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流之島》:除了愛與孤獨,還有對天真的致敬

2021-02-08 影君子

你應該看這篇文章,是因為:

《川流之島》有著強烈的結構意識,隱喻豐富,情感層層推進,又以社會運動為背景,顯露出不同於臺灣生活流電影的格局。

有人評價《川流之島》,說它有可能是史上第一部同時拿臺灣電視金鐘獎和臺灣電影金馬獎的電影。

我覺得,很有可能。

《川流之島》是典型的編劇型導演之作,有著強烈的結構意識,隱喻豐富,意象對照,情感層層推進,又以社會運動為背景,顯露出不同於臺灣生活流電影的格局感。

影片的結構有兩大亮點,一是把人物感情變動置於高速路裁撤收費員的大背景之下;二是有兩段因果的對照,十六歲的兒子與尚未成年的女友發生性行為,他認為是愛,可這愛牽扯出女方家長的索賠,由於索賠,單親媽媽阿雯與志豪進行情色交易,但志豪認為那是戀愛,雙方繼而真的生出愛來,由愛到錢,再由錢生愛,這種循環相當機巧,而少年世界的愛,又與成人世界的愛產生對照,並互相質問,什麼才是愛。

影片的主意象是「島」,它具體指的是女主人公阿雯工作的高速路收費站,深層含義則是孤獨的邊緣人渴望的歸屬。阿雯困於生活的島,可是離開這座島又是她難以預料的放逐,她困窘、自我拉扯,生活一地雞毛。

另一主要意象是魚,生物課老師在割去它的鰓之後,便剝奪了其呼吸的權利,這致命一刀,對照的就是阿雯錯過真愛之痛以及志豪的天真之死。

在我幻想的提名片段中,最具體的是男主角鄭人碩的,我想,一定要有他在雨裡的受傷眼神,那是天真從他的身體抽離的瞬間。

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是通過《醉生夢死》認識鄭人碩的,這一次,他在《川流之島》的表現更好。

鄭人碩演的是一個油膩且浮誇的臺客,叫志豪,有著誇張的動作,說話大聲突兀,把哥哥對他的貼補當作理所當然,在世俗眼光裡,他好像一無是處。

他覺得用錢買來戀愛的機會沒有什麼不妥,做愛時把羽毛球塞在女人的嘴裡,他想要便要,這是他表達愛的方式。

後來觀眾會發現,這個人有點好笑,他會主動地去把自己代入父親的角色,拙劣地模仿他以為父親應當扮演的戲份。甚至是開著卡車學外國人野餐,也並不讓人覺得是肉麻的言情範式,反而是一種幽默的溫暖。

