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報通訊員侯佳明
兩個月前,陝西省安康市生態環境部門接到一個投訴電話,村民舉報有人偷倒過期的食品料理包。經過調查,執法人員發現這些料理包來自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按照相關規定,過期的食品料理包屬於工業固體廢物,其處理必須交給有資質的處置企業專門處理,如果隨意傾倒,就會汙染環境。對於這種違法行為,監管部門將處以最高3萬元的行政處罰。
不過意外的是,這家企業日前最終免於處罰。為什麼會免於處罰?這還要從一個被叫做「監督執法正面清單」的新制度說起。
幫扶主動跟進,對企業不罰或少罰
今年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很多企業出現了復工復產難的窘境。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3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明確提出:制定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
「正面清單制度,通俗地講,就是對參與疫情防控企業、民生保障企業以及汙染輕、排放小、對群眾影響小的企業,執法部門儘量不去,或者少去,把有限的執法資源集中於惡意的環境違法犯罪企業。」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肖陶介紹。
按照相關規定,疫情防控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企業,民生保障重點行業企業等八大類企業被納入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清單內的企業,對受疫情影響,違法行為輕微並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後果的,可以依法不予處罰,督促儘快整改。對因疫情影響而未按時完成整改的,可以酌情延長整改期限。
安康及食雨食品有限公司是安康市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裡的一家民生保障重點行業企業。考慮到該企業偷倒的料理包為密封包裝,未發生洩漏,並且在案發當天就及時進行了清理,未造成危害後果,於是對該企業免於行政處罰。
陝西雙匯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現代化的肉類聯合加工企業,是鹹陽市的重點汙染源監管企業,和安康市的這家食品生產公司一樣,該公司同樣也是正面清單裡的一家企業。
在年初的疫情期間,興平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發現該公司汙水處理站的隔油沉澱池的出口位置密閉不嚴,有廢氣外洩。此外,還先發現該企業的自行監測報告上傳不全。
「這個企業發生的這兩種行為,按照環境管理規定,是要採取一定的行政處理措施,但是這個企業是正面清單內企業,也屬於民生重點企業,以往的環境信譽比較良好,最後我們沒有對這家企業採取行政措施,而是主動幫助企業找專家,找出問題,提出解決辦法。」興平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大隊副大隊長馬曉黎告訴記者。
防治惡臭氣體外逃,就需要在隔油沉澱池的出口位置加蓋,但企業在選擇使用什麼材料的蓋子時犯了難。用常見的金屬蓋子,雖然能抑制臭味兒,可是看不到隔油沉澱池裡的運行情況,不符合工藝要求。在專家的幫助下,經過多次試驗,最終企業使用了透明的塑料板。
在隔油沉澱池旁,該公司安全環保部部長尚旭勇對著記者說起了塑料採光板的好處,用塑料採光板,既不影響正常的巡查,又能有效遮擋氣體的揮發。
興平市通過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的實施,在及時消除環境問題的同時,也幫助企業在疫情期間更好發展。
「如果是正常執法的話,他們到現場執法要開具一個執法文書,這對我們上市企業的社會信譽肯定是存在汙點的,企業的壓力非常大。現在通過正面清單的執行,一個是解決問題的速度會更快,另外一個是也減少了這方面的壓力。」尚旭勇向記者坦述。
辦公桌前遠程監管,無事不擾企業
位於西安市的灞橋熱電廠,年發電量40億千瓦時,承擔著西安東郊地區30萬居民的冬季供暖,是西安市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裡的一家民生保障重點企業。對於疫情期間被檢查出廠區煤粉無組織排放與儲煤倉未完全密閉的問題,當地監管部門也沒有對該企業進行行政處罰,而是積極幫企業優化運煤路線。
不僅如此,疫情期間,為減少實地執法檢查帶給企業的影響,執法人員還通過非現場檢查方式對企業進行監管。
韓佳鈺是西安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灞橋大隊的中隊長,對於多樣化的監管方式,他早已諳熟於心:「在沒有投訴的情況下,我們會儘量降低對企業的檢查頻次,通過視頻監管、在線監管手段來確保企業的汙染物達標排放。同時,對企業的汙處設施停運手續辦理也採用電子化辦公,通過遠程方式在線審批,儘量避免人員接觸。」
韓佳鈺口中的汙染在線監管方式,在鹹陽市也得到了大量應用。採訪當日,記者在鹹陽市生態環境局見到了這種在電腦上就能實現對清單內企業遠程監管的模式。
鹹陽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綜合科負責人田權平現場向記者演示:「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們重點汙染源在線監控系統,目前我們看到的是企業COD化學需氧量的排放每小時的更新情況,我們可以通過這個顏色很直觀地判斷企業汙染物排放是否超標。」
正面清單不是「保險箱」 ,嚴重汙染面臨移除
截至9月底,陝西已將1920家企業納入清單管理,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服務企業4674次,現場幫扶企業5337次,減免處罰74次。各地通過出臺配套細化措施文件,通過在線監控、無人機執法、能耗監控與其他非現場檢查的方式,切實減少了對企業的不必要打擾。
談及這件事情意義,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執法局副局長肖陶說:「一是適應了疫情防控需要,助推企業復工復產;二是優化執法方式,通常是要到企業現場調查的,通過實施正面清單,有些就不去了;三是提升執法效能,執法人員在運用正面清單要求的這些高科技手段執法的同時,也豐富了執法方式;四是促進了企業守法。因為正面清單的實施,也讓一些企業感受到,如果做一個規範守法的企業,在監管上面臨的壓力會小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進了正面清單,並不等於進了「保險箱」,監管部門會在必要時對清單內的企業做出動態調整。對於汙染超標嚴重,躲避監管的企業,將被移除正面清單,不再享受特別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