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司機培訓!廣州讓公交車成為城市「流動的溫度」

2021-01-10 大洋網

重慶公交車墜江的悲劇,再次引起了大眾對公交服務的關注,司乘矛盾、乘車安全等話題成為社會熱點。不過,在廣州,隨著「友愛在車廂」品牌活動的持續開展,以及「微笑服務」「公交車長制」等措施的不斷推行,「廣州式讓座」「廣州式乘車排隊」、車廂內友愛互助的場景隨處可見。

記者從廣州市交委獲悉,近年來,廣州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圍繞交通法規、安全行車、應急技能、健康心理、文明服務等培訓工作要點,堅持指導公交企業每月開展駕駛員安全服務大小課教育、心理健康專項培訓、違規人員分類培訓以及其他特色培訓,不斷提升司機的服務品質和心理素質,讓公交安全問題發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友愛在車廂」走過32載構建「公交鄰裡新關係」

近年來,廣州大力打造快捷、方便、多元、舒適、智能的多模式城市公共運輸綜合體系,公共運輸服務水平日益提高。伴隨著廣州公交「硬實力」的提升,廣州公交「軟實力」也在不斷提升。其背後,「友愛在車廂」活動的持續開展,功不可沒。

據廣州公交集團一汽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上世紀八十年代,地處改革開放前沿的廣州,市場經濟飛速發展,但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步伐卻滯後於經濟建設,公交「乘車難」、吵架和逃票等現象時有發生。1986年,當時的廣州一汽公司5路線與文化公園等沿線12個單位聯合發起「友愛在車廂」活動,以構建文明車廂為初心,充分利用公交車這一流動的服務窗口,踐行傳播友愛文明新風,構建和諧公交。駕駛員、乘務員人員率先示範,友好待客,市民乘客則自覺文明乘車,相互形成合力,共同打造友愛溫暖的車廂。

到今年,「友愛在車廂」活動已走過了32年,其內涵和形式也變得更加豐富。據了解,作為最早的發起企業,一汽公司不斷通過豐富多彩的宣傳互動活動來提升市民對文明出行的認識與參與,聯合社會各行各業共同開展「愛心公益巴士」「禮讓斑馬線」「安全進校園」「綠色出行公益行」等主題教育公益活動,提高市民對安全出行、文明出行、綠色出行的關注,也讓不同行業、群體對公交服務和文化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感受。

此外,一汽公司還推廣公交文化建設來促進車廂文明。「廣府文化」「國學文化」「塗鴉巴士」「童心巴士」……各種車廂文化的背後,在展示廣州文化特色的同時,滿足了市民對公交服務日益提高的期望與需求,更通過良好的乘車環境,來引導乘客文明乘車。

隨著「友愛在車廂」活動影響的不斷擴大,廣州已初步構建起共治共建共享的「公交鄰裡新關係」。

「現在坐公交車的確跟過去很不一樣。現在的司機很細心,有時我上車不方便還主動扶我,等我坐穩了才開車。」乘客陳伯住在龜崗,每天乘坐3路線公交車到附近的茶樓喝早茶,他對近年廣州公交服務的變化提升豎起了大拇指。

服務是看到的變化,而市民的參與,使公交車廂成為了構建和諧鄰裡關係的重要載體。

「小李,我們小區周末有個志願活動,有時間一齊過來參加吧。」張阿姨口中的小李,正是129路線的年輕黨員。自從一汽公司開展了「友愛進社區」共建活動以來,公交企業與社區定期開展共建結對活動,一線駕駛員參與社區志願服務、文化表演活動,而社區則主動加強關愛公交司機、和諧司乘關係。

此外,廣州通過開展「公交開放日」「友愛服務集市」「文明出行進社區」等社區活動,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公交的發展,為服務的提升提出具體的建議,也讓企業更好地了解到市民出行的真實需求,從而提供真正讓市民滿意的服務,構建出駕駛員和乘客相互信任,具有廣式鄰裡情懷的公交文化。

