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綱無緣相聲大會?主流與非主流並非水火不容,馮小剛一語中的

2020-10-17 藍貓兒娛樂

連日來,德雲班主郭德綱成熱點人物,不是有人拿他當噱頭,就是討論他為什麼上不了非遺相聲大會的事情。

如今,國內喜劇類綜藝呈現大火的勢態,尤其是郭德綱主打的幾檔熱綜,像《歡樂喜劇人》、《笑傲江湖》、《德雲逗笑社》等等,讓國內的喜劇事業遍地開花。

一向嚴肅認真的央視作為媒體老大也準備出手玩喜劇綜藝,於是一檔名叫《金牌喜劇班》的節目走進觀眾的視線,並對這檔節目大肆宣傳,只是央視的一個舉動讓人看起來有些謎一樣的操作。

喜歡這類綜藝的網友都知道,誰來參加這檔綜藝自然不重要的,誰能成為這檔綜藝的導師才是被關注的焦點,央視則在這方面下足了功夫。

於是,央視便發布一張綜藝海報,海報當中只放了一張導師的剪影賣弄噱頭。當然,明眼人一看這張剪影自然就猜到是郭德綱,甚至有媒體直接就這樣報導。

海報當中的這個人物剪影,光頭造型,手握扇子,甚至頭上的桃心兒都看得清楚,整個造型與郭德綱相似度非常高,熟悉老郭的觀眾甚至不用猜都一眼看出是他,如果再看不出來可以看下對比圖。

然而,賣弄噱頭的央視並沒有寫這位導師是誰,只是寫了一句「大師級喜劇前輩坐鎮」來吸引觀眾的眼球。

可是,郭德綱並非人人都喜歡,尤其是他與主流相聲之間始終存在爭議,而能被央視稱得上是大師級的相聲演員貌似也只有姜昆、苗阜、方清平等人,其實也有很多人是光頭造型,只是身形與剪影稍有不符而已。

也許央視感覺到了這張海報引發的爭議有些不妥,於是秒刪後改了海報的內容,由剪影變成一張拉開大幕的手。

央視的這番操作令所有人感覺不解,有人猜是因為爭議過大換人了,也有人表示這是節目故意在賣弄噱頭,雖然一直沒被主流相聲界認可的郭德綱稱不上是喜劇大師,但是他真的很紅,而且紅得有些發紫,這期間的韻味就顯得很特別了。

與此同時,非遺相聲大會也將於10月29日開演,郭德綱再度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這次的相聲大會由第一季的6天縮短成4天,匯聚一大批相聲名家,讓人頗感遺憾的是別說郭德綱,就連德雲社的一名演員都沒有被邀約。

發布會的現場我們能看到馮鞏、李金鬥、李增瑞、王玥波等一大批主流相聲演員,德雲社的前相聲演員,郭德綱曾經的徒弟何雲偉也出現在了現場,用的名字卻還是原來的何雲偉,這就有點「司馬昭之心」了。

說到何雲偉,他現在貌似也成名家了,畢竟與眾多的相聲名家站在一起了,並且兩次走上非遺相聲大會的舞臺,這對於曾經做過他師父的郭德綱來說多少有點「打臉」的感覺,至於是否真的疼還不好說。

10月26日,有知名大V發文稱:郭德綱成名不易,成名後更不易,央視的金牌喜劇班海報足足拿他蹭了一回熱度,被非遺相聲大會再度拒之門外也成了大家討論的焦點,難道他真就上不了臺面嗎?其實這隻有證明一點,他太紅了!

其實,這位網友說的不無道理,不管央視的這番操作有心還是無意,多少有蹭郭德綱熱度的嫌疑。

不被非遺相聲大會邀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自從郭德綱帶領德雲社走紅以來,主流相聲界與非主流相聲界便有了一條不可逾越鴻溝。

那麼,被央視當噱頭,相聲大會不約的郭德綱就真的擺不上檯面嗎?其實,馮小剛早就給出了答案。

當年,姜昆發起相聲「反三俗」倡議,並直言「三俗藝人」必然會被觀眾所唾棄,三俗相聲市場急需整頓,可回過頭來想一想,馬三立等老一輩相聲表演藝術家哪一位不是把相聲從地攤搬到小茶館,最終走上屏幕的呢?

