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產業變朝陽紅利,社區養老如何和農貿市場有機結合?

2021-01-08 騰訊網

本期 ·導讀

人口老齡化是中國目前面臨的極為嚴峻的社會問題。為保障日益增長的老年人群的各項生活需求,老年服務事業在近年來得到了飛速發展。而作為中老年人買菜的主要場所,農貿市場該如何行動,以適應社會需求?

1

人口老齡化加劇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的老齡化進程加快。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從1990年的6299萬增加到2019年的17603萬,佔總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為12.6%。

▲山東省政協辦公廳與浪潮集團推出的養老行業分析報告

預計到2040年,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將超過20%。同時,老年人口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正以每年5%的速度增加,到2040年將增加到7400多萬人。

2

養老模式孕育

急速的人口老齡化誕生出了巨大的養老需求。

▲圖片來自於天眼查

目前,我國有三種基本的養老模式: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養老。

據調查,有97%的老年人希望在自己家裡安度晚年,他們最大的願望是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康復理療、文化娛樂等專業服務。

這與好的公立養老院難進也存在一定關聯,而社區養老則集中了居家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或將成為未來養老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如此,農貿市場作為主要客群為中老年人的商業體,能夠在養老環節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呢?

3

老年人愛來菜市場買菜

近幾年來,農貿行業賽道愈發擁擠。在商超之上,又有線上生鮮快速入局,經過幾年時間的探索,進行了多次服務體系的演化,正威脅著農貿市場作為農產品零售行業老大的地位。

年輕人不愛逛菜場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城市青年工作繁忙,視便利為第一需求,對價格的敏感程度不高,是線上生鮮以及商超的主要受眾。

而城鎮老年人則相反,他們大多擁有退休工資,具有消費能力,且生活節奏緩慢,面對農產品這樣的生活剛性需求,更愛為家人前往菜市場採購,實地購買價格以及質量都佔據優勢的菜品,以此來對家庭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得到成就感。

而且許多農貿市場都會推出愛心菜等關懷扶助活動,對於老年人而言是極有吸引力的。

▲萬壽亭農貿市場的愛心菜攤位

直至今日,老年人在買菜時想到的第一選擇依舊是菜市場。

4

農貿市場助力養老發展

隨著老年人口增多,農貿市場將會成為社區養老隱性的一環。立足於社會的實際需求,農貿市場需要背靠自身優勢,查漏補缺,以適應社會發展為其增添的新任務。

1

增強社交功能

常聽人說農貿市場具有煙火氣息,這其實皆立足於市場的強社交性。

中國家庭已慢慢步入「421」結構,即4個老人、2個成年人和1個孩子。成年人作為家庭主要勞動力工作繁忙,孩子需要接受教育,因此老年人經常會出現強烈的孤獨感。

許多老年人願意去農貿市場買菜,除去對農產品的質量和價格較為敏感外,社交需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老齡化的背景下,農貿市場的社交性成了其他競爭者無法替代的優點。市場方可根據附近社區老年人口的實際需求,將農貿市場與老年人活動中心結合,增設棋牌室、休息區等老年人喜愛的業態,增強農貿市場的競爭力。

2

增設醫療器材

隨著年紀的增加,人體出現的問題就越多。農貿市場作為城市的公共服務設施,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是農貿市場提升改造的主要遵循法則。

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農貿市場的業態布局、市場環境、設施設備等各個方面都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及時滿足居民日益增長的多樣需求,讓農貿市場始終充滿活力,讓居民的購物體驗更加豐富滿足。

今年來,在一鴻接手的杭州許多新建或改造的農貿市場中,都可以看到醫療設施的進駐。若出現突發情況,這些醫療箱以及AED等設施能及時地起到應急以及止損的作用,為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更添上一層保障。

▲三衛金葉農貿市場中的醫療器械

3

嚴控市場環境

許多農貿市場在經過升級改造後都擺脫了髒亂差的標籤,環境能夠與商超看齊,但這僅僅是維持農貿市場環境的第一步。

老年人的行動相較年輕人更為遲緩和艱難,身體也較為脆弱,若不慎滑倒,極易產生嚴重的後果。

因此即使在市場改造完成後,市場方在後期運營時也應注意市場的清潔工作,保證市場的衛生安全,防止出現水漬淤積、油汙附著等易造成市場打滑的情況。

最好的方法是在市場的建設或改造過程中就採用專門的農貿市場防滑磚,能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的後期打理難度。

4

進行農貿市場生活配套建設

對於老年人而言,擁有被家人需要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去菜場買菜就是老年人為家庭付出的一種形式,而我們可以順著這種思維將這樣的奉獻感加強。