這個人物代表的是與計算、明智對立的天真,一種越來越罕見的純粹。一部出色的電影,勢必要留下這樣典型性的角色的。

來自新浪娛樂

相關焦點

  • 盤點電影《川流之島》
    《川流之島》是由詹京霖執導,尹馨、鄭人碩、陳鼎中主演的劇情類電視電影。,並互相質問,什麼才是愛。影片的主意象是「島」,它具體指的是女主人公阿雯工作的高速路收費站,深層含義則是孤獨的邊緣人渴望的歸屬。阿雯困於生活的島,可是離開這座島又是她難以預料的放逐,她困窘、自我拉扯,生活一地雞毛。另一主要意象是魚,生物課老師在割去它的鰓之後,便剝奪了其呼吸的權利,這致命一刀,對照的就是阿雯錯過真愛之痛以及志豪的天真之死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每個人也都渴望愛。
  • First Day1 (川流之島)
    不同於以往的臺灣作者電影的平靜,《川流之島》用情感訴求強烈的手持鏡頭描述了一幅邊緣人物(單身媽媽,叛逆少年,不務正業的爛仔)在社會的洪流中掙扎的殘酷圖卷
  • 影評:《川流之島》超越市面國片的電視電影
    導演詹京霖能不能成為未來臺灣的奇士勞斯基我不知道,但他的最新作品《川流之島》確實有厲害到。尹馨出道以來就從來沒有與「美」脫離關係,照我老公對她的迷戀與形容諸如「有臉、有身材、有腦且有身世」等說法來對照,《川流之島》裡面的阿雯任何一項都沒有。劇中阿雯只是一個辛苦掙錢養家的失婚媽媽、為了兒子一次為愛的性行為而要付出多次為錢的性交易,阿雯不會讓你覺得不可思議因為每個女人為了養小孩只要被逼急就是啥事都會願意做。
  • 楊宗緯-除了孤獨,我還有李宗盛和高曉松
    2016年的8月,他在微博寫道「孤獨就是,將所有值得憶起的片刻還回昨天,把一切即將值得的片刻留給自己。」2017年的6月,他同樣的在那裡寫道「研究者發現孤獨或者被排斥的人出現財務危機的可能性最大。哪個研究者?你出來,咱們談談。越來越沒朋友怎麼了?越來越喜歡孤獨怎麼了?」
  • 《相約98》20周年,唐山36歲女收費員,以及《川流之島》
    那首歌的作詞人靳樹增,還寫過一首很有名的《1997永恆的愛》。他後來因金融詐騙的罪名鋃鐺入獄那部電影叫做《川流之島》那個時候我熱愛流行音樂超過電影,買下了當時最愛的樂評人李皖的所有樂評集。李皖當年在流行音樂評論界的地位,約相當於今天網絡時代的耳帝。但李皖風格更穩健,走筆大時代,走心,很少技術拆解,後來深深影響了風叔的影評風格最近在翻李皖的一本新集子,兩年前的書了
  • 新銳製片人專題 |《川流之島》製片人曾瀚賢:導演不要太貪心,「種一得十」的想法要不得
    聊天中發現曾瀚賢對電影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愛。他對夥伴的選擇同樣嚴要求,至於選擇的標準,他直言那些對創作嚴要求,聊到創作眼睛會發光,並且不斷追求作品卓越品質的人,才能成為他的最佳拍檔。「導演不會講(項目)都沒關係,我比他會講。我能補足他的短板,也能找人補足他的短板。」
  • 金馬獎《擺渡人》團隊七項提名,尹馨憑《川流之島》競爭影后
    恭喜《擺渡人》提名七項大獎,祝賀演員尹馨憑藉電影《川流之島》提名最佳女主角。張叔平、張兆康最佳原創電影歌曲:《讓我留在你身邊》(詞:唐漢霄,曲:唐漢霄,唱:陳奕迅)尹馨提名獎項:最佳女主角:尹馨《川流之島
  • 川流之島 點擊閱讀原文在線觀看
    嘉雯最終親手摧毀了志豪還有她的愛情。30多歲的男人了,受了情傷的志豪抱著哥哥哭得像一個小孩。《川流之島》是部臺灣的小成本電影,由臺灣的公共電視臺投資拍攝。本片在第11屆first青年影展上男主角榮獲了最佳演員獎,第19屆臺北電影節拿下了最佳女主。這個片子之前被炒得很熱,但肯定是沒有機會上大銀幕,不過在很多地方做過小型放映。
  • 川流之島:高中生兒子被控性侵女同學,單親媽媽被迫出賣自己攢錢
    愛是什麼?估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它是看不見、摸不到,卻又實實在在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你每天都在愛人,但好像又不懂愛。今天,這讓這部影片給你答案——《川流之島》影片是導演詹京霖的長片處女作,成本只有40萬,劇本創作用了3周,拍攝時長只花了12天,卻獲得了近20個電影提名和獎項。
  • 《川流之島》入圍多項大獎 女星尹馨穿華服現身
    網易娛樂11月25日報導 電影《川流之島》入圍多項大獎,導演詹京霖攜手尹馨及鄭人碩出席典禮。入圍最佳女主角獎的尹馨以一襲華麗禮服現身紅毯,可望在今晚抱下大獎。
