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老家,在英國的一個小地方。這個小地方,可真是名符其實的「小」,它最熱鬧的區域,就只有短短的一條街,幾分鐘就走到頭了。莎士比亞在這個小地方,一待就是二十年,他在這裡結了婚,有了孩子,但他沒有固定的工作。這時候的莎士比亞,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就是扔到人堆裡都找不出來的那種。誰都想不到,他未來竟然會成為大文豪。
娛樂圈的經歷,讓莎士比亞掌握了兩樣最重要的武器。
第一個武器是,這段經歷,讓莎士比亞的語言和情節變得特別厲害。莎士比亞寫的東西,是要在一個小舞臺上演的。不要忘了,四百年前沒有先進的技術,沒有電腦,做不出酷炫的特效,舞臺也沒有那麼多聲光電。莎士比亞想要吸引觀眾,讓他們站著看完一兩個小時的故事,他只能靠語言和情節。所以莎士比亞不斷寫、不斷試,這才寫出了最打動人的情節,寫出了最漂亮的語言,讓人們跟著他哭,跟著他笑,跟著他起雞皮疙瘩,跟著他熱血沸騰。在接下來的幾集裡邊,你就能聽到,莎士比亞故事的情節,有多麼吸引人。
娛樂圈的經歷,還讓莎士比亞有了第二件武器,那就是他特別會寫人物。莎士比亞在娛樂圈裡摸爬滾打,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這讓他寫出來的人物都特別生動。他的故事裡,不光有你接觸過的形象,比如威嚴的國王、霸氣的將軍、善良的公主,還有你沒接觸過的形象,比如像小混混一樣的王子、絕頂聰明的惡棍、瀟灑霸氣的富家女。無論你喜歡什麼性格的人物,你都能在莎士比亞的故事裡找到,這也是莎士比亞在當時能夠「全場通殺」的原因。上到國王王后,下到小商小販,大家都喜歡看莎士比亞的劇。
哈姆雷特因為糾結,把復仇拖延成了一場悲劇,那他能怎麼做,才能避免整個悲劇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逃避,勇敢地做完他該做的事。聽完這個故事,你也知道了,在面對該做的事情的時候,不要糾結,不要逃避,趕緊做完它,才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是哈姆雷特,你會不會糾結呢?你的理由是什麼?
這場悲劇其實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呢?那奧賽羅怎麼做,才能解除誤會,避免悲劇呢?
解除誤會的兩大原則
解除誤會,有兩個相當重要的原則。第一個是「坦白原則」,意思就是說,如果你和朋友鬧彆扭,有誤會了,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找到你的朋友,坦白你的心情,面對面說出你心裡是怎麼想的。第二個原則叫「當事人原則」。意思就是說,你要把所有跟這個誤會有關的人都叫來,大家坐下來解釋清楚,不要讓其他無關的人,在中間把話傳來傳去,這樣很可能會造成更大的誤會。
其實,莎士比亞的經典悲劇是有套路的,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叫「英雄犯錯」。
你想想看,如果是壞人犯了錯,你會傷心嗎?不會呀,因為壞人犯錯才好呢,這是罪有應得。但如果是一個英雄,他原本十全十美,什麼都好,但居然犯錯了,人們就會替他著急,感到意外。接著,人們就會想知道這個英雄最後有沒有挽回錯誤,就會接著往下看。但如果這個英雄一錯再錯,把事情越弄越糟,最後甚至還付出了生命。這時候,人們看到曾經高大的英雄,居然落了這麼個悲慘下場,就會覺得遺憾,覺得可惜,這就達到了悲劇的效果。
如果你是李爾王,你會怎麼來選你王國的繼承人呢?在生活中,你有什麼好的決策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