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以色列計劃✡——你的以色列及猶太百科全書!
美麗人生 La vita è bella (1997)又名: 一個快樂的傳說(港) / Life Is Beautiful
猶太青年圭多(羅伯託·貝尼尼)邂逅美麗的女教師多拉(尼可萊塔·布拉斯基),他彬彬有禮的向多拉鞠躬:「早安!公主!」。歷經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周折後,天遂人願,兩人幸福美滿的生活在一起。 然而好景不長,法西斯政權下,圭多和兒子被強行送往猶太人集中營。多拉雖沒有猶太血統,毅然同行,與丈夫兒子分開關押在一個集中營裡。聰明樂天的圭多哄騙兒子這只是一場遊戲,獎品就是一輛大坦克,兒子快樂、天真的生活在納粹的陰霾之中。儘管集中營的生活艱苦寂寞,圭多仍然帶給他人很多快樂,他還趁機在納粹的廣播裡問候妻子:「早安!公主!」 法西斯政權即將傾覆,納粹的集中營很快就要接受最後的清理,圭多編給兒子的遊戲該怎麼結束?他們一家能否平安的度過這黑暗的年代呢?
又名: 毀滅;導演:洛德·朗茲曼
本片探討二戰期間歐洲的猶太人大滅絕,這部主題、形式、範圍均博大寬廣的電影巨著,是我們每個人應當看的作品。 從記憶和歷史的角度看,《浩劫》與其它反映猶太人大滅絕的作品相比,在證詞的強烈程度和歷史的嚴謹上高出一籌。克羅德·朗茲曼在13年間經常尋找事件和地點的真相。 《浩劫》既是出色的歷史文獻,詳盡描繪著納粹滅絕機器,也是一首長長的誄詞,將觀眾帶入形而上的體驗,帶到野蠻的根源。 《浩劫》包涵著龐大的記者工作,在調查和採訪方面堪稱典範,但它又不只是報導。它同時也是電影巨著(尤其是其剪接),將數十個小時的採訪以相互回答、相互碰撞、相互銜接的方式組接起來,一再詢問「為什麼」卻永遠得不到答案,因為恐怖已無公度。克羅德·朗茲曼說:「《浩劫》這部影片有關死亡的絕對性,而與倖存者無關。活下去是另一個故事。」
又名: 戰地琴人 / 鋼琴戰曲 / 鋼琴師
導演:·波蘭斯基
史標曼(艾德裡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飾)是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二戰即將爆發之時,他們全家被迫被趕進華沙的猶太區。在戰爭的顛沛流離中,家人和親戚最終被納粹殺害,而標曼本人也受盡種種羞辱和折磨,他僥倖得到一位朋友的幫助,暫時有了藏身之處。戰爭愈加猛烈,朋友不得不拋下 他回老家尋得安全的住所養育兒女。此時史標曼惡病纏身,卻還要在搜捕中逃亡。在廢墟的閣樓上他遇見了一名德國軍官,在軍官的要求下他彈奏了鋼琴曲。美妙的琴聲令德國軍官萌發了惻隱之心,他暗暗幫助標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影片根據波蘭鋼琴家瓦拉迪斯羅•斯皮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傳體小說《死亡城市》改編。
又名: Night and Fog
導演: 阿倫·雷乃
1956年導演阿倫•雷乃用攝影機帶領觀眾重回奧斯維辛。當年納粹集中營的舊址上已是一片祥和美麗的野外風光。然而時間倒回到1933年納粹黨掌權之時,整個城市被陰霾籠罩——大片修建起來的集中營房排列整齊,大量猶太人被抓進集中營開始接受非人的折磨和侮辱。這裡對人種進行分級,在皮膚上紋上編號,在衣服上縫製等級的徽章。疾病,飢餓,勞役使集中營屍體遍地。1942年希萊姆到訪,奉行「破壞」政策,集中營難民進入更加悲慘的境遇,被藥品公司買下用作實驗。1945年,集中營人數倍增後已不堪負荷,成堆的屍體被推土機推入大坑掩埋...
又名: 舒特拉的名單(港) / 辛德勒名單
導演: 史蒂文·史匹柏
1939年,波蘭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下,黨衛軍對猶太人進行了隔離統治。德國商人奧斯卡·辛德勒(連姆·尼森 Liam Neeson 飾)來到德軍統治下的克拉科夫,開設了一間搪瓷廠,生產軍需用品。憑著出眾的社交能力和大量的金錢,辛德勒和德軍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他的工廠僱用猶太人工作,大發戰爭財。 1943年,克拉科夫的猶太人遭到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辛德勒目睹這一切,受到了極大的震撼,他賄賂軍官,讓自己的工廠成為集中營的附屬勞役營,在那些瘋狂屠殺的日子裡,他的工廠也成為了猶太人的避難所。 1944年,德國戰敗前夕,屠殺猶太人的行動越發瘋狂,辛德勒向德軍軍官開出了1200人的名單,傾家蕩產買下了這些猶太人的生命。在那些暗無天日的歲月裡,拯救一個人,就是拯救全世界。
猜你喜歡
十部電影讓你認識二戰猶太人的劫難(上)
我眼中的創業國度——以色列
以色列計劃
長按二維碼關注
專注於以色列與中東及中以關係!
Israel Plan Organization | Related with Israel
中以聯合的以色列專業非盈利機構
文化 | 經濟 | 旅遊 | 軍事 | 歷史 | 科技 | 信仰 | 藝術
點擊標題下方「以色列計劃」一鍵關注
投稿:tg@israelpla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