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不死,成龍無出頭之日?其實很多人都錯了

2020-08-19 週遊世界電影

1973年7月20日晚11時許,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龍在紅顏知己丁佩的家中被送往香港伊莉莎白醫院,隨後在伊莉莎白醫院李小龍被宣布死亡。時年,李小龍年僅33歲。距離他憑藉《唐山大兄》成名,也僅有兩年不到的時間。在這僅有的巔峰生涯中,李小龍就像一顆流星划過了華語電影史,並留下了璀璨的星光,為今後將近半個世紀的功夫電影,照亮了前程。

在李小龍去世後的第五年,即1978年,李小龍生前未完成的電影《死亡的遊戲》被改編為《死亡遊戲》上映,影片中除了結尾處的精彩打鬥是李小龍生前完成的拍攝,其餘片段均由韓國明星唐龍借位演繹李小龍的身形。但是這部向李小龍致敬的精心之作,在上映當年並沒有取得特別突出的票房。有趣的是,這一年曾經給李小龍跑龍套的功夫巨星成龍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確立了自己在功夫片中的地位。所以這一年在某種意義上,也有功夫片的李小龍時代向成龍時代過度的意味。

在李小龍去世後的5年裡,不僅是香港和華人圈,乃至全世界因李小龍掀起了一場「李小龍熱」。這種現象雖然在李小龍生前已經初現端倪,但是在李小龍死後,又被發酵到了一種近似於狂熱的程度。李小龍的狂熱粉絲中,就包括日後成為大明星的「喜劇之王」周星馳,功夫皇帝李連杰,以及好萊塢大師級導演昆汀.塔倫迪諾等。

在李小龍去世後的前五年裡,功夫類型片幾乎沒有太多創新,甚至很多電影人認為李小龍既是功夫片的開創者,又是這種類型片的天花板。功夫類型片剩下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尋找一位像李小龍一樣的功夫宗師,延續李小龍功夫片的輝煌。其實這種認識在功夫層面和電影的精神內核上並沒有太多的不對,但是他們忽略了電影藝術並不是對功夫神話的再現,而是通過功夫這一素材,在大銀幕上表達一種精神。這也是李小龍功夫片最大的成就,他的功夫神跡,向許多影迷展現了一種敢於直面自我,認識自我,並最終超越自我的精神。

在李小龍去世後的前5年裡,人們對這位英年早逝的功夫巨星除了崇敬,還充滿好奇。在多種綜合因素的作用下,李小龍成為了華語電影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巨星之一。但是我們是否可以假設一下,如果李小龍沒有英年早逝,他的傳奇是否會一直延續,而在1978年憑藉《蛇形刁手》和《醉拳》成名的成龍的職業生涯是否還會如當下如此輝煌。

這裡我們就要先介紹一下成龍的成就了,這位當今華語影壇大哥大級別的人物。是華語電影人中唯一獲得奧斯終身成就獎的電影人,同時他在香港歷年票房年度冠軍中,佔了7席,僅次於周星馳。在香港影壇最輝煌的8、9十年代,成龍和周星馳、周潤發並稱為「雙周一成」。在所有前往好萊塢發展的華人明星中,成龍是唯一一位憑藉自己表演特色在好萊塢立足的華人演員。由此可見,成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功夫電影,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不過從以上的介紹來看,成龍的成名剛好是在李小龍的影響力日益衰減之後。如果這個邏輯成立,是否意味著如果李小龍沒有英年早逝,成龍將永無出頭之日。這個假設貌似很容易找到答案,而且在許多功夫影迷的心中,李小龍才是純正功夫片的代表,如果李小龍不死,順理成章也就沒有成龍的輝煌甚至是成名。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要搞清楚一個比較關鍵的點,我們討論的範圍要限於電影範疇,而非電影之外的貢獻。因為我們知道,李小龍得到世人仰慕的主要原因,除了他是一位功夫片的開拓者和探索者之外,他還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武術家,是截拳道的創始人。所以如果加上這個因素,顯然對成龍是不公平的,兩人也就沒有實質性的可比性了。拋卻這個因素之後,我們再繼續回歸到主題,大家的思路應該就會變得清晰了許多。

