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家的電影課-《摯愛梵谷》

2021-02-08 媽媽們的終身成長Club

文 | 瘋媽-Melitta

本文是特立獨行家庭的第 54 篇原創教育文章

最近大熱的以梵谷的原作為基礎創作的《摯愛梵谷》電影,相信很多家長都帶著小朋友去觀看了,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家人都早早地期待這部大作早日上映。

我們家一年基本要看五十場電影,大概一周一部的頻率。


電影是我們家的一堂課,一趟跨界教育的大課,不同的電影我們研究的課題都不一樣,關注的重點也不一樣。

比如之前我們看了幾部關於二戰的影片,瑞瑞也正好用項目制的方式做各國歷史的梳理,最近他研究的國家是德國,其中也涉及到二戰的一些內容,於是我們正好結合電影,和他深入探討這一段人類歷史中最黑暗的時期中幾點最有代表性的人和事件,比如關於希特勒,關於猶太人,關於反戰和戰爭中的人性等等都是我們涉及的話題。

那這部《摯愛梵谷》,到底會傳達給我們什麼呢?看電影之前,瑞瑞就了解了一些關於梵谷和他的作品,但是之前一直是他自己在閱讀相關的內容,我們並沒有深入和他交流,我想等他看過電影後再來探討,效果會更好。

嗯,在觀影后的第二天,瑞瑞就興致勃勃地寫了一篇觀影感受,當然還是英文的,他讀給我的時候,我真的還是吃了一驚!我沒有想到他通過這樣一部像梵谷剪影般的影片中,讀懂了梵谷這個偉大的藝術家的靈魂。他觸摸到了梵谷的心。

我真的被深深震撼!原來一個孩子的心也可以比我們想得深奧得多哦!

他的反饋出乎我的意料,甚至他更深入地引導了我對梵谷的一些認識。

我們一起還探討了梵谷作品的風格和獨特的色彩,還有音樂人看電影的視角,當然是這部電影的配樂了。

一部電影,我們像拆積木一樣,經過了解構和分析,我們看到的已經超越了電影本身。

下面我把瑞瑞的英文版的觀影感受以及我幫他翻譯的中文版附在後面,做為我們此次觀影的一個記錄。

Vincent Van Gogh Movie feelings

Yesterday, we sprinted like a horse maddened beyond grief and like a speeding bullicane ready to smash the entire U.S.A into a gazillion pieces to Chengdu Wanda Movie theater. 

The scrawny looking clerk at the desk that he was standing at had a sickened face like the one you would have when you mourned for the death of your relatives. 

The movie started when we plopped down in our seats. 

My seat turned out to be very bouncy and it tortured me by throwing me forward, smashing my skull on the screen. Crack! 

I felt my rib bone shudder. The movie first showed us the picture of The story night picture that I adore very much by Van Gogh. 

In the movie, I learned that Vincent was a person that had really deep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friends and painting and I tell you my word. He was a total un-excavated genius in creative painting. 

He started painting at 28. What? 28! That was too late you know. But using only eight years, he polished himself into a worldwide known painter. 

His paintings were very creative, imaginative, and very dramatic. I think he want the other people to see the emptiness in his heart by the empty space between his painted stars. 

But I think that he had a whole heap of passion when he painted. He was a slightly hole-hearted men, at least from I saw in the movie. His paintings were very citizen like, which was very understandable.

His brush strokes were very baldaimesbulademy.

電影《摯愛梵谷》觀後感

昨天我們像一陣能把美國碎屍萬段的子彈風一樣衝到成都萬達影城,門口檢票員的表情驚訝得像他正在懷念他過世的親人一樣。

當我狠狠把屁股墩到座椅裡的時候(其實我是安靜的,媽媽也常提醒我不要發出聲音),電影就開始了。

我的座椅被別人調成靠後躺著的,當我調回來的時候,它都快把我彈射到大屏幕上了!!

影片的開頭是我愛死了的梵谷的作品《星空之夜》。通過這部影片我了解到,梵谷是一個和大自然,和他的親密朋友以及和他的畫有著深刻關係的人。

他的很有創意的繪畫方式展示了他的極大的天賦。

梵谷二十八歲才開始畫畫,他只用了八年時間,就成為了當時的最頂尖的畫家。

他的畫充滿了創意,想像力和戲劇性!他想通過他的星空之夜裡的漆黑部分表達他內心深處的創傷。我覺得他畫畫的時候充滿了激情!

我從影片中能了解到他是一個內心有痛楚的人。他的畫作和我們的生活很貼近,繪畫風格大膽,創新,敢於嘗試!

