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妖氣對動漫為何有「十萬個不滿」?

2021-02-26 虎嗅APP

採訪:李拓、羅硯

7月21日,成立6年的有妖氣舉行了首次發布會,主角則是兩天後即將開播的動漫劇《雛蜂》。不過與一般網際網路企業在現場拼命安利產品的行為不同,有妖氣COO董志凌對動漫行業進行了猛烈吐槽,也令現場有了別樣的歡樂氣氛。

有妖氣為何有這麼多不滿(我們姑且將有妖氣平臺上崛起的動漫IP「十萬個冷笑話」的概念借來一用,代稱為「十萬個不滿」)?在這種惡劣環境中,他們又做了些什麼?中國動漫的機會是否潛伏在這些吐槽之中?當時,虎嗅君與鄰居有妖氣COO董志凌在發布會後做了一場對話。

董志凌專門提到,之所以有妖氣「有勇氣」能說出一些對業界的真實看法而別人不能,很大原因在於有妖氣的成長路徑與定位跟國內的動畫公司不一樣,「在動畫行業我們的角色是版權方、是平臺,這導致思考的問題就不太一樣,所以有時候是會顯得有點無情。」但「我們希望能夠成為整個行業裡面一些問題的『推手』,去第一把推一下。」

以下是虎嗅與董志凌的對話摘編。

單元製作價格在飆升,但底層並沒產業化

文化產業在資本熱潮之下開始被迅速催熟,而動漫行業的腎上腺素水平也在飆升,製作成本開始不斷上漲,甚至出現「抬價大戰」。截止虎嗅採訪時(7月22日)為止,有妖氣推出的《雛蜂》的製作單價已經達到3萬元/分鐘,而且成本還在攀升。製作費迅速上升是福是禍?這個趨勢是否已見頂?對於潮水般的金錢湧入動漫行業,隱憂又是什麼?

虎嗅:確定你們《雛蜂》製作費是每分鐘三萬嗎?

董:不確定,我們現在加到四萬,有可能還會往上加。但是去年看的時候,有妖氣的成本就是行業最高價了。現在聽到好多的價格比《雛蜂》的價格要高,成本要高。中國人做事就是這樣,錢的事不能輸給別人,不能輸在起跑線——怎麼可以在起跑線上就能輸給有妖氣呢,可能是IP不如有妖氣好,但是錢得比有妖氣多。

這一年的變化趕上中國的三十年的變化,我們在做「十冷」的時候當時價格是一萬多塊錢多一點,那時候業界是平均是兩三千;後來一年我們大概是兩萬塊錢一分鐘的時候,行業大概是一萬塊錢;當我們變成三萬的時候,大家瘋了,說「我們要超過有妖氣」。為什麼沒有公布價格,因為我們的價格還在漲,如果現在公布最後數據,那是騙人的。

虎嗅:你覺得製作費上漲這事兒,對這個行業是好事還是壞事?

董:每個行業的發展,首先是無人問津階段,第二是開始繁榮階段,第三是泡沫階段,第四是泡沫之後的平衡階段。最後一定是高,然後不合理,開始下降,達到一個平衡。每個公司不一樣,作為後來者,如果你在錢方面都輸給先驅者,你有什麼資格跟前面的人較勁?人家是跑車,你是爛車,你永遠都跟不上,你就別追了,你直接在起跑線撤離就可以了。現在大家表達「我有錢燒」的心態從來沒有如此強烈,加價就是這種心態,我們本身並不喜歡這種盲目做法,但也可以理解。

虎嗅:您的意思是價格還沒有見頂的時候。

董:對。但是我覺得行業裡面的人也不會太瘋狂,再往上升的話,會導致極度不平衡的價格體系,這是極度有害的。目前我們只是把價格提高到了一個平均水準上來,如果你再往上加是屬於日本行業內的高水準,你再高瘋狂一點是什麼水準,我就不知道了。如果中國出現一百億票房的片子,我可以肯定五個億美金投拍的片子一定很自然就出來了。

與中國動漫相比,日本與歐美動漫產業的強大,除了因為人才強盛,更重要的是模式差別:產業化決定了動漫行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一兩個人做幾分鐘的實驗短片很容易,但若成規模地生產,仍然做不到,這是阻礙中國動漫發展的最現實、最迫切的問題。

虎嗅:你剛才講新模式和舊模式的區別,新舊模式之間具體的差別在哪?