對服務有意見?掃車廂內二維碼可「一鍵反饋」

去年,廣州市公交行業首推「車長制」,旨在為乘客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從駕駛員到「車長」,究竟有何變化?廣州市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車長可以說是企業最小單元的管理者,但是『官小責任大』。現在公交車大多是無人售票,但乘客對服務的要求不只是開好車。將駕駛員『提升』為車長,主要是提升服務意識,要求他們在保證乘客安全、讓乘客滿意、營造溫馨車廂氛圍等方面做得更多、更好。」

除此之外,從駕駛員到「車長」,對司機的要求也更多了。據廣州市公交集團一汽、二汽、三汽及電車公司等相關公交企業介紹,近年來,除了常規的安全駕駛服務培訓,廣州市公交企業還陸續建立駕駛員心理關愛管理系統和心理健康三級幹預體系,逐步覆蓋全體駕駛員。通過入職篩查開展崗前心理健康培訓,通過在職駕駛員心理健康評估定期掌握其心理狀態實現分類教育,通過專項培訓及緊急心理幹預解決駕駛員所面臨的各類心理困擾,對重點駕駛員開展陽光心態心理培訓,幫助駕駛員減壓放鬆,務求令駕駛員時刻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去服務每一位乘客。

工作重平時,完善日常工作巡查,確保安全有序也是保障公交安全的重要方面。記者了解到,廣州市交通部門定期組織各公交企業發動各級安全員進行及時排查,發現安全隱患(突發事件)苗頭,立即進行幹預,並開展「一對一」的談話、諮詢、教育,把事故壓制在初始階段。此外,市交通部門還組織各公交企業不定期對各基層單位開展相應培訓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各層級職工能熟悉掌握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法,切實履行安全監管責任。

值得一提的是,結合公交駕駛員實行車長制和「微笑服務」的推廣,廣州還在部分公交車廂內設置「車長評價二維碼」。乘客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知道當值車長的姓名和介紹,並可對這次乘車服務打分或提出建議,乘客的意見將納入對車長的考核評價中。平臺還可實現信息意見回復,第一時間解決市民反饋的服務問題。

「作為一名車長,我會更注重自己的服務。在確保安全駕駛的基礎上,儘可能考慮到乘客的舒適,並盡最大能力幫助有需要的乘客。」公交司機陳師傅表示。

不過,他也特別希望乘客們可以多點理解司機。「人多的時候,不一定每一個乘客的需求司機都可以聽到,但不會有司機故意不讓你下車的。這時候,相互理解和體諒就特別重要。」陳師傅說。

「每個人都會乘坐公交,公交安全和車廂文明絕不是司機一個人的事,而應該是車上每一個人的事。」採訪中,廣州市交委一位負責人表示,希望市民可以一起行動起來,在公交上文明禮讓,友愛互助,讓廣州公交的名片更閃亮。

