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在廣東吃海鮮什麼感受?

2021-02-07 漆園故人


廣東人的食譜譜系之豐富,是網友把玩多年而不爛的梗之一,打孩提時就聽過的:「帶翅膀除了飛機,四條腿除了板凳,其它廣東人都敢吃」,如今「廣東人吃福建人」還常常能能高居熱搜話題首位。廣東人對食材的博愛,在當下自然是食不厭精的求新與出奇,早期更可能是環境所迫,與嶺南地區蠻夷風俗不無關係。


唐元和十四年,韓愈因諫迎佛骨事貶任潮州刺史,出身河陽官宦之家的韓愈,以五十二歲之高齡,正月十四日從長安啟程,一路奔波南下。三月二十五日抵潮州,行程約70天。他對於蛇蟲異獸出沒的南蠻充滿了恐懼:「下此三千裡,有州始名潮。惡溪瘴毒聚,雷電常洶洶 。鱷魚大於船,牙眼怖殺儂。州南數十裡,有海無乾坤。颶風有時做,掀簸真差事。」


在交通閉塞、保鮮技術低下的古代,餐飲基本是就地取材,中原謫客來到嶺南飲食的差異之大可想而知,除了蘇軾那樣動手能力強,能把豬肉豆腐玩出花的異類,更多人是歷經了一場味蕾的噩夢。隋唐五代,中原人吃些什麼呢?


主食是「餅」,《通鑑》:唐昭宗天復二年十二月,與李茂貞議與朱全忠和,曰:「在內諸王及公主、妃嬪,一日食粥,一日食湯餅,今亦竭矣。」《注》曰:「湯餅者,磑麥為麫,以麫作餅,投之沸湯煮之,黃庭堅所謂煮餅深注湯是也。


肉,是不常吃的。《舊五代史·劉贊傳》:父玭,每肉食,別置蔬食以飯贊。謂之曰:「肉食,君之祿也。爾欲食肉,當苦心文藝,自可致之,吾祿不可分也。」士大夫家吃肉,還要感恩發憤,平民可想而知。唐太宗時,一度禁止御史吃家畜肉,但吃雞可以。


魚蝦海鮮,儘管有「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這樣的名句為之背書,但不少士大夫仍然把它們視為像蛇蟲一樣不堪入口的物事。《舊五代史·齊藏珍傳》:周世宗問以揚州事。對曰:「揚州地實卑溼,食物例多腥腐。臣去歲在彼,人有以鮮魚饋臣者,視其盤中,虯屈一如蛇虺之狀。假使鸛雀有知,亦應不食,豈況於人哉?」


韓愈到了潮州(一說廣州),設了豐盛的海鮮宴答謝一位從桂林過來的特殊客人元十八。元十八名元集虛,字克己,與白居易、柳宗元都有交情。當時他奉桂管觀察史裴行立之命,一路為韓愈送書信藥物,這是一份沉甸甸的人情。餐後,韓愈寫了一首詩《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來記敘這痛苦一餐。



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

蠔相黏為山,百十各自生。

蒲魚尾如蛇,口眼不相營。

蛤即是蝦蟆,同實浪異名。

章舉馬甲柱,鬥以怪自呈。

其餘數十種,莫不可嘆驚。

我來御魑魅,自宜味南烹。

調以鹹與酸,芼以椒與橙。

腥臊始發越,咀吞面汗騂。

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

開籠聽其去,鬱屈尚不平。

賣爾非我罪,不屠豈非情。

不祈靈珠報,幸無嫌怨並。

聊歌以記之,又以告同行。

我們來數一數海鮮大餐的菜品:鱟、蠔、蒲魚、蛤蟆和章魚,還有幾十種韓愈不認識的。在今天的潮汕酒樓,這樣的一頓所費不菲。一種古老的藍血海洋生物,4億年來保持著最原始的樣貌,據說雌鱟常負雄鱟而行,漁民一抓抓兩隻。我在酒樓看過有賣的,雌鱟單價要四五百,比雄鱟貴四五倍,在廣西、福建、廣東省都是屬於省級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近年來數量下降得很厲害。不用多說,碳烤生蠔。蒲魚亦稱魔鬼魚,長得像外星人,體型可以非常大,魚身扁平,肉不多但肉質嫩滑。宜炆煮或直接燒烤,韓愈說它「尾如蛇」,描述是很準確的。蛤,韓愈吐槽:明明就是蝦蟆,還要起個名字叫蛤。章舉,章魚,《嶺表錄異》:章舉,形如烏賊,以姜醋食。馬甲柱,江珧柱,《閩中海錯疏》:「江珧殼色如淡菜,上銳下平,大者長尺許。肉白而韌,柱圓而脆。沙蛤之美在舌,江珧之美在柱。」

