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神曲會一直在我們腦海裡循環播放?

2020-12-20 騰訊網

在閱讀今天的文章之前,讓我們先來聽一首歌曲吧~

怎麼樣,這首歌是不是很洗腦,就算沒點開聽的朋友們,一看到歌名,這首歌就已經在腦海裡旋轉了。

說來也不怕丟人,小編最近腦子裡循環的是一首叫不出名字的歌曲,只記得那句歌詞,騎上我心愛的小摩託,它永遠不會堵車(完了,小編在敲上這句歌詞以後,腦子裡又要循環播放了,好氣)。

究竟這些歌曲有什麼魔力,能在我們腦子裡循環播放呢?難道我們腦子裡裝了一臺全方位立體環繞音響嗎

具體是怎麼回事,且聽小編跟你叨叨一會兒。

神曲入侵大腦

其實,這種神曲在我們腦海裡循環播放的現象有個有趣的專屬名詞,叫耳蟲(earworm)

雖說這名字像生物,但實際上人家跟蟲子真沒什麼關係,是1979年心理醫生Cornelius Eckert根據德文譯化而來的[1]。

圖片來源:giphy.com

現在,科學家們更願意將耳蟲定義為不自主的音樂想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簡稱INMI),主要是指某段音樂在腦中不斷重複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這種現象是不需要刻意想像的,它會在某一時刻突然地出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停留可長達數小時,甚至數天。尤其是當我們很閒,比如收拾屋子、打掃衛生的時候,各種神曲就會突然彈出,然後我們就開始哼哼起腦子裡的那首歌。

圖片來源:giphy.com

就像這樣

這種現象極為常見,常見到什麼程度呢,美國史丹福大學一項調查顯示,在所有被調查的12000人中,99%的人都存在耳蟲現象,而有90%以上的人,每周至少會經歷一次[2]。

那麼這種現象為什麼會如此普遍呢?

說來也怪,實際上關於耳蟲現象的研究非常少。倫敦大學戈德史密斯學院的音樂心理學家維奇·威廉姆森(Vicky Williamson)表示自己就經常被耳蟲現象困擾,她很好奇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收集很多資料以後,威廉姆森發現,耳蟲現象可以用以下兩個原因來解釋[3]。

首先,威廉姆森認為,音樂可以用多種方式編排,不同樂器的混合會給我們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最終使我們對這段音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此外,很多音樂都飽含了創作者的個性和情感,當我們感同身受時,會對這段音樂記憶尤深。

圖片來源:giphy.com

其次,威廉姆森也收集了很多其他領域專家們的意見,她發現很多專家都認為,出現耳蟲現象是源於人類進化的方式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我們大部分時間都需要記住信息,例如陷阱的位置,哪些食物能吃,哪些食物有毒,以及怎麼處理傷口感染等等

人類出現可以追溯到幾十萬年前,但是發展書面語言也不過是近5000年左右的事情。所以以上的信息多半可能是通過歌曲來進行傳遞的,這也解釋了我們為什麼會不由自主地記住一些音樂。

不過,威廉姆森也表示,耳蟲現象雖然常見,但是每個人所受影響程度會有所不同,有的人很少出現,而有的人則深受影響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人更容易出現耳蟲現象呢?這些人又有什麼不同呢?

腦子各有千秋

俗話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過去的幾十年裡,科學家不是沒研究過耳蟲,可就是因為耳蟲現象因人而異,又會在不經意間出現,無法用傳統成像技術進行捕捉,給研究增加了很多難度,以至於研究的人寥寥無幾。

圖片來源:giphy.com

倫敦大學金史密斯學院的神經學教授尼古拉斯· 法魯吉亞(Nicolas Farrugia)恰巧就是為數不多研究耳蟲的教授之一[4]。

在經過不斷嘗試之後,法魯吉亞想到了個絕妙的點子,他想,也許不用實時監測很多人,只要找到那些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人,把他們的腦部成像與不怎麼出現耳蟲現象的人腦對比,或許就可以知道,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人到底有什麼不同了。