當年,一直被稱之為「小鋼炮」的馮小剛得知這個消息後發了一篇微博,原文是:「前幾天看到人民的日報上發了一篇和人民的趣味貌合神離的評論,核心是說郭德綱的相聲庸俗,也貶低了擁戴群的品味。我不敢苟同。」

「公允的說,郭的幽默綿裡藏針,諧謔虛偽又不吝包容。他對社會的最大貢獻就是化悲痛為可笑。相聲,它就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湯,非得冒充御膳捧著金碗喝嗎?俗點也要不了人民的命。」

馮小剛對姜昆反三俗觀點的反駁可謂是一針見血,他真正看到了郭德綱相聲內容的精髓所在,畢竟真正需要相聲娛樂的是那些在田間地頭勞作的普通百姓,少一部分才是那些端著咖啡看歌劇的人。

相聲藝術一直是人民喜聞樂見的一種娛樂形式,正像馮小剛所說的那樣,它是一碗去火的酸梅湯,沒必要非要拿著金飯碗去喝,俗一點也未嘗不可,無傷大雅。

甚至在郭德綱剛成名的時候,馬季對其讚賞有加,並為其成立的德雲社親筆題字,至今他的兒子馬東與郭德綱交情甚好。

作為「寶」字輩的老藝人楊少華對郭德綱的相聲更是讚不絕口,稱其為相聲事業的發展立下很大功勞,在如今的相聲界中他佔首位。

所以,從馮小剛、馬季、楊少華等人對郭德綱的評價上來看,他並非是上不了臺面之人,只是他的相聲更適合人民群眾,通俗易趣一些。

其實,郭德綱自默默無聞到如今大火,我們對他背後的故事了解得太少,成名前後歷經磨難,尤其是曹雲金髮千字文討伐郭德綱這後,人們總會對他另眼相看,也質疑頗多。

為解開網友的種種疑惑,他寫了《過得剛好》一書來答疑解惑,書名起自他本名的諧音,十分的巧妙,名字很如沐春風,內容卻如寒風刺骨,創業之難與守業之艱交織重疊,嬉笑怒罵間看盡人間百態。

書中內容或是嬉笑怒罵,或是妙語連珠,讀到妙處令人暗自稱讚,讀至辛酸處更令人暗自神傷。

書中或是人生感悟,或是處事哲學,無不令人茅塞頓開,更令人敬佩他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以一人之力敵百萬雄兵,看懂的是人大紅大紫時的阿諛奉承,看不懂的卻是人心。

