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這是對理想中的鄉村生動的描述。隨著安徽省巢湖市新農村建設的全面推進,優美的田園景觀、濃鬱的風土人情、深厚的文化底蘊被逐步挖掘出來。柏油路、石子路、遊步道,文化主題公園把鄉村扮靚,現農村正在成為越來越多城市朋友周末休閒的首選。巢湖市通過新農村建設,大力發展休閒農業,實現鄉村振興,行走在巢湖的鄉村,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生機和綠意,美麗的村莊、興旺的產業、淳樸的民風,「文明之花」處處綻放,文明新風潤澤鄉裡。
鄉村公益廣告 讓美麗鄉村勁吹文明風
公益廣告是被「靚裝打扮」的新時代寵兒,色彩豔麗、主題鮮明、圖文並茂;「她」們是鄉村最吸引人的風景,集知識性、趣味性、可讀性於一體;「她」們是滿滿正能量的心靈雞湯,讓人隨時隨地閱讀,不知不覺接近,耳聞目睹薰陶。
一村一特色,一牆一風景,變牆壁之「廢」為精神文明之「寶」,這些「會說話」的牆遍布城鄉,隨處可見已然成為做「活」農村文化的好推手,倡導巢湖文明新風的新陣地景。
蘇灣鎮山戴村牆繪。圖片來源:蘇灣鎮
壩鎮石塘牌樓村村規民約。圖片來源:壩鎮
昔日單調的圍牆不再呆板灰暗,而是通過一幅幅生動的公益廣告,展示著城市自己的氣質風貌。戶外宣傳屏、工地圍擋、文化牆等都成為打造鄉村新風景的載體,時刻倡導文明新風,使廣大村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啟迪和教育,營造文明和諧的濃厚氛圍,起到了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作用。走在村頭,隨處都能見到一幅幅會「說話」的文化牆,多彩的文化牆,不僅美化了環境,還豐富了居民的精神空間。
欄杆集鎮柳集社區戶外宣傳欄。圖片來源:欄杆集鎮
烔煬鎮烔煬社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益廣告。圖片來源:烔煬鎮
烔煬鎮大程村美麗鄉村公益廣告。圖片來源:烔煬鎮
夏閣鎮公益廣告牆繪。圖片來源:夏閣鎮
多元化表達、多載體呈現的公益廣告,讓每一位村民抬頭可見文明、駐足可觀文明,文明走進每一個村民心靈深處,一幅幅公益廣告,就像村頭的「文明宣傳員」,扮靚了巢湖美麗鄉村面貌,傳遞著文明向上的正能量,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
村規民約 「約」出美麗鄉村「正能量」
欄杆集鎮陳泗灣村規民約文化牆美麗成畫。圖片來源:欄杆集鎮
村規民約牆繪宣傳。圖片來源:欄杆集鎮
「嚴治家敬長輩,將勤儉不浪費,明事理守法律……」在巢湖市欄杆集鎮美麗鄉村陳泗灣村的白牆上、宣傳欄裡,隨處可見此類接地氣的村規民約。近年來,該鎮堅持把完善好、運用好村規民約作為鄉村治理的重要載體,貫穿於人居環境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等全過程,規範村民行為,匯聚美麗鄉村建設「正能量」。
以「孝」為主題的村規民約牆繪。圖片來源:欄杆集鎮
以「誠信」為主題的村規民約牆繪。圖片來源:欄杆集鎮
村規民約潤德無聲,助推鄉風文明。欄杆集鎮以村規民約為抓手,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充分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實際,巧妙地將當下國家大政方針、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等內容融入村規民約之中。利用文化牆、宣傳欄、道德講堂、「十星級文明戶」評比、「身邊好人」推薦表彰等形式開展廣泛宣傳,擴大村規民約影響力,讓文明鄉風在潛移默化中走進千家萬戶,引導廣大群眾遵守村規民約,倡導新風,弘揚新時代正能量,進而形成使村民能夠自我管理、自覺遵守、促進鄉風文明的長效機制。
欄杆集鎮陳泗灣村規民約與十星級文明戶評選宣傳欄。圖片來源:欄杆集鎮
村規民約在推進社會文明進程、提升全民素質、建設美麗鄉村、實現村民自治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欄杆集鎮將進一步加大對村規民約的制定與宣傳,與時俱進,不斷創新,修訂出更加接地氣、迎時代的村規民約,讓文明之風吹遍大街小巷,使鄉風更加文明,民風更加和諧。
畫裡鄉村 書寫新時代鄉村發展新篇章