在1973年7月26日,也就是李小龍去世6天後,由他主演的影片《龍爭虎鬥》在美國上映,這部由嘉禾電影公司和華納電影公司合作的功夫片,在上映後取得了李小龍主演的所有影片中最高的票房。這其中不乏李小龍在影片上映前去世的因素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影片在香港的票房並沒有延續李小龍之前影片的輝煌。在《龍爭虎鬥》之前,李小龍主演的影片《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三次打破了香港影史票房紀錄。但是影片《龍爭虎鬥》在1973年的年度票房排行榜中,卻只排在了第二位,排在第一位的影片是由邵氏的招牌導演之一楚原執導的影片《七十二家房客》。

《龍爭虎鬥》這部影片不僅在香港沒有延續輝煌,在整個華人世界,也並沒有獲得之前三部影片的認可程度。究其原因,關鍵在於《龍爭虎鬥》這部影片中的「去民族化」,重功夫哲學。要知道在此之前,民族情結,是李小龍功夫片俘獲華人觀眾的重要元素。但是因為《龍爭虎鬥》這部影片要面向的是全球觀眾,所以李小龍放棄了這個重要的元素。由此可見,在李小龍去世之前,他已經將自己的事業重心,轉向了世界影壇,甚至是已經有了重回好萊塢的打算。

而當年的成龍等人,還僅僅只能在李小龍的影片中扮演一些配角和替身。並不能對李小龍在香港影壇的地位引起實質性的挑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當年李小龍也已經33歲了。而且李小龍的風格相對比較單一,對於電影而言,觀眾們追求的是新鮮,趣味。而從李小龍主演的四部完整的功夫片來看,顯然他的電影套路,相對比較單調。而之所以被封為經典,關鍵在於影像的珍貴,畢竟世界上只有一個李小龍。

如果說《龍爭虎鬥》只是個案,其實在1978年的《死亡遊戲》更能夠說明觀眾對李小龍影片風格的喜愛程度降低。相反同年成龍主演的影片《蛇形刁手》和《醉拳》卻大獲成功。要知道《死亡遊戲》的票房,很大程度上還來源於觀眾對於李小龍去世的獵奇心態。而之後又用同樣套路創作的影片《死亡塔》則幾乎淡出了香港主流影壇。這兩部影片受歡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示了李小龍熱度正在逐漸退卻。

不過這兩部影片均是在李小龍去世之後的狗尾續貂之作,所以並不能全面反映李小龍的真實影響力。不過成龍的職業生涯也頗為有趣,在李小龍時代,成龍主要以跑龍套為主。在李小龍去世後,成龍曾模仿李小龍的風格主演了影片《新精武門》,但是卻反響平平,可是到了1978年,成龍一改整個功夫片領域對李小龍的爭相模仿,對功夫片中的主角,進行了反英雄演繹,用喜劇打鬥的風格,卻意外收穫了比較好的效果。

成龍的成功,並不是功夫的成功,而是他動作風格的成功。在香港電影史上,市井喜劇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成龍則是將這種市井喜劇的一些特點,融入到了功夫片的表演中。除此之外,成龍的動作特色,還借鑑了卓別林和巴斯特.基頓,兩位好萊塢默片時代的喜劇大師。

但是成龍的動作特點都不是李小龍所具備的,而在成龍成名兩年後,李連杰又憑藉電影《少林寺》橫空出世,李連杰的成功同樣是動作風格的不同。在三人中,各自的表演特點,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李連杰和成龍的一些影片,都是根據李小龍功夫片演化而來的。而且後來功夫片中關於民族情結的演繹,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鑑了李小龍的作品。

