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滴水條河中發現更多新聞素材

2021-01-18 三秦網

核心提示: 今天,本報全省水利系統宣傳通訊員培訓班就將圓滿結束,來自全省各地的202名基層水利宣傳人員在經過這三天緊張而充實的新聞培訓後,將作為《三秦都市報》的通訊員,面對更大更廣的受眾群,撰寫更多更精彩的水利新聞。

今天,本報全省水利系統宣傳通訊員培訓班就將圓滿結束,來自全省各地的202名基層水利宣傳人員在經過這三天緊張而充實的新聞培訓後,將作為《三秦都市報》的通訊員,面對更大更廣的受眾群,撰寫更多更精彩的水利新聞。

2014年度全省水利系統宣傳通訊員培訓班由本報聯合陝西省水利廳共同舉辦。三天時間中,培訓班安排了內容豐富、重點突出的新聞課程,邀請到諸多資深媒體人傾情演講,給學員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和交流平臺,培養和提高了他們的新聞素養。來自陝西省江河水庫管理局的通訊員趙榕在心得中寫到,被本報周刊編輯部主任張念貽的演講深深打動,自己將結合此次的學習,用更敏銳的新聞眼光,從一滴水一條河中發現更多新聞素材,為讀者講述更多發生在水利戰線上的精彩故事。還有很多學員也從不同的角度暢談了自己的心得與感悟,由於版面有限,我們從中挑選出了幾篇與讀者一同分享,而其他的優秀心得隨後也將發表在《三秦都市報》通訊員交流群中,供學員們相互交流探討。

西安之行不虛之學

本想著在「光棍節」上課時,我會渾渾噩噩睡一天,然而,鼓舞人心的開班典禮和老師們精彩的講課深深地吸引了我。整整一天,我全神貫注地投入到緊張而快樂的學習中,受益匪淺。

印象最深的還是張念貽老師的講課。張老師是《三秦都市報》周刊編輯部的主任,他妙語連珠、幽默風趣,將枯燥的新聞線索獲取和挖掘講得惟妙惟肖,每一句都意味深長,讓人回味無窮。3個小時裡,我聚精會神,聽得津津有味,再看其他學員,坐得整整齊齊,聽得仔細認真,我們時而記筆記,時而看前面的大屏幕,時而被張老師的妙語連珠笑得淚花都流出來了。整個過程中,沒有學員們的說話聲,更沒有隨便走動的,更重要的是這個「手機控」時代,竟然沒有一個人玩手機。說句實話,這是我走出大學校園聽得最精彩的一堂課。最後,張老師講到他2012年挖掘「安瀾為民,成人舍己」的南鄭縣水利局局長蔣安成的新聞故事,將整節課掀向了高潮,也許我們都是水利系統工作人員的緣故吧,都對這位水利戰線上的大英雄產生了崇敬之情,更對眼前這位才思敏捷、知識廣博的新聞人肅然起敬。

華燈初上,和幾位學友結伴欣賞完西安美麗的夜景後,有同事發來微信問我學習怎麼樣,我毫不猶豫地回覆:西安之行,不虛之學。

陝西省隴縣水利局文雪梅

愛是投入的前提 敬是責任的緣起

培訓班開課以來,尤以張念貽老師的課收穫頗豐。張老師在課堂上放出一張照片,詢問道:「有沒有人認得這是哪裡?」看到僅有寥寥數人舉手,他不無遺憾地說,在座的都來自水利行業,連你們都不清楚,何況他人。

原來,照片上是當年南鄭縣水利局局長蔣安成遇難的地方。當時,《三秦都市報》本著求真求實的態度,帶著質疑與思考,先後多次深入南鄭,走訪了數以百計和蔣安成有關的人和事,最終寫就了「安瀾為民、成人舍己」的大篇幅專版報導。蔣安成以終極的方式詮釋了一個水利人忠於職守、愛崗敬業的精神品質,《三秦都市報》的新聞人們也用實際行動印證了他們求真求實的新聞理念。

張老師講到,記者是一個有情懷的職業,水利工作者又何嘗不是。愛是投入的前提,敬是責任的緣起。作為一名水利通訊員,我們應用記者敏銳的眼光和獨到的洞察力,以水利工作者的愛水心親水情,發現一滴水、一條河、一座城中的故事,走下去,沉下來,發掘更多水利戰線上的事跡,寫出更多真實生動的水利報導。