於是說幹就幹,研究人員先是招募了44名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志願者,讓他們填了一份問卷調查,調查包括耳蟲現象出現的次數、頻率,以及出現時他們的體驗如何,是否會影響日常生活等等。最後再收集這些人的腦部核磁數據,與其他人進行對比分析。

結果顯示,與耳蟲出現頻率低的人相比,這些經常出現耳蟲的人大腦皮層更厚,尤其是右側哈氏回(Heschl's Gyrus,HG)和右側額下回(inferior frontal gyrus, IFG),前者與聽覺知覺和自主音樂想像密切相關,後者則參與了音調記憶的加工

圖片來源:wiki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發現那些出現耳蟲頻率高的人,他們的右側海馬旁回皮層(parahippocampal cortex,PHC)的灰質體積較大,而PHC的灰質體積增大有利於音樂相關的記憶和情緒的提取。

圖片來源:wiki

這麼看,經常出現耳蟲現象的人,他們的大腦確實與其他人不同啊。

不過,研究人員也表示,這種大腦的皮層厚度和灰質體積大小與大腦本身功能是否異常無關。就像有些人手指很長,有些人手指比較短,但這並不影響我們手指的功能一樣。

法魯吉亞做完研究後就將自己的研究結果刊登在了《意識與認知》上,他表示,自己的研究還很初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去研究耳蟲現象背後的神經機制。

小編相信,這一天並不遙遠。

當然,法魯吉亞的研究證明了經常受到神曲侵襲的人,大腦與常人略有不同。而此前威廉姆森的調查也提到了一件事,就是那些有強迫症、對音樂很熱愛的人,往往也會出現耳蟲現象。

那麼耳蟲現象是有害的嗎?如果經常出現我們又該怎麼呢

口香糖來一塊

來來來,大家坐好,小葵花課堂開課了,常受耳蟲侵襲總不好,多半是病了嗎?

首先,小編明確告訴大家,耳蟲不是病,對我們健康也不會造成什麼損害。但是,如果經常出現,會使我們焦慮,失眠。

那麼我們腦子裡經常出現神曲,又揮之不去時該怎麼應對呢

辦法一,咀嚼口香糖[5]。英國雷丁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很多學生在聽完一段上頭的音樂以後,再咀嚼口香糖可以大大降低神曲入侵大腦的頻率。這是因為,咀嚼口香糖時,舌頭與牙齒以及其他部位產生接合,這種開合運動降低了大腦對於音樂的記憶。

辦法二,把神曲一次性聽完。根據研究顯示,最容易導致耳蟲現象的是20秒左右的音樂片段,這與當下短視頻app播放時長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很多某音上的神曲就是利用這種片段侵襲了我們的大腦。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你聽某一段會讓耳蟲有了可乘之機,那麼打破這個規律,一次聽完即可幫助我們減少耳蟲發生的頻率。

辦法三,棄療。如果實在做不到,也不要難為自己,隨它去吧

最後,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送大家最新洗腦段子。

我們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怕,微笑著面對它。消除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面對恐懼,堅持才是勝利,加油,奧利給

參考連結:

[1]Williamson V J, Liikkanen L A, Jakubowski K, et al. Sticky tunes: how do people react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J]. PLoS One, 2014, 9(1): e86170.

[2]Liikkanen L A. Musical activities predispose to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J]. Psychology of Music, 2012, 40(2): 236-256.

[3]https://www.bbc.com/news/magazine-17105759

[4]Farrugia N, Jakubowski K, Cusack R, et al. Tunes stuck in your brain: The frequency and affective evaluation of 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correlate with cortical structure[J].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2015, 35: 66-77.