看到這裡,大家還會認為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便會永無出頭之日嗎?畢竟兩人的風格也太大的差距,在實質的電影表演上,兩人幾乎不會形成正面衝突,而且從種種跡象來看,如果李小龍活著他也將更專注於全球市場,所以成龍和李小龍在市場和動作特色上,都不會形成正面衝擊。

但是有重要的一點,如果李小龍不死,成龍也很難代表功夫電影打入好萊塢,畢竟李小龍的影響力,比成龍和李連杰都更適合在好萊塢打拼。而且李小龍自身也有在好萊塢打拼的經歷,所以如果李小龍活著,成龍和李連杰的國際影響力肯定會減小,但是在華語影壇的成名之路,兩人應該還是有很大的機會的。而且有李小龍存在的功夫片格局,一定是更加的豐滿,但是不幸的是,李小龍給這個世界留下了充滿遺憾的傳奇,而非一個完整的功夫片江湖。

相關焦點

  • 李小龍不去世成龍無出頭之日?其實很多人都錯了
    在李小龍去世後的前五年裡,功夫類型片幾乎沒有太多創新,甚至很多電影人認為李小龍既是功夫片的開創者,又是這種類型片的天花板。功夫類型片剩下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尋找一位像李小龍一樣的功夫宗師,延續李小龍功夫片的輝煌。其實這種認識在功夫層面和電影的精神內核上並沒有太多的不對,但是他們忽略了電影藝術並不是對功夫神話的再現,而是通過功夫這一素材,在大銀幕上表達一種精神。
  • 李小龍和成龍在非洲名氣大,黑人很多都知道中國功夫
    在非洲我去過很多國家,南非和史瓦帝尼這2個國家我呆的比較久。記得以前我在史瓦帝尼的街頭散步,一個黑人在路上擺地攤賣影碟片。看到我是中國人,馬上對我喊道。兄弟這裡有中國的電影。然後我去看了一下,全部都是李小龍和成龍的電影。
  • 成龍為何不如李小龍傳奇,成龍說「天命如此」
    當人們認為李小龍的事業已經進入巔峰狀態,他的名氣已經如日中天的時候,包括他自己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會用這種方式為自己的人生鑄就不朽的傳奇。少年英雄的離去,總會給世人帶來悲壯情懷,在這一點上李小龍自然也不例外。在他去世的前五個年頭裡,全世界颳起了「龍風暴」,李小龍在死後成為了絕對的巨星,而這一切都是他生前未能企及的高度。
  • 被李小龍「暴打」,被當成日本人,成龍逆襲好萊塢不簡單
    這個機會成龍等了很久,他告訴對方:「吳先生,現在所有人都希望製造第二個李小龍,我也被迫去做了很多這樣的嘗試,但是沒有人可以成功,他已經是一個神話,不可能有人真的超越他。既然這樣,我們為什麼不去開闢全新的路呢?」
  • 現代李小龍炮轟成龍:你連吳孟達都不如,人家至少承認有4個老婆
    現代李小龍炮轟成龍:你連吳孟達都不如,人家至少承認有4個老婆我們都知道現在有非常多的普通人,讓自己可以獲得很高的流量,進而獲得更多的利益,他們總是會在唱很多明星的熱度,比較典型的就有個自稱現代李小龍的人,是來自徐州沛縣的功夫紅人,經常在自己的社交平臺上發出自己的感慨和言論
  • 中國的硬漢:李小龍和成龍
    《狂暴巨獸》除了驚人的特效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屬片中的主演道恩·強森。高大強壯的強森遊走在三隻巨型怪獸之間毫無違和感。最後強森技壓群獸,成為電影裡最兇狠的那一個!除了巨石強森之外,好萊塢銀屏上,還有範·迪塞爾和傑森·斯坦森等大牌動作演員都能堪比巨石強森。
