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第541期】你的周圍都是蒸汽朋克

2021-03-03 蒸汽朋克編年史


 

【蒸汽朋克編年史】

關注以蒸汽朋克為主題

以手工造,小製作,小科技為手段的

藝術品

【總第541期】


✍以下為正文

說起Steampunk這個詞可能有些人會先愣一下,不過如果說蒸汽朋克,所有人就都明白了。是的,你可能不了解它的歷史淵源、發展背景、經典元素,但當你看到一個蒸汽朋克風格的裝置或者物品時,還是很容易就能一眼認出來,畢竟你的周圍,已經充滿了與之相關、被之影響的事物。有些科幻面向未來,有些科幻存在於過去,蒸汽朋克就是後一種。

法國蒸汽朋克風格遊戲機俄國蒸汽朋克風格吉他

作為一個合成詞,蒸汽朋克從字面上就很好地解釋了自己的意思:蒸汽——維多利亞女王、迅猛的工業革命、層出不窮的發明、想像力高於一切的美好年代;朋克——反傳統、反制度、保持質疑,不斷創新。當他們二者結合在一起的時候,一個架空卻又與現實息息相關的新世界誕生了。說到與蒸汽朋克聯繫最緊密的門類,肯定是電影,因為蒸汽朋克電影的歷史,幾乎和電影歷史一樣長。在1895年電影誕生後七年,喬治·梅裡愛拍攝了一部名為《月球之旅》的電影,雖然僅僅有8分鐘,但卻可以看到蒸汽朋克的影響。


《月球之旅》劇照

和喬治·梅裡愛一樣,在世界電影史初期就為蒸汽朋克刻下烙印的人是弗裡茨·朗,即便是最普通的觀眾,也一定聽說過大名鼎鼎的《大都會》,這正是弗裡茨的作品,他對未來世界反烏託邦式的的暢想模式,被後來無數的科幻電影所套用,也影響了不少作品的世界觀形成和對未來世界的暢想,比如大友克洋的《阿基拉》。


《大都會》劇照

此後的30年,蒸汽朋克在電影中的顯露越來越多,威爾斯與凡爾納的作品改編盛行,向電影圈輸出了不少科學冒險的故事,在這些故事中,無論是主角使用的潛艇(《海底兩萬裡》)、還是送主角穿梭與現代與未來的時光機(《時光機器》),在設計上都很大程度地採用了蒸汽朋克的風格。或許是因為科幻題材創作氛圍濃鬱,致使當時非小說改編的原創劇本,也選擇了風格相似的題材。最著名的莫過於1961年的《大地之王》,按今天的標準來看,這在當時就是一部充滿視覺衝擊的商業大片。


《大地之王》海報

此後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宮崎駿用一部《天空之城》向世界證明東方世界對蒸汽朋克的理解一點兒也不弱,大友克洋則用《老人Z》和《回憶三部曲》鞏固了日本影人在蒸汽朋克電影裡的作用;《回到未來3》讓蒸汽朋克風格前所未有地在一部電影中極致地出現;法國則拍出了令人嘆為觀止的《童夢失魂夜》。


《童夢失魂夜》劇照

關於《天空之城》一直存在著很多質疑,因為電影中的世界並沒有蒸汽機,動力裝置無外乎是內燃機與魔法,然而這的確是一部蒸汽朋克的代表作,到處充滿了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的氛圍,所以除了設計造型和動力的體現外,世界觀與內核的原汁原味,也非常重要。


《天空之城》劇照

近些年,蒸汽朋克風格的電影也登陸到我國的銀幕上,最典型的就是2011年的《美少女特工隊》,在這部電影裡,你不光可以看到一些蒸汽朋克風格的設計,它的世界觀,也相當符合蒸汽朋克的設定。即落後與先進並存,魔法與科學並存(同樣典型的例子可以參考《天降奇兵》和《黃金羅盤》)。另外,去年的《瘋狂的麥克斯4》雖然看上去與蒸汽朋克息息相關,實則是柴油朋克(Dieselpunk)的代表作,從字面上你可以完全理解這兩者的不同,就不解釋了。


《美少女特工隊》劇照

當然,國內的影人也嘗試著在作品中融入蒸汽朋克風格。比如馮德倫在2012年導演的《太極1:從零開始》中,就製造了一個以蒸汽為動力的機器怪獸「特洛伊」,在坎城宣傳時,還特意作為海報的主體出現。雖然這個想法挺酷的,但並沒能挽救電影的票房和口碑,簡單介紹一下這部片子:

《太極1》:混血功夫與蒸汽朋克

《太極1從零開始》陰款海報

《太極1從零開始》陽款海報

  馮德倫執導的《太極》首部曲,在連續參加完威尼斯電影節和多倫多電影節之後,業已售出31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版權,「太極三部曲」也隨之曝光:《太極1從零開始》《太極2英雄崛起》《太極3巔峰在望》——《太極》是華語電影史上首次嘗試同時啟動三部曲,這無疑是一次令人興奮的挑戰,三部曲將完整講述「一代太極宗師如何煉成」的故事。這部《太極1從零開始》片名中的「零」,意味著這是一部從零開始的三部曲,是對傳統功夫片的顛覆與突破,「混血功夫」是對影片氣質非常精準的詮釋。無論是類型、劇情、還是演員選擇,本片都是華語電影一次多元化的再創造,值得一賞。

     《太極》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特別簡單明確,他想訴求的東西,能提供給觀眾的經驗,都是非常直觀的,符合我們普遍價值觀,也非常合乎時代潮流。

《太極》的符號一定有「功夫」二字,不管拍攝得再寫意,再時尚,背後還是有個「太極拳」的故事在裡面。但我們覺得功夫電影有很多表現手法,不用太多定式去拍攝。

      這個戲的時代放在西方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之間,當時中國和西方有不少交流,出現了一些西方奇奇怪怪的機械,片中就把這些帶有幻想色彩的奇特機械設備表現出來。

  蒸汽朋克與現代感

   《太極1從零開始》在確定電影類型時,曾被製片方特意烙上了「蒸汽朋克」的字樣,這不得不讓人產生一番思索——至少,你必須搞清這究竟只是一種山寨的姿態,還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挑戰。不過,從電影呈現的效果來看,在華語電影界,能將這種氣質拍出來的電影其實並不多見。

      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新某種假設的技術,如通過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方式,展現一個平行於19世紀西方世界的架空世界觀,努力營造它的虛構和懷舊等特點。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而蒸汽朋克就是建立在工業科學革命的基礎上。蒸汽朋克描繪的世界觀,一大特點就是承前啟後。現代科學剛剛走進人們的視野,許多常識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相對於今天,當時的人多少有點愚昧。不過正是這種落後,使設計師有更多的素材可選擇。蒸汽朋克吸收的素材比其他途徑還要多,未來與過去、現實和想像、魔幻和科學的元素相互混淆,雜陳出現,就像幾堆完全不同的積木搭砌的房子。

  《太極1從零開始》擁有這樣一種獨有氣味,這不是一個呲牙咧嘴,血肉模糊的戰鬥,而是一個談笑用兵,在大家不撕破臉的情況下也能比出功夫高下,這也是《太極》獨有的味道和境界。影片裡有許多狂想的清朝「機械科學」,譬如第二集有載人的飛行器具「天威翼」,第一集則有高10米、寬12.5米、重量約30公噸的「特洛伊」:它可360度旋轉,具備移動能力。這個物件的設計一切憑空想像,創作過程中找了許多任務業革命之後發明的蒸氣機與鍋爐、機械做參考,除了要考慮到尺寸比例、材料質感、造型特點、機械動力、表演空間、拍攝方法外,還要想到在道具工廠製造完成後,如何安全地拆卸、裝載、運輸到外景地,再重新組裝起來,所以還要同時與導演、武術指導、攝影師、CG專家反覆詳細推敲。不過,「特洛伊」的功能不是變形金剛,不是打架的,是鋪鐵軌用的——只是他一邊屁股裡要吐鐵軌出來,前面也要把障礙物清楚,所以同時兼具破壞功能。影片中,新的、舊的、寫實的、抽象的元素,有種無法說明的模糊性,很容易將觀眾帶往夢境裡去,有點宮崎駿作品的風格。深層的講,觀眾可以用新的角度去看待那個時期中國所面臨的文化斷裂——古老中國面對西方新科技的好奇、不適應、甚至是恐懼的感覺,但又有點好笑。