  • 我還年輕,應該有夢——致敬現實中的天真
    人生就像一場遠行,我噙著一支叫前路的煙,淋著一場叫世俗的雨,在每一個孤獨難耐的日子裡,面對每一個進退兩難的分岔路,我眼裡的凝視,我身上的負重,都是歲月裡的已被清酒!其實夢想和現實是相通的,所有在生活中聲嘶力竭的人,才配稱得上是生活的歌者!我們這些人,有大好年華,應該知道時光易逝,也許我們還不知道我們到底要什麼,但是我們應該知道我還年輕,應該有夢!
  • 【100-600元/篇】2021新年福利領取川流之島臺灣 劇情 愛情現實主義文藝FIRST青年電影節2016家庭百度雲在線
    愛是什麼?估計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它是看不見、摸不到,卻又實實在在出現在你的生命中,你每天都在愛人,但好像又不懂愛。
  • 小成本驚喜之作,四場大尺度告訴你愛是什麼
    《川流之島》是其長片處女作。男主角鄭人碩為了符合卡車司機志豪的人設,特意增胖5公斤,精湛的演技獲得第11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演員獎。在這個故事裡,阿雯就像她工作的收費站一樣,是置身於茫茫車流中孤獨的一座島。她人到中年,離異獨自帶著兒子,原本過著還不算太差的生活,直到一通電話將她逼入絕境。兒子超人和班裡的女同學早戀偷食禁果,被女同學的父親發現後以「強姦罪」索賠80萬臺幣(約人民幣18萬元)。
  • 天真的愛和感傷的暴動
    我認為,除了物理上的光線,侯麥也將一種歡欣的、無關道德的情感,如光線般打在每一個角色身上。強烈光線下,道德被懸置,人沒有了負罪感,煩惱和疑惑變得輕盈明朗,悄然不定。他寫下過一句話:「如果您瘋狂愛他的話,就會忘記自己的秩序而接受他的秩序。」侯麥的反面,是基耶斯洛夫斯基。後者的電影深沉冷峻,光線是少量的,陰影分明。
  • 豆瓣評分9.2的《百年孤獨》:趨行在人生中,除了孤獨,一無所有
    他說,除了孤獨,我一無所有!這是一本沒有愛情卻非常浪漫的書。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獨特的辦法抵抗孤獨,參加革命也好,反覆地做手工活也好,沉迷於情慾也好,讀書翻譯也好……這裡面包括了人類一切可以抵抗孤獨的辦法。
  • 《五歲庵》用愛填充孤獨
       突然覺得,這種題材的影片就是適合一個人靜靜地看才會有更深的理解和感知,因為只有孤獨者才能真正切身體會那份孤獨和傷感。   就像歌曲《越長大越孤單》所唱的那樣,隨著我們的長大,自己變得越來越孤單,成長的過程其實無非就是填充孤獨的過程。
  • 讀電影|《綠洲》:天真的人們能夠愛
    也許是始於身體的吸引,但卻更像一個孤獨的人被另一個人吸引。洪忠都雖然身體健全,家人卻同樣拒絕接納他。於是,他只能獨自在黑暗中等待著一個電話,一個來自同類的訊息。        一場不可思議的戀愛似乎就要開始了。但李滄東的冷酷面就在這裡——他從不塑造單純的童話,而致力於還原現實的真實。二人關係依舊始於一場未遂的性侵,始於洪忠都失控的身體欲望(前有伏筆,後有照應)。
  • 易烊千璽翻唱《孤獨的人是可恥的》,這波致敬沒毛病
    這是因為人一旦進入享受個體孤獨的情緒,自我會被無限放大,產生一種被全世界擁抱的幻覺。無論在哪個時代,清醒即孤獨,智慧即痛苦。而正是孤獨與痛苦,構建了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新版作品在官方介紹中出現的兩次「致敬」也恰恰說明了如上問題。
  • 《復聯4》致敬——永遠的鋼鐵俠,愛你三千永相隨!
    誠然,年紀輕輕就作用斯塔克工業的無盡資產,在絕境中造出高科技戰甲逃出生天,休閒之餘也愛跑車、愛美女。。。但這只是鋼鐵俠最表面的東西。性格決定命運,從MCU整個故事線來看,妮妮第三層戰甲其實是孤獨——他偏執焦慮、有著嚴重的完美主義傾向。
  • 四場大尺度交易,告訴你什麼是愛
    《川流之島》這部作品裡隱喻很多,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一個隱喻就是魚。除了「魚」這個意向,影片還將阿雯工作的收費站比作一座島嶼。所以影片從一開始,就已經在暗示志豪和阿雯的結局是曲終人散。而影片中,除了阿雯和志豪的愛情線以外,還設置了另一條愛情副線——未成年少年超人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