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重治:被譽為日本戰國諸葛亮,會空城計和火燒新野的天才軍師

2020-12-22 青史佐酒

日本對三國的痴迷程度,絲毫不亞於中國人,這是一個同樣崇尚英雄的國度,而《三國演義》中的亂世徵伐和英雄情懷,更是讓他們甘之如飴。在一項日本最受歡迎的歷史人物排行中,曹操和諸葛亮都榜上有,位在前十之列。並且日本人還有個小愛好,那就是用日本戰國人物來類比三國的英雄,比如織田信長和曹操,本多忠勝和張飛。當然,還有被譽為「今孔明」的日本戰國第一天才軍師竹中重治。

名門之後,奇謀成名

竹中重治出身名門,父親是美濃國菩提山城主竹中重元,並且富甲一方。日本的戰國史對竹中重治絲毫不吝嗇讚美之詞,稱其自幼俊美非凡,深諳兵法,有君子之風。而這段話和《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出山時的描寫幾乎如出一轍。

竹中重治19歲繼承家督一職,開始在美濃嶄露頭角。1561年,織田信長趁美濃國權力交接的動蕩時期出兵徵討。防守的竹中重治利用信長輕敵冒進的思想,學起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讓織田信長差點成為了第二個烏江自刎的西楚霸王。

竹中重治奇謀戰勝大魔王織田信長,讓其名聲大噪,被當時的人稱為「今孔明」,意為諸葛亮再世。諸葛亮利用夏侯惇輕敵而火燒博望坡,竹中重治利用同樣的思路大敗織田信長,並且兩人都是第一次上戰場,一戰成名。

反向「空城計」,17人奪一城

在織田信長的攻勢下,美濃齋藤家的家督齋藤龍興卻毫無危機意識,整日夜夜笙歌,還將勸諫的大臣安藤守就關押起來。而安藤守就還有一個身份,就是竹中重治的嶽父。竹中重治向齋藤龍興要人,卻被羞辱了一番。講不通道理就來硬的,竹中重治率領16人假扮送藥的商隊進入稻葉山城。在半夜發起突襲,直接斬殺守將,奪取了稻葉山城,齋藤龍興扮作婦女逃走。

17人奪取一城,竹中重治的做法有些諸葛亮「空城計」的味道。他讓手下虛張聲勢,營造出大軍突襲的假象,讓齋藤龍興嚇得不敢抵抗,拱手讓出了大本營。

臥龍伊吹山,三顧茅廬

但竹中重治也是奇人一個,面對織田信長讓他連人帶城一起加入自己的邀請,果斷拒絕。不僅把稻葉山城還給了齋藤龍興,自己還跑到近江伊吹山過起了隱居的生活。這樣的個性,倒是讓織田信長手下的豐臣秀吉大呼竹中重治合自己的口味。

豐臣秀吉親自上門求賢,也是三顧草廬,與竹中重治大談天下之勢。這樣的禮遇,諸葛亮扛不住,竹中重治也扛不住,在豐臣秀吉的真誠邀請下,他最終決定出仕織田信長。

金崎殿後,奇兵致勝

1570年,織田信長率軍進攻朝倉義景,但是淺井家突然背叛,讓織田信長一下就陷入了被兩麵包夾的絕境。為了掩護大軍撤退,豐臣秀吉和竹中重治自願留下在金崎堅守斷後。

面對數倍於己的朝倉淺井聯軍,竹中重治讓豐臣秀吉在全城點滿篝火,偽裝大軍駐紮的假象,主力卻在城外設伏。伏擊聯軍先頭部隊,在火槍的煙霧中奇兵致勝,接連發起突襲。而在潰不成軍的聯軍反應過來時,豐臣秀吉的殿後部隊早已全身而退。這次的戰法,又和諸葛亮火燒新野,在城內做疑兵,在城外出奇兵的思路非常相似,很難說是不是竹中重治是不是真的讀過《三國演義》,他的招術幾乎都是在模仿諸葛亮。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在竹中重治這位天才軍師的運籌帷幄下,被當時之人稱為「一介草民,大字不識」的豐臣秀吉,在戰場上卻屢屢憑藉兵法取勝。但是竹中重治的身體卻也在連年的戰爭奔波中被拖垮,積勞成疾。在豐臣秀吉圍攻三木城時,竹中重治因為肺結核病倒在軍陣中。在臨終前,竹中重治也給自己物色好了下一任接班人黑田官兵衛。天正七年,「絕代智將」竹中重治病逝,年僅36歲。

