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用「過去式」說話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2021-01-21 改變自己


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並不是你制定的「將來式」有多完美,而是在真正強大的行動力面前,你「過去式」的積累。

來源:逆習(ID:nixi173)


生活中,發現許多人都喜歡用「將來式」說話:等我有時間,一定要把駕照考了;等孩子長大,我一定要在郊區買個帶院子的房子;在我的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西藏旅次遊。
這樣的話聽得太多,難免耳朵起繭,忍不住想反問一句,有些事情明明現在就可以做,為什麼要等到以後呢?正如《我的世界很小,但剛剛好》裡說過的一句話:「一切沒有行動力的計劃都是耍流氓。」有句俗語叫「出名要趁早」,可是越到後面,越發覺得,其實除了出名,什麼事都要趁早。因為大多數「需要再等等」的事情,等著等著就基本做不成了。所以,比起「將來式」,我更喜歡用「過去式」說話,和「過去式」說話方式的人待在一起,因為這些能隨時隨地激發我的行動力。我身邊的朋友艾力,便是一個擅用「過去式」說話的人。她從不會和你說,自己想去哪個地方旅行,只會和你「報告」:她剛去完一趟日本,往返機票只花了 2000 多元,非常便宜。告訴你大阪哪一家的章魚燒特別好吃,哪一家的免稅店商品最豐富齊全。和她討論最新的韓劇,感嘆韓語的發音好好聽,她便和我提起她過去曾用 2 個月的時間拿下韓語口語的初級證書。自己這麼「笨」的人都能搞定韓語初級,你要是去考一定也可以拿下更高級別的......每每和她對話,從她眼裡看到的都是生機勃勃和充滿希望的神情,她從來不會說「等我有空了要怎麼辦」之類的話,而是總用強大的行動力給予我正能量。這樣的人不管是在職場還是家庭,都很受周圍人的歡迎,他們就像一團光芒,叫人忍不住想要去靠近,跟他們待久了之後,很難再允許自己做事拖延懶散。  02 擅用「過去式」說話的人都有著「易成功」體質在知乎上看到一句話深以為然:「 idea 是世界上最不值錢的東西。」我想,它否定的並不是 idea 本身,而是光有想法,但從來沒有執行的決心與實際的行動,時間久了,再完美的 idea 也是空談。在電影《社交網絡》中,有這樣一個橋段讓我印象深刻:扎克伯格心血來潮,想做一款對女生相貌評分的程序,面對腦海中突然冒出的想法,他沒有絲毫猶豫:當晚 20:13 狂奔回宿舍; 22:17 開始動手做 FaceMash ;凌晨 4 點,產品上線,網站流量一度弄垮了哈佛的校園網。面對腦海中的想法,他沒有第一時間和朋友高談論闊自己的計劃是多麼富有創意,也沒有等什麼時機成熟再去完成,而是執行在當下。用短短 6 個小時,完成了一款產品的設計、開發、上線,將他腦海中的idea最後以成品的形式宣布出來,這樣的人很難不成功。許多時候,我們總是覺得那些成功的人是「天賦異稟」,但其實他們未必比我們聰明很多,真正拉開差距的是行動力。當大多數人選擇了「以後再說」的時候,你們的「行動起來」已經搶佔先機,幹掉了  50 % 以上的競爭者。當我們擁有更加強大的執行力,和更加嚴格的自我控制能力,往往也讓我們更接近成功。馬雲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名言:「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
說的正是那些不去執行,只談空想的人,最終再深的執念也變成了黃粱一夢。所以,想要變得更好,首先要讓自己成為一個習慣用「過去式」說話的人。三毛曾說:「等待和猶豫是這個世界上最無情的殺手。」一件事,不要去想「做」還是「不做」,而是只想著「做」。一旦我們把思維聚焦在「做」上,大腦便開始切換路徑,轉向「怎麼做」的流程化思考。例如寫出一篇文章最好的辦法,不是去研究完一本著作,而是馬上在鍵盤上敲下第一個字;想去一個地方旅行,不是一味查找攻略,而是立即安排出檔期,購買出發的飛機票。「謀定而後動」本是一個褒義詞,但要是整天只在腦子裡謀定計劃,到現實裡又變得畏首畏尾,遲遲不動,那是拖延症發作。許多時候,躊躇不定與一味蓄力都不是最好的準備,只有跨出第一步才是真正的執行。對於很多健忘症人群,有時不是行動力不夠,而是定個小目標轉眼就忘了。可以用便籤紙或者隨身攜帶的記事本,用「列清單」的方法將自己制定的每日目標逐一列舉在清單表上,或是將大的目標分解為月計劃、周計劃或日計劃製作成日程表。