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裡古鄉村,安徽巢湖這個唐嘴村,不止有舊舍鄉愁!

2020-12-25 農村時空

借問邑人沉水事,已經秦漢幾千年,安徽巢湖北岸唐嘴,水下遺址,千年村落文風昌盛,畫裡美麗鄉村……

巢湖北岸,唐嘴為傳統古村落。

唐嘴,安徽省傳統村落、安徽省千年古村、安徽省鄉村旅遊示範村、安徽省美麗鄉村中心村。

唐嘴古村歷史悠久,臨近北岸邊大量水下文物,證明了早期人類在此居住與活動。古時有巢國城池,以及傳說中的「陷巢州」都和唐嘴有著關聯。

走進唐嘴村,別樣景致,戶裡人家,有著湖岸特色的鄉村文化。

古村錯落有致,從其面積,可以看出唐嘴是一座人居聚集的大村落。

古祠堂遺留下的古物,見證了唐嘴當年的人文發展以及姓氏流動。

村中一處斷牆屋門,為舊時大戶人家。如今雖沒落,但從遺蹟可以看到當時門庭富裕。

傳說屋主早年修建因與鄰居屋高有牴觸,兩家打起官司告到縣府。都是大戶家族,一家騎著高頭大馬,一家抬轎進城,招搖一番後,也沒理論個因果。兩家不僅近親,又是近鄰,於是兩家彼此言歡牽手而歸。

唐嘴村保留下來的民居群,為典型江淮傳統建築特點。

舊時,房屋建築考究,多為大戶人家。

歷史上,唐嘴原住民為唐姓,楊、趙、施姓後遷入。歲月更迭,遷入唐嘴的趙氏人丁興旺,在村裡逐漸佔主導地位,而唐氏人口卻在減少,逐漸萎縮。唐姓忌於「糖」(唐)化於嘴,所以逐漸遷出。趙姓成為村中主流,繁衍生息。

村中古井,井欄溝壑,滄桑唐嘴有歷史。

村中另口古井,建有井亭。

井亭所在,居村中心,為唐嘴人居集中活動之地。

唐亭所在,想起村中姓氏說法。舊時巢湖大水淹村,唐施兩姓遷往別處,留有趙楊兩姓留守村中。形成「唐化於水」的當地典故。

清道光年間一場大水走完了唐姓,剩下趙楊姓。村人於是準備改名叫趙楊村。楊姓人反對,說「糖」化於嘴,再把「羊」子罩住,都有忌諱。於是商量後楊姓群聚到村子汪家巷邊,後來有楊姓還是「羊不入罩」,遂再遷鄰村與董姓群聚,逐漸形成了現在的楊董村。

唐嘴規劃發展,成為鄉旅中可看之地,村中有著民俗展示館。

唐嘴自古重教,明清時期出翰林、舉人4人,四大秀才名揚鄉黨。近現代文風更盛。抗戰期間,巢縣淪陷,縣城和烔煬鎮許多私塾停辦。在這樣環境下,唐嘴仍有七所私塾館和一所小學正常開課。

1900年,鄉儒楊鼐,興辦「唐嘴學舍」。民國時期,楊叔青任巢縣一中校長。1929年青年趙華康加入巢含特支,1931年方原在北平入黨,1938年方原、沙流輝抗大畢業,奔赴沙場。抗戰時期,這裡是二、七師重要交通線和巢縣縣委所在地。唐嘴出人,與重教有關。

村中唐嘴大塘為全村水源集中地。明末,趙氏遷入,人工挖掘出十二畝水塘,引入周邊山流水。為防汙染,並於塘西再挖小塘承水,確保大塘水質清澈乾淨。

民宿成為親歷農家生活的體驗休閒場所。

唐嘴發展,成為環巢湖北岸上一處亮點。

秉承於新時代下鄉村發展變化,以及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規劃指導。古村展新顏,唐嘴不僅有舊舍鄉愁,更有新農村的懷想和願景。