蒲魚


這些菜品對於韓愈來說應該是第一次吃,所以才說「初南食」。一開始他的心態還是蠻好的:「我來御魑魅,自宜味南烹。」入鄉隨俗嘛,總要試一試。「調以鹹與酸,芼以椒與橙。」配料還是很講究的,顧及了去腥。「腥臊始發越,咀吞面汗騂。」但是實在吃得難受,面紅耳赤,滿頭大汗,最後看到蛇,終於忍不住吐了。蛇是他酒席上的「舊相識」,看著實在太醜,把它放走。韓愈對蛇吐了個槽:放你走你還不滿意?賣你又不是我的責任,放走難道不是人情?我也不希望你銜明珠來報答我,不要怨恨我就很好了。其實,韓愈一路南下的詩寫得悽悽切切,這首卻流露出詼諧輕鬆的心態,是終於走到地頭鬆一口氣了?還是終於認命了?



臺灣唐史學家賴瑞和在《杜甫的五城》中提到這一段:「詩一開頭就描述這個盛宴上所吃的潮州海產:鱟、骨眼、蠔、蒲魚、蛤和章魚。但韓愈本人好像並不欣賞這些東西。」這兒有兩個小錯誤:把骨眼誤認為一種海鮮,其實是鱟背上的骨刺;同時漏了馬甲柱。


漸漸,韓愈開始能接受吃蛤蟆了,他寫了一首詩給被貶到柳州的柳宗元《答柳柳州食蝦蟆》。這個時候應該是夏天,因為潮州的蛤蟆開始叫了,「無理取鬧」,吵得他睡覺不得安生。他告訴柳宗元,自己現在也能吃點蛤蟆了,「餘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一千多年過去,南北飲食的差異,直到今日仍然不可小視。我到西安去,拿著個碗興衝衝去「打飯」,在各種油餅饅頭前一臉懵逼;一個北方朋友憤憤地對我說:「你們的雞腿竟然是甜的!」他說的是滷水雞腿。賴瑞和回憶在火車上遇到一位西安交警學院的英語教授,對廣府的生滾粥充滿怨念:


廣州人竟然把魚啊、肉啊、豬肝啊,統統往稀飯裡頭擱!好腥!我受不了。我們早上喝稀飯,就是為了嘗嘗那米的清香味。現在他們把魚啊、肉啊,都往裡頭擱,完全破壞了那種米香!」


物流和食品保鮮技術如此發達的今日,不同地域的人們口味上的差異仍然無法被抹平,大概也永遠無法被抹平。我藉一碗滾燙鮮甜的白貝雞粥,度過這微涼的春夜,並想到了這些與吃食有關的往事。