每天有時間就拿出來檢查一下自己的完成情況。做一項,劃掉一項。除了能督促提醒自己去完成,每劃掉一個小目標,內心也能因此增加自信。延遲滿足的概念我已經在之前的文章提過不少次,它最早來源於史丹福大學博士沃爾特對幼兒園小孩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心理學實驗。所謂延遲滿足,是為了追求更大的目標,獲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棄眼前的誘惑。說到底,它是一種克服當前的困難情境,放棄即時反饋,而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當我們面對一個長期目標時,很容易就會被追劇、玩手機、睡覺這些令人「短暫愉悅」的事情所誘惑,從而放下手頭的事情一頭扎進去。頭條張一鳴說過: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問題都是這個原因造成的——沒有延遲滿足感。只有讓自己努力去直視長遠價值,甘願犧牲部分的短期價值,延遲一下再滿足,生活中的很多困擾才能迎刃而解。暢銷書作家大冰寫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上的大部分傳奇,不過是普普通通的人們將心意化作了行動而已。就像有個人對畫畫很感興趣了一輩子,但卻遲遲未曾開始,直到他 40 歲的時候,遇見一個智者,詢問道:「我很喜歡畫畫,但一直沒有開始,你說我現在學是不是晚了?」智者並沒有正面回答他,而是說:「無論怎樣, 50 歲終究會到來。」而走到最後你將發現,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並不是你制定的「將來式」有多完美,而是在真正強大的行動力面前,你過去式的積累。願你我都能成為用「過去式」說話的人,畢竟人為夢想買單總是有賺。本文授權轉載自逆習(id:nixi173)。正能量爆表的逆境成長研習社!這裡沒有純雞湯,只有關於成長和對逆境的思考,堅持每一篇原創都有解決方案。唯有堅持學習,才不會被逆境輕易打敗!




相關焦點

  • 擅用「過去式」說話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所以,比起「將來式」,我更喜歡用「過去式」說話,和「過去式」說話方式的人待在一起,因為這些能隨時隨地激發我的行動力。擅用「過去式」說話的人大都受人歡迎我身邊的朋友艾力,便是一個擅用「過去式」說話的人。
  • 懂得好好說話的人,運氣都不會差!
    朋友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很多時候我們的好運都來自於朋友,你說話好一點,人緣自然不會差,運氣也隨之而來。 02 一個人說話的方式,反映出這個人為人處事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如此,職場中更是如此。在職場中會說話的人通常有分寸感,知道什麼樣的場合說什麼樣的話。既能不必不亢的拒絕別人而不傷到感情,又能巧妙避開敏感話題。而不會說話的人處處給別人添堵,即使你有過人的能力,也會被人遺忘。
  • 愛笑的你運氣都不會差
    網上有這麼一個段子,愛笑的女孩子運氣都不會差,因為運氣差的都笑不出來。其實,並不是因為愛笑所以運氣並不會差,而是因為愛笑才顯得運氣好。一直都可以笑臉迎人的女孩子,總會給人感覺一種開朗,活潑,事事順心的印象,因此大家都會認為這樣的女孩子印象不會差
  • 自身擁有這樣的風水,運氣不會太差
    心底有愛,口下積德,好好說話,是發自心底裡的善良。 -01- 好好說話,運氣不會差。好好說話的人,運氣也不會差。 成名後的黃渤,經常在各種場合被人調侃,有些是為了搞笑,有些完全是惡意的趣味,黃渤都能巧妙化解波瀾不驚。 最有名的一次,記者問他「是否能取代葛優」。黃渤這樣說: 「這個時代不會阻止你自己閃耀,但你也覆蓋不了任何人的光輝。
  • 運氣差做啥啥不順?這三方面做到位的人,一般運氣都不會太差
    運氣是沒有辦法具體體現在生活中的,但是卻又是一直存在的。身邊有很多這種人,他們十分的努力,也很能吃苦,但卻總是時運不濟,偏偏每次距離成功總是差上那麼一點,為此沒少和別人抱怨自己運氣不好。看著小林醉酒後的樣子,我心裡也感慨萬千,他的專業能力確實不錯,但是為人太苛刻,經常抱著一種懷才不遇的想法,鄰居之間都不幫忙,對於同事就更不用說了,一個人的好運氣取決於這個人的性格和態度,在這三個方面有著自己理解的人,運氣不會太差。1.