董:最主要的差別是工業化的問題。舊模式是小作坊的做法,定價是很主觀的,做事也是有一些主觀的,規模和產量很小,是不可以大量複製和擴容的。

為什麼日本動畫會很強,為什麼美國的電影影視劇行業都非常牛?是因為他們底層都是產業化,這個東西帶來了低廉的成本,寬泛的選擇,良性的競爭,以及規模化的體系,我們將來的路上需要這些。如果我們有一個很小的工作室,他能做出一個確實讓我們還覺得不錯的片子,但是他能不能量產,能不能規模化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要做一分半鐘的宣傳片,我只需要兩個牛人拼一年就行了,但要拍一百分鐘的片子,你會發現這兩個牛人拼十幾年可能還拼不動。

當你少量的時候很多事情都很簡單,實驗室什麼的,沒有細菌沒有什麼東西的,一切東西都是完美的,都很簡單的,實驗室裡面的寬帶一秒鐘能下幾部片子的,實際的情況呢?在我們看是真正的行業起來一定是有生產線有規模化的能力,沒有規模化的能力沒有行業。

坐擁IP卻難加速開發

在影視行業瘋狂搶購IP的時候,人們發現有妖氣用了6年時間來積累4萬部優質動漫IP,這也是後來奧飛動漫以9.04億元收購它的重要原因。但正如奧飛影業CEO所估算的那樣,即便以1%的轉化率計,也至少有400部動漫IP可以開發,而即便是每年4部的速度,也要100年才能消化完,更何況新的熱門動漫還在不斷產生。


孱弱的中國動漫製作行業,似乎註定了有妖氣手中IP的開發速度難上加難。

虎嗅:《雛蜂》發布會另一個主題是IP,但是4萬個IP如何開發?

董:這就是國內比較難的問題。其實有很多人願意開發,但你會發現,如果把它交到中國來,交給誰,都會做出一個呵呵的作品。你只能做出一部喜劇片,做不出一部超級英雄片,因為大環境是這樣,比較難。

怎麼辦?我們現在做法很簡單,怎麼樣做好一件事情,我們儘量自己做好一些事,中國人學和抄的速度是很快的。我告訴你,有什麼東西,你想問什麼我跟你說,告訴你對錯,拜託你學對學準,對這個行業,我們有一個培養市場,甚至是培養產業的從業人員的責任,這是需要過程的。

虎嗅:培養成本你們自己承擔?

董:我們只做一些示範出來,如果結果比較好的話我們就告訴別人,這個示範結果還挺好的,就懂了。

網際網路的引入讓整個行業加速很快

國內文化產業向來受到主管部門的多重照顧,對於中國動漫尤其如此。「導向」和「健康」成為相關文件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彙。在一向把「動漫」當「動畫」管理、將青年動漫與低幼動漫混淆的既有認知的情況下,自稱「網際網路動漫」的有妖氣,怎麼搞定政策和大眾認知?

虎嗅:政策方面如何應對?

董:我們也在平衡各方關係。有領導就問我:你們的內容怎麼樣保證他的健康、綠色?我說,是這樣的,現在年輕人很多東西只能疏,不能堵,不然誰看啊?沒有人看,那你所有做工作白做,怎麼辦呢?比如說別人暴力指數是八,我們做個六的作品,因為如果你暴力指數是三沒有人看了——首先是比別人輕,第二點是作品是我們做的,我們的尺度與引導性都可以把握。