現在許多城市城市的水電繳費以及政務辦理都漸漸從線下轉移到了線上,通過手機進行操作。但許多老年人對於電子產品的使用都還只維持於簡單的打電話以及上網上,無法進行更加複雜的操作。

通過在市場內部增添自助的政務辦理、水電繳費、修鎖理髮、乾洗衣物等功能,不僅有利於15分鐘生活圈的建設,也能夠增強老年人的動手能力,提升他們對於自我的認同感。

5

增加線上外送功能

有些老年人在身體出現狀況或者受到天氣影響時,很難進行自主的買菜行為。這時就需要農貿市場能為附近小區的居民提供送菜上門服務。

送貨上門的人有別於一般的外賣小哥,需要有固定性,最好是由攤主集中附近小區的單子,在固定時間段內統一送上門。

這樣在加強顧客粘性的同時,也能培養兩者間的熟悉感,在面對獨居老人或是有一些疾病的老人時,能更早地發現對方是否陷於一些糟糕的狀況中,並予以援助,保證老年人的生命安全

本期結語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享受到了人口所帶來的紅利,近年來受生育率下降和人口壽命延長的影響,老齡化的增長速度也非常兇猛。農貿市場作為中老年人流較為集中的場所,需要所有人的集思廣益,使其與社區養老進行有機結合,為即將到來的更為嚴重的老齡化社會起到過渡作用!

互動留言

你認為菜市場需要為老年人增添什麼功能?

