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連杰這部神作,憑什麼能超越李小龍和成龍等,成為功夫片第一

2020-09-05 Young影視剪輯

在功夫片數十年的發展史上,曾誕生過許多傳世名作。比如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的《猛龍過江》、《精武門》、《龍爭虎鬥》等作品。


猛龍過江劇照

國際巨星成龍大哥的《警察故事》、《醉拳1/2》、《飛龍猛將》等作品。


飛龍猛將劇照

「七小福」大師兄洪金寶的《東方禿鷹》等作品。


東方禿鷹劇照

當然還有其它很多功夫明星拍的動作電影也是很棒的,這裡就不一 一列舉了。

但如果僅從功夫片的角度來考量,綜合各方面的因素,認為李連杰的《精武英雄》是當得起功夫片第一這個名頭的,此片堪稱功夫片中的教科書。


精武英雄

從演員的角度來講,也許李連杰沒有李小龍那驚人的身手,也沒有成龍那獨步天下的動作設計能力,但李連杰有著最為標準的動作套路,任何一個相同的動作,偏偏只有李連杰能夠打出那份屬於動作之美的獨特神韻。


而李連杰來說,《精武英雄》同樣是其職業生涯尚未逾越也難以逾越的巔峰之作,或許影響力和知名度並不如《黃飛鴻》、《少林寺》等其他名作,但就動作而論,這是他所拍過的最好的動作電影。


在該片中,李連杰向觀眾們展示了自己全面而又紮實的武術功底。

單手引體向上。


三指伏地挺身。


單手撐地騰空過肩側踢。


騰空側踢。

本片的武術指導是「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作為最富盛名的武術指導,袁八爺一生佳作無數,但《精武英雄》同樣堪稱其職業生涯最完美的封神之作。


袁和平為片所設計的動作,真正達到了虛實兼備的境界:即彰顯了動作的藝術之美,又保留了拳拳到肉的寫實風格。

而影片中類似騰空倒鉤反敗為勝的諸多細節更是即興發揮的神來之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精武英雄》的動作設計,不僅僅在視覺觀影效果上達到了極致,更是在動作中打出了「拳理」。可以說,《精武英雄》的每一場武戲,都遵循著嚴格的動作設計理念。

開場日本學堂一戰,陳真以一敵多,用的是「擒拿手」,目的在於迅速制敵而不傷人。


虹口道場一戰,陳真所採用的制敵之術,秉承的是李小龍先生的「截拳道」理念。


陳真與霍廷恩的同門內戰,其目的是批判傳統武術「華而不實」的缺點。


老當益壯的船越文夫能夠和年富力強的陳真打成平手,採取的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策略。


而陳真面對一身鋼筋鐵骨、力大無窮的藤田剛,卻是以柔克剛、以巧制敵。


而陳真與藤田剛之間近二十分鐘的終極決戰,堪稱功夫影史上最為華麗的樂章之一。作為終極大反派,「金牌打手」周比利奉獻出了職業生涯最佳一戰,也成就了藤田剛這個演藝生涯最為經典的角色。


香港電影的老朋友——日本知名動作明星倉田保昭,其所飾演的船越文夫,也成為其職業生涯的招牌角色。


還有為李連杰搭戲的錢小豪同樣表現出色

當然,作為商業片,《精武英雄》誠然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導演陳嘉上野心太大,影片空有格局,但缺乏明晰的主線,導致故事過於散亂,反而不如李小龍原版來得酣暢淋漓;二是影片空有反思卻無深度,而且表現手法過於外漏和直白,部分片段更有說理之嫌,犯了商業片的大忌;三是陳真的角色設定太過於超前,很難得到觀眾的認同……


但上述瑕疵都無法掩蓋《精武英雄》在動作方面的萬丈光芒,單以功夫片而論,個人認為《精武英雄》的確可以稱得上是動作電影史最佳。其動作場面的設計更適合作為功夫片影迷們奉為教科書範本。