相關焦點

  • 唐朝人都說廣東話,還差一票就成為國語?這只是一個精彩的段子
    粵語,既廣東話,是現今中國比較強勢的一種方言,其起源於秦漢,發揚於近代,輝煌於世紀之交,在廣東「生猛海鮮」的推動下,曾一度橫掃街頭巷尾,成為僅次於普通話的「扛把子」方言。而據「路邊社」消息,民國初年,廣東話曾以一票之差落選國語,是為廣府一大憾事。
  • 忘不了,廣東海豐漁村的海鮮大餐
    忘不了,廣東海豐漁村的海鮮大餐在廣東潮汕吃海鮮美味大餐 食材鮮美 早就聽說,廣東人擅長養生,潮汕地區的美食更是別具一格。這不,2020年11月28日下午,女婿肖偉帶著我們在海豐縣深汕合作區海濱遊覽了幾處風景,晚上,肖偉的同事小葛在小漠漁村漁夫之家大排檔招待我們吃海鮮大餐,讓我們品嘗到鮮活的海鮮美味。漁夫之家的海鮮都是村裡漁民下海捕撈的,養在海水裡,現殺現吃,不用說味道多鮮美。我們一行老少七八人,小葛點了七八個菜,主食是海鮮粥。
  • 是時候吃海鮮了
    上篇文章提到了現在是開海時節,各種海鮮正是肥美。《別人的家宴,多吃不膩》裡面提到了自己在家做海鮮,看的讓人心痒痒。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深圳是個小漁村,這裡的秋天,肯定少不了海鮮。除了買回家自己做,還有一些做海鮮的餐廳,也都緊緊抓住開海這個時節。今天就給大家安利幾家。
  • 珠海灣仔海鮮街——廣東微頻道為你呈現 「海鮮盛宴」
    (建議在wifi環境下播放)8月29日,廣東微頻道主持人幸儀跟隨中山電臺《一榮好介紹》節目主持人一榮哥以及港澳食評家忠師傅一起來到灣仔海鮮街尋找美食。灣仔海鮮街是珠海市極具特色的飲食文化街。海鮮街的最大特色是現買現做。客人可以從海鮮檔自由挑選生猛海鮮,然後到酒家請大廚現做。獨特的人文環境和商業模式使海鮮街成為珠海飲食文化中重要的品牌。
  • 一個人遊玩三亞,看海景和吃海鮮,是另外一種感受
    三亞,有很多種玩法,可以選擇度假酒店的可以欣賞海景的房間,安靜的發著呆享受生活,吃海鮮大餐也是一種玩法;也可以選擇普通酒店邊逛風景便下海出遊,吃路邊攤也是一種玩法;還可以去各種購物商場消費也是一種玩法;獲得愉快的點不同,我可能將每一種玩法都取出來一點融合在一起,用一種輕鬆的方式開啟了旅行。接下來,看看一個人是如何玩轉三亞的,小編給大家做做攻略。第一天,我選擇去公園,位於三亞西南部。
  • 廣東火山島上的海景民宿,愛琴海風情,可以趕海,看日落,吃海鮮
    那今天就分享一家可以吃湛江生蠔的特色海景民宿給大家。湛江的火山島——硇洲島民宿坐落在湛江一個非常美的火山島——硇洲島,這是一個有故事有美麗的海景的小眾島嶼,也是湛江的一顆明珠。也許很多有故事的人都能理解這樣的感受,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種想要達到的美好,所以才有那種歷經艱難也想要完成的堅持,所以才有了這世界美好的事物。能拍出大片的獨特景色設計獨特的民宿,加上風景獨特的海島,湛藍的海景,隨手的都可以拍出唯美的大片。
  • 網友替廣東1城市鳴不平:海鮮比三亞便宜多了,為何遊客那麼少?
    文/腫眼泡泡網友替廣東1城市鳴不平:海鮮比三亞便宜多了,為何遊客那麼少?不管是在什麼季節,海島旅遊永遠是旅遊項目中的熱門,畢竟所有的人都對和煦的陽光,溫暖的海風,細軟的沙灘以及鮮美的海鮮難以抗拒。小編倒是聽到不少朋友抱怨,三亞的海鮮確實是有點貴。而我國的另外一個沿海城市風光並不遜色於三亞,但是海鮮的價格卻要低得多,遊客量卻遠比三亞少得多,這就使得不少網友開始為這座城市鳴不平了。
  • 看看唐朝人都吃什麼!
    ;「武則天主要講的是論美貌智慧胸器的重要性.」所謂樹大招風,現在《武媚娘傳奇》雖然復播但被剪得只剩大頭照,網友們覺得遺憾也沒辦法,還是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唐朝人究竟吃些啥,才能長得辣麼美!當時的肉食則以羊肉為主(吃牛肉在名義上是犯法要被重判的,豬肉雖有但不太多),而羊肉有個問題就是羶味大,所以當時能去羶味的胡椒地位極高,價格也非常貴。什麼,你問怎麼不吃雞鴨鵝肉?
  • 玩轉廣東「趕海」!挖沙蟲捉沙蟹,輕鬆收穫各種海鮮!
    玩轉廣東「趕海」!挖沙蟲捉沙蟹,輕鬆收穫各種海鮮!什麼是趕海呢?指的是漁民,根據潮漲潮落的規律,趕在潮落的時機,到海岸的灘涂和礁石上打撈或採集海產品的過程,稱為趕海。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