來自巢湖發布 文/圖:楊鈞

相關焦點

  • 安徽人的鄉愁裡,藏著什麼?
    鄉愁,大概鐫刻於每一個中國人的基因裡。安徽,從南向北。雲氣蒸騰的大川環抱星星點點的湖泊;候鳥翔遊在丘陵茂密的林海;河流在平川肆意奔流。先人棲息於斯。今天,安徽是全國僅有的5個糧食淨調出省之一,每年調出優質糧超過1000萬噸。是糧倉,但並不止於此。2019年,安徽肉蛋奶總產603.2萬噸,較2015年增長3.2 %;
  • 合肥這個村入選第七批安徽省千年古村落,此前已有24處…
    開展地名文化遺產認定工作,對保護歷史古蹟、挖掘地名文化遺產記憶以及傳承優秀地名故事有推動作用,讓海內外遊子能更好地記住鄉愁。 劉新軍說,安徽歷史悠久,地名文化遺產豐富。從2014年開始,安徽率先在中國開展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地名文化認定保護工作。評定的硬指標包括集鎮、村落形成至今達1000年以上,專名沿用也要達1000年以上;軟指標則是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內涵等。
  • 安徽巢湖:「內外兼修」讓鄉村風景美 風尚優 文化濃
    「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對理想中的鄉村生動的描述。隨著安徽省巢湖市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優美的田園景觀、濃鬱的風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蘊被逐步挖掘出來。柏油路、石子路、遊步道,文化主題公園把鄉村扮靚,現農村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朋友周末休閒的首選。
  • 安徽巢湖:「5+N」模式破題鄉村文化振興
    圖片來源:巢湖文明網  品牌「樹起來」。打造「理響巢湖」宣講品牌,全市通過組建鎮街新時代文明實踐宣講團、社科理論骨幹專家宣講團、紅色巢湖宣講團等6支專業宣講隊伍,廣泛開展「理響巢湖」理論大眾化普及活動,培訓幹部群眾3.2萬餘人。
  • 看山望水憶鄉愁 美麗鄉村入畫來
    一條條鄉間小路整潔通暢,一座座農家小院瓜果飄香,碧水青山間白鷺上下翻飛……初秋時節,記者跟隨農業農村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進美麗村莊」記者行活動,在安徽滁州天長市、馬鞍山市當塗縣等地的農村採訪發現,通過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汙水治理、綠化硬化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措施,不但實現了生態宜居村莊美,更推動了一場鄉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望得見山
  • 旅遊:巢湖鄉村旅遊示範點,昶方!
    在黃麓的腹地,在烔長路的南側,有一個擁有600年歷史的美麗鄉村——昶方。作為巢湖鄉村旅遊示範點,今天的昶方開始著力打造鄉村旅遊,招攬八方遊客,已經成為烔長路沿線一個不得多的特色旅遊鄉村。昶方村誕生誕生於元末明初,距今已經六百年歷史。
  • 青島藏馬鎮「鄉村會客廳」:半是鄉愁半是風景
    「鄉村會客廳」的市場定位是「旅遊度假的中國北方院子、耕讀文化的實踐體驗平臺、鄉愁記憶的收集展示中心」。「鄉村會客廳」利用大馬家疃村鄉親們閒置的農房打造鄉村會客廳,為城市居民提供鄉村休閒生活體驗,作為推動鄉村振興和鄉村旅遊事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在幫助實現農民增收的同時,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 濟南:那些美麗古村落,人去村空,讓我們如何守護那最後一抹鄉愁
    十多年前,開始喜歡徒步,喜歡登攀,喜歡山,喜歡水,喜歡漫山遍野的翠綠,也喜歡山溝溝裡孤零零的一個個村莊,「雞鳴犬吠炊煙起」,十幾年的時間,濟南南部山的山爬了大半,每每遇到那些山裡的村落總是有一種難言的情懷在裡面,是那淡淡的鄉愁,還是那純情的問候,或許兼而有之,走的路多了,見得多了,總是就會想一些問題的。
  • 吳品峰:古石雕裡有鄉愁
    福州晚報記者 雷巖平 鄭瑞洋/文 見習記者 林雙偉/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石』馨……」在連江縣城玉荷西路的鬧市一隅,吳品峰窩在他的「一品堂」裡,品石雕、盤石權,呈現了別樣的《陋室銘》。古時,秤砣稱「權」,秤桿稱「衡」,合稱「權衡」。隨著電子秤的普及,石權逐步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 巢湖小區隨處可見的綠色舊衣回收箱曝「驚天內幕」?舊衣服最終流向了哪裡?真相讓人……