《太極1:從零開始》


「特洛伊」外部與內部設計圖

當然,早在馮德倫幹這事兒之前,已經有人把蒸汽朋克和中國文化結合在一起了,在一本名叫《The Steampunk Bible》的書中,你可以看到不少相關的資料,作者Jeff Vandermeer為這本書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從威爾斯和凡爾納的作品說起的,還講了一些蒸汽朋克對漫畫和服裝設計的影響,超級全面。



中國風的蒸汽朋克,圖片來自《The Steampunk Bible》


這本書與我之前想像的完全不同。它漂亮的封面讓我買下了它。當時我正在找一本分類的蒸汽朋克作品集--後來我認識到「1,000 Steampunk Creations」是這類書中比較不錯的一本。

書中的這些圖都很棒,各種很另類的裝置的圖片,漫畫和油畫作品以及喜歡蒸汽朋克的藝術家和粉絲。本書的設計和註解文字都非常好。

除了上面說到這些,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再找一些電影來看,它們分別是:《颶風戰警》,威爾·史密斯主演的一部以南北戰爭後的美國為時代背景的電影,裡面充滿了巨型機械蜘蛛和自行式裝甲火車等奇怪的機器;《天降奇兵》,裡面有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不少知名奇幻人物,吸血鬼、隱身人、尼摩船長等,布景和交通工具的設計也相當出彩;《天空上尉與明日世界》,安吉麗娜·朱莉演了個獨眼女軍官,畫面超級美,但故事一塌糊塗;《哈爾的移動城堡》——移動城堡本身的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還有《機器人9號》《星銀島》《鋼鐵蒼穹》,總之如果你想看,就會無數的選擇。除了電影,蒸汽朋克也涉足了其他文化領域,比如2009年爆紅的《機械迷城》,直接把蒸汽朋克作為核心的《蒸汽彈頭》、還有長盛不衰的《生化奇兵》系列。


機械迷城


生化奇兵

而除了前面提到的《The Steampunk Bible》外,你一定不能錯過蒸汽朋克真正的聖經《差分機》,作者是布魯斯·斯特林,前幾年紅極一時的《神經漫遊者》也是他寫的,不過那本書是關於賽博朋克的,說了這麼多,無外乎是想證明蒸汽朋克已經不是遙遠的西方文化,這門想像力爆棚,充滿金屬美感的藝術正逐漸包圍每個人的生活,在法國的南特島,凡爾納的故鄉,有一個蒸汽朋克的公園公園;在南非的開普敦,有一個名為「真咖啡館」(truth coffee shop)的地方,裡面完全採用了蒸汽朋克的風格設計,【總第534期】講的就是這家咖啡館,往前翻幾期就能找到哦。


〓〓〓LH露涵睦雨官方旗艦店〓〓〓



【設計靈感】如果開家花店,logo一定要這麼設計

歷時4個月,騎行41個國家,一家三口完成一次26000公裡有愛旅行

【畫室-一個私密且安心的地方】

採訪:藍圖斯的蒸汽昆蟲幻想世界.

推薦1:蒸汽朋克U盤合輯

推薦2:故事要從兩天前說起

推薦3:那些古老卻依舊美麗的打字機

推薦4:國內外大神之神作!動物煉製!




