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日,電影《十萬個冷笑話》在各大院線上映。當天晚上,電影主角的配音師阿傑失眠了,他躺在床上給配音導演發了一條微信:「太震撼了。」
更震撼的在後面,他自己都想不到。10天後,《十萬個冷笑話》票房突破1億,成為2015年首部票房過億的電影。
這樣的票房收入還不夠高?對比一下它總共只有1500萬元的製作和推廣成本,你就知道它意味著什麼了。
作為《十萬個冷笑話》電影的出品公司之一,「有妖氣」聲名大噪。更重要的是,它給一度萎靡的中國動漫產業帶來了一股真正的「妖氣」:動漫這件事,在《十萬個冷笑話》的帶動下,成為新新人類的文化符號,而且變得名利雙收。
那麼,「有妖氣」身上的那股妖氣,是從哪兒來的?
漫畫不是生意,但變成「動漫」就成了生意
「天朝的牛奶哪有那麼狂暴呀?」 「要叫我女王大人;好的 大王!」 「我們,是吐槽星人;我是不吐槽會死星人」 「看來你是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心不死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呢」……
2012年,造型奇特、風格迥異還各自帶有惡搞口音的葫蘆娃、哪 吒、王二成了動漫界的轟動,連明星周杰倫都親自參與了它們的配音。截至2012年底,10億人在網際網路上點擊了這部叫做《十萬個冷笑話》的動畫片。上面那 些角色臺詞變成了人們互相調侃的口頭禪,甚至有人說話時會故意模仿動王二和哪吒們的語氣。
一部動畫片真有這麼大魅力嗎?有人開始注意到《十萬個冷笑話》背後的有妖氣公司。
2006年,周靖淇和董志凌創辦有妖氣的時候,兩個人想做的其實是一個「國產原創漫畫平臺」。起初的有妖氣發展緩慢,漫畫漫畫,本來就需要慢慢來,一點一點地積累和培養。而且,他們野心勃勃想在中國漫畫行業製造點動靜的時候,一腳踏進,卻已發現是廢墟一片。
一切都得自己來。「造路和造橋是需要時間的,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導致發展慢下來。」董志凌對PingWest品玩說。
造路6年,許多變化發生,董志凌也有了新想法:漫畫本身不是生意,但要讓漫畫「動」起來,變成動漫,就是生意好了。
靈感和轉折來自一部名為《十萬個冷笑話》的漫畫作品。
當他在有妖氣網站漫畫人氣排行榜上下拉,目光鎖定在《十萬個冷笑話》時,他腦中的想法有了雛形。點擊「閱讀原文」,讓朋友圈都轉發你的第一手資訊
「《十萬個冷笑話》很特別,它的畫風簡陋,但卻能躋身排行榜前列。這說明它的故事足夠吸引人。」 正是董志凌想要的。
是幸運也是巧合,《十萬個冷笑話》的吐槽風、惡搞、無釐頭正迎合了新新網際網路公民的胃口。
移動浪潮也恰巧來襲,人們對短視頻的需求誕生,瞄準了供不應需的短視頻市場,有妖氣將《十萬個冷笑話》的動畫時間控制在每集10分鐘之內,每月播出一集,因為「理性的商人要學會控制成本和風險」。
在盈利模式上,藉助《十萬個冷笑話》的惡搞、無釐頭和有趣,有妖氣創造了在動畫中植入廣告的新形式。「廣告也是靠創意拓展出來的。你見過有動畫片中植入廣告的嗎?有妖氣做到了,還賺了錢。」
「我打心裡覺得這個動畫能火,」董志凌對PingWest品玩說。上線7天後,《冷笑話》第一集的熱度甚至超過了當時中國人氣最高的綜藝節目《我是歌手》。而後者的製作方是擁有充足資金和技術實力的湖南衛視。
2013年底,《十萬個冷笑話》前兩季動畫播出結束,數以億計的網際網路公民成了它的粉絲。2012年7月開播的第一集,單集播放量達到了1億,兩季29集的總播放量超過18億。而這部製作成本極低的動畫片,在第一季之後就創造了200%純利率。
一部散發著妖氣的動漫大電影
再冒險一次。2015年新年伊始,《十萬個冷笑話》試映。
這一次,董志凌自己先鑽研了半年電影,再花半年籌備這部《十萬個冷笑話》動漫大電影。上海炫動和萬達院線作為宣傳方和發行方已經找上門來了,但他沒太著急。