陝西省江河水庫管理局趙榕

架起新聞宣傳的橋梁

很榮幸參加了由陝西省水利廳和《三秦都市報》共同舉辦的通訊員培訓班。領導的講話、老師的講課,都讓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新聞宣傳工作的重要,也改變了我對通訊員工作的認識——通訊員是新聞宣傳工作的橋梁。

姬娜老師以自己撰寫的新聞報導為例,生動具體地講述了如何從日常生活中提煉新聞線索;張念貽老師以陝西優秀水利人南鄭縣水利局局長蔣安成同志英雄事跡報導為例,系統全面地講述了如何從素材中找新聞線索;尹維祖老師講述了新聞離不開群眾,新聞維護群眾利益,重視群眾的訴求。

聽完老師精彩的講課,我明白了通訊員擔負著聯繫記者與群眾的責任。只有寫作水平與自身業務水平共同提高,才能寫出有看點、樹立行業形象、群眾喜愛的新聞報導。通過本次學習,我不僅在新聞宣傳專業知識方面有所提升,而且增加了投身新聞宣傳寫作工作的信心。我不僅是一名水利人,也是一名新聞基層人,要肩負起宣傳水利工作的重任,多反映情況,提供新聞線索,架起新聞宣傳的橋梁!

陝西省水產研究所任敬

特殊的培訓

一場培訓,讓我們兩百多名水利宣傳人員齊聚在初冬的古城。對於基層通訊員而言,這是我們提高自身水平的平臺,為今後做好新聞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為普通的水利工作者,興水為民是我們的願景。如今水利事業正蓬勃發展,我們要鼓足幹勁,力爭上遊,以堅實的步伐幹好每一件小事,宣傳工作中積極的正能量和水利成果。

培訓拓寬了我的思路,讓我了解了一些寫作技巧,明白了寫作中要發掘新聞事件中蘊含的背景和深刻的思想意義。寫新聞必須要研究新聞,要寫出好的作品,關鍵還是要有正確的新聞態度,要深入新聞一線,反覆調查研究,力爭還事實以本來面目。這次培訓,對我而言是一種蛻變,對全省水利宣傳人員來說是一種提升。此刻,我對「八水潤西安」的水利骨架構建有了更大的信心,相信通過每一個人的努力付出,一定會構建出這樣美好的畫卷:微風吹來,水面上便泛起朵朵浪花,發出有節奏的譁譁聲,好像一支樂曲悅耳動聽。

閻良區水務局吳少飛

擺脫流水帳挖掘新聞點

很榮幸能參加這樣專業的通訊員培訓班,三天緊張有序的培訓中,我認真聆聽了各位老師的精彩講座,做好筆記,利用學習間隙向老師及其他學員請教交流,不僅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還更深層次地理解了新聞寫稿的技巧。

老師們的生動講解,讓我想到了自己寫稿的不足之處。以前我寫新聞,往往就事論事,寫成了流水帳。現在我明白了,想要擺脫流水帳,就要研究新聞背景,發掘新聞事件中蘊含的意義,每一篇文章都要反覆修改,反覆推敲。

此外,通過培訓,我知道了新聞寫作的方式、體裁、要素及重點,知道了怎樣去找新聞,怎樣讓新聞有價值,怎樣將原本枯燥的新聞變得生動有趣。我們的新聞多是工作中的安全生產和職工的生活,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更強的新聞開發能力,能夠挖掘出身邊「隱藏」的新聞點,經過深入思考與採訪後寫出更好的新聞作品。