書非常的厚,宛如班主之仁心,價錢卻如白菜,喜歡就點下方連結買一本嘗嘗鮮,讓你了解一下不一樣的老郭。

相關焦點

  • 郭德綱無緣相聲大會,主流與非主流之間水火不容,馮小剛一語中的
    郭德綱無緣相聲大會?主流與非主流並非水火不容,馮小剛一語中的這次的相聲大會由第一季的6天縮短成4天,匯聚一大批相聲名家,讓人頗感遺憾的是別說郭德綱,就連德雲社的一名演員都沒有被邀約。發布會的現場我們能看到馮鞏、李金鬥、李增瑞、王玥波等一大批主流相聲演員,德雲社的前相聲演員,郭德綱曾經的徒弟何雲偉也出現在了現場,用的名字卻還是原來的何雲偉,這就有點「司馬昭之心」了
  • 非主流相聲的勝利?郭德綱加盟央視當導師,于謙乾兒子或參賽
    說起相聲,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許就是德雲社,在不知不覺中德雲社似乎成為了相聲的代名詞。德雲社的隊伍越來越壯大,演出也到了一票難求的地步,然而誰能想到,曾幾何時德雲社不過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非主流。,其實郭德綱的非主流相聲和相聲名家們所推崇的相聲的矛盾由來已久,其中姜昆和郭德綱算是最大的死對頭。
  • 文藝範兒相聲在後臺打了架,非主流的郭德綱卻上了央視做金牌導師
    其實,了解相聲文化的觀眾們應該都清楚,之所以沒有請郭德綱和德雲社一干人等來參加今年的相聲大會,無非就是德雲社和郭德綱的相聲同相聲名家們所推崇的當今主流相聲格格不入。特別是在這一屆的非遺相聲大會中,姜昆在對當今相聲文藝事業的講話中,還特別地提到了一點,指如今的一些相聲演員在小舞臺小劇場進行表演的時候,可能觀眾們反響以及效果都覺得還挺好,可是一旦走向大舞臺,在面對全國觀眾們的時候,就開始遭遇到瓶頸。所以說,一些小劇場相聲很難登上更高端的大舞臺。
  • 何偉又變何雲偉,離開德雲社被主流相聲力捧:再參加非遺相聲大會
    ,相聲節目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目前相聲界又迎來了大事件,那就是「第二屆非遺相聲大會」即將到來。「福田藝術節暨第二屆非遺相聲大會」,將在10月29日至11月1日於深圳舉行,共計四天的時間,相比於第一屆「非遺相聲大會」6天6場縮短了兩天時間。
  • 眾主流現身非遺相聲大會,兩個名字刺痛老郭內心
    好好的一場相聲盛會最終成了鬧劇,有網友嘲諷,這是非遺相聲大會變「武林風」?去年首屆非遺相聲大會上,德雲社上下無一人受邀前來,作為當下影響力最大受眾最廣的相聲團體,卻無緣參與業內著名的相聲聚會?「草根」出身的郭德綱發跡於小劇場,早年間的作品也大多都貼近於群眾。姜昆一眾則是「自詡」為主流,不贊同更是不欣賞前者的這種「低俗段子」。
  • 同是主流相聲演員,苗阜為什麼會被張玉浩打?真應了郭德綱那句話
    前兩天,《第二屆非遺相聲大會》閉幕,這次大會可以看做是「主流」相聲人才的盛會、郭德綱、宋丹丹對盧鑫玉浩的表演讚不絕口,認為兩個人未來大有前途。郭德綱也說過,相聲演員能一塊吃苦,很難能一塊享福,一旦涉及到金錢利益,必然分裂。
  • 郭德綱當選央視導師,卻被「相聲大會」拒之門外,相聲該何去何從
    「一年一度非遺相聲大會。」而此次能在「主流相聲」中亮相,也確實有些匪夷所思。,要在相聲界中「拉幫結派」,同都是說相聲的,誰能發揚光大都一樣。而「主流相聲」因為站位不同,已經脫離了群眾,沒了群眾的相聲還能算相聲嗎?
  • 有人說郭德綱不被主流相聲接納,到底誰是主流相聲?
    在一些網絡的文章中,我們總是看到有一些作者說郭德綱所帶領的德雲社不被主流相聲所接納,被排除在外。包括近期有一篇文章還指出郭德綱參加央視節目的錄製,海報上沒有郭德綱,因為他的相聲不被主流相聲所接納。那麼什麼是主流相聲?
  • 從主流轉變為非主流相聲演員,郭德綱都說他是德雲社的半壁江山
    提起德雲社有一位不得不提的相聲老藝人,那就是張文順老先生,起初的德雲社還不叫德雲社,德雲社前身是「北京相聲大會」,而張文順就是創始人之一其捧哏風格幽默含蓄,自成一家,多年來發掘、保存、上演了很多瀕臨失傳傳統單口相聲,生前是中國相聲21世紀復興的奠基者之一。2009年2月16日凌晨,張文順老爺子與世長辭,相聲界又隕落了一位「巨星」。說到張文順,那絕對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向人低頭的事情他不幹,背叛愛情的事他更不幹。