三家聯合出品的《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2013年籌拍,2014年底殺青。
有妖氣也是朵「水花」,但它激起了千層浪。他們做出了第一部網際網路動畫大電影;他們讓電影走進了全國各大院線;他們讓觀眾走進了電影院,並場場笑聲不斷;他們用1500萬元的成本賺到1億元的票房。
票房還只是收入模型中的一角,小米、招行和蘇寧的品牌植入,主題手遊的同步發行,針對新媒體的版權銷售等都構成了回收成本的渠道,以至於到最後算了一筆帳:「只要上映就是盈利」。
有媒體給《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的評價是:《十萬個冷笑話》在商業上的投入產出比足以列入中國動畫電影的史冊。如果暫且不談影片本身的品質,網際網路動畫片進軍電影院對整個行業的借鑑意義,遠大於其票房收入。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做那麼多事就是想說明這樣一個道理,悶聲做事不代表我做的事情不偉大。我們的成功更讓大家看到,要改變國產動漫的目標不是一個錯誤的目標,這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 董志凌對PingWest品玩說。
他緊接著又補了一句:「有妖氣只是證明了這條路不是死路,這條路到底能走多遠還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表現。點擊「閱讀原文」,讓朋友圈都轉發你的第一手資訊
《十萬個冷笑話》能成為中國版「憤怒小鳥」麼?
有人鼓動董志凌:「趁著火抓緊再撈一筆。」旁邊的人幫腔,「《十萬個冷笑話》就是個快餐文化,不能長久。」
「快餐就得死嗎?大家吃中餐、西點,也總有時候需要快餐調味。全世界很有名的兩家餐飲公司,叫肯德基和麥當勞,賣的就是快餐。如果我把快餐做到這個領域的極致,這個品牌活20年、30年是有可能的,」 董志凌挺不服氣的。
《十萬個冷笑話》從動畫誕生到電影票房過億,用了5年多時間。對於它來講,大電影像是一個「成人禮」——票房證明了大眾市場對它的認可。
成人之後,能存活多長?「真的要看整個市場環境和團隊的經營能力。動漫行業裡邊長壽的品牌太多了,一部《火影忍者》能居排行榜前茅10年,別急功近利,就一定能把這個品牌做好,」 董志凌對PingWest品玩說。
《十萬個冷笑話》作為一個產品,通過它的漫畫、動畫、電影、遊戲、周邊和舞臺劇等各方面的全方位的延伸,綜合得到了一個反饋和評價。它給了有妖氣團隊上上下下一個正向的信號——這條路行得通。
《十萬個冷笑話》正在被品牌化,展現形式從漫畫延展到真人電影、合拍電視劇、授權遊戲、圖書出版等等。
這是《十萬個冷笑話》應該走的路線,「有妖氣」正在做《十萬個冷笑話》同名手機遊戲的開發,而且大電影的周邊產品也在陸續面世。如果一切順利,今年還會安排幾場圖書的籤售。
這就跟Rovio旗下手機遊戲《憤怒的小鳥》走紅全球是一樣一樣的。
如今,有妖氣正在準備下一部動漫的製作。董志凌說到這次決定的時候,不再像當初嘗試《十冷》的動畫一樣緊張了,畢竟,1億的票房對緩解壓力還是有用的。
對董志凌來說,更棘手的是有妖氣自身的轉型。在過去的8年中,有妖氣走出一條「慢節奏」的轉型之路。
他說有妖氣是一家既以商業的思維去經營的公司,還得兼顧夢想和情懷——畢竟,漫畫也算一門藝術。
就在不久前,有妖氣在天津建了一座漫畫村——一個漫畫和動漫創造者的世外桃源。漫畫村提供給漫畫和動漫作者食宿、社區服務和一個創作的交流環境,而他們要做的,只是踏踏實實創作。
這座社會主義式的漫畫村,是董志凌實現理想主義的開始嗎?
「我們不能保證給每個人一個很好的結果,但是希望能給不少人創造一個不錯的未來,」這是董志凌的情懷。
但前提是:他們真的賺到大錢了。
分享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如果您也喜歡,那就轉到您的朋友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