一部片子就五分鐘,如果我說教,大家就全散場了。我的想法很簡單,首先你要把人從外國的片子那裡搶過來,你就有機會跟他們講一些道理、做一些交流,當你說的話沒有人聽的時候,你說什麼都是沒有人用的。所以通過輕度的東西引發到年輕人的興奮點,讓他們能夠關注到你,接下來的很多的引導的工作你就可以展開了,你的主動性就在了。

我們做這種事情我們會在國家允許的尺度範圍內,儘可能的爭取一些客戶,在往一些正確的方向做引導,在達到文化部門和我們都想達到的一個效果,你會發現老美的東西也沒有什麼——大場面,但是看片子跟你聊聊人生,想法,世界觀,包括親情,愛情,友情,價值觀的東西,你看完之後也會覺得有點小收穫的。

虎嗅:事實上還有一些體制上問題很煩人,比如青少年動漫並不是兒童動漫,但我們把動畫當成幼兒作品,導致整個市場包括電影排片大多數是六一和暑期檔,電視臺也是六點半孩子們放學了回家來看,這個從制度上已經框定了播出的時間和受眾範圍,你們怎麼跟這種政策周旋?

董:短時間內你只能形成小範圍的單點突破。舉個例子,如果《大聖歸來2》上映排片不會超過30%,包括「十冷」第一部有一個多億票房了,第二部按照市場的發展,按照品牌的累積和營銷,基本上是你在一億五到兩億起的,第二部的排片應該不會低於15%到20%,我們希望是是20%以上的排片,而且應該不難。我們要學會用市場的方法對話。

今年雖然「喜羊羊」稍微弱了一點,但是「十冷」加「大聖」兩個作品超出預期,今年才過一半,理論來說還有年底還有一波機會,《功夫熊貓3》要來了,估計又很精彩。

整個動漫市場快速變化的可能性很小,但是有一點和原來不一樣的是,網際網路的引入讓整個行業加速很快,我們與日本大概有二十年到三十年的差距,但是按照網際網路的模式,在不缺錢,不坑人,有一批好產品陸陸續續的出來,行業的整個產業結構慢慢形成的情況下,五年到八年可能就達到我們之前想二十年達到的效果。加速的功效一定是存在的。

虎嗅:大家經常談到我們動漫的畫風問題:小鼻子、大眼睛大嘴巴,和傳統的龍眼睛、長頭髮很不一樣,當年的水墨動畫真的是徹底滅絕了,這種看法我們是有沒有在意過?

董:觀眾最終是看兩個東西,第一看故事,第二個看畫面,在我看來,類似《功夫熊貓》的歐美的動畫片是嚴重不符合亞洲人審美的,如果我們按照審美喜好來說是比較喜歡日韓的審美,他們在畫風風格塑造上就覺得很親切;第二點你也會發現一個事,當行業真的繁榮之後,什麼畫風都有的情況下,你要的中式畫風或者是復古畫風或者是什麼,他自然就形成了,根本不用擔心。我們也在說一個東西,現在大多數的三維動畫都存在一個小問題,他是以歐美作風做的三維動畫,因為這套體系是歐美人做的,中國人哪有那麼長的臉和那麼清晰的輪廓,因為這次《大聖歸來》的主題是猴子,你明顯覺得這個猴子臉長,這個是美式的審美,大家不在意,因為大家知道他是孫悟空。

虎嗅:我們跟王微聊一次,他在做《小門神》到現在快做兩年了,這精雕細琢的情形也跟網際網路科技行業差不多,科技圈在講「匠人精神」,有妖氣這邊則講工業化流程。你怎麼看二者的區別?

