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德雲班主郭德綱成熱點人物,不是有人拿他當噱頭,就是討論他為什麼上不了非遺相聲大會的事情。
如今,國內喜劇類綜藝呈現大火的勢態,尤其是郭德綱主打的幾檔熱綜,像《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德雲逗笑社》等等,讓國內的喜劇事業遍地開花。
一向嚴肅認真的央視作為媒體老大也準備出手玩喜劇綜藝,於是一檔名叫《金牌喜劇班》的節目走進觀眾的視線,並對這檔節目大肆宣傳,只是央視的一個舉動讓人看起來有些謎一樣的操作。
喜歡這類綜藝的網友都知道,誰來參加這檔綜藝自然不重要的,誰能成為這檔綜藝的導師才是被關注的焦點,央視則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
於是,央視便發布一張綜藝海報,海報當中只放了一張導師的剪影賣弄噱頭。當然,明眼人一看這張剪影自然就猜到是郭德綱,甚至有媒體直接就這樣報導。
海報當中的這個人物剪影,光頭造型,手握扇子,甚至頭上的桃心兒都看得清楚,整個造型與郭德綱相似度非常高,熟悉老郭的觀眾甚至不用猜都一眼看出是他,如果再看不出來可以看下對比圖。
然而,賣弄噱頭的央視並沒有寫這位導師是誰,只是寫了一句「大師級喜劇前輩坐鎮」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可是,郭德綱並非人人都喜歡,尤其是他與主流相聲之間始終存在爭議,而能被央視稱得上是大師級的相聲演員貌似也只有姜昆、苗阜、方清平等人,其實也有很多人是光頭造型,只是身形與剪影稍有不符而已。
也許央視感覺到了這張海報引發的爭議有些不妥,於是秒刪後改了海報的內容,由剪影變成一張拉開大幕的手。
央視的這番操作令所有人感覺不解,有人猜是因為爭議過大換人了,也有人表示這是節目故意在賣弄噱頭,雖然一直沒被主流相聲界認可的郭德綱稱不上是喜劇大師,但是他真的很紅,而且紅得有些發紫,這期間的韻味就顯得很特別了。
與此同時,非遺相聲大會也將於10月29日開演,郭德綱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次的相聲大會由第一季的6天縮短成4天,匯聚一大批相聲名家,讓人頗感遺憾的是別說郭德綱,就連德雲社的一名演員都沒有被邀約。
發布會的現場我們能看到馮鞏、李金鬥、李增瑞、王玥波等一大批主流相聲演員,德雲社的前相聲演員,郭德綱曾經的徒弟何雲偉也出現在了現場,用的名字卻還是原來的何雲偉,這就有點「司馬昭之心」了。
說到何雲偉,他現在貌似也成名家了,畢竟與眾多的相聲名家站在一起了,並且兩次走上非遺相聲大會的舞臺,這對於曾經做過他師父的郭德綱來說多少有點「打臉」的感覺,至於是否真的疼還不好說。
10月26日,有知名大V發文稱:郭德綱成名不易,成名後更不易,央視的金牌喜劇班海報足足拿他蹭了一回熱度,被非遺相聲大會再度拒之門外也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難道他真就上不了臺面嗎?其實這隻有證明一點,他太紅了!
其實,這位網友說的不無道理,不管央視的這番操作有心還是無意,多少有蹭郭德綱熱度的嫌疑。
不被非遺相聲大會邀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自從郭德綱帶領德雲社走紅以來,主流相聲界與非主流相聲界便有了一條不可逾越鴻溝。
那麼,被央視當噱頭,相聲大會不約的郭德綱就真的擺不上檯面嗎?其實,馮小剛早就給出了答案。
當年,姜昆發起相聲「反三俗」倡議,並直言「三俗藝人」必然會被觀眾所唾棄,三俗相聲市場急需整頓,可回過頭來想一想,馬三立等老一輩相聲表演藝術家哪一位不是把相聲從地攤搬到小茶館,最終走上屏幕的呢?
當年,一直被稱之為「小鋼炮」的馮小剛得知這個消息後發了一篇微博,原文是:「前幾天看到人民的日報上發了一篇和人民的趣味貌合神離的評論,核心是說郭德綱的相聲庸俗,也貶低了擁戴群的品味。我不敢苟同。」
「公允的說,郭的幽默綿裡藏針,諧謔虛偽又不吝包容。他對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化悲痛為可笑。相聲,它就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湯,非得冒充御膳捧著金碗喝嗎?俗點也要不了人民的命。」
馮小剛對姜昆反三俗觀點的反駁可謂是一針見血,他真正看到了郭德綱相聲內容的精髓所在,畢竟真正需要相聲娛樂的是那些在田間地頭勞作的普通百姓,少一部分才是那些端著咖啡看歌劇的人。
相聲藝術一直是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正像馮小剛所說的那樣,它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湯,沒必要非要拿著金飯碗去喝,俗一點也未嘗不可,無傷大雅。
甚至在郭德綱剛成名的時候,馬季對其讚賞有加,並為其成立的德雲社親筆題字,至今他的兒子馬東與郭德綱交情甚好。
作為「寶」字輩的老藝人楊少華對郭德綱的相聲更是讚不絕口,稱其為相聲事業的發展立下很大功勞,在如今的相聲界中他佔首位。
所以,從馮小剛、馬季、楊少華等人對郭德綱的評價上來看,他並非是上不了臺面之人,只是他的相聲更適合人民群眾,通俗易趣一些。
其實,郭德綱自默默無聞到如今大火,我們對他背後的故事了解得太少,成名前後歷經磨難,尤其是曹雲金髮千字文討伐郭德綱這後,人們總會對他另眼相看,也質疑頗多。
為解開網友的種種疑惑,他寫了《過得剛好》一書來答疑解惑,書名起自他本名的諧音,十分的巧妙,名字很如沐春風,內容卻如寒風刺骨,創業之難與守業之艱交織重疊,嬉笑怒罵間看盡人間百態。
書中內容或是嬉笑怒罵,或是妙語連珠,讀到妙處令人暗自稱讚,讀至辛酸處更令人暗自神傷。
書中或是人生感悟,或是處事哲學,無不令人茅塞頓開,更令人敬佩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以一人之力敵百萬雄兵,看懂的是人大紅大紫時的阿諛奉承,看不懂的卻是人心。
書非常的厚,宛如班主之仁心,價錢卻如白菜,喜歡就點下方連結買一本嘗嘗鮮,讓你了解一下不一樣的老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