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著名的專題集郵家、中國首位世界郵展金獎獲得者李伯琴先生多年來致力於中國專題集郵水平的提高,成立了《華夏專題郵會》,本人也是該會的理事,但遺憾多年來未作出什麼貢獻,可謂實不名歸。與伯琴先生見面還是2019年末全國集郵聯會議,寒暄之餘,先生送我一枚李昌鈺博士工作室紀念明信片,並親筆在明信片上籤上自己的名字。
明信片由北京公大聖龍科技中心監製,策劃者張慧芹系科技中心主任、刑事技術鑑定專家教授,李伯琴先生擔任了明信片的設計工作。明信片左圖為李昌鈺博士工作照,明信片配以2016年中國郵政發行的世界法醫學奠基人宋慈郵票,燙金的中心會徽位於郵票左側,唯一遺憾的是郵票未加蓋日戳或紀念戳,無法確定工作室成立的時間。

李昌鈺博士大名鼎鼎,曾是美國康乃狄克州警察廳廳長,美國康乃狄克州刑事科學鑑識中心主任,他曾參與偵查了發生在世界46個國家地區的8000多起案件,法庭出證1000次以上。一生獲得過30多個榮譽博士學位。並受聘於世界各國300多警校、司法、鑑定機構。受勳及獲獎800餘次,曾獲得美國鑑識科學學會的傑出刑事犯罪專家獎;國際鑑定協會多納羅獎,1999年獲我國國務院友誼獎及2016年上海市白玉蘭獎。

12月18日百家號發表的透過中法郵票談法醫那些事,對於發生在美國的高速女屍案件在《羅卡定律》的運用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並未做詳細說明,故在此略作補充:
法證專家斯普林格(女)在現場勘查中發現了至少五處有交叉的、令人感興趣的地方。1、死者脖子上的尼龍繩表面有某種真菌,基比的汽車腳墊上也發現了這種真菌;2、死者身上發現了別「人」的毛髮與基比大腿內側的毛髮相同;3、死者衣服中出現了動物毛髮竟然與基比家的貓的毛髮一致;4、死者嘴裡被堵塞的內褲沾有外來纖維與基比汽車腳墊上的纖維結構相同;5、纏繞死者脖子上的尼龍繩上出現的細微紅色油漆點與基比汽車上發現的尼龍繩上的紅色油漆點纖維材質相同。如此多的證據重合點用巧合是解釋不通的,最終在證據面前,基比低下了罪惡的頭顱。
美國高速女屍案件是在實踐操作中,忠實踐行了羅卡定律關於「凡兩個物體接觸,必會產生轉移現象」的理論。即行為人(犯罪嫌疑人)必然會帶走一些東西,亦會留下一些東西,現場必會留下微跡證。那麼,反之呢?羅卡定律同樣可以幫助無辜者洗脫不實冤屈。下面,我們一起分享一下,李昌鈺博士參與的一起案件。
1991年,甘迺迪總統的侄子威廉士史密斯被控在豪宅中性侵了一位女子,女子控訴史密斯從背後將其扯倒在草坪上,不顧她的極力反抗強暴了她。史密斯承認雙方發生了關係,但雙方是自願的且地點位於床上而非草坪。法庭之上,控辯雙方各不相讓,一度陷入糾纏之中。此刻,李昌鈺博士作為專家證人登場,他表示,自己認真檢查了所謂受害人當時穿著的衣服和內衣,並未在上面發現任何泥土和草籽的痕跡,而且這些衣物的纖維完好,並未出現因在粗糙的草地上摩擦而顯現出損壞的痕跡。為了進一步闡述觀點,李昌鈺博士拿出一塊曾經在案發現場草地上輕輕摩擦過的手帕,在顯微鏡下,手帕上草籽和摩擦產生的痕跡清晰瞭然。遵照羅卡定律原則,這個所謂的草地性侵案件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最終,法庭當場宣判史密斯無罪釋放。對於此案而言,與其說是史密斯獲勝,不如說是羅卡定律獲得了最終勝利。
感謝李伯琴先生送我的明信片,又一次重溫羅卡定律,並戲劇性地把李昌鈺博士也牽扯進來,是不是很有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