準備好的....)今天罐頭菌看見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提問,問題來自於2016年的國慶節(剛好過了三年)問題大概是這個意思:「day by day,day to day,day after day這三個詞組有什麼區別?他們是否可以互換呢?」
  • 歌曲《獨家記憶》,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獨家記憶
    歌曲《獨家記憶》是由易家揚填詞,陶昌廷譜曲,陳小春演唱的一首歌曲,並收錄在陳小春2008年04月09日發行的同名專輯《獨家記憶》中。《獨家記憶》是一首典型的「陳式」苦情歌,是不少男生的療傷之作。第一次聽到它的旋律就會很有感覺,很有詩意,畫面很豐富。
  • 漢口盡頭,遇見一片海。
    做不完的PPT,達不成的KPI, 熬不盡的長夜,咽不下的外賣…… 「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 我們用年度流行語來自勉, 但「除了沒人疼,全身哪都疼」, 才是心底最真實的呼喊。
  • 《國家記憶》推出《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中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列侯墓葬——海昏侯墓,2011年在江西南昌發現。為了完整還原此次震驚中外的考古發掘全過程,展現中國一流的考古水平和先進的文物發掘、保護、修復水平,《國家記憶》8月24日起推出五集紀錄片《海昏侯墓考古之謎》。 據了解,海昏侯墓葬已經出土了各類文物兩萬多件,光是整體提取保存的銅錢就有十餘噸,並發現大量的金器、玉器。很多文物都是首次發現,例如在漢墓中首次發現的金板、漆器屏風,還有疑似最早的孔子像等。
  • 《挪威的森林》: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
    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村上春樹日本電影《挪威的森林》改編自1987年出品的村上春樹同名小說,村上春樹親自參與編劇。電影對人物命運的演繹有幾個關鍵情節:直子在20歲生日時說:「人就應該在18歲和19歲之間徘徊。18歲之後就是19歲,19歲結束後再回到18歲。人生會變得容易些」。說完痛哭流涕,然後和渡邊交歡。
  • Out of the Woods 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曾有過蔓枝繚繞的陰影魔障
    這句話與愛情毫不相關,可與愛情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過來的人們在愛情中受傷,在愛情中流血,然後彼此築起內心的高牆,可初墜愛河的人們總是不由自主地卸下彼此的盔甲,希望愛情在時間中靜止。在《Out of the Woods》的開頭,已經看不到《RED》專輯中的鋒芒畢露的情緒的流露。曾經的愛情鮮豔如新繪的畫卷,現在已經是褪色泛黃的Polaroid 相片。
  • 鎌倉永遠是夏天,每個人都在戀愛
    回來後坐在院子的走廊上喝著啤酒,看星星,時不時地說著永遠都聽不膩的情話。 鎌倉無疑就是青春,像是永遠停留在了躁動的夏天,每個人都在這裡戀愛。《有喜歡的人》劇照於是…大家都成為了「鎌倉中毒症候群」的患者,唯有來一次鎌倉,才可痊癒。
  •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自己的日月,正如每個人都有一個香格裡拉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香格裡拉,正如每個人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日月。當現代都市的霓虹迷亂了世人的雙眼,那一片雪峰峽谷、森林鏡湖、草原牛羊卻仍然是心底的一番淨土,帶迷途的心找回最初的生活理想和至上的境界。香格裡拉在每一個熱愛旅行的人心中似乎都有特殊意義。
  • 《碧藍之海》每個人心中都住著一片碧藍之海
    給大家強烈推薦一部動畫:《碧藍之海》一部非常正經的熱血勵志運動番:一曲徵服海底的史詩,一支友情與愛情的讚歌;一群熱血少年在潛水路上點點滴滴的努力與感動;發生在彼時彼刻的溫暖治癒、令人動容的青春回憶;瘋瘋傻傻,嬉戲打鬧,其樂融融;海風旖旎下的浪漫邂逅;兄弟手足情深,一生羈絆;藍天碧海下的友誼
  • 每個人的記憶裡,都有一個想起就流口水的罐頭
    許久,終於有一滴特別甜的汁滴落口中。那是我長大十三四歲從未品咂過的一種甜。仿佛在我胃裡頓時溶解為一片,並經由胃漸漸滲入到我周身的血管裡。」對於第一次品嘗水果罐頭的小孩來說,這樣的體驗並不誇張。之所以有種「特別的甜」,一來是因為當時甜食仍舊稀罕,小孩子對糖的味覺感受異常敏感;二來是與果肉細胞密切交融之後的糖水,甜得不再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