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諾蘭《信條》,平復完複雜的心情,我寫下這篇文章

2020-09-05 皮皮電影

丨本文首發於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 / 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9月4日,諾蘭最新科幻力作《信條》上映,這部影片一度被看作是救世之作,但上映後的表現卻頗值得玩味。

內地首日票房6231萬,豆瓣開畫僅8.4分,截至目前首輪口碑出來後,評分已經跌到了8.1分,淘票票評分同樣也僅有8.8分,相比之下另一部熱映電影《八佰》則是9.2分。

影片的評價也是別有一番味道,借用一條網絡高亮評論:「別說了,《信條》看得我不知道在電影院幹嘛」

作為一名「諾蘭迷」,皮哥也第一時間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影片的視聽體驗仍是諾蘭以往水準,但兩個半小時觀影后,皮哥內心卻百感交集。

01、

諾蘭這次拍了部「爛片」?

一句話評價本片就是:《信條》依然是一部典型的諾蘭電影,但觀影門檻大幅提高,對路人影迷極度不友好。

超快節奏的敘事,恢宏的音樂,熟悉的結構伏筆運用,這種「逆轉時空」的科幻大片能拍出來真是不可思議,說句「神作」毫不過分。

但這樣的「藝術品」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卻有些遙不可及。

當然,豆瓣8.2、淘票票8.8的分數放在大多數導演身上已經足夠優秀,可對於諾蘭來說,就是不及格

諾蘭何許人也?電影結構大師,好萊塢商業片之神,許多人心中的現役最佳導演

翻看他的履歷,可以用牛X閃閃來形容,放眼他的職業生涯,還沒有出過爛片

他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豆瓣9.2分,在IMDb上排名第三,僅次於《肖申克的救贖》和《教父》。

他的《盜夢空間》豆瓣9.3分,《星際穿越》9.3分。這兩部電影剛剛重映,票房表現依然不俗。

相比這些神作,諾蘭第11部長片《信條》就有些相形見絀,至少從評分上來看,應該是諾蘭「生涯最差作品」

《信條》是諾蘭最燒腦的一部作品。觀影前,皮哥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重溫了他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和《敦刻爾克》,閱讀了《盜夢空間》中文版的劇本,還提前了解了《信條》裡涉及的知識點:「熵」、時間鉗形運動、祖父悖論…

最後,我帶著自信的微笑走進了影片。

前半個小時,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從節奏鏗鏘的背景音樂中,我看到了《盜夢空間》的影子,而時間倒流的奇特設定,也在我的備課範圍之內。

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笑容逐漸扭曲。

諾蘭電影的特點是:鏡頭多,節奏快,人物雜,信息量大。一個小時之後,我有點跟不上電影的節奏了。

又掙扎了半個小時,我已經雲裡霧裡了,看了看周圍的觀眾,許多人開始焦慮地翻看手機。

接下來的時間,我倒是過得很安逸,因為我已經死心只專注於電影視聽享受了。

最終,兩個半小時的電影結束,影院裡發出了如釋重負的嘆息,大家都是看得一臉懵逼。

02、

諾蘭的困境

我們不去分析《信條》的劇情(事實上皮哥也沒明白),我們就來探討一下,諾蘭為什麼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

縱觀諾蘭數十年的導演生涯,他的定位其實有些尷尬

他商業片號召力幾乎無敵,但他又還從未拍出過像《鐵達尼號》、《侏羅紀公園》這樣老少鹹宜、全球通吃的商業巨製,和史匹柏、詹姆斯·卡梅隆尚有一定差距。

如果把他當成藝術片導演,諾蘭又從未贏得過有分量的獎項,他的電影確實好看,但他的拍攝手法沒有絕對的創新,說開宗立派也有些勉強。

但諾蘭為何能在全球收穫一大票鐵桿粉絲,這些粉絲對他有著近乎痴迷般的熱愛?

想來想去,原因只有一個:諾蘭身上有一種高級感,這種「自我」特質很容易吸粉,再加上幾乎每一部作品都稱得上匠心獨具。

商業片、藝術片,單拎出來任何一個諾蘭都不是翹楚,但他卻很好地將兩者結合到了一起。

比如同樣是燒腦電影,諾蘭電影和一般燒腦電影有很大不同。

一般燒腦電影就像一道奧數題目,門檻太高,你壓根兒無從下手。比如《穆赫蘭道》、《黑客帝國》。

而諾蘭的電影就像高考最後一道壓軸題,難度雖高,但設置了三問,10分的題目,學渣可以做出第一問拿到3分,學霸可以做出第二問拿到6分,而學神可以做到第三問,拿到滿分10分,每個水平段的人都有收穫。