董:我覺得很重要一點是大部分地方都不需要匠人。每個產業的核心那人不是匠人,真正的在流水線生產是不需要的——根本不需要。每個產品的產品經理有這個匠人精神就足夠了,要那麼多幹什麼呀。如果你對一個產品的設計是沒有追求,產品本身就不會有生命。

如果這片子做出來不行,你怎麼來取悅觀眾?《十萬冷笑話》也是一樣,第一部《十萬冷笑話》分鏡出來,我看著看著睡著了——這是我的片子,第一次就睡著了,是什麼情況,很害怕,但是成片出來就是太棒了。你對這個產品有要求的,有追求的,同時做出來的產品能夠讓你滿意的話,才能夠讓整個市場滿意,這種匠人需求在整個日本是很普遍的了。整個日本對於很多東西都會有很多的追求,我一定要把什麼東西做到最好,他們傳達這種文化,但是在中國就很不一樣,很粗糙。

虎嗅:有妖氣之前是一個漫畫的平臺,現在走到了一個動漫平臺,你覺得有妖氣在這些年哪些事沒做成?

董:沒有做成不太多,我們當年做的雜誌就沒有做成。很多人以為我們是做死掉了,我們是主動放棄了,安心去做其它的事吧。我們覺得這個事玩不轉。我覺得不變的是至少到現在來說,用一句很俗的話是初心沒有變。做好一部作品,不管這個作品是以書本形式、以動畫形式還是以電影形式,這個初心是沒有變的,以及我們對作家的尊重,對想要推動行業的發展,而且是想要改變中國動漫這份心沒有變。

我們希望創作者永遠只做創作的事情,不要去跟錢打交道,不要去開公司,不要去做生意,你會變成個生意人,慢慢的因為各種原因你可能就沒有創作的初心,你可能就做不好一些作品,在行業見得太多了——原來是一個作者後來幹融資去了,原來是一個作者開工作室去了,最後他不畫畫,變成老闆了,這個很可惜。以前張導,現在都是張老闆,張導變成張老闆最大的區別是在於,他的作品再也沒有當初的熱情那種想法在裡面了。