[5]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o-you-solve-a-problem-like-an-earworm/

來源:Dr.Why

編輯:Tim

相關焦點

  • 被神曲轟炸後為什麼腦海會循環播放這首歌?(這是一篇自帶BGM的文章)
    很多人都有被「神曲」轟炸的經歷很多人大概還記得——「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打賭你一定是把這句歌詞朗誦出來的)每隔一段時間總有那麼幾首歌只要旋律一響起就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哼出來詭異的是有時外界沒有人在放這首歌大腦也可能突然開啟「單句循環」
  • 腦海裡有旋律揮之不去?其實是因為「耳蟲上腦」了
    沉迷抖音的小薇,最近遇到了一個難事: 不管是上班、上廁所,還是睡覺的時候,我的腦子裡都不由自主會唱出: 腦海中不受控制的循環一些歌曲片段,根本揮之不去,還一直重複,重複,重複... 這是為什麼呢?
  • 【解憂雜貨鋪】腦海裡老是單曲循環怎麼辦?
    為什麼我大腦中總是不自覺地反覆播放
  • 告白文案|我只喜歡你,是我腦海裡一直循環的聲音
    #告白文案#我只喜歡你,是我腦海裡一直循環的聲音曾經單曲循環的歌,我現在還在聽著,唯一能想到的人,也就只有你。Once a single loop song, I am still listening, the only person can think of, it is only you.
  • 耳蟲(耳朵裡的蟲子?):洗腦神曲的那些事兒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主要是「耳蟲」(Earworm)在起作用。而這些神曲為什麼會這麼魔性洗腦呢? 洗腦性除了與上述的三個歌曲本身的特徵參數有關以外,曝光頻率也同其成正相關,一首歌聽六次比只聽兩次更加容易成為洗腦神曲[2],短視頻的抖音,其內容往往都是無限循環播放,從而大大增加了被播放內容的曝光頻率,這或許也是抖音容易造就神曲的原因之一。
  • 神曲到底是怎麼洗你腦的?
    原標題:神曲到底是怎麼洗你腦的?劉德華一定沒想過,他傳唱度最高的一首歌,會是:「恭喜你發財,恭喜你精彩」我最近是被《Papillon》洗了腦,刷牙的時候都在「Aite aite aite aite aite……」。所以為什麼有時候腦子裡會重複播放神曲呢?
  • 為何「神曲」能洗腦?洗腦才是真神曲
    而環境威力法則是指信息所傳播的大環境對於傳播過程的重大影響。不同的神曲其具體傳播路徑各有不同,但其背後的規律則是大同小異的。簡單來說,都是網絡大V意見領袖公共平臺等關鍵結點在當前快速消費網絡文化的大背景下促成洗腦神曲這一病毒信息廣泛傳播的案例。回到我們關心的問題,什麼樣的信息會流行?
  • 為什麼會被神曲洗腦?原來我們耳朵裡有隻「蟲」
    為什麼會被神曲洗腦?原來我們耳朵裡有隻「蟲」 2019-09-20 21: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我軍架起大喇叭24h循環播放神曲「我在東北玩泥巴」
    文/虎哥相信這幾天有不少老鐵都看到這一條新聞了,說是我軍在邊境地區24小時循環播放神曲「我在印度玩泥巴」,這一則消息也著實是讓國內廣大網友們爆笑不已。其實這一首神曲的正式名稱並不叫做我在東北玩泥巴,而是印度著名歌手達雷爾·馬哈帝演唱的《Tunak Tunak Tun》,人家其實是正兒八經的印度旁遮普地區的國民神曲,我軍還真沒放錯。之所以會有這麼一個搞笑的中文歌名,也是因為其直接音譯過來的歌詞有這麼一句,當年直接火遍網絡。
  • 谷歌新功能「哼歌識曲」:找到你腦海裡循環播放的那首歌
    你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體驗,在電視上或者商場裡聽到一首很好聽的歌,想搜索它的歌名,當你打開音樂 App 的 「聽歌識曲」功能時,要麼手機完全錄不到歌聲,要麼已經過了副歌部分,很難識別出來。
  • 真的有人敢承認自己在單曲循環網絡神曲嗎?