比如《盜夢空間》,一般影迷能看出兩層夢境,牛一點的觀眾能看出三層,甚至四層夢境,而最牛一檔的觀眾能從最後旋轉的陀螺分析出五層夢境,諾蘭很好地設置了難度的梯度等級,討好到了所有的受眾群。

有顏有料有內涵,諾蘭電影像一杯網紅奶茶一樣,很容易贏得年輕人的喜歡,培養出了一批狂熱的諾蘭粉。

但諾蘭的可愛之處,也是他的可悲之處。

過分追求故事題材上的腦洞、創新,很容易迷失在自我表達的困境中,就好比姜文拍了部《一步之遙》,自己拍完相當得意,但觀眾卻應者寥寥。

03、

諾蘭並不孤獨

諾蘭並不孤獨,許多人也面臨過和他同樣的困境。

比如周杰倫,從第三張專輯《八度空間》開始,他就被吐槽「周郎才盡」。2014年,他卯足了勁兒,寫出了一首歌《床邊故事》,這首歌從技術革新角度講堪稱完美,周杰倫將它作為主打歌發行了新專輯《周杰倫的床邊故事》,結果這首《床邊故事》不溫不火,專輯裡他隨手寫的口水歌《告白氣球》卻火遍了大街小巷。

周杰倫想要觀眾品嘗熊掌,觀眾卻依然選擇吃魚,難怪他在歌曲《等你下課》中寫道:「我唱告白氣球,終於你回了頭。」

再比如周星馳,90年代周星馳大放異彩,92年甚至被稱為「周星馳年」,當時的星爺就像現在的諾蘭一樣,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但作為有追求的演員,人氣越火,他卻越發糾結擰巴,他討厭自己飾演的一成不變角色,甚至2007年後拒絕再出演無釐頭喜劇。

許多年後看,周星馳最重要的作品有兩部,一部是《大話西遊》,一部是《功夫》,兩部作品在當時都不被接受,被罵得狗血噴頭,但幸好這兩部作品根扎得足夠深,最後在長成了參天大樹,成就了現在的喜劇之王。當年風頭無二時的那種「羞恥感」拯救了周星馳。

再比如陳凱歌,許多人眼裡他最成功的作品是《霸王別姬》,但從專業的角度看,他的《黃土地》、《孩子王》才更見藝術水準。

當年他拍完《孩子王》有人找他拍《霸王別姬》,他一開始還看不上,覺得這種劇情片太俗,即使最後《霸王別姬》大獲成功,賈樟柯給本片的評價也不過是「一個通俗情節的商業電影」

受眾的廣度和作品的深度,對每個創作者來說,都是兩個無法調和的矛盾。

04、

諾蘭的勇氣需要時間來評判

觀眾一致叫好的不一定就是偉大的作品,很可能只是短暫的虛榮,這陣風過了,你可能被人遺忘了,要想在影史留名,根就得扎得最夠深。

諾蘭深知這個道理,也感受到了危機,他完全可以拍攝《盜夢空間2》、《星際穿越2》這樣雅俗共賞的電影,讓可愛繼續,但他使出了壯士斷腕的勇氣,提高了自己作品的觀影門檻,和過去那個八面玲瓏的網紅導演說了聲再見。

從《敦刻爾克》開始,諾蘭就不再那麼「討人喜歡」了,他的這部作品從票房到豆瓣評分都明顯下降,但這部「失敗的作品」也被認為是諾蘭迄今為止「藝術水準最高的作品」。

而在《信條》裡,諾蘭更是勇敢邁進了一步,他徹底和路人粉劃清了界限,將自己的燒腦電影打造成了「必須三刷起步才能看懂的電影」。

皮哥給《信條》這部電影打7.8分,但我要給拍攝《信條》的諾蘭打10分,多少人被捧上神壇,然後為了市場一味地討好觀眾,諾蘭依然堅持「一條道走到黑」,這份勇氣彌足珍貴。

至於這種做法好不好,皮哥不敢妄言,也許只有時間才會慢慢會給出答案。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相關焦點