相關焦點

  • 【總第536期】蒸汽火車/世界上第一輛蒸汽火車以及蒸汽小火車的工作原理
    ●【蒸汽朋克編年史】
  • 【蒸汽朋克】Portal Gun,比遊戲還酷炫的手造傳送槍
    牛人製作超逼真空間傳送槍短片(3'36")↓↓本期這柄充滿蒸汽朋克的風格的Portal Gun是兩位羅馬尼亞年輕人為客戶定製的。首先有的作者確實很難聯繫,沒有網店、發郵件也不回應(也許都了解咱國人的山寨能力,不敢賣給中國人呢?),二是這種山寨型思維模式怎麼聽怎麼怪怪的。
  • 蒸汽朋克入門須知
    自那以後,年輕的英國作家們諸如錢那·米耶維爾(China Miéville)、克裡斯·伍迪(Chris Wooding)以及伊恩·麥克勞德(Ian R.Macleod)都寫作了「維多利亞式奇幻」,它們在包裝上都有一種統一的設計,因為出版商在實際並未使用「蒸汽朋克」這一名詞之前就已經急匆匆地為這些書作了視覺上的區分:畫家雷斯·艾德華茲(Les Edwards)以愛德華·米勒(Edward Miller)的筆名為這些作品創作插圖,在他的以米勒之名創作的作品中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維多利亞式的浪漫。
  • 遊戲中的「蒸汽朋克」風格是什麼?淺談蒸汽朋克在遊戲中的表現
    鉚釘鞋、雞冠頭、海報、塗鴉,這些元素如今也被視為朋克的符號。而之後的「朋克」作為一種文化延伸到了文學及藝術領域,自然也影響到了遊戲領域,出現了諸如「賽博朋克」、「蒸汽朋克」、「原子朋克」等等不同風格的朋克作品。今天我們就先來談一談遊戲中的「蒸汽朋克」到底是怎樣的。
  • 蒸汽朋克文化的齒輪崇拜
    羅伯特·蘭金的《克利斯威克的女巫》充滿了巴貝奇超級計算機、泰斯拉發報機、時間機器、火星人、開膛手傑克等等新奇瘋狂的東西。而史蒂芬·巴克斯特的《時間之船》和克利斯朵夫·普利斯特的《太空機器》都是向威爾斯致敬的作品。此外,以經典的科學怪人、狼人為題材的蒸汽朋克小說也不斷出現,凡爾納的故事也被不時拿來翻新。大部分人最早接觸蒸汽朋克是通過銀幕。
  • 賽博朋克or蒸汽朋克?還有你不知道的磁帶未來主義
    例如賽博朋克,以及這類作品下常見的諸如無人機、霓虹燈廣告牌、高樓大廈等。或者是蒸汽朋克題材下的維多利亞時期歐洲城市風格,大齒輪,飛空艇等有趣的科幻產物。然而,小編今天要和大家聊聊的不是賽博朋克,也不是蒸汽朋克,而是另一個大家經常見到相關元素卻很少專門拿出來討論的科幻風格題材:Cassette Futurism — 磁帶未來主義。
  • 「蒸汽朋克之都」奧馬魯小鎮,為何諸多—前輪大後輪小的腳踏車?
    提到紐西蘭,你應該會想到那蔚藍的天空,那有聽過「蒸汽朋克之都」——奧馬魯 Oamaru 小鎮嗎奧馬魯(英語:Oamaru;毛利語:Te Oha-a-Maru),北奧塔哥最大的一個城鎮,位於紐西蘭南島,但尼丁以北約88公裡,是紐西蘭南島東南部主要城鎮和港口
  • 蒸汽朋克大科普!Lo裙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1.steampunk.wikipedia2.蒸汽朋克.維基百科3.steampunk_fashion.wikipedia4.steampunk.steampunk_wiki5.steampunk_lolita.lolitawiki6.history of steampunk.steampunk_wiki
  • 超酷的蒸汽朋克女神——艾瑪·杜蒙特
    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特別酷的小姐姐——艾瑪·杜蒙特什麼是蒸汽朋克?「蒸汽朋克」風格一直以來都是個比較小眾的詞兒,蒸汽(Steam)代表了19世紀、復古、機械,而朋克(Punk)本身就是一種邊緣亞文化。這兩個詞結合起來很有意思,既摩登又古雅。
  • 對大齒輪的頂禮膜拜:蒸汽朋克文化概述
    傳統意義上科學和魔法的界限被模糊了,科技可以成為一種高級魔法,魔法又成為一種新科技,兩者互相影響、制衡甚至規範對方,以魔法來驅動蒸汽機械,或用科學解釋魔法原理都屢見不鮮,兩者共同構成了蒸汽朋克的世界原理。因此,一部成熟的蒸汽朋克作品很難被簡單歸為科幻或者奇幻。蒸汽和朋克分別代表的「懷舊」和「叛逆」貫穿幾乎所有該類型作品,通常懷舊的成分會大於叛逆。
  • 推薦5部精彩蒸汽朋克電影,蒸汽朋克迷不要錯過!