  • 成龍的影響力真的比李小龍大嗎?
    就這樣成龍闖進了好萊塢,打破了繼李小龍之後有一位傑出的華人。之後成龍更是憑藉著《尖峰時刻》系列成為好萊塢的超級巨星,並在星光大道上留下了自己的手印,鼻印和腳印,這是後來沒有人能達到的高度。後來有很多人在討論李小龍和成龍誰的名氣大,誰的成就高,其實他們兩個人各有千秋。李小龍是截拳道的創始人,是功夫電影的開創者,更是把「功夫」兩個字寫進了英語詞典。
  • 41年前,成龍跪在「竹聯幫」王羽面前:我被「新義安」的人打,救救我吧
    在人才濟濟的娛樂圈更是如此,稍稍疏忽就有可能被埋沒,從此再無出頭之日。而武術演員也像明星們一樣,常常有著一段成名之前的辛酸歷史,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功夫演員成龍的故事。熱愛武術,吃苦耐勞1954年,成龍出生在香港。
  • 成龍為何怕洪金寶?因為他,親自帶人救下成龍
    如果你認為洪金寶是成龍的師兄,成龍是出於尊敬,其實這實在算不上理由,其實成龍之所以對洪金寶畢恭畢敬,更主要的原因是洪金寶真的是不折不扣的大佬!」了,這是個什麼組織呢,表面上看你一定會認為這不就是動作特效隊嘛,可是在那個香港黑社會縱橫的娛樂圈,洪家班也好,成家班也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性質,沒錯,私人武裝,我習慣叫他們「洪家幫,成家幫」,有了私人武裝其實也就意味著有了和香港黑幫叫板的實力。
  • 成龍認為李小龍被神話了,真正實戰的話,他讓李小龍贏
    成龍在李小龍電影裡跑龍套 如今的很多影視圈大咖都曾給李小龍跑過龍套的,比如洪金寶、林正英、​李小龍 元華 林正英 如今李小龍已經不在了,很多網友依然把他奉為功夫第一人,對此成龍也發表過看法,成龍認為網友把李小龍過於神話了
  • 罵甄子丹陳國坤還不夠,還罵起了成龍,這個現代李小龍很牛?
    ,但是小編看了看他的照片,根本就不像李小龍,從外貌身形氣質,跟陳國坤都是一個天一個地,更別說是跟李小龍了。其實大家看過電影的都知道,這部電影還是很不錯的。後來就有一些網友說,靠李小龍賺情懷的人多了去了,飛龍也不過只是想蹭熱度。
  • 「萬人敬仰」的李小龍,為何成龍不服氣,視角很關鍵
    正因為李小龍在上世紀70年代初功夫片領域的開拓和探索,才使得後來香港大批功夫電影人進軍好萊塢。所以後來的香港電影人,基本視李小龍為偶像。這其中就包括周星馳、成龍、李連杰、洪金寶、甄子丹、林正英等電影巨星。由此可見,香港電影後來的輝煌,和李小龍的影響力是分不開的。
  • 李小龍替身批評成龍不接見自己,聲稱放棄秦嵐追求江疏影
    李小龍替身批評成龍不接見自己,聲稱放棄秦嵐追求江疏影說到李小龍,這是世界聞名的武術家,電影家也是在外國最出名的華人之一李小龍創造了一個奇蹟,是每一個熱愛武術熱愛電影表演的人的偶像,李小龍這個人,勢必會載入史冊。
  • 陳慧敏說李小龍是一流的功夫高手,成龍:李小龍的功夫被神話了
    成龍曾經在採訪中說:「講良心話,我們的那些動作比李小龍難百倍,李小龍只是動作快,站在那只有幾腳或是一拳,我跟他交過手,人不錯,但是被「神話」了。成龍這則採訪視頻一出,網友都炸鍋了,很多人對成龍的說法不敢苟同,畢竟李小龍的實戰是武行公認的,甚至很多國外高手也對李小龍的身手給予極大的肯定。