相關焦點

  • 這個功夫片怪才,顛覆了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三十年武打傳統
    是自李小龍的《唐山大兄》之後,功夫電影作為一種類型才正式登上大銀幕,從此,武術動作成為影片的表現核心,情節弱化為動作呈現的載體和背景。 《唐山大兄》以《唐山大兄》為起點,七十年代出現了一大批奠基性質的功夫片,包括李小龍的《龍爭虎鬥》《猛龍過江》,成龍的《醉拳》《蛇形刁手》,以及劉家良一脈的南少林功夫片,其中有我認為代表了功夫電影巔峰的《少林三十六房》。
  • 李連杰與成龍誰會成為下一代武打或者功夫片的領軍人物……
    武打片與功夫片從字面上看沒多大區別,其實質卻有一定的差異。武打片講究的是拳法和套路,而功夫片所表現的卻是個人身體素質,打起來不按章法,順心所欲,以吸人眼球為宗旨!兩者的表現形式也有不同-武打主要偏向於古裝電影,而功夫則偏向於現代電影。在60-70年代,只要一提「功夫」二字,人們不由自主地便想到了李小龍!
  • 被評為最偉大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被埋沒27年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票房不佳,獎項顆粒無收,李連杰這部電影,堪稱不可複製的經典。雖然當年功夫片的票房市場,略微顯得有些低迷,但是有袁和平和李連杰坐鎮,依然有著足夠大的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不可否認,功夫片的沒落,很大程度上還是要歸因於功夫明星的青黃不接。正因為有了李小龍、李連杰、成龍、洪金寶、袁和平等臺前幕後的功夫巨星的努力,才締造那些不朽的功夫佳片。
  • 香港十大功夫片,第一部是世界功夫片的教科書,但卻不是李小龍的
    《精武門》1972年版1972年,李小龍主演了精武門這部電影,飾演陳真之後,陳真基本上就和李小龍劃上了等號,電影裡宣揚的民族精神十分高漲,儘管劇情略顯軟弱,但是其打戲真的是很過癮,整部片子,就是觀眾跟著李小龍一路通關!
  • 5部精武門系列電影,周星馳兩部,成龍、李連杰上榜,李小龍第一
    這部電影最大的成功是突破了當時那個年代功夫片狹隘的復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NO.2《精武英雄》李連杰豆瓣評分8.2《精武英雄》是翻拍自李小龍版的《精武門》。故事內容大致和《精武門》相似,也是講述了陳真為師傅霍元甲報仇的故事!由李連杰、錢小豪、蔡少芬、倉田保昭、周比利、聯袂主演的一部動作電影!
  • 央視鎮臺之寶,被評最偉大功夫片,李連杰這部電影,被埋沒27年
    在華語電影中,有三座難以超越的大山。,略微顯得有些低迷,但是有袁和平和李連杰坐鎮,依然有著足夠大的影響力和票房號召力。雖說小時候看這部電影,喜歡張君寶的善良。但是長大後再看,才發現董天寶的不容易。董天寶自幼家貧,遇事永遠要掙個第一,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 吳京票房號召力超成龍李連杰,但論傳統功夫片,他永遠趕不上
    然而隨著成龍和李連杰廉頗老矣,尤其是傳統功夫片逐漸不被市場接受,吳京參與的軍事功夫片開始大行其道,《戰狼2》到目前依然保持國內的票房冠軍位置。但無論如何對於曾經的武俠功夫片觀眾來說,成龍和李連杰是不可超越的,吳京只能是小弟。
  • 世界十一位動作巨星:李小龍、成龍、李連杰、道恩強森!
    在2002年,他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動作片《蠍子王》,憑藉著堅毅強悍的外表和乾脆利落的身手,贏得不少觀眾的認為,開始在電影業名聲鵲起,這也意味著他成功轉型。從此,在好萊塢影壇闖出了一片天地,多次成為年度全球最賣座男演員,相信他的不少作品大家都看過。李小龍「梨園子弟詠青春,跨海猶平拳道真。一掃病夫龍骨傲,唱他萬遍警來人。」
  • 世界十一位動作巨星:李小龍、成龍、李連杰、道恩•強森!
    在2002年,他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動作片《蠍子王》,憑藉著堅毅強悍的外表和乾脆利落的身手,贏得不少觀眾的認為,開始在電影業名聲鵲起,這也意味著他成功轉型。從此,在好萊塢影壇闖出了一片天地,多次成為年度全球最賣座男演員,相信他的不少作品大家都看過。
  • 洪金寶、成龍和李小龍過招,李連杰功夫皇帝,到底誰有真功夫?
    在演藝圈,成龍被很多人尊稱為大哥,即便比成龍年長的前輩對成龍也是畢恭畢敬,能摸著成龍的頭,捏成龍的臉的沒有幾人,洪金寶是一個!在洪金寶的面前,他始終是小弟。洪金寶的祖父洪濟是老上海灘的電影導演和製片人,在上海和香港投資影業,執導過不少早期的武打片;祖母錢似鶯是1920年代的上海影星,在舊中華精武會諳習武術,後隨到香港發展,是中國影史上第一代女打星。