說說你遇到過的暖心助老服務~

分享觀點

贊生活

看菜場

相關焦點

  • 養老行業發表全領域呼聲:如何打造養老社區的中國樣板?
    以遠洋、首創等房企為代表進軍養老產業的先行者,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實踐,其品牌化、規模化、自主化的發展趨勢明顯,久久為功的效果正在顯現,未來在擴大內循環,全面促進消費的大環境下,養老產業的發展空間很大,是絕對的朝陽產業,未來可期。
  • 破除社區養老服務困境 北京探索「網際網路+」新模式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李遠方)如何探索出一條在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之外,通過市場化手段和機制解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路徑?11月18日,北京首個社區居家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怡親安安」試點正式啟動。作為北京首個以預約養老服務為主、社區老年人團購產品為輔的養老綜合服務平臺,「怡親安安」目前以微信小程序的形式上線。
  • 從養老到「享老」 探訪高品質養老社區北京金手杖養老公寓
    在位於北京昌平區的金手杖養老公寓,來自全國各地的1000餘位老人生活在這裡,用他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你答案。重陽節期間,記者走進金手杖,實地探訪由宏福集團投資建設的高品質養老社區——北京金手杖養老公寓,深入了解千餘位老人的「享老」生活。
  • 君康人壽布局大健康產業 「產品+服務」提升養老生活品質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速來臨,與養老相關的服務需求愈加迫切。在此背景下,君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君康人壽」)積極布局大健康產業,通過結合優質產品與服務,建立涵蓋健康、醫療、養老等服務的綜合保險保障體系,改變傳統的養老生活方式,為長者創造個性化養老生活體驗,助力客戶健康無憂,幫助客戶做好財富規劃。
  • 朝陽扶貧進行時:康保不僅有羊,還有鹿和健康「大禮包」
    現在,該縣不僅羊越來越多,鹿養殖扶貧項目持續向好,朝陽還為康保老鄉送去了健康「大禮包」,建立了養老機構對口支援平臺,持續精準推進康保縣扶貧工作。「貧困縣的養老問題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方面,朝陽這次捐助的『一鍵呼』智能終端,可以用於與土城子鎮衛生院、北京對口醫院直接取得聯繫,為老人提供專業的醫療衛生服務。」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待所有設備調試完畢投入使用後,老人或家屬可在緊急情況下使用「一鍵呼」聯繫最近的土城子鎮衛生院,比以往聯繫縣醫院,醫生趕來縮短了半個小時。
  • 盤點11月養老產業要聞
    該項目耗資約40億元、耗時6年興建,系「太平小鎮」首個旗艦項目,集機構養老、社區照料和全科門診、康復護理等多功能為一體,可為約3500位老年人提供的高品質醫養結合服務。http://cnsf99.com/Detail/index.html?
  • 全國將建5000個老年友好社區,5萬億智慧養老產業蛋糕待分割|老年...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這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 十四五 " 期間將在全國創建 5000 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還要建一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跨越數字鴻溝方面,智能技術和老年人自身學習要相向而行。老齡化社會已成事實。
  • 如今的老人已經走出魔鬼的步伐,就問你養老產業追不追得上!
    新華保險大舉進入養老產業的背後,是養老市場巨大的市場需求。《2020中國家庭保險需求調查報告》顯示,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於未來養老生活,只有14.8%的消費者選擇「子女或親戚照顧」,近七成人群願意採購市場化養老服務,這預示市場化養老將迎來巨大發展前景。瞄準這一市場需求,近年來不少險企紛紛搶灘養老市場。
  • 養老江湖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
    2006 年 8 月 16 日出臺的《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一五」規劃》中,第一次出現「老齡產業」,並提出了「老年用品和老年服務產品」的概念,其中,「老年服務產品「涵蓋」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旅遊線路和服務產品」。但是,直到2013年9月,在《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35號)出臺後,養老產業才正式進入快速發展階段,養老市場也逐漸發展成熟。
  • 全國將建5000個老年友好社區,5萬億智慧養老產業蛋糕待分割
    如何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讓他們更好地適應信息化時代,這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十四五"期間將在全國創建5000個示範型老年友好社區,還要建一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在跨越數字鴻溝方面,智能技術和老年人自身學習要相向而行。老齡化社會已成事實。
  • 養老產業解讀:日本如何應對人口老齡化
    據相關統計數據,日本養老服務產業的發展與老年人口的增加成比例關係,1970年日本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萌芽期),其養老服務產業開始萌芽產生,政府在這一時期大力鼓勵養老服務產業發展;在80年代逐漸形成一定的產業規模(形成期),處於逐步探索時期;90年代其養老產業開始成熟,已經形成了一個成熟的市場,擁有一整套行業標準(成熟期);21世紀之後日本的養老產業隨著國外逐漸進入老年化社會開始向外擴張。
  • 民函[2018]80號民政部財政部關於確定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試點地區的通知
    、綜合性養老產業投資管理公司。在此背景下,中鐵建業養老認準方向、明確目標、精準發力,快速建設運營了一系列以「九九頤家」為品牌的小規模、多功能社區「嵌入式」連鎖養老服務機構,探索出一條真正適應養老市場需求、養老服務需求、養老行業需求的養老產業發展之路。
  • 與中華路街道聯合打造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
    香禾惠民店是中華路街道居家養老項目定點合作單位,街道居民可憑「居家養老服務券」消費,開業當天就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來打卡。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的加劇,空巢、高齡老人增多,養老壓力增大,如何解決養老問題已然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課題。近年來,國家對社區居家養老的扶持力度逐漸加大,大力發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為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 讓「夕陽人群」迎來「朝陽人生」
    養老不僅是每個家庭面臨的問題,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一環。連山區化工街道社區養老資源服務中心仁愛老年護理院作為我市醫養結合試點機構,他們把養老服務嵌入到社區中,通過構建醫療、養老、康復、生活等智慧養老服務體系,讓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舒心的養老新生活。
  • 鎮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鎮江市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
    一、總體目標通過改革試點工作,到2020年,全面建成「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醫養相結合、信息為輔助」的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推進社區適老化改造。通過政府補貼、產業引導和業主眾籌等方式,加快推進適宜養老的居住區建設。
  • 大家保險力推「城心養老」!作何想、有何難、有何益……且看專訪詳解
    險企布局養老社區日盛,作為一個新進入者,大家保險的模式有所不同。大家保險在今年6月成立滿一年的時候,對外宣布了「城心養老」模式,即養老社區設在城市中心,並表示已在北京市區布局3家社區。布局城心有何考慮?需要經歷哪些環節?盈利周期和壓力如何?保險與養老社區如何協同?
  • 上海交大羅守貴:今後50年養老產業都處於穩定的信風帶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12月21日,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主辦的第二屆中國行業發展高峰論壇上,上海交大安泰經管學院教授、交大行業研究院養老行業團隊負責人羅守貴表示:「養老產業未來註定是朝陽產業。投資界多次問我養老行業的風口在哪裡?
  • 張鴻琴:拓寬養老產業發展的現實路徑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加強人口發展戰略研究」,並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的要求,這為我們做好老齡事業和推動相關產業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做好相關工作,需及時研判人口老齡化將產生的深遠影響,進一步了解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狀及特徵,並積極給出有力有效的應對之策。
  • 正在「消失」的高校汽車工程系:進校是朝陽產業 畢業成夕陽產業
    從2018年開始,在各方因素的影響下,全球汽車產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汽車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改變為非化石燃料作為動力驅動。電動車、氫燃料電池汽車、乙醇汽車等成為新興技術。在動力源切換的同時,智能化、網聯化也成為汽車的另一個關鍵技術,這包括無人駕駛技術以及智能網聯。在這些變化之下,汽車產業對人才的需求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
  • 朝陽伴夕陽,和諧大家庭——我院積極參加「青春靚城•滿愛重陽...
    朝陽伴夕陽,和諧大家庭——我院積極參加「青春靚城•滿愛重陽」、「感受父母從醫路」主題活動 2020-10-27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