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什麼?估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它是看不見、摸不到,卻又實實在在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你每天都在愛人,但好像又不懂愛。
今天,這讓這部影片給你答案——《川流之島》
影片是導演詹京霖的長片處女作,成本只有40萬,劇本創作用了3周,拍攝時長只花了12天,卻獲得了近20個電影提名和獎項。
片名《川流之島》出自導演手機備忘錄裡的一句話:收費站就像是人生的中途之島,那些穿梭的車子很像河中的魚,穿過去以後就再也不會回頭,停下來也是短暫。
影片以臺灣國道人工收費站電子化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收費員單親母親阿雯,卡車司機志豪,兒子超人的生活在逼至絕境的愛與掙扎。
女主阿雯中年離異,帶著兒子獨自生活,原本收費站的工作足以養活她們母子,生活也還算過得去,直到一通電話將她逼入絕境。
兒子超人和班裡的女同學早戀,偷食禁果後被女同學的父親發現,以「強姦罪」索賠80萬臺幣,為了不讓兒子留下案底,阿雯咬牙同意私了。
為了湊齊這筆巨款,阿雯打電話求助前夫,可前夫拒絕幫忙,走投無路的阿雯想到了志豪,那個自稱是小開的貨車司機。
志豪一直對阿雯有意思,每次經過收費站都會長按喇叭,厚著臉皮跟阿雯說著曖昧的話,還在票上寫下自己的電話號碼。
猶豫再三,阿雯還是撥通了志豪的電話,志豪得知阿雯急需用錢之後,答應出手相助,但條件是要阿雯做他的女朋友。
志豪原本只是想藉此接近阿雯,跟她談戀愛,但在阿雯眼裡,自己只是個中年離異的女人,沒有什麼能吸引他的,兩人每次見面都直奔主題,一次給一萬。
阿雯覺得兩人只是純粹的金錢交易,志豪卻在認真和她談戀愛,每次經過收費站,他都會在收據上寫上一句句土味情話。
志豪不僅真心對阿雯好,還和她的兒子超人打成一片,一有時間就開車帶著母子倆外出野餐,就像一家人一樣。
在此期間,阿雯的生活再次遭遇重大變故,領導宣布全境實現ETC,公司大面積裁員,阿雯即將面臨下崗,志豪成了她唯一的經濟來源。
阿雯不知道的是,志豪並非小開,而是幫著哥哥嫂嫂開貨車的普通混混,由於長時間向哥哥借錢,引發嫂子不滿,被徹底掃地出門。
志豪坦誠自己沒錢再給阿雯,但願意幫助她一起解決困難,阿雯聽後猶如遭遇晴天霹靂,感覺自己唯一的希望破滅了。
阿雯冷漠地告訴志豪,他們之間沒有感情,只有金錢關係,志豪愣了半晌,最終含著淚花離開。
收費站拆除前一晚,消失多日的志豪再次開著卡車經過,他不再嘻嘻哈哈,也沒有說任何話,只是正經而深情地遞上票根。
志豪走後,一陣風將票根吹走,阿雯不顧危險,衝進車流撿回收據,只是翻過來才發現,這一次上面什麼字跡都沒有。
影片中用兩個東西來隱喻志豪和阿雯的感情,一個是阿雯所在的收費站,另一個是貫穿影片發展主線的魚。
收費站對於阿雯來說,是人來人往、川流不息的路上一個固定又安穩的場所,而對志豪而言,它又是個可以短短駐足的定點。
魚在片中一共出現了4次,第一次是超人的課堂上,第二次是阿雯找志豪借錢,第三次是阿雯與志豪決裂,最後一次是志豪離開。
阿雯與志豪決裂時,魚的呼吸器官被摘去,志豪離開後,盆裡沒了水的魚漸漸死去,這也象徵著阿雯與志豪逐漸死去的愛情。
除了志豪和阿雯的愛情,影片中另一條感情線是超人和她的小女友,這條線主要表現的是對青少年性關係的關注。
超人認為與女朋友發生關係純粹是出於愛情,而女友卻被父親逼著說「我們都還小,還不知道愛是什麼。」的話。
影片通過這兩段感情,揭露了很多社會問題,包括底層人物的困苦和掙扎,愛情之中的得與失,未成年人性教育等。
愛到底是什麼?志豪靠交易才得到所謂的愛情,阿雯陷在現實的泥濘,在交易中滋生愛情而又不敢相信那就是愛情。
影片中,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大家都沒有搞清楚愛是什麼,都在愛中苦苦掙扎,就像在骯髒的水裡掙扎著遊來遊去的魚。
不明白愛是什麼不要緊,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要相信愛,並讓自己擁有愛的勇氣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