【記者】餘秋亮

【通訊員】交通宣 陳旭東

相關焦點

  • 擦亮城市文明「流動窗口」
    如東新媒體訊 (記者 周雨霽) 眼下,我縣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做好公交車、計程車等窗口行業的整治工作,日前,縣交通運輸部門檢查人員在縣汽車站、渭河路公交停車場、大草港橋公交臨時停車場,對我縣149輛公交車和巡遊計程車開展專項夜間查處行動,加大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教育,整治和規範城區公共運輸秩序,營造文明的服務氛圍和良好的乘車環境。公共運輸文明是折射城市禮讓文明的窗口。
  • 威海開展公交人性化服務 成為城市流動風景
    近日,當山東威海27路公交車司機王芳駕駛公交車行駛至新威路南首時,突然發現一位婦女昏倒在路邊。王芳立即停車,將患者火速送到了威海市中醫院。這位突發疾病的盧女士5年前做過心臟支架手術。由於送診及時,經醫護人員搶救,盧女士很快脫離了生命危險。這種助人為樂的好事,在威海公交系統每年都有幾千件。
  • 浙江日報|鎮海公交:描繪城市流動「最美風景線」 服務惠民生 窗口...
    他們堅持黨建引領,踐行「滿意沒有終點站」的服務理念;他們熱衷於愛心志願服務,用實際行動弘揚社會正能量;他們為寧波擦亮流動服務窗口,也為這座城市悄然播下了文明的火種。 據統計,鎮海公交全年運載的裡程數超2400萬公裡,全年運送的乘客超3300萬人次。疫情中的一回回逆行而上,車廂裡的一個個暖心舉措,街頭的一次次傾力相助……都是對這群「最美公交人」的生動詮釋。
  • 中國流動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坊在廣州召開
    12月21日,中國流動兒童早期發展工作坊在廣州召開。國家衛健委幹部培訓中心黨委書記蔡建華,北京師範大學大學教授陶傳進,中山大學金宇副教授、華南師範大學張博副教授等從事兒童早期發展的專家學者、公益基金會代表、社會組織代表和來自社區兒童早期發展中心的一線老師代表共200餘人參加,探討流動兒童早期發展問題。
  • 漢壽縣開展公交車駕駛員心理疏導培訓
    為深刻吸取貴州安順公交車墜湖事件教訓,切實加強駕駛員心理疏導,嚴禁心理不健康、身體不適應的駕駛員上崗從事營運。7月29日和30日晚上,由縣交通運輸局聯合縣衛健局組織開展為期兩天的公交車駕駛員心理諮詢輔導集中培訓。
  • A3駕照可以無證直考 從事城市公交車行業收入穩定就業有保障
    考了C1再來增駕增駕A3沒必要,現在全國範圍內可以無證直考A3駕照駕駛證了,不需要再多浪費一個C1報考費,直接你想直接從事入公交車公司開城市公交車的話,無駕駛證直接報考是最省錢的方法。在廣州,這些駕校可以學A3駕駛證哦。想學車的友友們多對比一下這些學大車的駕校哦。
  • 濱州市交通運輸局擦亮三大「窗口」 打造城市文明流動風景
    交通運輸是城市的「窗口」行業。創城活動開展以來,市交通運輸局成立了由局長擔任辦公室主任的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辦公室,根據創城工作的安排部署,結合我市交通運輸系統工作實際,層層分解落實工作任務,全力擦亮公交窗口、汽車站窗口和計程車窗口等「城市窗口」,積極為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作出貢獻。
  • A3駕駛證公交車司機工作好找嗎?薪資待遇怎麼樣?
    A3A3駕駛證公交車司機工作好找嗎?有很多人畢業之後沒有一技之長或者年齡稍大的沒辦法跟上社會的步伐,導致工作難找,沒有辦法餬口,於是很多人開始考慮公交車司機這個行業,就目前為止,幾乎所有的城市不管是北上廣深還是三四線城市,公交車司機都是全年招聘,而很多人也是卻因為怕考完式之後不確定能不能找到工作,不清楚薪水怎麼樣等等各種顧慮。
  • 如何建設更有溫度的城市?業界人士、市民記者紛紛建言獻策
    如何建設更有溫度的城市?,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設立志願服務基金會加強志願服務培訓  如何建設更有溫度的城市?泉城義工負責人趙言民說,泉城義工從2005年成立到現在,從最初的146個人到今天註冊近40萬人的大型公益組織,已成為享譽全國的一張城市名片。「我們一直堅持『展我所長、盡我所能,盡我熱情、回報社會』的服務理念,從廣大青少年學生,到擁有一技之長的律師、醫生、工程師等,在泉城義工的活動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這是堅持到今天的一個核心。」
  • 廣州: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粵港澳大灣區城市形象國際傳播研討會21日在廣東廣州舉行。  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是廣州的根基,全面深化改革是廣州的「動力」,珠江潮起再揚帆,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廣東廣州在新時代徵程上不斷開拓奮進、講好中國故事,在粵港澳大灣區視野下提升城市國際形象,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