據說在臨終前,竹中重治回顧自己一生,苦笑自己太過聰明,擅長謀略,導致天生就是軍師的命。那些不如他聰明的人,卻一個個都成了大名,而他只能永遠跟在主人身後,如狗一般。不管竹中重治如何看待自己謀士的身份,他的一生,都被冠予了「今孔明」的美譽,他的謀略和智慧,在某種程度上也和諸葛亮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天才的軍師,都擁有苦命的理想。

相關焦點

  • 諸葛亮火燒新野的真相
    諸葛亮明白,博望坡兵敗之後,曹兵肯定會捲土重來,劉備面臨的危機不遜於之前。從博望鎮到南陽,不過30公裡的路程;從南陽到新野,不過60公裡的路程;這一段路程平疇沃野,一馬平川,毫無山河之險。其實我們也明白,我們正行走的地方處於南陽盆地之中,這樣的地形,對於雙方來說,並無可利用的優勢資源。交戰雙方,憑藉的只能是實力。而這種實力比拼的焦點,將會在新野體現。
  • 竹中重治被稱為「今孔明」,逸話中的他和三國諸葛孔明太像了!
    要說日本戰國時代的諸葛孔明,還真有這麼一個人,他就是竹中重治,通稱竹中半兵衛。竹中半兵衛一直以來都被人們稱之為「今孔明」、「今張良」。 實際上,對於竹中重治,日本歷史上只有寥寥幾筆的記載。
  • 看新版《三國》之:諸葛亮火燒新野真相
    他出山之後先燒了兩把大火,第一把火燒博望坡,第二把火燒新野,尤其是後者,燒掉了劉備苦心經營了8年的地盤。這把大火的真相如何?  但尋根究底,這把火燒得實在蹊蹺。在史籍中,很難找到諸葛亮火燒新野的記載,甚至連火燒新野這件事情本身,也沒有明確的記載。  《三國志·諸葛亮傳》中,對火燒新野一事,像火燒博望坡一樣,隻字未提。
  • 《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為什麼說司馬懿故意中了諸葛亮空城計
    《軍師聯盟之虎嘯龍吟》開播許久,終於迎來了一波高潮。空城計,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橋段宣告上演。司馬懿與諸葛亮這兩位絕對男主,也終於狹路相逢,得以「鵲橋相會」。 但這一回,《虎嘯龍吟》總算玩出了新花樣,不再像以往的三國題材電視劇那樣,按部就班地跟著演義小說走。
  • 「戰國第一軍師」若不是被兒子坑了,德川家康不一定能統一日本
    日本戰國末期,德川家康在關原之戰後真正統一日本,開創江戶幕府。而在關原之戰倒戈的小早川秀秋是讓戰爭快速結束的關鍵,這也離不開鼓動秀秋和西軍將領倒戈的黑田長政。不為人知的是,那時還有一個人打算奪取天下,只是他的行為讓人琢磨不透,就是「戰國第一軍師」——黑田如水。
  • 火燒新野,其實是諸葛亮給劉備下的套,這個你知道嗎?
    上回咱們說到,由於諸葛亮顯得很年輕,所以在劉備的心裡,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特別的相信諸葛亮,於是乎,諸葛亮用火燒博望坡的辦法,來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也就是從火燒博望坡開始,劉備才開始對諸葛亮深信不疑,關羽和張飛,才開始對諸葛亮言聽計從。但是,諸葛亮發現,自己的許多計謀,或者說是自己的許多計劃,劉備並不是真的「言聽計從」的,有些時候,劉備會直接否定掉諸葛亮的想法。
  • 諸葛亮空城計中為何會安排4個人掃地?司馬懿看懂了,因此留住自己的...
    人們都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古來聖賢皆寂寞」,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主要原因還是曲高和寡,一旦一個人的能力或者智商遠遠超過常人,則很難被人接受和理解,自然自己所作所為,也就更加無人理解了。
  •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能騙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智計,被擁劉反曹的羅貫中老先生拔高了很多,一個「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且在劉備生前幾乎從未插手軍事的人,搖身一變,成為了神機妙算的軍師
  • [東瀛風情] 日本武將打仗時拿把扇子,是模仿諸葛亮嗎?
    一般來說,中國人提起團扇,腦海裡多半會湧出「輕羅小扇撲流螢」的唐代仕女,所以一下看到影視劇裡日本的赳赳武夫在戰場上手裡拿著把團扇,自然百般的不自在。更何況,下雪天打仗日本人也扇子不離手,太讓人凌亂了。
  • 大將司馬懿,為什麼叫諸葛亮上演了空城計?
    一、故事背景空城計是《三國演義》裡面描繪的故事。背景發生在蜀國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後,街亭丟失,諸葛亮西城暴露在魏軍面前。魏軍大將軍司馬懿率大軍15萬攻擊諸葛亮西城,諸葛亮身邊只有5千老弱病殘,城裡軍民人心惶惶。諸葛亮命令手下大開城門,偃旗息鼓,將士兵裝扮成百姓沿街打掃。