    在《野狼disco》誕生的一年後,這首新晉的網絡神曲在幾大主要的音樂播放平臺一共被播放了超過115億次。 為什麼網絡神曲會站在鄙視鏈的最底端? 《樂夏》裡放出的這些歌,其中有不少都是抖音神曲——當代網絡神曲主要發源地——2008年的手機彩鈴下載榜冠軍種子選手
  • 如何讓聲音在幻燈片放映過程中一直循環播放?
    20萬粉絲共同關注每日Excel/Word/PPT技術分享請點左下角的「閱讀原文」如何讓聲音在幻燈片放映過程中一直循環播放在演示文稿的其中一張幻燈片中插入的聲音,在播放時只有切換到這張幻燈片才開始播放,能否讓這張幻燈片中的音樂在演示文稿放映的全過程中一直循環播放?
  • 聽歌 8首開始單曲循環的洗腦神曲
    ,最近單曲循環的歌曲曲風很廣,但是今天的重點落在「洗腦」一詞,這應該不是貶義詞吧,雖然會讓人聯想到《小蘋果》《忐忑》這樣的神曲,受眾太廣就難免會添一絲俗氣,但是能夠讓人想要單曲循環應該也有一些共性,比如說節奏一般都很歡快,歌詞朗朗上口。
  • 爆紅神曲PPAP 為什麼我們會有一個蘋果和一支筆?
    朗朗上口的曲調,土豪黃的配色,再加上無比魔性的舞姿,這支讓人看過一遍就忍不住唱跳起來的英文神曲,就醬紫在YouTube上直逼4000萬的播放量!amazing! 一個短短46秒的音樂視頻為什麼如此火爆?
  • 這些歌聽完只想無限循環播放
    在卡妹的循環洗腦之下,有人甚至說「這首歌沒唱煩我都聽煩了23333」。洗腦神曲用英文怎麼說呢?答案是:a catchy song/tune。brainwashing song哦~從心理學上解釋呢,洗腦歌之所以受歡迎是利用了earworm effect(耳蟲效應),也就是ceaseless repetition of a piece of music in one's mind(一段音樂在腦中不斷的重複),這種大腦現象解釋了為什麼簡單的歌曲會對我們進行
  • 考試時魔性的歌曲在腦海單曲循環才可怕
    大家可能都深有體會,考試的時候最可怕的不是忘記知識點,而是腦海裡一直響著某一首歌。南韓更是點名了幾首歌為高考禁曲,除了那幾首有名的洗腦歌外小編再盤點幾首近年來的「考試禁曲」。1、《我呀我》——produce 101第二季」拿呀拿,拿呀拿「這首歌可以說是每個202男孩和粉絲的噩夢了,202男孩聽了要起床,粉絲聽了就想起這魔性的拿呀拿。
  • 《忐忑》為什麼會被稱為神曲
    首先,「神曲」其本意是形容達到神一般境界的歌曲,但這裡的「神曲」明顯是有諷刺意味的。歌曲大概有兩種很特殊的情況,一種是很受歡迎,卻也被多數人詬病,比如《最炫民族風》;另一種是不怎麼受歡迎,卻也被大多數人詬病,比如《忐忑》。很巧,他們都被稱為「神曲」。
  • 灑水車工作時,為什麼總是循環播放「生日快樂」歌?原因這麼用心
    灑水車工作時,為什麼總是循環播放「生日快樂」歌?原因這麼用心現在城市的環境是在逐漸的改善,藍天白雲,現在也越來越多見了,有關部門對於城市的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現在是管控的越來越嚴,灑水車和垃圾車也是不斷的在工作,每天都在保證著空氣的新鮮,但是細心的人們都發現了,垃圾車和灑水車都有一個特點,他們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循環的播放著世上只有媽媽好和生日快樂歌?這到底是有什麼原因呢?這個歌曲和他們的工作完全的牽連不到一起,為什麼會播放這首歌呢?
  • 騰格爾翻唱神曲再度破圈!網友:洗腦程度不輸《戀愛循環》
    大家都知道花澤香菜的《戀愛循環》是一首甜甜的歌,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是一首淡淡憂桑的歌,但到了翻唱終結者騰格爾老師嘴裡,他特殊的顫音技巧,讓所有翻唱,都自帶謎之大草原風味。但騰格爾的曲風意外的萌,大家依然熱愛這位藝術家。
  • 調查|什麼樣的神曲會讓人洗腦?
    此梗一出,網友紛紛表示被洗腦洗到睡不著,接連好幾天都是「我想睡覺,但我的大腦一直播放『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還沒有暫停鍵」的狀態。為什麼人們會被這些歌曲洗腦?歌曲洗腦,專業術語稱為「無意識音樂成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IN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