  • 努力的人運氣永遠都不會差,你們喜歡山雞哥嗎?
    以前看古惑仔,很多人想成為他,壞壞的可非常重兄弟情,他就是我們永遠的山雞哥陳小春。陳小春是廣州惠州人,小時候家裡很貧困,13歲就翹學跟父親去打工,沒有什麼文化,16歲就獨自到香港打工,做洗碗工,洗頭工。
  • 人品好的人,運氣不會差
    只有那些對待生活認真努力、對待他人厚道真誠的人,門路才會越來越多,人生也不至於走到死胡同裡。有句話說的好:每個人到最後,拼的都是人品。因此,一個人的好人品,才是決定他前途的最終因素。她看那幾個人的水杯都已見底,又無人進來續水,便起身為每個人的杯子都續上了水。等了好一會兒,女孩已為談話的幾個人多次續水,可總經理還是沒有進來。這時,談話的人裡面有一個中年人問她到這兒有什麼事,她回答是來應聘的。
  • 脾氣好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太差
    人世間行走,要知道,脾氣好的人,運氣一定不會太差。孔子弟子中,曾經有個弟子,為人好學,且「不遷怒,不貳過。有一個好脾氣,是從古到今流傳下來做人最應該具有的一種品格。要知道,人生這一輩子,有一個好的脾氣,運氣一定不會太差。有好脾氣的人,這一生也總會會有很多的幸運追隨著自己。人生這一輩子,有一個好脾氣是一個人的幸運。好脾氣與自己的環境沒有任何的關係,與自己想要的一切也沒有任何的關係。
  • 丟三落四的女生 運氣不會太差?!
    我知道 我都知道愛笑的女生運氣不會太差善良的女生運氣不會太差漂亮的女生運氣不會太差
  • 才女武亦姝:有準備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
    說她是贏家,真是一點都不過分。在爭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中,她出色的表現,令在場的人驚嘆不已。由於比賽需要重新說一句帶月的詩時,她不假思索地說:"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這句《詩經》中的名句,驚得對手都懵了。她從小就喜歡詩詞,閒暇時光都是和詩詞為伍,她說:一聊到古詩詞就興奮得不能自己。
  • 為什麼愛喝酒的人,運氣不會太差?
    經常有人這樣講:「愛笑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要我說,愛喝酒的人,特別是愛白酒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尤其是事業,更不會太差!,還能邀月亮星星喝酒,就連皇帝跟兒前也不耽誤,李白的詩句我們家喻戶曉,他一生有四分之一的詩句都來源於酒的靈感。
  • 你還記得「會說話的湯姆貓」嗎?
    這隻「會說話的貓」誕生於 2010 年,如今,10 年過去了,它變成了什麼樣?會說話的小動物2008 年 7 月,蘋果公司推出了 App Store,這個依託於 iPhone、iPod Touch 和 iPad 的應用程式發行平臺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改變。
  • 姚笛:愛笑的女孩運氣不會差!