本文頭圖:《雛蜂》動畫截圖。

相關焦點

  • 《十萬個冷笑話》爆紅3年背後:「有妖氣」為什麼那麼有妖氣?
    作為《十萬個冷笑話》電影的出品公司之一,「有妖氣」聲名大噪。更重要的是,它給一度萎靡的中國動漫產業帶來了一股真正的「妖氣」:動漫這件事,在《十萬個冷笑話》的帶動下,成為新新人類的文化符號,而且變得名利雙收。那麼,「有妖氣」身上的那股妖氣,是從哪兒來的?
  • 《十萬個冷笑話》爆紅3年背後:「有妖氣」!
    作為《十萬個冷笑話》電影的出品公司之一,「有妖氣」聲名大噪。更重要的是,它給一度萎靡的中國動漫產業帶來了一股真正的「妖氣」:動漫這件事,在《十萬個冷笑話》的帶動下,成為新新人類的文化符號,而且變得名利雙收。
  • 有妖氣CEO周靖淇:《十萬個冷笑話》的造夢路
    對有妖氣CEO周靖淇來說,這是離他人生夢想的動漫主題演唱會又近了一步。但在遊戲陀螺看來,這卻是一個IP版權的成功運營案例。有妖氣CEO周靖淇多數人知道有妖氣是從《十萬個冷笑話》這部作品開始。符合潮流以及接地氣等等因素成就了這部分作品,而動畫版的網絡傳播,更是把它的知名度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 曾經輝煌的有妖氣,如今靠《鎮魂街》撐著,《十萬個冷笑話》呢?
    當時國內動漫市場才剛剛起步,記得當初比較火的劇場版《魁拔》,獲得了許多國人的支持,都說中國也能做出好動漫。而《十萬個冷笑話》系列作品也是在這個時間點與大家見面了,《十萬個冷笑話》是漫畫改編而成,由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製作。還記得當初每一話更新的時候,片頭都會鳴謝贊助商,最經典的就是那一句「本片由有妖氣製作」,當時只接觸到動漫的我們並不是很了解有妖氣背後的歷史。
  • 【獨家】「有妖氣」:開拓中國原創動漫市場的「小妖怪」
    以《十萬個冷笑話》動畫片為例,該項目以貼片廣告、特別贊助和植入廣告為主,其合作的商業機構包括蘇寧易購、蘇泊爾電器、搜狐、愛奇藝、金山軟體、完美時空、網易等等。其廣告形式也與日本動漫產品的廣告形式相似,插入於 OP 和正片之間,植入廣告也做得有趣合理,片尾的片花插入特別鳴謝等商業贊助信息。《十萬個冷笑話》劇場版計劃的啟動使得其也開始了招商引資。
  • 《十萬個冷笑話》製片人不董:有妖氣對自己的定位還是平臺運營商和中間商
    (野草)記者的話:2014年年初我借著《中國電視·動畫》雜誌網絡動畫專題的契機,對《十萬個冷笑話》的製片人、有妖氣COO不董進行了一次簡單的採訪,當時在採訪中,不董對十冷電影的相關信息還是有所保留。很多人可能會對有妖氣的運作好奇,怎麼盈利,動畫項目是怎麼落實的,對自身如何定位,是否會變成動畫公司,這些疑問在去年的採訪中得到了解答。
  • 有妖氣張志:有妖氣擁有8000個漫畫IP版權
    由中華網舉辦的第七屆中國網頁遊戲與移動遊戲高峰論壇(CWMS)於5月20日在北京召開,來自國內網頁遊戲、移動遊戲領域的數百位嘉賓參與了本次會議,有妖氣副總張志在此次會議上做了主題演講。我們2011年獨立之後,我們開始了新的商務運作,在2012年7月份,我們推出一個非常知名網絡的動畫,叫《十萬個冷笑話》,這個《十萬個冷笑話》在2012年7月份上線之後,創造網絡播出神話,我們播出總量超過12億次左右,每年有10部到15部在全網播出,這是動畫片的播出情況,同時我們代理了6到8個新的動畫片的獨家運營。今天全網有12個動畫片在同時播出,我們屬於中國青年動畫裡面佔整個70%以上的市場份額。
  • 網站「有妖氣」(圖)
    回溯這兩部作品的成長路徑,我們發現,在爆紅的背後,是醞釀多年的籌備,從漫畫到動畫,從原創畫作到一整個產業鏈,一個名叫「有妖氣」的網絡平臺逐漸走入大眾視野。曾經哀鴻一片的國產動漫,在這裡,似乎有了一種新的成長模式。
  • 原創國漫網站「有妖氣」9億被收購
    因《十萬個冷笑話》等作品建立起名氣的「有妖氣」網站被奧飛動漫以9.04億的價格收購。奧飛動漫公告稱,已經籤訂了收購四月星空100%股權的協議,交易對價為9.04億元,其中股份支付3.28億元,現金支付5.76億元。
  • 《雛蜂》動畫無疾而終有妖氣做錯了什麼
    作者:李拓  編輯:鄭道森2015年夏天,知名IP《十萬個冷笑話》的開發商「有妖氣」宣布,正式啟動知名國漫《雛蜂》項目開發(IP化),但一年之後,原計劃首季製作12集的《雛蜂》動畫,只放出6集即被曝停止製作。
  • 有妖氣前三季度收入3177.35萬元
    2017-2019年,奧飛的有妖氣資產組分別實現信息服務收入3984.96萬、4622.60萬和3172.14萬元。有妖氣自2016年起在真人劇等項目上加快布局,2017年為有妖氣影視爆發年,全年上映五部影視作品(端腦、開封奇談、鎮魂街、十冷電影、桃花緣),刺激了信息服務收入的大幅增加。
