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過渡農貿市場開業,九蓮新村一帶的居民買菜就不愁了

2021-01-18 錢江晚報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何晟 通訊員 夏鳳飛

10月31日,杭州九蓮新村東門對面的農合聯九蓮過渡農貿市場開業。一大早,市場裡就聚集了前來體驗的居民。市場燈光明亮、環境衛生整潔、食品種類齊全,居民們說:「這下我們買菜方便了,就在小區對面!」

從今年7月15日九蓮新村農貿市場拆遷公告發布,至10月31日九蓮過渡農貿市場開業,三個多月的時間,居民從不斷撥打「12345」要求搭建臨時農貿市場,到充分理解並支持街道開設超市型過渡市場,解開的不僅僅是居民「菜籃子」難題,更是政府與群眾之間的心結。

九蓮農貿市場位於翠苑街道影業路3號。2017年11月,花園國有地塊改造工作啟動,九蓮農貿市場被列入拆遷範圍。未來規劃將在該地塊配套建設一處3000平米的農貿市場,預計三年後建成。

九蓮新村農貿市場拆遷公告一經張貼,就遇到了居民的強烈反對。原來,九蓮農貿市場周邊500米範圍內,有九蓮新村、花園南村、花園北村、花園西村等多個小區,市場每天為這些小區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蔬菜、肉蛋、水產等農副產品。九蓮農貿市場一拆,周邊居民的「一日三餐」必然受到影響。

拆遷公告發布以來,翠苑街道多次接待來訪居民及市場經營戶,細緻溝通,認真傾聽居民提出的開設過渡市場等意見建議。

在匯總居民和相關職能部門意見基礎上,經實地考察、反覆論證後,確定將九蓮新村2幢底層約400平米的配套用房用於過渡,過渡期三到四年。過渡市場將引進有農貿市場經營管理資質經驗的企業運維,提供新鮮果蔬、肉類和生鮮食品。同時街道將聯合各職能部門加強對過渡市場的監管,確保為居民提供舒適放心的農副食品。

隨後,街道將制定的過渡市場方案、運營細節等情況向信訪人進行了解釋說明。信訪人對街道制定的過渡方案表示認可,有信訪人還當場拍胸脯要為「過渡市場」做代言,替政府做好解釋工作。