為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要求,巢湖市烔煬鎮結合實際、積極探索,有效推進文明實踐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
強陣地,搭建學習平臺。示範引領帶動。烔煬鎮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並以南湖方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示範點,相繼成立1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累計開課150餘次,參課群眾8500餘人次。理論宣講先行。積極邀請黨員幹部、高校教授前來授課,目前,南湖方新時代農民文明實踐站已開展各類宣講22次。整合有效資源。整合老年學校、道德講堂等教育資源,完善新時代農民文明實踐站工作職責和宣講方案,結合實際制定課程計劃。
烔煬鎮南湖方村。圖片來源:烔煬鎮
接地氣,拓展宣講形式。「室內課」+「戶外課」。在室內開展「課堂式宣講」的同時,以方便群眾為出發點,在田間地頭、種養殖基地等場所開展政策宣傳。「必修課」+「選修課」。「必修課」是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的課程;「選修課」是根據不同季節生產生活需求,由村民自主選擇的課程。「專家課」+「草根課」。邀請專家學者授課,深入淺出講授理論知識;組建草根宣講團,通過真人、真事、真心話謳歌新時代。
南湖方農民文化樂園。圖片來源:烔煬鎮
促轉變,確保文明實踐成效。從分散居到集中聚的轉變。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活動為群眾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機會,有助於文明新風的傳播,促進共同提高。從陳規陋習到文明新風的轉變。建立電子閱覽室、圖書室、書報館,成立腰鼓隊、舞蹈隊,舉辦「村晚」等活動,豐富了村民文化生活,純正了社會風氣。從落後村到文明村的轉變。通過傳授技能、解讀政策等行動,助力了鄉村建設,書寫了新時代鄉村發展新篇章。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美麗家園」
巢湖市散兵鎮蓮塘村為改善廣大村民的人居環境,結合「巢」美鄉村志願服務主題,以農村環境整治和農村改廁「三大革命」為契機,深入組織開展「美麗家園」活動。
組織到位造氛圍。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美麗家園」活動領導小組,落實了村書記、主任包片,村幹部、黨員包戶的責任機制,並成立了「十戶聯動互助組」,為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組織基礎。二是強化宣傳引導。採取召開村民大會、張貼標語、發放宣傳單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美麗家園」活動的重大意義。三是注重典型引導。組織開展「五美農民」評選活動,增強村民榮譽感,提高參與「美麗家園」活動的自覺性。
散兵鎮鄉間小路。圖片來源:散兵鎮
重點突出抓實效。一是實施「三清三改」活動。組織村民大力開展清垃圾、清土石堆、清亂堆亂放,積極改水、改廁、改院。二是加大「星級文明戶」家庭創建力度。通過開展村民自評、村民小組評議,評選「星級文明戶」,調動村民積極性。
散兵鎮清澈的池塘。圖片來源:散兵鎮
健全機制固成果。一是完善村規民約。以環境整治為主要內容,重新修訂了村規民約,發放到戶,張貼上牆,規範和約束村民的行為。二是建立獎懲機制。建立環境衛生檢查評比制度,每季度開展一次評比,公示評比結果,鼓勵先進,鞭策後進。三是加強監督管理。挑選衛生監督員,隨時發現問題,督促改正,不斷鞏固環境衛生整治成果。
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田園景觀、濃鬱的風土人情……美麗鄉村建設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巢湖市通過推進農村三大革命整治工作、倡導移風易俗、滿足村民文化需求,讓美麗鄉村建設不僅僅停留在「面子」工程上,「內外兼修」讓鄉村風景美、風尚優、文化濃。(巢湖文明網綜合 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