  • 有妖氣董志凌:好的動漫IP特點是「成長伴隨」
    如何變現——這是有妖氣曾經最苦惱的一個問題。他們進行過一系列嘗試,最終發現了IP變現的多元化形式,包括這四個維度:視頻後面有一大堆的贊助商,這就是變現的第一次嘗試。眾籌嘗試拍成動畫電影。動漫IP進行遊戲開發。舞臺劇、品牌授權合作等嘗試。董志凌在MIIC2015演講的最後表示,有妖氣所有新的嘗試都是伴隨著商業化。
  • 有妖氣CEO周靖淇辭職:25歲的願望,已實現的沒什麼可以再實現了
    今天(9月28日)中午原創動漫平臺有妖氣CEO周靖淇正式對外宣布辭職,創立仙山映畫,周靖淇感慨到:「十年一夢,我願一切皆幻,再睜眼,仍少年。」周靖淇作為「有妖氣」網站的創始人,人稱「妖氣君」。是國內最早的草根之一。
  • ...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奧飛娛樂總裁何德華卸任「有妖氣漫畫...
    據中國網科技報導,2019年10月,北京市「掃黃打非」部門公開披露了一批「淨網行動」案件,其中有妖氣漫畫網傳播含有禁止內容的網絡出版物,被罰款3萬元。天眼查數據顯示,這已不是有妖氣漫畫第一次因此而遭受行政處罰。
  • 《十萬個冷笑話2》要來了!
    2014 年底,有妖氣乘勢推出《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憑著漫畫和短片的超高人氣,這部電影獲得了超過 1 億的票房,回報率達到 500%。《十萬個冷笑話》大電影的成功,也被視為國產動畫復興的前兆。2015 年,田曉鵬的《大聖歸來》上映,並在暑期檔拿下9.56 億人民幣票房。
  • 平臺上有 40000 部原創作品的「有妖氣」,為什麼只值 9 億?
    在昨天發布會上正式宣布之前,「有妖氣被奧飛收購」的消息其實已經在媒體圈傳了好幾周了。 但是一直沒有網際網路媒體動筆,哪怕從《十萬個冷笑話》到《大聖歸來》,半年來國產動漫的崛起之勢已經愈發兇猛。有妖氣已經是最大的網際網路漫畫平臺,但它被收購的消息,似乎還是沒有戳中網際網路媒體的 G 點。
  • 騰訊有妖氣動漫紛紛中槍
    進行查處的違法違規網絡動漫產品,通過對國內排名靠前的網絡動漫網站進行逐一排查,發現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的「騰訊動漫」、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家庭客戶事業部的「愛動漫」、湖北知音傳媒網絡有限責任公司的「漫客棧」、北京四月星空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有妖氣」、北京微夢創科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的「微漫畫」等21家網站提供的動漫產品,有的含有血腥、恐怖、暴力內容,有的故意打涉嫌淫穢色情的擦邊球
  • 有妖氣漫畫「耽美虐戀」等「網絡軟色情」泛濫被指影響未成年人 母...
    記者登陸有妖氣漫畫網官網發現,該平臺在首頁重要位置推薦了一部《心之繭》漫畫,漫畫預告稱該作品主題是「耽美虐戀」。據了解,「耽美」一詞引自日本動漫界,原意指唯美主義,但引入國內後,常用於描述「男性與男性之間的愛情」。除《心之繭》外,有妖氣漫畫網平臺上還有大量的耽美主題作品,如《樓上樓下》等。此外,該漫畫平臺還存在著《總裁契約情人》、《神級透視》這類標題、內容低俗的漫畫。
  • 中手遊與有妖氣籤約 獲得《鎮魂街》手遊暫定2021年上線
    12月10日,港股上市公司中手遊與奧飛娛樂旗下有妖氣正式達成戰略合作。據中手遊官方小時,在此次合作之前之前,中手遊已取得有妖氣旗下部分IP的遊戲改編授權,其中基於「鎮魂街」IP授權的ARPG類手遊《鎮魂街:天生為王》已經啟動研發,有可能在2021年上線。
  • 《十萬個冷笑話2》還能再一次「啵兒起」麼?
    對於現在的有妖氣來說,它也早已不再是當年那個只靠一部吐槽風動畫過活的公司了。2015年8月,奧飛以9.04億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有妖氣,這家漫畫平臺同時也宣布即將走上一條泛娛樂化開發的道路——成立妖氣影業,並計劃在未來3年內推出20部電影,15部電視劇和50款遊戲。在這個「宏偉計劃」中,就出現了《十萬個冷笑話2》動畫電影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