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匯】吳念真*吳定謙:老子做不到,別叫兒子做!

2021-02-08 臺灣電影

小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小字可立即關注臺灣電影



「那就是你所有導演的作品喔,那麼冷門又不出DVD。」「媽的咧!」回嗆的,是四年級的吳念真,吐槽的,是他90後的兒子吳定謙。

這對父子,說不像,真不像;但說像,還真像。

天蠍座、「白肉底」的吳定謙比起獅子座、「黑面」的吳念真整整高出一個頭,兩人對話你來我往,比大聲兼動手動腳,毫不客氣。

撂起狠話針鋒相對,但在人生步伐上,父子間卻存在某種奇妙的默契。退伍後在輔仁大學夜間部主修會計學的吳念真,26歲時創作第一部劇本;3年後以《同班同學》奪下金馬獎最佳原著劇本,同年進入中央電影公司擔任企劃部編審,從此催生出數十部膾炙人口的臺灣新電影。

而26歲的吳定謙,臺灣大學戲劇系畢業後,2011首度獨當一面,在綠光劇團新戲《出口》中執導演筒。重新上演的吳念真編導舞臺劇《人間條件1》中,他也擔綱演出。

父子同臺,吳念真大部份時間都很酷,雙手交叉胸前,說話一停頓,眼神就嚴肅起來。倒是吳定謙表情豐富,眼睛三不五時望向老爸側臉,偶爾還用手肘頂他一下。

在不停的調侃與幹譙中,有種「道上男兒」的相知相惜與「兄弟默契」在流動。吳定謙讀得懂父親生命中的滄桑,吳念真看得出兒子需要的自由呼吸。把這最珍貴的理解送給對方,其實也不必明說,反正,彼此都懂。

粗獷又細緻,另類又動人,這是吳念真與吳定謙的父子關係。

問:26歲時的吳念真跟今天26歲的吳定謙,不管是做的事情、面對的環境上,有什麼不同?

吳念真(以下簡稱真):我30歲的時候生他,26歲時我已經出第2本書,拿過2次聯合報文學獎,開始寫第1個劇本。可是大學還沒畢業,因為我是當完兵才開始念大學。退伍之後念書,覺得一切才剛開始,正要打基礎,人生到底要做什麼?還不確定。我跟他不一樣的是,我們那年代覺得當完兵就要負擔很多責任,要養家、戀愛;戀愛就要結婚、買房子。他們當然也有負擔,但大概可以省掉養爸爸這一項。

我們這一代是奉養父母的最後一代,也是自己可以養自己的第一代。

問吳定謙(以下簡稱謙):你會同意你這一代比父親當年輕鬆嗎?

謙:我覺得壓力不一樣。每個世代都有必須面對的問題。我們這一代要出頭很容易,但想要站在一個地方不倒,很難。像現在出國很容易,但要怎麼跟更遠的人競爭?這是我們要面對的問題。

問真:你在定謙成長過程中就會特意灌輸這種憂患意識?

真:不會。但我以前跟太太講過,有機會就讓他出國,看看進步的社會到底在發生什麼事。後來他也去啦,但因為太小,什麼都不記得,只記得荷蘭的公共汽車。

謙插話:幹,你叫我3歲去荷蘭,我哪記得啊!千萬不要像這種父母,送3歲小孩去歐洲玩一趟,然後回來一直說「3歲就送你去歐洲。」我甚至懷疑我根本沒去過,只是他們拿圖片給我說「嘿,吳定謙,你去過荷蘭喔!」

做喜歡的事,日子比較好過

問真:你講過很多次要給小孩充分自由,但當過父母的都知道,這真的很難。

真:我16歲就離家到臺北工作,很多觀念跟別人不一樣。父母親沒管我們,我們還可以自己找到一條路。有些朋友的小孩明明喜歡音樂,父母偏叫他念醫,痛苦得要死。我絕不扮演這種角色。

我最討厭一件事:自己做不到的事叫兒子做。有一次他媽媽罵他「數學這麼爛,也不去補習」,我聽了受不了說:「我也很爛啊!」我大學數學考10.18分是人生奇恥大辱啊,憑什麼叫兒子數學很好?他現在的分數還比我們兩個屌。

未來的世界,你只要做你喜歡的事,日子就會比較好過。我畢業前就知道我不會走會計,因為當時已在中影寫劇本。教授跟我說:「你成績不錯,應該走會計,做那個不是事業。」但現在只要大學同學聚會,很多人都講,他這輩子最幹的就是做會計,無趣。

自己就有這種經驗了,為什麼還要兒子去做?還有,憑什麼認定哪個行業就會比較好?在裡面就會很快樂?誰說的。

問謙:雖然父親這麼說,但你走上戲劇這條路,真的沒有受到他任何影響?