    有很多人都說姚笛憑什麼能進入國家隊,憑什麼能被郎導看中?也有很多人說姚笛又在盲目自信了,看看她傳的球:倒三角、大開網等,她怎麼就那麼不謙虛呢?在筆者看來,姚笛看起來性格大大咧咧,不過傳球技術還是過關的。雖然她還達不到丁霞那樣的水平,在比賽中也確實出現了開網球等問題,但和去年比,確實是有很大進步的。
  • 趙麗穎:「我的努力配得上我的運氣。」
    趙麗穎:「我的努力配得上我的運氣。」,有很多人以各種方式活著,反觀自己眼前經歷著的這些也就不算什麼。」喜歡趙麗穎都知道,她出身農村,且非科班出身,以努力「趙麗穎火紅之後,網絡上各式傳言不斷,有人說她出身貧困的農村,輟學工作為了供弟弟讀書等等,她某天認真在微博回應:「人非聖賢,不需要總幫我撰寫悲慘的故事,立奇怪的人設」,這些傳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用怎樣的態度去看待你的未來。
  • 日本人說謝謝為什麼用過去式「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
    日本人說「謝謝」會用「ありがとう」,更為尊敬的說法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細心的小夥伴們可能會留意到,書本裡或者日劇裡還時常出現「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感謝就感謝唄,為什麼要用過去式呢?今天咱們就來辨析下兩者的區別。——つまらないものですが、どうぞ。/一點小心意,請您笑納。——窓を開けていただけませんか?/能幫忙把窗戶開開嗎?——奢るから、どんどん食べてください。
  • 金靖:愛笑的女孩運氣都不會差
    我每次看金靖2020年晚會表演的小品《機場姐妹花》都不禁大笑起來。我把她表演的節目都曾刷了一遍,特別是心情不好時去看,整個人都會放鬆,變得開心起來,她的視頻簡直是我快樂的源泉。我特別佩服喜劇演員,我覺得他們好神奇,他們總能把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甚至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變得趣味盎然,他們能讓人捧腹大笑,忘記煩惱,給人帶來歡樂。我初次知道金靖還是在晚會小品《機場姐妹花》,小品中,她精分的表演和誇張而豐富的面部表情,讓我眼前一亮,這個女孩太有意思了,我看到她說話,我就覺得很開心。
  • 沒有「過去」的人不懂深情
    楊雨亭在《上校的兒子》一書的自序裡提到了作為外省人第二代的一種掙扎。「我們基本上是活在前幾齣大戲的遺緒裡面。我們的生活基調是在不斷重複地去認識與模擬前一代人的歷史,去實現(或抗拒)前一代人的意志。」也就是在這個斷層之間,外省人第二代繼承了父母的那種鄉愁,也在不斷摸索如何消化、如何安放這一份鄉愁。
  • 早些年曾被認為「不會演戲」,這些年被稱為影帝
    早些年曾被認為「不會演戲」, 導演甚至說「你不要演戲了」。為此他跑了 10 年的「龍套」。運氣爛到爆的張譯,早該紅了關於張譯的演技似乎沒必要拿出來討論。因為都是清一色的好評,畢竟他離老戲骨,只差老了。關上ktv的門抱著姑娘得意洋洋的告訴她馬上就要賺錢了的樣子;最後被警察崩了之前哭訴著黑心開發商的可憐樣兒;在大巴車上睡過頭時氣急敗壞的起身給了胖大姐一巴掌;穿著一身純白的衣服去"幹活"時給自己褲腳小心翼翼的撣灰順便給了路過身邊揚起巨大灰塵的拖拉機一個巨大白眼…張譯對小人物的演繹和把握之精準,是讓我記住他最重要的一點,他是一個會觀察生活的人。
  • 會說話的人,情商不會低
    比如說,黃渤就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他不僅擅長化解尷尬,而且也不會讓別人難堪,既能用語言,維護自己的面子,也不會讓他人下不了臺。 曾經,閆妮這樣調侃過黃渤: 我以前都是跟帥哥演戲,這次我跟你演夫妻,我就知道自己要進入醜星的行列了!
  • 「自殺式單身」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謀殺式戀愛」和「同歸於盡式婚姻」
    不少人表示「這就是我沒錯了」……這個問題今天登上了知乎熱榜,引起了很多知友的討(gong)論(ming)。問題問的是,你現在是否處於「自殺式單身」?拒絕主動戀愛也有一種可能,是因為內心深處藏著一股對愛情的「不信任感」。積極心理學提出過一個「習得性失助」的概念,大多數人在人際關係中都受過傷害。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痛苦的經歷,我們都有可能積累不同程度的痛苦,並從中學習形成了一種對現實的無望和無可奈何的行為、心理狀態。而經歷過、見識過「不和諧」的愛情,就會增加人們對愛情的不信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