  • 現代李小龍炮轟成龍:當你被李小龍打敗時,李連杰也說你不懂武術
    9月19日,現年33歲的裴縣武術演員「現代李小龍」飛龍繼續與巨星成龍發生摩擦。飛龍認為成龍的動作片只能被視為喜劇片,而不是真正的武術功夫,而飛龍應該覺得成龍是反對武術的。他的理解是,一瓶不滿意半瓶晃動的狀態,甚至連李連杰都看不起他,這都可以解釋問題所在。
  • 成龍談李小龍,直言他的動作比李小龍難100倍,恐又被批評
    李小龍死後,香港功夫電影主打人物一度後繼無人,直到成龍喜劇功夫電影的出現,正式奠定了他作為李小龍繼任者的地位他總是認為自己與李小龍截然不同,並且他發展的方向也與李小龍不同,早些時候,成龍在一次採訪中聲稱自己比李小龍更強壯,他解釋道:他的手臂是雙根骨,李小龍是單根骨,甚至是不由自主地表示,如果他與李小龍打架,李小龍就會獲勝,許多拳擊迷批評成龍不知天高地厚。
  • 導演羅維:與李小龍成龍李連杰都有過合作,不過最後都以決裂收場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都是名號響噹噹的華人功夫巨星,他們分別在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創造過各自的精彩與輝煌。《唐山大兄》一公映,便以350萬港幣票房一度刷新港產片最賣座紀錄,也讓李小龍一夜之間走紅全港。然而影片的拍攝過程卻並不愉快:主演李小龍因為常年在美國生活,性格直來直去,再加上心高氣傲,所以常不聽羅維指揮,恰恰羅導演也是個直脾氣的性情中人,他眼見一個「後輩」整天對自己指手畫腳,當然心生不滿,因此二人發生衝撞,在所難免。
  • 黃霑:和李小龍約架,痛罵劉德華三年,對著成龍撒尿,大佬真性情
    創辦這檔《今夜不設防》的節目初衷,也真的很有意思,蔡瀾在一次記者採訪時表示:當時倪匡迷上一個媽媽桑,每天都邀請我(蔡瀾)和黃霑去喝酒,叫上幾個姑娘,結果把她們都得花枝亂顫,結帳時一萬多,太心疼,而且姑娘也都不漂亮。於是,黃霑便提議做一檔節目,費用由電視臺出,酒隨便喝,還能請來最漂亮的大明星。
  • 成龍自稱他的功夫比李小龍厲害,陳慧敏:成龍的功夫就像「耍雜」
    成龍這則採訪視頻一出,網友都炸鍋了,成龍的言外之意就是李小龍打不過他。很多人對成龍的說法不敢苟同,畢竟李小龍的實戰是武行公認的,甚至很多國外高手也對李小龍的身手給予極大的肯定。成龍的大哥洪金寶就曾經和李小龍在片場較量過,事後洪金寶說:「李小龍真的很快,他就是敵不動我不動,敵若動我先動,我還沒提腳他的腳就到我臉上了,幸好李小龍收了力道,
  • 70年代兩位香港動作巨星,據說成龍都是模仿他們,因車禍一死一毀
    今天小影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兩個巨星,很多人都說:如果他們兩任何一人在世,哪有成龍大哥的出頭之日?可惜,兩人因為一場十分詭異的車禍一死一毀,下面就來看看關於傅聲和汪禹與靈異車禍的故事!他說當晚是自己開的車,傅聲坐在副駕駛,到達清水灣時,傅聲兩眼呆呆的看著前方,發現馬路中間有十多個穿著運動裝的人向他們招手,還一邊說「跟我們一起去玩啊」!詭異的是,張震聲表示自己當時雙腳就像被什麼力量控制一般無法移動,也踩不了剎車,很快車子失控撞向山邊。之後他失去知覺,昏迷前看到弟弟傅聲向自己揮手告別後,跟著那群穿運動裝的人消失在大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