謙:他從來沒有叫我要做什麼或不要做什麼。如果自己選錯了、選得不開心,也是一種學習,必須自己去面對。我曾問:「我長大了,你希望我做什麼?」他說:「你做什麼都好,不要當編劇就好了。」(吳念真在旁大笑)當時當然覺得好笑,因為他自己就是個編劇。對我影響最多反而是小時候,他因為工作常租各式各樣的錄像帶回家看,他看我就跟著看。那些東西一直存在我腦子裡,跟著我慢慢長大。後來真的想念戲劇時,回想起來,我吸收的資源好像比別人多了一點點,就是從小到大因為他的關係。

真:你希望你兒子幹什麼,你就做給他看。你如果希望兒子沒事多看書,那你每晚會不會拿一本書來看?不要自己看電視叫兒子看書。人家問我希望兒子做什麼?到現在都沒有變,我希望他健康、善良、樂觀、幽默、朋友多。這樣就好。

沒想過做得好要讓父親驕傲

問謙:講到生涯,年輕人最想追求的就是「做自己」。當你決定要走一個父親了解、甚至有權威去評斷好壞的領域時,沒有任何掙扎或壓力嗎?

謙:坦白說,我覺得還好。在我決定去申請戲劇系,以及考上決定要去念時,他們是最後被我告知的。

真:對,那時我跟我太太講:「完了完了,免想要靠依了(臺語)。」

謙:大概我也是滿「做自己」的人吧,至少目前為止我都沒有後悔。我沒想過做得好要讓他驕傲,也沒想過做得不好,他會來指導或批評。

真:我的想法是:先讓他選。沒進去過,怎麼知道怎麼樣?選擇錯誤,重新念大學都沒關係。多花4年,省得以後痛苦40年。如果他真的念得沒興趣,我會出來建議他:「換」。

問真:你當時沒從「專業」角度評估,他到底是不是這塊料?

真:阿狗阿貓都在做了,他去念應該比別人好一點吧。

問:從「父子」轉為「同行」,有沒有看到不一樣的彼此?

真:我們在工作場合可以消遣來消遣去,但是演出很嚴肅。在家裡我們是各做各的,有狀況他就從房間下來聊一聊。有時兩三天也沒見到一次面,我聽到他回來,碰碰碰,看一下幾點,王八蛋,這麼晚回來,這樣子而已。

謙:我記得小時候有次被我媽罵,她講到一半突然說:「吳定謙,你知道媽媽為什麼會跟爸爸結婚嗎?」我說因為爸爸是吳念真。她說:「錯!不是,因為爸爸做事很認真。」我真的滿佩服他的,因為…(吳念真仰頭望著天花板)。

(記者插話)問真:為什麼他說很佩服你,你的表情是這樣?

真:因為我不太覺得啊,他從來沒表達過佩服我,他很不屑我。

謙:身為他的家人,我跟我媽都看到他痛苦、寫不出來、焦躁的那一面。可是,這麼多年來他一直都選擇這條路。在我眼裡,我覺得他面對自己工作的時候非常認真,只有面對食物時很不認真,隨便吃都好。這可能是他潛移默化給我的影響,你在選擇自己的工作時,有權利去選擇喜歡去做的,可是選擇以後,請你認真去做。

對幹起來父親一定輸

問:你們兩個從沒有衝突過?


真:沒有。

問:沒有「對幹」過?


謙:對幹什麼?他一定會輸啊!我這樣撐住他(伸手頂住吳念真腦袋),他就別打啦!

問謙:你都沒有叛逆或反抗期?


謙:反抗是因為有壓制,才能去丟石塊、搞運動啊。沒有壓力揮空拳,這樣很蠢哩。

真:他要做什麼,我又沒反對過,他要叛逆什麼?

問謙:譬如像刺青、穿環這些事啊?


謙:有想過。

問:但是沒做?


