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小 米
2018.1.15隨筆
今冬流感盛行,我也沒有倖免。二九開始幾天冷空氣登陸,老母身體欠佳,我騎助力車早晚探望老母,不慎著涼也感冒。噴嚏、畏冷、頭疼、渾身酸痛,怎麼辦?晚上早早切薑片、放紅糖,燒薑茶,熱水洗澡,渾身放鬆了,喝薑茶後鑽入被窩捂熱發汗,一覺醒來,神清氣爽,感冒徹底好了,也就一個晚上的功夫。我感冒從不上醫院,都是在家喝薑茶治好的。相信中醫,道法自然,把健康交給自己。
記得小時候,難免時常感冒,長輩也是一杯薑茶為我們預防治療的,感冒上醫院,從來沒有過。曾有幾次感冒嚴重了,還是聽老爸的話,到澡堂泡澡敲背擦背的。當時泡澡0.1元、敲背0.1元、擦背0.1元,回到大廳,將3分錢一包薑茶粉,或6分錢的午時茶,交給澡堂師傅泡茶,喝下後蓋上雙層浴巾睡覺,一覺醒來,再去澡堂衝洗,神清氣爽的回家了。那時候澡堂人很多,澡堂師傅會照顧你,讓你安心睡覺不催你走,擦背師傅會幫你擦得特別燙,還會加幾條熱毛巾幫你祛寒,社會都是暖暖的。全套服務總共才三毛多錢,含薑茶,在享受中治好了重感冒。感冒上澡堂是我們老一輩的習慣。也有人花0.12元,西藥房買3片撲感敏,1片利眠寧,或者阿司匹林類藥片。當時藥房都有零賣的,沒有人會整盒整瓶買,也沒有人會挑價格貴的藥買,能治病的才是好藥。也有人條件好,反正有勞保,就到地段醫院或勞保醫院看毛病去。不過感冒要掉鹽水瓶的很少聽說過。現在年輕人感冒上醫院是正常的,不上醫院是不正常的,特別是小祖宗感冒,那更不得了,最好找兒童醫院,找專家診治,用進口藥,花上千元也不在乎。
生活中感冒很常見,幾乎人人都會感冒。以前感冒不叫病,常稱感冒為「著涼」「中暑」。記得孩提時代,每到易發感冒季節,全國城鄉人人動手開展衛生大掃除,除「四害」,燒草藥湯喝,沒見有多少人感冒了。可如今,感冒來了,喊感冒的人多,防治感冒的人少了,不僅把感冒當成病,而且還小病大治。現代人治感冒已經見怪不怪了。感冒藥品琳琅滿目,越來越貴;感冒治療程序複雜,檢查項目越來越多;感冒病人男女老幼,越來越多;中醫西醫應接不暇,越來越忙;治療感冒基本一周,療效越來越差。如此怪現象,到底是人感冒了,還是社會感冒了。難道「流感」也成了商機?一個小小的「流感」,盡然如此流行,幾乎家家戶戶、企業機關學校都有人感冒,央視也進行報導了。
獨生子被寵壞了,現代人的防治觀念也有問題了,醫院的創收治療也有問題,整個社會感冒了。如此的社會感冒,我們是否應該警醒反思!身體感冒的病因,是否與心靈的感冒有關。心病終須心藥治,才能標本通治,符合中醫理論,治標不治本,「流感」還會不斷流行,肯會有更多的「越來越……」。
功夫傳承,現代養生,關注太極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