寶雞市馮家山水庫管理局景亮

相關焦點

  • 對一滴水的多次白描
    (一滴水的白描)擁擠的俗世   面目全非的底色所有關於你的記憶風中殆盡江湖落到A4紙上    只有一片空白另一個結局是一滴水匯聚另一滴用餘生和命運分庭它不相信命運是最後霸主它要融匯更多的水賭一把再念成魔4.一滴水的白描終究只是一滴水別說漫過高山,跨過平原就連眼前的小土坡也難逾越蒸乾一點風吹草動,都是大災難但是,我有雲的前生雨的初心我是江河的一分子不曾勾兌,不曾暈染純白,就是我的本色5.暗之河一滴雨的江河
  • 石頭河,一條沒有一滴水,卻能發出流水聲的神奇河流
    雖然每條河都不一樣,但有很多不同的風景。這樣的風景不讓日感覺然風光也給了很大的視覺和聽覺享受的地方也很多,所以人們正在被開發,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今天的我們來說是世界上最古怪的河流,話還沒有靠近,川聽到水影也不接近。當天變化最大的河流是俄羅斯。這條河也有一個奇怪的名字叫石頭河。因為這條河的源頭都是石頭。這條石河子全長6公裡,但走近一看,卻看不到一滴水。
  • 如何整理碎片化的新聞素材,乾貨都在這裡啦!
    做記者的都明白一個道理,新聞寫作前,要確定題材,通過實地採訪、查找資料,搜集新聞素材,讓新聞素材「倉滿回流」。撰寫新聞稿件時,採訪的材料越豐富,寫作時越能得心應手,下筆若神,一氣呵成,做到快寫快發,增強新聞的時效性,同時寫出的新聞也自然飽滿,說服力強。如果手中佔有的素材貧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寫出內容豐富、有份量的新聞稿件,是絕對辦不到的。
  • 心聲| 一滴水
    心聲 | 一滴水 2020-12-16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聞素材可以這樣實現「一魚多吃」
    網際網路時代,傳播的信息呈現出多、雜、亂等特徵,記者如何在眾多繁雜的信息海洋中尋找出好的新聞源(新聞素材),考驗著一名記者的眼光。尤其在一些「同題報導」中,很多記者都會遇到挑戰。如何在同一種新聞素材下尋找出新的報導角度,如何能用大家都有的新聞素材為受眾烹飪出「新聞美餐」,是今天這篇文章要談的主要內容。
  • 《那條割裂生命的河》:在幾代人思想裂變中重審愛欲
    3月14日,該書研討會在京舉行,《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也以書面的形式表達了閱讀感受,陳忠實認為劉曉剛的作品素材與他的生活閱歷得到了很好的結合。本書《那條割裂生命的河》描述了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到今天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斷代史。作者以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般的篇幅和「野心」,來描述割裂人生命的長河中,幾代人生死愛欲的思想裂變。
  • 黃河是條什麼河?
    黃河是條什麼河? 2020-06-19 13: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散文:家鄉的那條河
    那條河何時形成,村中已無人知曉,只記得橫跨河面的石橋很有年頭了,曾有三塊乾隆年間的建橋石碑立在橋頭,如今早已不知去向。在我很小的時候,奶奶曾給我講過,年景不好的時候,夜間來村裡搶糧的「還鄉團」經常從石橋經過,嚇得村民紛紛在河岸邊找地方躲藏。這是我對那條河的最早記憶。
  • 手把手教你「加工整理」新聞素材
    新聞與寫作了解更多精彩內容 有傳媒的地方,就有《新聞與寫作》!新聞素材指記者在採訪中獲得的原始材料,是記者提煉新聞事實、新聞題材、報導主題和寫作新聞報導的基礎。素材加工與處理的具體方法是:一、普通事實情境化。事實是新聞中的關鍵材料。記者既要善於採用新穎、動人、鮮為人知的事例,更要善於將普通事實進行情境化處理,即將事實描繪或創設成一個可感知的具體情境。在美國房地產協會舉辦的一次演講賽中,一個演講者做了介紹費城的演講。
  • 《少帥》中反覆提到的那條河,承擔著更多你不知道的往事
    張學良和郭松齡曾在那裡對峙,劇中郭松齡初為少帥老師,為少帥講解地理知識時,也講到了這條著名的河,巨流河。 巨流河,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是中國七大江河之一,被稱為遼寧百姓的'母親河'。這條河古代稱句驪河,現在稱遼河,清代稱巨流河。影響中國命運的'巨流河之役',發生在民國十四年,當地淳樸百姓們仍沿用著清代巨流河之名。
  • 自治區廣電局研究打造廣西重點網絡電影《山的那邊有條河》
    9月2日上午,自治區廣電局召開劇本研討會,研究打造廣西重點網絡電影《山的那邊有條河》。會議邀請了9位行業專家形成劇本研討組,為《山的那邊有條河》主創團隊提供指導意見。該片以廣西河池市扶貧攻堅真實題材為素材,講述了龍隆、楊洋兩位九零後投身扶貧攻堅,在這場世紀之戰中綻放絢爛青春的故事。