相關焦點

  • 不再擔心「買菜難」啦!九蓮過渡農貿市場開張了,就在家門口!
    近日,翠苑街道轄區居民翹首期盼的農合聯九蓮過渡農貿市場開始試營業,地址就在九蓮新村東門對面,許多前來買菜的居民們都說,「買菜很方便,位置很近,價格也公道」。  原來的九蓮農貿市場地處影業路3號。
  • 買菜就像逛超市,樂山這個高顏值的農貿市場即將開業……
    一座城市的精彩有很多但農貿市場無疑是最具煙火氣的地方也是展示城市文明的「窗口」近日,到大田農貿市場買菜的市民驚喜地發現,新的市場整潔明亮,過道寬敞乾淨,功能分區清晰,配套設施完善……跟之前近在咫尺的臨時過渡市場完全不同,買菜就像逛超市。
  • 揚州九龍路農貿市場拆除,附近居民可去這三處市場買菜
    近日,家住九龍花園的居民曹先生來電反映,小區附近的農貿市場突然拆了,不知道去哪裡買菜。另外,居民沈女士也來電求助,諮詢九龍花園的農貿市場拆除後商戶都搬到哪裡去了。居民反映 市場突然拆除買菜不方便了「上個月就拆了,居民們在這裡買菜有好幾年了,現在買菜不方便了。」曹先生告訴記者,九龍路上飛龍苑北側有一處農貿市場,雖然比較簡陋,但是運營了好幾年,周邊居民都很熟悉,來此買菜的人很多。上個月,農貿市場突然拆了。
  • 「農貿市場」升級換代,社區居民:環境好菜便宜,阿拉交關滿意!
    「農貿市場」升級換代,社區居民:環境好菜便宜,阿拉交關滿意!張阿姨點擊播放視頻新年新氣象2021年新徐虹菜場附近的居民將擁有全新的買菜體驗啦!_臨時菜場的安排確保了改造期間周邊居民的日常需求不受影響。
  • 臨桂區時代楓林農貿市場開業
    【桂林日報訊】(記者劉倩 通訊員秦盛友)日前,位於臨桂區世紀東路與宏謀大道交叉路口西北側的時代楓林農貿市場開業。近年來,臨桂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為進一步滿足居民生活購物需要和豐富群眾的「菜籃子」,臨桂區於2018年將時代楓林農貿市場確立為臨桂區重點工程、民生工程,經過兩年建設,順利建成並投入使用。時代楓林農貿市場位於臨桂新區中心地段,經營面積15662平方米,一樓為日用百貨區;二樓為生鮮糧油區。市場內設有各類攤位200多個,商鋪門面100餘間。
  • 七鮮生活雙井九龍山店盛大開業!買菜不用跑遠了!
    隨著城市規劃的發展,很多農貿市場、菜市場逐漸退出了大家的視野,街邊路口的小菜攤也是「不定期出沒」,傳統超市成為社區居民們買菜的新去處。但大型超市一般距離小區較遠,或者專門的生鮮區不多,果蔬種類和數量較少,品質良莠不齊。而且去晚了,只有挑剩下的蔬菜,一點都不新鮮。對於北京市民張阿姨來說,買菜成為了不小的難題。
  • 武漢138個農貿市場恢復營業 「升級版」菜市場生意比原來更紅火
    百大鮮生菜場數十颱風扇保通風,生意比原來還好位於漢口丹水池的百大鮮生菜場在3月25日就已復工,是武漢市較早經過改造、達到開業要求的2.0標準菜場之一。記者走進百大鮮生菜場看到,買菜的市民絡繹不絕。來買菜的董先生說,老菜場裡難免有種魚腥氣混雜的「菜場味」,這個新菜場幾乎沒有異味,菜場空氣更好了。測體溫,有洗手液、電風扇這些配置也讓人買菜放心。菜場經理吳正何坦承,撐過一段艱難時期。菜場本來預備在今年2月1日,也就是正月初八開業。突如其來的疫情,只能將市場開業時間推遲。從今年初開始的菜場改造並沒有停。
  • 浙江-蕭山~這10家農貿市場附近的居民有福了,「黑科技」現身!
    紅外線體溫監測儀、AI智能抓拍、掃碼溯源、大屏滾動今日菜價......這樣的智慧買菜場景已經在蕭山逐步落地。今年,全省提出推動商品市場五化(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規範化)建設的目標,深化商品市場服務提升。
  • 在南海的農貿市場買菜,讓你一秒愛上生活!
    「買菜如逛超市,市場改造,我們居民都豎起拇指了!」12月24日,在精彩的舞獅表演和鏗鏘的鑼鼓鞭炮聲中,西樵鎮上金甌沙基農貿市場重新開門迎客,吸引了不少居民前來「湊熱鬧」。
  • 臨桂區時代楓林農貿市場開業 各類攤位200多個配備中央空調……
