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許多情侶夫妻被迫宅家,戲劇的一幕就發生了——
有的人期待:「疫情結束,我們就結婚」,而有的人失望:「疫情結束,我們就離婚」:
他天天追劇啥也不幹,孩子我陪,飯我做,碗我刷,今天在家辦公沒時間做飯,讓他做飯還甩臉子,現在只想離婚!
以前上班也是各上各的,回到家基本沒話說,現在一天到晚在一起,竟然一句話都沒有,是不是愛情已經走到頭了?
跟婆婆鬧得不可開交,就等疫情過去辦離婚,老公不同意,我也不捨得,但我又不想委屈自己……
確實,我們既捨不得眼前人,心裡又難免糾結,或許對的人另有其人。
實際上,問題不在於ta是不是合適的人,能不能跟ta走下去,而在於看不看清,維繫愛情的是什麼?
今天我想借經典電影《廊橋遺夢》為你深扒這一點。
01
愛,
是兩個獨立的人看到彼此的無能為力
女主弗朗西絲卡是一位普通的媽媽,年輕時她愛上美國人理察,後來從家鄉義大利來到美國小鎮,和他定了居,養有兩個健康活潑的孩子。
她的婚姻順風順水,丈夫勤奮、溫柔和忠誠,是一位好父親,更重要的是,還特別愛她。
即使這樣,她卻婚內出軌,愛上另外一個男人。
有人說她瘋了吧,攢著那麼好的運氣,還偷腥太不知足了。
也有人感嘆,你結次婚就知道了!如果飯煮好了,也沒人發現,從來都是自己做家務,犧牲自己成全大家卻沒啥地位,一家子都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你看誰不瘋?
愛情真的是會過期的嗎?婚姻真的是愛情的墳墓嗎?
實際上,很多人不知道愛有規則,所以當激情褪去,丘比特不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關係自然迅速淘汰。
這點我們從女主出軌說起。
她愛上的,是為尋找廊橋而迷路的攝影記者羅伯特。
羅伯特見多識廣,不僅去過她的家鄉小鎮,還僅僅因為景色迷人,就下了火車呆上幾天,非常從容地生活。
他風趣、瀟灑又善談,更為重要的是,他讓她感受到被在意:
雖然有點老套,他還是親自摘花送給女主,答謝她帶了一路;
看她一個人準備晚餐,他會主動幫忙打下手,積極與她互動;
聊天不會一直聊自己,總是想讓女主多說些她的想法和感受。
他還讓她感受到被理解:
他讀懂她的窘迫——她很有文化,曾經想當一名教師,只是隨愛人來到這偏僻小鎮,鄰裡都是樸素的農婦,交不上什麼精神知己,生活才日漸變得單調乏味。
比起他精彩的生活,她羞於談及自己,但他會指出:「你是一位不平凡的女人」。
他讀懂她的緊張——和他散步怕惹人非議,又不好當面戳穿,借喝酒回到屋裡,她不知所措,他卻安撫她說:「我們沒做錯什麼,這些都可以跟孩子說。」
羅伯特心思細膩,總能照顧好她的情緒,在他面前,她可以放鬆做自己。
她一邊聊一邊大笑,還把雙腿舉高高,哪還是那個疲憊麻木的主婦?分明是靈動俏皮的少女。
她能跟他暢聊喜愛的文學,享受的音樂,她跟得上他深刻的思想,仿佛自己親歷過詩和遠方。
她可以不是「媽媽」或「妻子」,而只是自己,就配得上欣賞和褒獎。
簡言之,他看見了她希望被關注,被尊重,被認可的需求,並且還滿足了她。
《愛情保衛戰》的心理專家柏燕誼老師說過:愛情,是兩個獨立的人看到彼此的無能為力。
意思是,在愛情中的兩個人唯有理解自己,以及對方對情感的期待,並且願意給予,也願意接受,那麼兩人的結合更容易長久走下去。
但我們很多人,要麼過於獨立,不愛接受,只是一味付出,讓伴侶失去在關係中存在的價值;
要麼只是看到自己的需要,不斷向對方索取,卻從來不給予,讓對方愛得越來越辛苦。
就像女主的丈夫,他不喜歡她出去工作,希望她給他創造家的感覺,有可口的飯菜,創造乾淨舒適的空間,照顧好兩個孩子,女主都一一滿足了。
可他忽略了,或者說,不知道女主也是有需求的。
他沒表達過感激,也沒有安撫失落的她,做出一點妥協來滿足她。
當然,在某種程度上,他賺錢養家滿足她的物質需要,但人的需求既是多樣的,更是流動的,每個階段都會發生變化。
因此,如果沒有掌握察覺需求的技巧,喪失共情需求的能力,再三忽略伴侶的情感需要,當初看起來合適的人,就會成為最不該在一起的人。
我們也可以想像,如果女主沒能理解羅伯特的情感需求,僅憑一時的衝動私奔,當激情褪去,當羅伯特累了,不再單方面付出,這段感情同樣會走向決裂。
02
愛情不單是匹配遊戲,
更是需要修煉的學問
結合分析不難發現,女主婚姻遇冷的核心在於,只有她滿足了丈夫的需求,而丈夫並沒有滿足她的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她自己也並沒有和丈夫溝通,反而對他築起了一道牆,讓兩人的精神距離越來越遙遠。
當女主與羅伯特目光訣別,在車內突然痛哭,不解內情的丈夫,只能著急問她,親愛的,告訴我怎麼了。
如果她能夠跟他談談自己的渴望、理想、生活期盼,讓丈夫更懂她,一切可能都會不一樣。
而她的回答只是「沒什麼,過一陣我就好了。」
她直接剝奪他表達理解和支持的機會。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少見:
我們常常抱怨,男人不能應付家務,女人就好像理所應當要做。
實際上,男人的積極性有可能是被你更強的積極性覆蓋的。
你可以回顧一下,是否在他拖地後,數落他沒拖乾淨?
讓他買東西,少了一兩樣,或者品牌不對,又數了一頓?
到最後他真的什麼都幹不好,不再幹了。
但他是真的什麼事都幹不好,不能幹嗎?
又比如在吵架的時候,我們常常會說「我不想怎麼樣」,卻不說「我想怎麼樣」;
說「別管我!」,而不說「我感覺很難過,因為……」;說「為什麼無視我!」,而不說「我想得到你的注意」……
當然,對方也有錯,就像片中的丈夫一根筋,只用自己的方式表達關懷,不開心?那就把電臺的音量調高一點,聽人叨叨取樂唄。
壞的感情一廂情願,好的感情懂得經營。
愛情從來不止是簡單的匹配遊戲,更是需要修煉的一門學問。
像學種萵苣一樣,如果它長得不好,你不會怪那棵萵苣,你會找它長得不好的原因,可能是需要施肥、澆水或者少曬點陽光。
但是,如果我們和伴侶產生了問題,卻時常歸咎於對方。
你發現了嗎?當事情變棘手時,關係並不會玩完。
你要做的是探索感情總是無疾而終,婚姻無法維繫的原因,識別愛情的底層邏輯,學些提升關係質量的方法。
即使最後真走不到一塊,你在實踐中收穫的成長,足以指引你應對下一段的風與浪。
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天賜良緣一說,有的是,知曉通往幸福暗碼的聰明女人。
原標題:《這部豆瓣8.6分出軌電影,揭秘過期愛情的殘酷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