    而倖存者們則要找到古老的兄弟會以及他們口中的編年史,繼而找出徹底消滅變異人的辦法……蒸汽朋克的風格比較強烈,世界觀設計也不錯。電影開頭笨重的大炮,縱橫交錯的戰壕、整裝待發的士兵,毒氣彈和防毒面具等等。導演似乎對一戰情有獨鍾,融入了很多一戰的元素。影片故事情節較差,敘事也薄弱。但是這種片子看的就是畫面,在乎那麼多幹嘛?認真你也就輸了。
  • 蒸汽探索者《決戰平安京》跳跳妹妹全新世界觀蒸汽朋克皮膚今日上架
    蒸汽探索者《決戰平安京》跳跳妹妹全新世界觀蒸汽朋克皮膚今日上架 機械少女,追尋自由。這幾天,商店街來了一位奇怪的不速之客。
  • 第五人格Cos大賞第二期:女版奈布降臨,蒸汽朋克風格撲面而來
    下面就為大家帶來第五人格第二期Cosplay大賞之傭兵奈布,cn:遊樂樂樂樂樂(已獲授權)。Coser小姐姐的傭兵還原程度非常貼近人物立繪,雖然傭兵的性別是男,不過長相偏正太風,由女生來扮演也不是很突兀。鏡頭下,少年戴著軍綠色帽子,白色襯衫外搭了件藍黑條紋的馬甲,下身穿著卡其色的中褲,再加上手腕上的拳套,蒸汽朋克的感覺一下就來了。
  • 蒸汽朋克,哪怕留下的只有美
    在維多利亞時代,工業革命的齒輪已隆隆啟動,蒸汽如傳說中瓦特的茶壺般突突地推動科技的迅猛發展,而古典歐洲田園詩式的繁華優雅尚未褪去,嫋嫋蒸騰的白霧更讓整個國家霧裡看花般的美好。那時最潮流的機械,擁有閃亮的黃銅,手工釘制的皮革,紋路天然的桃花芯木,滴答作響的指針。那時的人們優雅,浪漫,熱愛藝術、閱讀與下午茶——至少許多「蒸汽朋克」的藝術家這麼認為。
  • 蒸汽朋克風格的蟲蟲,看完簡直太驚豔了!
    細看這些作品,你能發現除了遊走於蒸汽朋克和怪力亂神之間外,同時撲面而來的還有濃濃的日本文化氣息:蒸汽自然代表了以蒸汽機為動力的大型機器。朋克是一種非主流的邊緣文化,寫在街頭語言對話裡。其意義在於題材的獨立風格,而非反社會性。蒸汽朋克的作品往往依靠一些假想的新技術,如新能源、新機械、新材料、新交通工具等。
  • 【學術觀點】邢北辰、黃悅:從狐妖故事到「蒸汽朋克」——以《狩獵愉快》為中心
    柯爾克(Kohlke)與古特爾本(Gutleben)認為,蒸汽朋克「詭異地反映了西方帝國衝突的遺產……蒸汽朋克,包括其亞文化和時尚,似乎懷念和沉醉於一種帝國美學,從維多利亞時期的金屬防護盔到用於野蠻徵服的精美武器都是這種帝國美學的體現。」
  • 決戰平安京跳跳妹妹全新世界觀皮膚出爐了,蒸汽朋克風也太帥了!
    在見識過了御饌津全新世界觀蒸汽.追光者的皮膚之後,不得不說《決戰!平安京》新推出的蒸汽朋克風設計確實與眾不同,讓人眼前一亮。這回,《決戰!平安京》也為跳跳妹妹推出了炫酷十足的"蒸汽·探索者"的全新世界觀皮膚,讓這個可愛的富家小姐也嘗嘗高科技的感覺。
  • 我們常常說的「蒸汽朋克」到底是什麼意思?
    蒸汽朋克是科幻題材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這類題材作品的時間設定在蒸汽機技術登峰造極的19世紀後期,也就是英國稱霸世界的「維多利亞時代」,作品當中的建築、服飾、器具都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徵。但蒸汽朋克可不是老老實實的「古裝電影」,它往往是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揮想像,構造出一個科技水平遠超現實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裡的蒸汽動力的效率和可塑性往往高得嚇人,甚至是21世紀的現在都無法比擬,它所推動形成的是一個不同於現實社會發展軌跡的烏託邦。
  • 【總第551期】如果你想知道末日之後的世界時什麼樣子,你一定要參加荒原音樂節
    ●【蒸汽朋克編年史】
  • 蒸汽朋克世界裡的少女間諜——PRPR主創訪談
    而就像上面說的這樣,最終決定將蒸汽朋克作為本作的第三看點。然後在考慮適合「女高中生(帥氣的女孩子)x間諜x蒸汽朋克」的音樂時,全場一致認為非梶浦由記莫屬了。角色時而穿著制服,時而穿著間諜裝,但總覺得這衣服並不適合悄悄行動呢(笑)。而我們的目標,就是要創造出能穿著這樣的服裝,帥氣行動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