    巢湖很多小區都有這種廢舊物品回收箱,許多人也捐贈過衣服,鞋帽等但是你捐贈的東西到底去了哪裡,你知道麼?記者又撥通了安徽利民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的電話。一番交流後,記者獲知對方正是公司負責人趙某某,趙某某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總部設在安徽滁州,在安徽多座城市都設有分公司,公司此前一直從事舊家電回收生意,不久前才開始涉足舊衣物回收。
  • 佛山老人保留著榕樹下乘涼的習俗,他們說乘的不止是涼還有鄉愁
    老榕樹下搖著蒲扇乘涼聊家常曾經是珠三角地區鄉村一道夏日風景線,承載著鄉村的記憶與故事。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以及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都躲到空調房裡乘涼了。在佛山市十大嶺南水鄉古村之一、羅南生態園旁邊的隆慶村,村裡的老人們仍然保留著榕樹下乘涼的習俗,他們說乘的不止是涼還有鄉愁。
  • 古民居、鄉愁,你記憶中的那些美好,福清幫你留著
    通過場景實物、圖文語音等形式,將各個時期具有福清味、莆仙味、古早味的東西,把老華僑特色、傳統民俗、媽媽味道的情景展示給觀眾,讓觀眾重拾兒時記憶,感受鄉土氣息, 留住鄉愁。「這些溫存的記憶,讓家更能安撫人心。」
  • 美麗鄉村入畫來!雙聯村,你愛了嗎?
    凜冽冬日,走進臨洮縣洮陽鎮雙聯村,舊農具、老物件掛滿牆壁,馬家窯彩陶模型遍布村子角落,如同一處開放的民俗博物館。近年來,臨洮縣依託「千村美麗」省級美麗鄉村項目,全力打造雙聯村「狄道鄉韻」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
  • 三衝匯流,巢湖之源
    八百裡巢湖,四面環山,波光帆影,景色嫵媚。兩岸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巢湖流域水系發達,入湖河流有我們所熟知的南淝河、十五裡河、派河等。而被稱為巢湖南岸源頭的則是發源於「起風尖」(海拔564米)的山泉形成的三條溪流(俗稱大寨河、小寨河、交窪河),匯聚到廬江縣三衝村,形成了馬槽河匯入巢湖。三衝村因此被稱為「三衝匯流,巢湖之源」。2015年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之江河萬裡行欄目組曾來此拍攝節目。「巢湖之源」位於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三衝村。「衝」是廬江方言,即山間的平地。 「三衝」,即三個山衝。
  • 含山美食美景——太湖山下的「湯和諧院」青舍民宿品出家的味道
    這就是我們的大安徽, 青磚碧瓦連著馬頭牆;就算我用一生也道不盡那徽皖的滄桑;這就是我們吳頭楚尾之稱的大含山,千百年無聲的滋養,就算給我一生也想不夠那故鄉的模樣。民宿和旅行的碰撞,可以說是一種完美的慰藉,可以在任何一個新的城市、鄉村擁有短暫的生活,須臾幾日,也是一種另外的生活狀態,很容易抽離出原本的生活軌跡,不羈且自由。所以就尤其喜歡沿途風景及特色民宿中的美食與音樂,不同的風景就會有不同的心境,閒暇的時候整理下來這些圖文,希望在旅途中的你能夠遇見。
  • 安徽喜添新高速,投資91億元,沿線明光,巢湖經濟即將提速
    這樣,我國城市道路的壓力就無意識地加重了,我國近期一直加大對城市基礎道路的投入,這是為了保證大家的出行暢通無阻,最近安徽公路建設又有一個好消息,安徽新高速,投資91億,時速120,沿線明光,巢湖經濟即將提速!
  • 體驗鄉村生活,慰藉鄉愁,英德活石水村旅行記
    小編想跟大家分享一家可以「體驗鄉村生活,慰藉鄉愁」的民宿,竹影婆娑,稻花飄香,九龍河緩緩流過,村中湖島花海,寫滿田園詩意。活石水村,興建於清朝康熙四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村內民風淳樸,村民熱情好客,有著濃厚的客家氛圍。
  • 12月8日(周二)巢湖早報
    巢湖空中「交警」,現身勸導文明出行 12月7日上午,巢湖市城區各大菜市場、商場上空突然傳來一陣響亮的喊話聲。聽到喊聲,賣菜、購買商品或步行在路邊的群眾,紛紛仰面睃眼一探究竟。
  • 溫州泰順:鄉村宜業宜遊 「鄉愁」甜在心頭
    「兩最」工作的開展,為「最美鄉愁村」的打造定下了基調,讓「鄉愁」有了落腳處。周氏宗祠打造成家風家訓館,老宅修繕成為旅遊集散區,村口廊橋「瀠秀橋」翻新……未來,這些見證上村村發展傳承的老建築,將依據「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改造提升,在保留整體框架的前提下,被賦予新的使用功能,為將來村裡打造農旅產業埋下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