  • 看完《姜子牙》,我平復完複雜的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9月25日,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等人主演的《奪冠》打響了國慶檔電影的第一槍;9月30日,唐季禮執導,成龍楊洋等人主演的《急先鋒》成為第二部上映的國慶檔新片;10月1日《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也跟著到來,影迷的國慶檔狂歡正式拉開序幕。
  • 看完諾蘭最燒腦的《信條》,我心跳過速,寫下了這篇文章
    去看諾蘭的《信條》之前,不知不覺就做足了儀式感。昨天特意重溫了《盜夢空間》,早晨去電影院的路上,腦子裡還在回放《蝙蝠俠》、《星際穿越》、《致命魔術》的經典場景。去看諾蘭的電影,竟有點「朝聖」的味道。我覺得是。這是諾蘭最好的電影嗎?我覺得未必。因看片導致心跳過速的影小妹,要來和大家深入聊聊《信條》非常獨特的觀影體驗,下文涉及【劇透】,還沒有觀影的小夥伴可以先離開這篇文章,等看完《信條》再來交流。
  • 經過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後,我終寫下了諾蘭《信條》這篇文章
    皮哥也第一時間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影片的視聽體驗仍是諾蘭以往水準,但兩個半小時觀影后,皮哥內心卻百感交集,經過一場激烈的思想鬥爭後,皮哥寫下這篇文章,決定與大家聊聊《信條》,聊聊諾蘭。這兩部電影剛剛重映,票房表現依然不俗。相比這些神作,諾蘭第11部長片《信條》就有些相形見絀,至少從評分上來看,應該是諾蘭「生涯最差作品」。
  • 看完《東北往事:我叫劉海柱》,平復完複雜心情,我寫下這篇文章
    8年後這部前傳作品依然由劇版的許君聰飾演劉海柱,與原劇相比卻有明顯的不同,作為原著黨的皮哥看完心情複雜又欣慰。這句話。03、與原著的差別令人心情複雜比如警察調查張浩然團夥的經過便被一筆帶過,工友們對劉海柱態度的轉變也缺少必要的鋪墊,顯得過於倉促,這也影響了電影整體的觀感。
  • 看完劉德華新片,我懷著複雜的心情,寫下這篇文章
    作為劉德華粉絲的皮哥也在第一時間去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完後情緒複雜,內心不禁翻湧起三個疑問:圍繞這三個疑問,皮哥寫下這篇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看法。相比《放牛班的春天》,《熱血合唱團》的「本土化」做得很成功,看完本片你能窺探到整個香港輝煌背後的累累傷痕。
  • 看完趙露思的《我喜歡你》,整理完激動的心情,我寫下這篇文章
    這段時間筆者正在追一部劇叫《我喜歡你》,估計很多人已經在看了,而且當初追這部劇的時候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趙露思。因為說實話論人氣趙露思還沒有到能夠一個人挑起女一號的膽子,但是沒有想到的是《我喜歡你》這部電視劇一下子就火了起來。
  • 看完成龍的《急先鋒》,平復完複雜的心情,我寫下這篇文章
    ,女兒當完爸爸當。在杜拜警方的幫助下,這群開著黃金車試圖逃竄的恐怖分子被一網打盡。看完《急先鋒》的第一感覺,是有點幼稚,因為電影多處不合正常邏輯。這也是我最惋惜的我只期望成龍能多打幾年,作為一個老影迷,這比電影質量要值得關注多了。
  • 看完黃渤監製的《風平浪靜》,我心情複雜,寫下了這篇文章
    《風平浪靜》講的是一個讓人看完心情極為複雜的電影,這是一個關於「優等生犯罪」的故事,故事的背景是一個看似欣欣向榮,實則卻暗流湧動的90年代。宋浩是一個優等生,成績在學校都是名列第一,還因此拿下了保送的名額。
  • 看完劉德華《拆彈專家2》後,我心情複雜,寫下了這篇文章
    一直以來,經常會聽到「港片已死」的聲音,也會聽到很多「歲月是演員的命脈」的說法,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是在讓人心情複雜。不得不說,為了保持體能一直鍛鍊的劉德華,儘管動作依舊不失力度,但看著臉上有些皺紋、身材偏向於精瘦的他跟成龍大哥一樣拼,與54歲的姜皓文你追我趕,還是讓人心情複雜
  • 看完劉德華《拆彈專家2》後,我心情複雜,寫下了這篇文章
