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乘風破浪的姐姐》加更,藍盈瑩又被Diss了。
原因是二次公演結束後,進入到淘汰環節,作為沒有進入安全組的藍盈瑩隊,很有可能會有人被淘汰。
但幸運的是,她們組全員留下了。
黃齡和吳昕都激動地哭了起來,只有藍盈瑩開開心心的,還很好笑地問她們怎麼哭了。
節目一出來,當即被網友指責,稱藍盈瑩「共情能力為負」「非常非常沒有人情味兒」。
甚至直接說她是「情商低」「事不關己」。
反倒是大姐大寧靜,在阿朵和鍾麗緹都被淘汰後,哭的連火鍋都吃不下,一下子圈了一大波粉。
更是因為一番「母論」,被誇贊可愛。
「發現這個劇組,能讓人性情大變,特別母,母裡母氣的,動不動就掉個眼淚。」
是的,她說的是「母」,節目組可能是怕海外觀眾看不明白,特意將字幕翻譯成了「溫柔」。
母=溫柔……
寧靜哭了,變「母」了,被誇贊可愛。
可就是這麼神奇,在節目的第二期,寧靜還因為「沒哭」,也圈了一波粉。
第二期節目小考環節,伊能靜組唱完一首《推開世界的門》,結果將在場的好多姐姐給聽哭了。
寧靜沒有哭,還對此表示疑惑:
「我那兩個隊友輪流哭,眼睛都哭紅了,我的天呀!
我在想這是為什麼?然後馬上就會檢討自己,為什麼我還不哭,為什麼我還不哭?
我不知道。」
一番靈魂拷問,竟然讓網友們圈了一波粉,紛紛誇讚寧靜「真性情」「好可愛」。
為什麼同樣是哭,藍盈瑩沒有哭,就被指責「沒共情」,
而寧靜不管是哭還是不哭,都要被誇贊「可愛呢」?
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叫做「暈輪效應」。
指的是人們在交往認知中,對方的某個特別突出的特點、品質就會掩蓋人們對對方的其他品質的特點的正確了解。
就是當你發現一個人的某個優點,就會覺得這個人很 不錯,而發現他有某方面缺點,就會覺得這個人不怎行。
所以這也被稱為是「成見效應」。
觀眾對藍盈瑩和寧靜的區別看待,其實也來自於這種效應。
寧靜出道30年,從電影到電視劇,塑造過無數經典形象,也斬獲過許多知名獎項,是幾代觀眾都喜愛的演員。
而藍盈瑩,出道短短幾年,能拿得出手的經典作品也只有《甄嬛傳》,還是個不討喜的配角。
這一角色還讓很多人連帶著對她的印象也不太好。
所以首先,在兩人的咖位印象上,藍盈瑩就佔了弱勢。
其次是兩人在節目中的表現。
第一期的節目首秀,藍盈瑩就拿下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唱跳形體,不可謂不驚豔。
而寧靜當時給人的感覺是年紀偏大,唱跳上又都不夠擅長,整個人有一種「太后娘娘」的佛系感。
這樣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藍盈瑩後面跟著團隊再怎麼努力表現,也讓人沒有了她第一次展現時那般亮眼,讓人在心理上產生了期待上的落差。
寧靜則恰恰相反,剛開始明明什麼也不擅長的她,後來每一次的公演都十分出色,燃炸全場,讓人的好感度飆升。
這點上,藍盈瑩顯然是高開低走,而寧靜卻越來越讓人看見進步。
再有就是節目中,寧靜的表現一直很圈粉。
而藍盈瑩,先是因為組隊時,沒有選擇白冰,還讓黃齡出面選了吳昕,被指「有心機」。
後來又堅持讓吳昕學樂器,導致吳昕急的直掉眼淚。
那個時候,藍盈瑩給人的整個印象,就不僅僅是有野心,強勢,還沒有同理心。
這次節目中她的反應一出來後,好像立馬得到了一種驗證:藍盈瑩就是沒有同理心。
一次又一次的負面話題,讓觀眾加深了對藍盈瑩的不好印象。
其實這次節目中,藍盈瑩沒哭,並不能說明她是沒有同理心。
畢竟藍盈瑩組沒有排到前三名,意味著可能有人會被淘汰掉,但偏偏全員都通關留下了,這本來就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黃齡哭,是因為她上一輪發現自己的人氣排名倒數,隨時都有可能被淘汰掉。
吳昕哭,是因為原先在練習的時候,她擔心自己不僅會退出,還有可能連帶著團隊都拖了後腿。
大家都能晉級,對她來說,是大家的努力付出 ,很不容易。
而藍盈瑩,首演表現就是第一名,後面整個節目中,也都十分努力拼命,其實內心裡對自己留下是十分有自信的,也相信自己的團隊能夠留下。
畢竟練習的時候,她可是一直都保持著「狼」性的。
在她內心裡,付出多少的努力,就該獲得多少回報。
她沒有什麼喜極而泣,也不覺得心有餘悸。
其實仔細觀察,當時藍盈瑩臉上誇張的笑意,心裡還是對組員的哭有感的。
只是她的性格並不是一個容易展現脆弱的人,畢竟整個節目中,她都一直保持堅強努力的人設,從不讓人看到脆弱的一面。
她用誇張的笑意和故意疑問,也不過是在掩飾內心裡的感動情緒。
同樣是沒有哭,藍盈瑩和寧靜獲得的是截然相反的評價。
其實說到底,還是因為她自身的實力還不足夠。
在「大姐大」寧靜面前,她的努力,她的優秀,就會讓人有一種班門弄斧的感覺。
寧靜的努力,是謙虛進步,藍盈瑩的努力,就會被說成是有野心。
寧靜的不哭,是可愛真性情,藍盈瑩的不哭,就會成了沒有同理心。
……
人在弱的時候,質疑你的人會特別多。
相反,一旦強大起來,曾經那些抨擊你的人,也會變成誇讚你的人。
這就是現實。
其實姐姐們都是美好的。
這檔節目想要表現的,也是姐姐們身上不同的,但都積極向上,而又美好的一面。
寧靜很可愛,藍盈瑩也會很可愛。
希望藍盈瑩能夠努力用實力來證明自己。
時間,能夠證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