  • ...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聊城 發現並解決涉河湖...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夏旭光 通訊員 於海東) 12月16日,記者從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長制工作以來,我市紮實推動河(湖)長制從「有名」到「有實」,從全面建立到全面見效,河湖治理成效顯著,水汙染得到有效遏制,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全市河湖「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景象已然顯現
  • 河長說河 | 愛「河」之心,人皆有之
    一、加大宣傳,召集更多愛「河」人士線上線下結合,擴大河長制覆蓋面。中興鎮以「萬、千、百」愛水護河宣傳體系為依託,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浸潤式宣傳模式,強化群眾水環境保護意識。每月開展1—2次河道巡查、河道保潔、河長制宣傳等志願活動,向沿河企業和村民發放愛水護河宣傳品、宣傳資料,以及通過宣傳橫幅、田間小喇叭等宣傳方式,切實增強群眾對水環境保護意識,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和監督河道管理保護的良好氛圍。二、模範帶頭,培養更多愛「河」之心河長制是責任制而不是「冠名制」。
  • 吃了一道菜,但是發現沒放鹽——看這條新聞的感覺。
    午休期間,無意中看見一條新聞:《黃渤與好友袁泉私下聚會,6歲二女兒罕露面!衣著樸素緊跟老爸》。很好奇,於是點開看看到底怎麼回事。看了半天,好像沒什麼內容,就是說:黃渤和好友袁泉帶著各自的孩子一起吃飯了!
  • 張娟 | 一滴水與另一滴水 ,久別重逢
    書:張娟 |虛構一場大雪 這是危險的事情讓每一片真實的雪,在想像中失去歸期 屋裡的光線和暮色必須恰好對稱世界,原本是一株新植的小杉 允許憂傷沿著雪紛紛允許風趕過一程又一程允許你再把爐火調旺一遍 這是冬天的深夜,雪花擁擠在一場虛無中,我們真實地活過|秋日筆記 從小區往西是一片荒地我確信它是過於孤獨了
  • 八年級下冊第20課《一滴水經過麗江》學案。獨特視角感受麗江的美
    (重點)2.理清作者的情感脈絡,品味優美語句在文中的含義及表達作用,體會作者以一滴水的視角去遊覽麗江的新穎構思。(難點)3.體會並感受作者對麗江古城的熱愛之情,培養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素養)背景資料2012年6月,阿來第三次來到麗江,應允寫一篇「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有關麗江的文章。
  • 天才槍手 只是杯中溢出的那一滴水
    如果說電影版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場場瞞天過海、驚心動魄的作弊過程,以及對男女主不同結局的唏噓,那麼劇版則擁有更多空間講述「故事開始的地方」。劇集開篇,平靜的表象之下,琳的生活一直被「作弊」包圍。英語拼詞賽場上,對方教練用寫有答案的橡皮提示選手;學校裡,數學老師通過補習班給學生洩題;校長承諾的全額獎學金突然變卦,需要她和同樣成績優異但家境貧寒的班克平分;家裡,一張收據讓琳發現學校竟向父親收取了20萬元贊助費……第一次,琳依靠實力取勝;第二次,她揭發了洩題的老師。
  • 泰州興化一河中發現男性屍體!警方發布通報
    7 月 30 日上午,一段警方在河邊打撈屍體的視頻在泰州市民朋友圈傳播,視頻中,一男子被裝在不鏽鋼籠中被打撈上岸,已經沒有生命體徵,不少市民猜測男子死因。"7 月 30 日上午,一段視頻在泰州市民朋友圈傳播,視頻中,警方正將河中打撈上來的不鏽鋼籠子搬到船上,籠子裡有一男子,已死亡。一時間,對於男子死因眾說紛紜,也有人懷疑是命案。
  • 沿蘇州河而行·貫通|17位漫步者的蘇州河關鍵詞
    2020年「沿蘇州河而行」小組共組織了8次漫步活動,從外白渡橋到外環,每一段路程中都能令人發現獨特的城市圖景。在體驗蘇州河兩岸濱河公共空間的同時,也引發了漫步者們對這座城市的回憶與思考。在2020「沿蘇州河而行」全程結束之時,漫步者們回顧了這一年的步行感受,並分享了屬於每個人自己的蘇州河關鍵詞。
  • 1500條4K素材免費授權下載使用
    4K素材,於是,他從他在全美國拍攝的4K素材中挑出了39個類別總共超過1500條在他的網站上提供下載。這些素材主要使用RED Dragon、RED EPIC MX或RED ONE MX攝影機拍攝,4096×2160解析度,MP4封裝格式。所有通過該渠道下載的4K素材都是免費的,你被允許在任何商業影片中使用該素材。世界上的很多大型公司,如微軟、耐克、HBO、NBC、三星等,都已經使用了其中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