  • 郭德綱口中的「主流相聲演員」究竟怎麼定義?
    嘴裡的主流,就是當年那幫各個文工團的活躍在電視節目上的體制內相聲演員。郭德綱正是在這一歷史時期,同時也是相聲最低谷之時,劍走偏峰,開闢小劇場,真正走上百姓舞臺,並以《相聲五十年之現狀》,而姜昆作為當時這一社會群體的典型人物,在某些作品中被提及,也是既有砸掛的成分,又有實際的情緒表達。
  • 被「主流拋棄」的郭德綱,去央視做導師了
    相聲界向來是講究師承關係,當年郭德綱北上北京的四九城尋求一個落腳點,甚至一度要拜師某一位相聲大家的弟子為師,但是個中緣由的阻礙,讓郭德綱最終被拒之門外,三次北京之旅,一次更比一次寒心。沒辦法,不服輸的郭德綱開始創立自己的「草臺班子」,那些年德雲社還叫「北京相聲大會」,入不敷出的經營狀況硬是被郭德綱憑藉一己之力「盤活」了。
  • 苗阜挨揍,發文賣慘後秒刪,疑似主流相聲內訌?
    這是上海東方衛視原創的喜劇真人秀,節目的三名觀察員,也就是評委,馮小剛、郭德綱、宋丹丹仨人,評委們對他倆的表現,讚不絕口,認為兩個人前途不可限量。一檔高質量的節目,高強度密集的比賽,對參賽選手,都是一個極大的提高與促進。
  • 走主流的路讓姜昆無路可走?繼馬志明之後,又一大師為郭德綱正名
    走主流的路讓姜昆無路可走?繼馬志明之後,又一大師為郭德綱正名今年應該是郭德綱最高興的一年,因為他終於得到了同行的認可。
  • 非遺相聲大會少了郭德綱,而楊少華之子加入德雲社,郭德綱賺大了
    但是在相聲界,郭德綱和很多同行們卻有著說不清的恩怨,包括很多熟知的相聲名家。郭德綱也曾在自己的段子裡內涵其他同行,而一些相聲名家也和郭德綱斷了聯繫,當然也不乏也有相聲名家加入德雲社。但最近舉辦的第二屆相聲非遺大會也很圓滿,係數名家現場表演,卻唯獨缺少了郭德綱。
  • 相聲主流非主流什麼的,都是買賣而已!
    師勝傑就差點意思了,雖然郭德綱拜侯耀文他是保師,但師勝傑在德雲社大紅以後,跟郭教主漸行漸遠,而且還公開炮轟郭德綱劃分的「主流非主流」,所以德雲社粉絲們都把他劃上小圈圈,拉入了萬惡的主流相聲名單。說白了,主流非主流並不是一個普世的概念,它僅僅存在於德雲社以及受眾群中,而這個概念的歷史使命,就是給郭德綱立人設而已。除此之外,一毛錢作用也沒有。
  • 非遺相聲大會,到底有沒有邀請德雲社?郭德綱:會壞很多規矩
    如今的相聲行業,說振興有點為時過早,即使郭德綱本人對於相聲行業的未來,都無比的悲觀,可以說現在的相聲行業,只能說是「夕陽無限好」,可惜「只是近黃昏」。正因為對相聲未來的如此悲觀,所以郭德綱才自稱是相聲行業的「守陵人」。
  • 非遺相聲大會,到底有沒有邀請德雲社?郭德綱:會壞很多規矩
    郭德綱認為他靠著相聲吃飯,這件事不難,他的兒子郭麒麟,以及德雲社的很多徒弟,也能吃上這碗相聲的飯,但是再往後徒弟的徒弟,就沒法保證了,誰也不知道那個時候,相聲到底死沒死。正因為對相聲未來的如此悲觀,所以郭德綱才自稱是相聲行業的「守陵人」。
  • 盧鑫玉浩的主流相聲之路,被苗阜斷了念想,未來何去何從?
    現在的民間相聲團體,除了德雲社之外,基本上都和主流相聲界保持良好的關係,盧鑫玉浩也是如此。,但是在主流相聲界組織的很多演出中,都選擇了積極參與,比如最近的第二屆非遺相聲大會。畢竟都是圈內人,保持相對融洽的關係對事業發展有百利而無一害,這麼多年來,相聲行業不過出了一位郭德綱,大部分民間相聲演員還是不願意得罪主流相聲界。
  • 被主流相聲「看不上」的郭德綱,為何受到央視青睞?3能力是關鍵
    >,更多的是被所謂的「主流相聲」所「看不上」其實不光「主流相聲」,一些主流媒體也都對郭德綱頗有言辭。,能成為導師毋庸置疑,但郭德綱卻一直被主流相聲「看不上」。退一萬步講,能帶出德雲社一眾優秀的徒弟,他的人品能差到哪去?
  • 和主流相聲界打得火熱的高曉攀,出書為什麼非要請郭德綱作序?
    而姜昆帶領曲藝屆的海外巡演,相聲節目中,也只有高曉攀才拿得出手。,他也趁熱出了一本書,名叫《別慫》。他放棄了很多主流大家,卻偏偏來找郭德綱作序。 郭德綱把這本書看了一遍,立刻嚴肅地對高曉攀說,把其中的一個章節刪掉,否則對他不利。但這樣的要求,被高曉攀嚴正拒絕,堅持一字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