    一直以來,經常會聽到「港片已死」的聲音,也會聽到很多「歲月是演員的命脈」的說法,但是看完這部電影是在讓人心情複雜。我們會看到一部讓人激動到雞皮疙瘩都起來的港片,會看到亞洲巨星劉德華59歲了還能為了一部電影拼得「虐自己」一般。在接下來的文章,我們來聊聊這部電影為何能讓人如此感慨?
  • 看完諾蘭的新電影《信條》,你是什麼感受?《信條》到底好不好?
    看多了諾蘭的作品,你會發現他是不屑於說服你相信一個設定或者邏輯細節的。因為你但凡有一點點質疑,就會馬上被凌厲的跳切甩開,需要更費勁地跟上後面的劇情。偏偏諾蘭以往的作品其他長板都拉得極高,你不跟就是你吃虧,多數觀眾也就默默地接受,以至於發展出導演和觀眾「我就這麼拍了你愛信不信」「我看不懂一定是我的錯」的默契,大概這就是觀影PUA。
  • 二刷《青春在大地》後,我平復完極為複雜的心情,寫下了這篇文章
    看了節目後有兩點特別震撼我,第一,原來有那麼多的村子發展落後,那裡的村民幾乎與世隔絕,有太多的人急需幫助,亟待脫貧。第一期的湖南勾藍瑤村,在14年的時候是一個重點貧困村,村裡子有一半以上都是貧困戶,純收入僅2000餘元。第二期山西陵川縣臺北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非常閉塞。村裡的年輕人外流,村子成了名副其實的「老人村」,曾經極度貧困。
  • 凌晨看完諾蘭《信條》首映,我就買了二刷的票
    今天,諾蘭《信條》上映。五個小時前,剛看完凌晨的首映場的我,覺得不睡覺也要和大家來聊聊,這次,必須要二刷的諾蘭。……」《好萊塢報導》說,「我不是在迴避描述情節,而是我看了兩遍電影,還是不知道要怎麼做。」
  • 看完《花木蘭》,我冷靜了一下,心情複雜的寫下這篇文章
    一大早去電影院貢獻了一下首日票房,也許是之前看了太多吐槽,反而覺得驚喜大於失望。我冷靜了一下,心情複雜的寫下這篇文章。我對於花木蘭的印象都是從《木蘭辭》上來。《花木蘭》之前的版本我都沒怎麼看過,看了下簡介大概了解。
  • 諾蘭燒腦電影《信條》沒看懂?這篇文章,可以解答你的所有問題
    這也是導演諾蘭的「信條」,對於喜歡他的觀眾來說,也是一件幸事。許多看完《信條》的觀眾走出電影院後,仍然是一臉懵的狀態,似乎看懂了,但是又有很多細節沒有搞清楚,本篇文章我就從幾個方面加以解析回到《信條》這部電影,英文譯名「TENET」是個回文詞,無論正著看還是反著看都是一樣的。
  • 2個月後,看到三浦春馬的遺作,我心情複雜地寫下了這篇文章
    但在看了這部劇之後,我對三浦春馬有了全新的認識,心情複雜地寫下了這篇文章。《錢斷情始》講述了一個家境清貧的女孩與一個花錢大手大腳的富家公子之間的夏日故事。按理來說這並不特殊,猿渡慶太只是一個人設,劇本上寫好的。讓人心情複雜的是,這樣一個沒心沒肺天天大丈夫的角色,他的飾演者竟是一個厭世者。看劇的時候,我在想,三浦春馬是用怎麼樣的心態來詮釋這個角色的呢?
  • 2個月後,看到三浦春馬的遺作,我心情複雜地寫下了這篇文章
    但在看了這部劇之後,我對三浦春馬有了全新的認識,心情複雜地寫下了這篇文章。讓人心情複雜的是,這樣一個沒心沒肺天天大丈夫的角色,他的飾演者竟是一個厭世者。看劇的時候,我在想,三浦春馬是用怎麼樣的心態來詮釋這個角色的呢?他明明那麼難過,在每個深夜輾轉反側,啜泣難眠,卻又在每天清晨整裝待發,橫衝直撞地闖進喧囂的人世,笑著對他遇到的每個人大喊「哦哈喲」。
  • 看完「刺客信條」電影 此刻我的心情很複雜
    作為死忠,嗶哥在看這部片前還重新玩了一遍最經典的《刺客信條2》,以便讓自己陷入中二模式,以腦殘粉的狀態走進電影院。看之前,我對這部片真是無比期待。《刺客信條》是全球最暢銷的遊戲系列,累計銷量上億——是國產單機之王《仙劍》系列的總銷量的20倍。
  • 看完《一點就到家》,我平復激動的心情,寫下這篇文章
    皮哥第一時間觀看完本片,心情激動,或許我們會一同見證國慶檔的「黑天鵝事件」了。一看這劇情就明白,這就是陳可辛《中國合伙人》的翻版,只不過它的主演更年輕,它講的故事更加時髦:電商,風口,快遞,直播帶貨…在影片中一個片段直接拿《中國合伙人》開涮,劉昊然說:「有人告訴我,不要和朋友做生意。」
  • 諾蘭新片又爆了!《信條》貓眼評分8.7,觀眾:看完一臉懵
    科幻間諜巨製《信條》於今日開啟全國公映,這次諾蘭又會帶領我們進入什麼樣的費解之謎呢?據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信條》想看人數已達6.1萬人,累計票房更是達到了多數看完影片的觀眾表示:&34;、&34;,一致好評的影評區直接反映了《信條》的精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