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電視劇很多人都看過,電視劇中的日軍有標準的裝備。日軍穿的是膠皮鞋,穿著黃色軍裝,帶的是鋼盔,普通步兵拿的的三八大蓋,步槍上有刺刀,日本普通的步兵,形象大多於此。如果你觀察仔細的話,日軍的軍帽後,還有3塊垂布,這種垂布看起來很難看,影響美觀。其實這3塊垂布,可不是普通的布,而是「軍帽垂布」。垂布的用處很多,絕不能小看。
日本古代很早就有部隊出現了,日本的士兵在平安時代就有了帶護頸簾的習慣,這種布簾是軍帽垂布的雛形。日本古代只有高級的武士和將軍才能帶鋼盔,畢竟日本資源少,鐵礦少,還不能大量的製造鋼盔。
明治維新初期,日本不僅整個國家擅長學習,而且軍隊改革的也很迅速。日本當時國力不是太強,海軍比較弱,於是開始對陸軍進行改革。19世紀末期,法國是歐洲第一陸軍強國,日本就準備向法國陸軍學習。
日本陸軍首先保持了自己的傳統特色,保留了陣笠,換了軍服。法國陸軍是佩戴帽垂的,因為法軍在北非有殖民地,要在非洲作戰,於是發明了帽垂,用來應對炎熱氣候。日本的陸軍也照搬了古來,沿用了軍帽垂布,日本順便發明了戰鬥帽。
日軍的軍帽垂布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是在1899年。日俄戰爭中也有所使用,而軍帽垂布的大規模使用是在侵華戰爭中,所以電視劇中才會看到日軍大量使用垂布。
那麼日本陸軍為何如此重視軍帽垂布呢,首先它能擋住陽關的暴曬,對於保護後頸很重要。二戰時,太平洋戰爭爆發,位於熱帶地區的島嶼,眼光暴曬,還有蚊子。軍帽垂布不僅防曬,還可以抵擋蚊子的叮咬。軍帽垂布也可以充當毛巾的作用,用來擦汗。
士兵作戰中,身體和頭部有軍服和頭盔保護,頸部是裸露在外面的,非常的脆弱。日本的陸軍經常打陣地戰,經常面對火炮的轟擊,而火炮除了直接炸傷士兵,更多的是靠蹦出來彈片殺人。軍帽垂布結實比較厚,能有效擋住彈片,減少部隊傷亡。
日本的軍帽垂布是很硬的,能在拼刺刀的時候起到作用,如果對面士兵刀不是鋒利,軍帽垂布可以減少刀帶來的衝擊力,有時能保人一命。隨著軍帽的使用,日本的垂布已經成了陸軍的標準形象,所以使用範圍越來越廣。
軍帽垂布大多數是黃色,黃和「皇」是諧音字,日本士兵是信仰武士道精神的,喜歡和崇拜天皇。日本使用軍帽垂布,也體現了武士道精神,在潛意識裡會認為自己得到了天皇的庇佑,所以打起仗來更加的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