謙:我不知道刺青要刺什麼。

真:你要寫「孝順父母」。

謙:「塞」(臺語,「屎」)啦!寫精忠報國算了。刺青一定要選一個對自己非常有意義的東西,刺在一個覺得最棒的部位,可是我找不到。

問真:你都沒有看不順眼的事情?


真:很少,這一點我很感激他,他只會做些幼稚的事,現在有時還會,但這是人生經驗。有時候他會跟他媽媽大聲,我就說:「你有看過我跟阿媽這樣講話嗎?」

問:喜歡的運動、支持的球員也都沒有不同?


謙:他看高爾夫,我看棒球。

真:棒球我也看,看這個人很奇怪,怎麼帶著波士頓紅襪隊的帽子看洋基。

謙:(大聲辯駁)因為找不到洋基隊的,我很困擾啊!

問真:價值觀呢?或生活方式?


真:不會啊。他大學畢業那個月就對我說:「爸,這個月開始不要給我零用錢」,就沒跟我拿過了。我有時問他,他說我有存款,那就好了。他不要欺負別人、看不起別人、危害社會就好。我最討厭看不起別人的人,尤其知識分子,尤其臺灣的。

問:你們有讓彼此難過的時刻嗎?


真:So far我沒有。

謙:(沉吟了一分鐘)。喝,這個好私密喔。因為他成名得早,他必須面對的壓力、必須扛起的責任,比周遭的人都多。有時候我很喜歡看他的背影,因為我覺得很安心,遇到事他一定會衝到第一個,把事情扛起來。他不會讓長輩或其他人擔心太多。我有一兩次看了難過的時候是,幾年前家裡有人過世(編按:吳念真的父親、弟弟、妹妹都因自殺過世),看到他的背影覺得:他真的很累,捨不得。看到他因為自己在乎的人必須離開,忍不住掉眼淚,反而是我最難過的時候。

別想哪個行業能養活自己,沒那回事。

問:相處26年來,有沒有那一刻,你們有一種「重新認識彼此」的感覺?


真:此刻,最近。

第一,因為他當導演了,開始承擔責任。我在旁邊看到他進入人生另一個階段。我那天跟我太太講,兒子長大了。

要跟一群人一起工作,而且當leader,人才會變成大人。只是上班當職員,天天罵老闆,今天罵完明天繼續罵,永遠長不大。


謙:以前他一直是很隨性、很浪漫的人,但年紀愈長,我看到他不像以前那麼多笑容,會覺得不舍,也覺得:幸好他在。

問:有沒有一個很想問對方、卻還沒問的問題?


真:我沒有哩。

謙:我想想看…你為什麼不用iPhone?

真:年紀大事情已經很多,不要再搞一個東西很麻煩。我巴不得不要用行動電話。

問:不管在職場或家庭,很多人都覺得要跟不同世代溝通很痛苦,你們可以給什麼建議嗎?


真:每個小孩都是獨立生命,有他自己未來的道路跟他要去試探的事,不要把你自己的經驗硬丟在他身上。


第二,不要叫他去做自己做不到的事。你行,你自己去。這個時代不要那麼肯定哪個行業才能養活自己,沒有那回事。

謙:太相信「做自己」這件事,有時是個弱點,因為會去忽略父母或職場上遇到的長輩。人只要活在社會,就必須不停跟人接觸,選擇自己所愛,喜歡自己所選,這是必然,但學習跟人相處,跟做自己是沒有衝突的。


問:用一個形容詞形容彼此,你們會怎麼說?


真:既親又遠。親,因為知道他是我兒子;遠就是,我真的希望他是個獨立的個體,有他獨立的樣子。

謙:(沉思很久)。

真:你說我術德兼修啊、內外皆美啊,不會這樣講喔?

謙:那公然說謊啊!

我想的都不是形容詞,都是動詞:夥伴跟分享。還有就是幸運吧!當初投胎的時候還不錯!

文章來源:臺灣Cheers雜誌;撰文:盧智芳

推薦閱讀

吳念真講述的臺北底層故事:好像你有能力,替他講一講

【親子匯】父母的有效期限

吳念真:燈熄後,知心好友剩幾個?