    開業儀式上,嘉賓剪彩。6月28日,位於臨桂區世紀東路與宏謀大道交叉路口西北側的時代楓林農貿市場舉行開業儀式,標誌著臨桂區又增添了一個政府重點的「菜籃子」惠民工程,一座一站式購物體驗的大型綜合農貿市場。時代楓林農貿市場位於臨桂新區中心地段,經營面積15662平方米,一樓為日用百貨區;二樓為生鮮糧油區。市場內設有肉類、魚類、蔬菜等各類攤位200多個,糧油、禽類等商鋪門面100餘間。作為政府重點的菜籃子惠民工程,管理方學習了一線城市的經驗,引進智慧市場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系統,配備了中央空調,冬暖夏涼,乾淨衛生,集休閒採購為一體;還配備了多部電梯上下樓,並有大型電梯直通大型地下停車場。
  • 20多年的採荷農貿市場要改造,胖子酥魚、光頭滷鴨……以後上哪兒買?
    今天是農貿市場改造前營業的最後一天,商戶們正在陸續搬遷,一輛輛小推車上堆滿了商戶們的家當。上午10點多,農貿市場正大門的卷閘門已經拉下來了,裡面的商戶們正在收拾自己的家當。這時,還有不少居民習慣性地來買菜,看到正門關了,他們一番交流,決定抄小路去另一個南門碰碰運氣看。
  • 茅廊巷農貿市場重新開業!水餃鋪老闆老邱:「以後我直播包水餃 包五...
    今天(8月30日),茅廊巷農貿市場改造完畢,正式開業。對洋陽來說,她現在可以在老邱的商鋪裡泡一整天了,因為市場內的環境煥然一新,空調也全覆蓋了。上個世紀,茅廊巷菜場的肉販是香職業如今,耐住辛苦的商戶也在杭州買了房說起茅廊巷農貿市場,老杭州沒幾個不知道的。市場位於上城區小營街道,在豐樂橋東、解放路南。
  • 買菜就像逛商場!永泰首家智慧農貿市場驚豔了
    永泰縣首家智慧農貿市場——樟城中心市場改造完成,12月18日已開啟試營業! 新市場完全顛覆了人們心目中關於農貿市場的定義,用消費者的話形容就是:「在這個農貿市場買菜就像在逛商場!」 走走走,和小編一起「逛商場」去! 走進煥然一新的樟城中心市場,光亮整潔的環境讓人眼前一亮。
  • 夕陽產業變朝陽紅利,社區養老如何和農貿市場有機結合?
    在商超之上,又有線上生鮮快速入局,經過幾年時間的探索,進行了多次服務體系的演化,正威脅著農貿市場作為農產品零售行業老大的地位。 年輕人不愛逛菜場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城市青年工作繁忙,視便利為第一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不高,是線上生鮮以及商超的主要受眾。
  • 杭州九蓮新村冬蟲夏草高價回收口碑推薦
    杭州九蓮新村冬蟲夏草高價回收口碑推薦冬蟲夏草回收解析哪些人不可以吃蟲草?少年兒童,冬蟲夏草中的某些成分具有類似於的作用,可能導致少年兒童早熟。
  • 阜陽蓮池農貿市場明起正式營業 共有300個攤位
    潁州晚報訊  按照超市型農貿市場提升改建的潁州區文峰街道辦蓮池農貿市場,自改建之日起便受到多方關注。日前,蓮池農貿市場正試運營,將於8月16日起正式營業。蓮池農貿市場大變樣8月13日下午,記者來到提升改建完畢的蓮池農貿市場,發現大門依舊緊鎖,門前及兩邊過道上放有剛開始拆除的腳手架。附近部分商戶告訴記者,市場早就建好了,具體開業時間還得等通知。
  • 「逛農貿市場是每天的幸福時光」
    我家住綠地世紀城,一家老小飲食安全都歸我管,我每天要去的一個地方就是綠地農貿市場,現在逛農貿市場就跟逛超市一樣,市場裡面乾淨衛生敞亮,各種菜品齊全。逛農貿市場也是我一天中的幸福時光!走進綠地農貿市場,地面整潔乾淨,大屏幕上顯示著當天進入市場的人流、交易單量、商戶排行、商品指導價等信息。
  • 新開農貿市場大門 打通應急疏散通道
    說起新建的應急通道,在錦江區喜樹社區農貿市場賣菜的張瓊讚不絕口。昨日上午10點半,記者來到喜樹社區農貿市場看到,解決了密集場所安全隱患後,恢復正常營業的農貿市場內人來人往,5000餘平方米的大市場內聚滿了前來買菜的居民——但就在不久前,這裡都還是管控的重點。「這是三聖街道內唯一的一個農貿市場,輻射周邊的10萬居民,市場內有211個商鋪。
  • 【你的樣子·戰疫微故事】守好菜場「防疫門」,當好居民「守護人」
    點,馬鞍山市天天農貿市場東門,蔣經緯帶著一名工作人員早早「駐紮」菜場入口處,為前來買菜的市民開始了一天的防疫檢測。該物業處負責管理天天菜場、新崗菜場兩個農貿市場。近段時間來, 蔣經緯一直奔波於各菜場,他的任務是值守菜場,每天查看市場疫情防控情況、登記各市場經營信息等,一項也不能有疏漏。「「菜市場情況特殊,流動人群多,疫情防控壓力大,容不得半點疏忽,作為市場管理人員,我們有義務守護好市民的菜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