  • 打造「綠色發展樣板」 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再投韶關
    2020年12月22日,韶關市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交車儀式在湞江區南郊八公裡公交站場成功舉辦,比亞迪純電動公交車再次交付韶關市公共汽車有限公司,為當地居民帶來舒適便捷的綠色出行新體驗。比亞迪將以全球領先的綠色科技、堅實的產品品質與優秀的運營經驗,助力韶關建設更加低碳、環保、高效、智能的公共運輸體系,打造綠色發展韶關樣板。
  • 貴州公交車司機墜湖真相,與韓國電影《極限逃生》司機放毒氣一樣
    2019年暑期韓國上映的一部災難片《極限逃生》,成為當年最火的高評分電影,至今豆瓣評分還有7.7分,其實電影出來反響很大,起因就是一個年近50歲的中年大叔,因為對生活充滿了絕望,對現狀不滿,將滿是毒氣的油罐車開到市中心,打開油罐,開始全市區放毒。
  • 河北邯鄲交通人擦亮城市文明「流動窗口」
    市交通運輸局對照文明城市建設要求,制定出《邯鄲市交通運輸局關於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工作推進方案》,對涉及的共享單車、出租汽車、長途客運站、公交車及車站、機場、高速公路、國省幹線公路和城鄉接合部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整治等主要任務,督導落實、高效推進,擦亮城市文明「流動窗口」。
  • 讓公交車成為穿街走巷的文明傳播機
    為了做文明傳播的使者,展示城市文化,公交集團創新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崇德向善引導全體公交人勇於擔當職業賦予的社會責任,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提升。以文化聚人宜昌公交集團先後打造出「乘客流動之家」文化品牌、「BRT城市會客廳」服務品牌,湧現出B1路國家級「預備役軍人示範線」、B27路國家級「敬老文明號」、18路國家級「青年文明號」、23路國家級「工人先鋒號」和103路國家級「助殘先進集體」等一批優質文明公交線路,形成「線、車、站、人」為體系的文化品牌矩陣
  • 【吉網調查】長春市空調公交車調價後,車內到底冷不冷?記者踏查...
    上車後就感覺到車內相當冷,10分鐘後溫度計顯示車內溫度為9℃,這成為記者踏查的公交線路中,溫度最低的一條。我們362路公交車每天保證集體出勤,先檢查車輛情況,然後打開暖風再打掃車內衛生。」362路公交車駕駛員劉中男表示,就算是在等候發車時,也會開著空調,確保車內溫度。
  • 一男子公交車內突然暈倒,司機乘客緊急救援
    12月9日上午10點50分,荊門3路公交車上發生了這樣感人的一幕:一名男乘客突發疾病暈倒在公交車廂內,危急時刻,全車乘客伸出援手,公交車秒變救護車,上演了一場緊急救援。監控記錄下暖心一幕據了解,昨日(12月9日),3路線司機楊光輝駕駛著自編號為2157號公交車由南向北正常運營途中,當車輛行駛到星球商業中心時,楊光輝突然聽見車廂內乘客大喊「有人暈倒了,快打120!」。聽到呼救聲楊光輝立刻拉緊手剎,快步上前查看,只見一名約50歲左右的男性乘客昏倒在座椅上不省人事。
  • 26名司機把公交車開成「校巴」
    12月17日16時50分,一輛20路公交車行駛在友誼大道青山段。45歲的女司機顏紅霞不時抬眼看看後視鏡,掃一眼車廂裡的20多名小學生。20路車從青山少年宮到武東東路船舶園路,線路全長13.5公裡,共24站,是武漢主城區最偏遠的公交線路之一。
  • 大愛無聲有溫度 聽障人士給青島公交車扶手做「棉衣」
    據了解,龍鷹沙龍會的聾人們乘坐公交車出行的時候發現冬季公交車扶手是冰冷的,乘客很少去抓握,存在安全隱患,同時疫情期間,公交人一直堅守在一線,保障著市民出行,非常辛苦。
  • 「我和國旗同框」 廣州萬面國旗裝點公交喜迎國慶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在全市上下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廣州市一輛輛公交車、計程車和網約車車身上和車廂裡,裝扮上了一面面鮮豔的五星紅旗。 萬面國旗裝點廣州公交,成為街頭一道亮麗的流動風景線。
  • 愛的相伴 解流動兒童成長困境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農村人口進入城市,隨遷的流動兒童漸漸成為一個龐大群體,他們的成長狀況引人關注。激發流動兒童的自信心,讓他們儘快建立歸屬感和安全感,家庭教育至關重要——  流動兒童 面臨融入之困  11月23日早上,與父母一起租住在合肥市丁香花園小區的小軍鬧著不去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