  • 李小龍不去世成龍無出頭之日?其實很多人都錯了
    但是這部向李小龍致敬的精心之作,在上映當年並沒有取得特別突出的票房。有趣的是,這一年曾經給李小龍跑龍套的功夫巨星成龍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確立了自己在功夫片中的地位。所以這一年在某種意義上,也有功夫片的李小龍時代向成龍時代過度的意味。
  • 李小龍不死,成龍無出頭之日?其實很多人都錯了
    但是這部向李小龍致敬的精心之作,在上映當年並沒有取得特別突出的票房。有趣的是,這一年曾經給李小龍跑龍套的功夫巨星成龍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確立了自己在功夫片中的地位。所以這一年在某種意義上,也有功夫片的李小龍時代向成龍時代過度的意味。
  • 為什麼他應該感謝成龍和李連杰?
    李連杰成名時間晚于成龍,真正讓李連杰在香港成為動作巨星的,已經是1991年徐克的《黃飛鴻之壯志凌雲》了。 在此過後,李連杰拍攝了大量優秀的功夫片和動作片。
  • 為什麼他應該感謝成龍和李連杰?
    所以,甄子丹能成為功夫巨星,確實要感謝成龍和李連杰。成龍、李連杰為何能成為功夫巨星?在此過後,甄子丹便是繼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過後,第四位擁有自己動作風格的功夫巨星。,當然不是成龍和李連杰讓的位子。畢竟不管是李小龍,成龍和李連杰時期,還是甄子丹的時期,美國好萊塢仍然是世界電影第一。
  • 成龍和李連杰的「差距」:不是功夫,是情商
    雖然成龍改變了李小龍的武打風格,但是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成龍延續了李小龍開創的功夫片的輝煌。在上世紀70年代末,成龍成為了香港電影中功夫電影的代表人物,這個來自於傳統戲劇中的功夫演員,憑藉著他雜耍般的動作特點,以及結合了默片時代的喜劇大師卓別林式的動作喜劇特色,使得成龍成為了功夫片歷史上,後李小龍時代最偉大的功夫巨星。
  • 許世友一生習武,對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的評價非常精準.
    同時,在上世紀70、80年代,以李小龍、成龍、李連杰為代表的功夫巨星,在銀幕上掀起了中國功夫的熱潮,直到今天仍然是中國電影最熱門的題材之一。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許世友將軍也很喜歡看這三個人的電影,還對三個人有過非常經典的評價。1973年12月,許世友調任廣州軍區司令。
  • 都以為李連杰的《精武門》是在向李小龍致敬?實際上這部電影才是
    中國功夫劇的宣傳和發揚光大離不開武打明星的努力,成龍、甄子丹、元彪、吳京等等,每一個名字都因為功夫二字閃閃發光。其實在1972年的時候李小龍也出演了《精武門》這部電影,相隔22年後李連杰重新拍攝了該劇。
  • 袁和平:捧紅成龍、李連杰、甄子丹,被稱為「天下第一武指」!
    1993年,袁和平和李連杰再次合作,拍攝電影《太極張三丰》。一部《太極張三丰》,拿到當年1250萬的香港電影票房,同時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功夫片之一。把動作功夫片,拍成喜劇功夫片,這是袁和平在李連杰電影中運用的技巧,恰當在功夫動作中表現出喜劇元素,能夠提高電影的票房,吸引觀眾。
  • 袁和平:捧紅成龍、李連杰、甄子丹,被稱為「天下第一武指」
    1993年,袁和平和李連杰再次合作,拍攝電影《太極張三丰》。一部《太極張三丰》,拿到當年1250萬的香港電影票房,同時被美國《娛樂周刊》評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功夫片之一。這並不是袁和平第一次將喜劇元素運用到功夫電影中,在李連杰之前,還有成龍。成龍進入香港電影娛樂圈中,將自己的藝名改為「成龍」,希望能夠成為下一個李小龍。
  • 成龍李連杰,吳京甄子丹!!
    那一年,成龍只有19歲,在片場做武行(專演武打戲份的群演),每天領5塊錢的工資。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武術指導,工資能翻上好幾倍。遺憾的是,李小龍去世後,功夫片迅速走向衰落,連帶劇組的武行、演員,都沒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