    昨日(30日),網友@PussyCola- 驚奇地發現,微博搜索榜上,竟然出現了關鍵詞「廣東人沒紅包」,誰說的,難道廣東人的紅包被年獸吃了?據了解,這個傳聞的興起大概是因為廣東人收到過個位數的紅包,導致部分外省網友誤解廣東人沒(hong)紅(bao)包(xiao)。
  • 海鮮何時最肥美?廣東人同你分享20多種海鮮的食經!
    ,於是,今天我們就馬上整理了兩篇關於海鮮知識的文章,務求能夠幫到大家。 本篇《海鮮何時最肥美?廣東人同你分享20多種海鮮的食經!》是第一篇,第二篇是《大廚經驗分享:如何挑選好海鮮》,敬請關注。 眾所周知,海鮮是有季節性的,從繁殖期——生長期——最佳食用期,是有規律可循的,而廣東人在長年與海鮮打交道的過程中,總結出如下經驗,並編成為口訣,以方便記住該什麼季節選用什麼海鮮,現在就跟大家來分享一下:
  • 胡明剛:吃海鮮
    先把它放二三十度的溫水裡泡開,然後放油鍋裡炒一會,加到炒好的米麵上,味道好一撬,它就分成兩半,蘸著醬醋蒜姜吃,味道真的好極了。      類似彈塗魚的,還有屬於軟體魚的海鮮,如水潺。它骨頭細嫩柔軟如水,似乎不堪一擊,但生性兇猛,以柔克剛,標準的肉食主義者,魚類、貝類,甚至甲殼類的螃蟹和節肢類的蝦都是它的美餐。
  • 開獎 | 第一海鮮請你吃海鮮大餐!
    雞湯鍋精選兩年母雞、廣東瑤柱、海南優質白胡椒熬製,鍋底有滿滿的雞肉,還有海鮮菇和白貝。看著這一鍋海鮮,就覺得穩了,這波賺了!基圍蝦、扇貝、青口貝、魷魚、白貝、花甲...一鍋最少有五種海鮮!海鮮稍微一煮,鮮味立刻席捲而來,這麼多好吃的齊聚一鍋,不好吃算我輸!這一大鍋,能吃又能喝,文火靚湯海鮮和雞湯的碰撞,這個冬天有點幸福哦,而且價錢特別實惠,愛了愛了!
  • 生猛海鮮,全球進口,全廣東最低價的海鮮市場!就在順德!!!
    ,這是賣海鮮還是賣鋼材的?跨境電商體驗區,還在網上尋覓代購?這裡可以免稅低價購買澳洲進口海鮮、肉類、牛奶等等!24小時內可以拿貨!高級海鮮食材 全部白菜價?無錯,做的就是全廣東最低價!遊水阿拉斯加帝王蟹 118元/斤俗稱長腳蟹,雪藏的很常見,遊水的你又看過沒?
  • 在廣東一個被忽視的城市,海鮮比三亞便宜,現在被網劇炒得火熱
    我相信大家已經知道我要說的是哪個城市了,沒錯,湛江是廣東的沿海城市。對於中國的沿海旅遊城市來說,廈門、青島都是大家的首選,有海的城市自然也會有很多海產品,很多人去海濱城市度假,除了欣賞海景,躺在沙灘上曬太陽等,最重要的是吃各種各樣的海鮮。與廣東的海濱城市一樣,每個人都會想到深圳,珠海,但往往忽視了湛江這個城市,這裡的蠔可是一絕。
  • 在香港吃海鮮,這幾個地方是最佳選擇
    一年四季都能迎著海風吃海鮮,而不用擔心被凍得回到屋裡去——食客們除了要求美味本身之外,也自然希望大快朵頤的時候能看到最棒的風景。
  • 廣東人一日三餐吃什麼?看完才明白,這樣的食物,吃再多也不會胖
    廣東不僅是一個旅遊勝地,也是一個美食天堂,這裡的好吃的實在太多了,有腸粉,燒鵝,白切雞,早茶等等,單就「早茶」就有上百個品種,很多人覺得在這裡生活,註定要吃成個大胖子,多吃一口對不起脂肪,少吃一口又對不起自己的肚子!
  • 「廣東人吃福建人」到底是什麼梗?福建人:瑟瑟發抖!
    說廣東人沒紅包就算了,畢竟在廣東那叫利是,見著誰都可以發,就是為了圖個樂呵,錢多錢少大家都開心。可是「廣東人吃福建人」是鬧哪樣??目前比較可信的來源是,江湖上流傳著廣東人紅包裡錢都不過百的傳說,另還有就是傳聞中廣東人什麼都吃,於是當一個福建人準備調侃他的廣東朋友紅包少時,廣東朋友猝不及防地點亮關鍵詞:廣東人愛吃福建人。
  • 廣東人無所不吃,為什麼不願意吃小龍蝦?廣東人:看不上
    廣東人無所不吃,為什麼不願意吃小龍蝦?廣東人:看不上自從來了廣東以後,我才知道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不能吃的,蛇、老鼠、貓,這些還都特別受歡迎呢。中藥材除了熬中藥,還能拿來煲湯,煲三燉四,老火靚湯,還有琳琅滿目的早茶,不得不承認,廣東人不僅愛吃,還更會吃。在廣東待的時間久了,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廣東當地居民是不願意吃小龍蝦的。像我們這些其他省份的人,夏天不吃小龍蝦是不完整的,傍晚約幾個朋友,喝啤酒吃小龍蝦,解饞又過癮。
  • 一口吃到廣東!終於等到這家「粵式海鮮酒樓」周年慶!
    竹蓀絲瓜浸羅定魚腐冬季靚湯,禦寒保暖就靠它了,採用羅定特產的魚腐,散發獨特清香的名貴山珍,還有廣東運來的絲瓜、黑木耳,洪禧樓把原汁原味的老廣東風味都帶回來啦!羅定魚腐由廣東特有的鯪魚肉製成,軟嫩可口味道鮮美,老少皆宜。魚腐吸足汁水後爆香!一口下去,鮮到掉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