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一歲半的兒子在餐廳裡吃水果碗的時候,會一把抓起最貴的黑莓來吃,黑莓吃完了才會開始吃樹莓,然後依次是吃草莓、菠蘿、藍莓,最後剩下便宜的哈密瓜。小小年紀就這麼挑剔,讓人哭笑不得。黑莓有「黑色鑽石」之稱,在水果中算是小小的奢侈品,但是小baby當然不懂得這些,他喜歡的,應該是黑莓的好味道吧。
黑莓在中國比較少見,因此很多人剛從中國來的時候會分不清黑莓和桑葚,但如果仔細看的話,會發現黑莓表面的凸起比桑葚要大和飽滿的多,也沒有那麼長。另外桑葚是亞洲的特產,桑樹原產於中國,桑葉可以養蠶,所以蠶絲和美麗的絲綢才是中國獨有的,北美是幾乎見不到桑樹的。
一張圖教你分清黑莓和桑葚,從左到右依次是:藍莓、樹莓、黑莓、桑葚
黑莓的味道和桑葚也大有區別,它的表面凸起非常飽滿,裡面是深紫色酸甜的汁,每一個凸起裡都有一顆芝麻大小的籽,咬上去硬硬的,有一點咯吱咯吱的感覺,一開始可能不習慣,慢慢就會喜歡了。
黑莓果醬裡面的籽特別明顯
新鮮黑莓價貴,是因為紫色的表皮吹彈即破,極難保存運輸,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至今仍受地域限制的水果,美國加州是著名的黑莓產地,幾十年前交通不夠發達的時候,不要說國外,就是美國東部都很難見到黑莓。至今黑莓在人們的印象裡還是有奢華的感覺,放了黑莓作為裝飾的甜點,似乎就矜貴起來了。
黑莓做裝飾會讓甜點更森系和文藝
我個人很喜歡黑莓的味道,不過甜,適度的酸味清新爽口,籽咬起來有一種草木的清新,順便說一句,深紫色的水果大都含有豐富的花青素,抗氧化功效比維生素C高20倍,對健康很好,另外籽裡面含有豐富的纖維,是現代人大多缺乏的。之前我訂製婚禮蛋糕的時候,黑莓醬料不是買現成的,而是由蛋糕師前一晚通宵親手製作,保證新鮮,她告訴我黑莓果醬可以做有籽和無籽的兩種,我毫不猶豫選擇的有籽。
紅色或者泛紅的黑莓還沒有成熟,吃起來會非常酸澀,許多人說不愛吃黑莓,其實是因為吃到的是這一種
吃黑莓的時候,挑選起來很有講究。黑莓是從鮮豔的紅色一步步變成深紫色的,完全成熟的黑莓,表面凸起的顆粒異常飽滿,閃閃發光,如果沒有完全變成深色,或是表面的顆粒乾癟,就是還沒有成熟或是不夠新鮮。因為黑莓成熟以後很容易爛掉,最佳食用時間也就一兩天,因此很多商家會把泛紅的黑莓摘下來賣,沒熟的黑莓吃起來又酸又澀,有些高級的餐廳或者甜品店也會用沒熟的黑莓,遇到的話會讓我對其印象大打折扣。
水分充足的黑莓凍住以後很像雪糕,做成冰淇淋特別好吃哦
正是因為熟度正好的黑莓難得,所以我認為黑莓是最值得去親手採摘的水果,我有個好朋友做過加州當地農業協會的會長,在我結婚之前,他送我的禮物就是帶我們全家人去剛成熟的黑莓莊園裡現採現吃,那種甜美的滋味至今令人難忘。
比較文學出身,文學博士,斯坦福畢業後曾求學於西雅圖。因為懷念加州的陽光、一號公路、自帶文藝濾鏡的舊金山、滿樹金燦燦的大橙子和淳樸的碼農,而定居這裡。
喜歡旅行中每一個新奇和令人留戀的瞬間,喜歡洗手作羹湯,碼字時習慣泡咖啡館。
稀奇古怪的愛好包括彈彈豎琴、古箏和刻刻印章,最大的夢想是擁有自己的馬兒。
有一個和大家分享生活的公眾號AlwaysWithMe,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