相關焦點

  • 吳念真:讓兒子抱著自己痛哭
    吳念真,中國臺灣知名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他曾做過多份工作,還保持著矜持的人文情懷,溫柔的尊重,給人不緊不慢的安定感,但卻是一個真正的現實主義者。他的兒子吳定謙也是著名的演藝明星。在兒子的培養和教育方面,吳念真特別重視父子之間的交流溝通,躬親示範。
  • 吳念真與吳定謙:「父子檔」講述《臺北上午零時》故事
    雖然吳念真導演被觀眾們稱之為「最會講故事的人」,但是他從不和兒子講故事。在本次「這些人,那些事」話劇《臺北上午零時》大陸版中,吳念真導演將通過舞臺和兒子用心對話,臺前幕後彰顯濃濃的父子親情。在該戲中,這對「父子檔」將講述一個怎樣的溫情故事?值得期待!話劇 《臺北上午零時》講述了幾個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到臺北一家私人鐵工廠當學徒,他們同時喜歡上了隔壁麵攤老闆娘的外甥女阿玲。
  • 愛,因你而精彩 吳念真:很高興兒子回家抱著我們哭
    ,愛的溫度卻在悄悄升高,諾亞的小夥伴們為廣大粉絲和客戶準備了暖意濃濃的「愛,因你而精彩」系列活動。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老爺爺。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他們願意和我講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他叛逆期時跟媽媽講話比較兇。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
  • 「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
  • 慢慢長大的孩子 吳念真: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昨日看了吳念真的《臺北上午零時》話劇,熟悉的吳式敘事和他刻畫的小人物的隱忍與希望、溫良與體諒,依然如一把溫柔的刀扎進胸膛,疼痛而深刻。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阿公。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同樣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吳導聲音很平和,完全沒有怒氣)。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
  • 吳定謙秘婚美女插畫家報雙喜:人生最大幸運!吳念真要當阿公了
    記者林奕如/臺北報導吳念真37歲兒子吳定謙在10月1日中秋節登記結婚,對象是插畫家葉小姐,婚訊外更同步宣布懷孕喜訊,等於雙喜臨門,他低調在臉書表示「這是我2020另外一項人生大挑戰,即將在明年升格父母的角色。
  • 吳念真:人生有些事情永遠也不能放下
    他是礦工的兒子,後來大學念的是會計系,明明喜文,讀這個專業,卻是他自己做的決定。「那時有個我很尊敬的作家,他在銀行做事,我覺得太好了,我要學他。我覺得念會計系不錯,可以在銀行上班,這樣可以養家嘛,爸爸媽媽一定靠你養,所以整個決定都非常清楚。」大學時代,他開始寫劇本,一畢業,就有電影公司就讓他去上班了。於是華人影圈,又多了一個優秀的編劇。吳念真本名吳文欽,之所以取這個名字,因為初戀的名字為「真」。
  • 吳念真丨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快樂的生活
    父母親都做不到的事情,最好也別強行要求孩子去完成。我相信世代自有風景,上一代的經驗價值觀不一定是對的,讓孩子自己去尋找快樂的生活。——吳念真▼文丨吳念真兒子吳定謙在三十歲的時候,出了人生第一本書。不是很多人清楚美國66號公路。這條從洛杉磯到芝加哥,全程約四千公裡的公路,曾有很多美國文學書,電影以它為背景。
  • 吳念真: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沒辦法當孩子的朋友?我嚇一跳,這些孩子們對我沒戒心,相信我這樣一位陌生阿公。但是為什麼他們不能、不敢跟父母講同樣的事情呢?這讓我非常疑惑。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
  • 吳念真丨我們的孩子很寂寞