  • 如何評價諸葛亮的軍事能力和在歷史上的地位?
    雖然演義和三國志所記載的諸葛孔明多少有些差異,但總體不影響人們對於諸葛孔明的大體評價——軍事家,政治家。軍事成就從諸葛出山到諸葛病逝一生也是輝煌的,茅廬計定三分天,分兵徵益奏凱歌,援劉攻張調後方,輔後平內國泰安,討魏收姜續蜀運。能當帝王的絕非乏乏之輩,蜀漢昭烈帝劉備初見諸葛就被其才華折服。「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願諸君勿復言。劉備拖孤時「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 日本古代那些智勇雙全的謀士們
    其實不僅在中國,日本歷史上也有許多名冠天下的謀士。他們智勇雙全,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譜寫了一幕幕動人篇章。山本勘助,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他獨眼跛足、足智多謀,是武田信玄的家臣和軍師,更是武田軍戰術戰略方面的領軍人物。
  • 來看看日本古代的那些謀士們~
    其實不僅在中國,日本歷史上也有許多名冠天下的謀士。他們智勇雙全,在歷史的滾滾長河中譜寫了一幕幕動人篇章。山本勘助(1493-1561)山本勘助,日本戰國時代的武將。他獨眼跛足、足智多謀,是武田信玄的家臣和軍師,更是武田軍戰術戰略方面的領軍人物。
  • 《軍師聯盟2》空城計這段戲真的絕了!看得人驚心動魄!
    諸葛亮猜測司馬懿現在最想要的是兵權,馬上就設計假用孟達叛降,來支走司馬懿,實行調虎離山之計。還偽造的挑撥書信離間曹叡和孟達,司馬懿就得到了兵權。諸葛亮就是霸道總裁範,真是妥妥的真愛啊!!!尤其是空城計,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天人交戰」堪稱世紀之談。
  • 玩家喜聞樂見《九州劫》日本戰國名將大戰三國群英
    在日本歷史中其實三國文化滲透的時間非常早。早在14世紀日本《太平記》這本軍記物語(一種歷史小說形式的文學作品)裡就有了"三顧草庵""死諸葛走生仲達"這些三國演義中的故事。而鎌倉時代非常著名的日本軍神"楠木正成"也常常被稱作"諸葛亮",可見在這個時期日本人就已經非常痴迷《三國演義》了。而這種痴迷到了日本戰國時期更加瘋狂。
  • 最精彩的智謀鬥法,諸葛亮與司馬懿,空城計的博弈
    看演義中,諸葛亮只帶了琴童在城上安然穩坐,性格多疑的司馬懿覺得其中必有詐,怕中計,不敢攻城。此為空城計,但是空城計的真實性歷來存在的爭議,許多人認為這件就是編造的。萬一來的不是司馬懿,是個毛頭小子,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主心骨不就直接被俘虜了。這種自殺玩法,絕對不是智慧,而是嚴重的不長腦子。就是諸葛亮鎮定自若,兩個琴童能鎮定得了嗎?就這麼幾個人面對曹魏大軍,早嚇尿褲子了。還有即使諸葛亮想這樣,其他的將領也不敢讓諸葛亮擺空城計,肯定會暗中保護諸葛亮。還有,作為蜀軍的最高統帥,不可能把所有軍隊都排出去,萬一曹軍過於勇猛,人數過多,容易全軍覆滅。
  • 【兒時記憶】火燒新野,三國演義連環畫
    火燒新野出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今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
  • 《仁王2》角色竹中半兵衛介紹 隱居的天才軍師再度出山
    光榮特庫摩日前再度放出了《仁王2》中登場的人物介紹,本次介紹的角色是日本戰國著名軍師竹中半兵衛。半兵衛在道三去世後辭官隱居,然而主人公與藤吉郎不請自來,試圖說服半兵衛再次出山。以下為官微原文:竹中半兵衛原本是美濃國(今岐阜縣)齋藤家的家臣。半兵衛作為當代傑出的謀臣,成功阻擋了織田家對美濃國的攻勢。 他為勸誡主公,帶領了少數人輕鬆佔領齋藤家居城稻葉山城的義行至今讓人津津樂道。半兵衛在道三去世後辭官隱居,然而主人公與藤吉郎不請自來,試圖說服半兵衛再次出山。
  • 震驚:司馬懿被諸葛亮空城計嚇退背後的秘密
    司馬懿卻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弄險。他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諸葛亮的士兵問道:「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諸葛亮說:「兵法雲,知己知彼,方可百戰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