    講出來你也許不相信,我和兒子真的從來沒有衝突過。他是個很聽話的小孩,我沒有罵過他。平常我們都叫他「葛格」,我最兇的時候是直接喊他名字「吳定謙」。他叛逆期跟媽媽講話比較兇。我最多在旁邊跟他說:「吳定謙,對我老婆客氣一點!你有聽過我跟阿嬤這樣大聲講話嗎?」唯一一次很嚴肅跟他談是他小學一、二年級時。他那時成績很好,老師特別安排一個成績比較不好的坐在他旁邊。
  • 【TA的故事】吳念真:我很高興兒子抱著我痛哭
    本周主題:人生篇之親子教育幸福小編導讀:良好的親子關係,究竟是怎麼樣的呢?不同的父母可能都會有不同的回答。臺灣著名編劇、導演、演員兼作家吳念真,對於親子關係就有自己獨特的看法。他曾在文章裡寫道:「如果有一天兒子失戀了會跑回來抱著我們哭,那我們就成功了」 。  兒子吳定謙在三十歲的時候,出了人生第一本書,封面上印著美國66號公路。
  • 吳定謙:66號公路上的三十而立
    這位臺灣新銳戲劇人發現,和前些年的灑脫自如相比,自己正陷入某種困惑。「剛畢業那陣子覺得世界多麼開闊,人生有無限可能,什麼都不用擔心。可快要進入三十歲的時候,突然壓力特別大,變得很焦慮。」壓力首先來自工作。從臺大戲劇系畢業後,吳定謙浸泡在劇團裡,做導演助理、排練助理等,並積極參與演出。積累了經驗,也有些成績,但此刻離理想還遠,而青春飛逝。父親構成了另一種壓力。
  • 吳念真:我們的孩子很寂寞
    文/吳念真兒子吳定謙在三十歲的時候,出了人生第一本書。不是很多人清楚美國66號公路。這條從洛杉磯到芝加哥、全程約四千公裡的公路,曾有很多美國文學書、電影以它為背景。它見證高速公路建好、沿途小鎮衰敗的現實。這條公路本身就充滿故事。
  • 視頻丨吳念真之子吳定謙:我想跟韓寒聊聊
    吳念真之子吳定謙:我想跟韓寒聊聊 「三十歲生日那年,我發現自己不知道該往哪裡走。
  • 吳念真: 我們的孩子很寂寞
    父母自己做不到,你就不能要求孩子做到。你不能決定他的前途,你不能只因為你認為從那系畢業會找到什麼工作就叫他去念什麼系。讓孩子自己去決定,以後他比較不會怪你。作者:吳念真,臺灣知名導演、作家、編劇、演員、主持人。
  • 曾國城兒子曾元德長大了!同框爸爸:有時跟他講話像談判
    記者洪文/綜合報導紀實短片《小兒子膠囊時光》由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監製,沈可尚執導,12/9舉辦媒體分享會,該系列從作家駱以軍《小兒子》文學作品改編動畫發想,走入導演吳念真與吳定謙、作家小野與李中、主持人曾國城與曾元德、茄蛋樂團主唱阿斌與斌爸
  • 吳念真經典劇目首登大陸 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
    出品/製作/版權引進 世紀華鵬原著版權方 綠光劇團(臺灣)編劇/總導演: 吳念真(臺灣)執行導演: 陳希聖、吳定謙、李明澤(臺灣)總製作人:汪鵬飛 總策劃:張旭 顧問:滕勇出品人:汪鵬飛 安玉剛 唐吉爾 陳晨主演:黃韻玲 林美秀 劉亮佐 李永豐 柯一正 李宏偉 曹毅 吳定謙 林聖加 張露
  • 臺灣知名導演升級做爺爺,演員獨子與女插畫家秘密結婚當爸
    本文編輯劇透社:年年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最近,臺灣知名導演、作家吳念真的獨子吳定謙,在社交平臺宣布自己在中秋節已經登記結婚,並表示將在明年升級成父親。吳定謙發布了三張結婚照,穿著藍色西服的他和幸福的太太葉小姐一同走在街頭,看起來非常甜蜜。
  • 吳念真:大笑,或者一起擦眼淚
    寫字,包括小說、隨筆、劇本等。2011年推出故事集《這些人,那些事》。2015年1月底,他將攜舞臺劇《臺北上午零時》(大陸版),登陸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六十歲的時候,做了舞臺劇《人間條件5:男性本是漂泊心情》,又拍出微電影《新年頭,老日子》。三年過去了,問吳老先生有沒有新體悟,他側頭想了想:「還好哎。」他依然那樣忙碌,甚至更忙。舞臺劇、電影和閱讀依然是人生的支柱。連脾氣都沒變。
  • 吳念真:很多演員不敢演我的戲
    來源:青年報中國臺灣著名作家兼編劇吳念真寫過70多個劇本,而享譽大陸的是那幾部著名電影《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搭錯車》和《魯冰花》等。《臺北上午零時》是這個系列的第三部,首演於2007年。據說當時一票難求,並在臺灣多輪演出,常演不衰。這部舞臺劇講述了40年前從不同地方到臺北一家私人鐵工廠做工的年輕人之間發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