關注往期精選文章:

瑞瑞上海國際書展英文感受

電影帶我去旅行-五星推薦《尋夢環遊記》

帶孩子旅行無語+崩潰?看瑞媽怎麼帶娃玩轉旅行

寫在瑞瑞第一次慈善音樂會之後

關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

留言讓我們看到你的觀點或你在教育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或許能幫你解決

瘋媽-Melitta(因特立獨行的教育方法,江湖人稱瘋媽)

留德老海歸

年少時學霸一枚,生娃後成為全職媽媽

個性化方法教育十歲兒子,自創學習方法

引導兒子寫出萬字英文小說,德語流利

非常願意和大家分享教育理念和乾貨

瘋爸-Frank(因特立獨行的教育方法,江湖人稱瘋爸)

留德老海歸

擅長折騰,演講,經營過超個性德國餐廳

十年企業管理經驗,一級人力資源師和職業規劃師

把十年教育孩子的不同尋常的理念和乾貨分享給大家

成功舉辦多場線上線下教育分享會,得到大家積極反饋

希望能幫到每一位重視教育的家庭

瑞瑞-Richard

十歲小暖男,鋼琴棒棒

勵志成為一名獨特的音樂家、作家

英語,德語流利

原創萬字英文冒險小說

喜馬拉雅主播科尼德語版

最大的優點是超級陽光,你一定會喜歡他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摯愛梵谷》:梵谷的銀幕回眸
    郵差的兒子,Armand Roulin ,在父親Joseph Roulin 的要求之下,親自郵遞最後一封來自梵谷的信件。然而,收信人,梵谷的兄弟Theo也已經去世,終結了梵谷與凡世最為親密的關聯。困惑的Armand Roulin 決定將信送達給合適的人,也開始尋著梵谷生命中最後的軌跡去揭開他死亡之謎的真相。
  • 耗時8年的《摯愛梵谷》電影,太美了!值得我們重溫無數遍
    一個有性格的公眾號ID:msswxt宅在家的這段時間,推薦大家看這部關於藝術的電影,《Loving Vincent(摯愛梵谷梵谷自畫像這個油畫動畫電影長片項目耗時8年,以梵谷的畫風,每秒12幀油畫展現了梵谷的一生。
  • 搶票|免費觀英文《摯愛梵谷》與索菲亞教育共享2017聖誕藝術之旅
    我們將在12月22號(周五)晚6點@瀋陽天地盧米埃影城 聆聽英文演講 包場觀看英文原版電影《摯愛梵谷》這是一場屬於我們的文化盛宴無論你是我們的老學員,新學員,還是家長朋友們只要你渴望成長,只要你想要參與
  • 全課程電影課04:在《風之谷》中,我們聽到了哨聲(家長篇)
    ——《風之谷》讓我們梳理一下整個故事的時間線:在未來世界的某一個年代,工業文明發展到了巔峰。故事沒有詳細描寫當時的狀況,但從眾人的對話裡我們知道,發生了戰爭。人類研製出了足以毀滅大地的生化武器「巨神兵」,它造成了一場大火。
  • 情迷梵谷,摯愛美帕
    》在上個星期上映了在即將迎來的周末我們和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超高口碑的電影   《至愛梵谷》是對梵谷充滿爭議的死亡的一次探索,通過重構可能導致他死亡的那些事件,一步步揭曉謎底。 Loving Vincent 英文預告片每個人的梵谷情結是不一樣的梵谷是孤獨的,但是閃閃發光!當歐洲的畫家們還在諳熟和熱衷於坦培拉繪畫技法的同時他突破並創造了印象主義更加注重色彩的對比和事物的內在結構
  • 摯愛梵谷·星空之謎
    畫家梵谷(羅伯特·古拉奇克飾)去世後一年,阿爾勒(法國南部一個城市,梵谷割耳時居住的地方)的郵差、與其私交甚篤的魯蘭老爹,從梵谷的前房東手中得到一封梵谷生前想要寄給弟弟提奧卻沒有送出的信。他和與梵谷接觸過的居民們聊天,拼湊出梵谷生前最後六個星期裡的故事——有人認為梵谷是自殺,而有人則認為他的死有疑點,這讓阿爾芒對梵谷自殺一事充滿好奇,決定尋找他死亡的真相。
  • 梵谷摯愛情深的弟弟-提奧
    電影"至愛梵谷星空之謎"讓人印象深刻,觸動感懷的是提奧對梵谷的深情。提奧是梵谷的弟弟也是梵谷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可以說如果沒有提奧,世上就不存在為後人所懷念敬仰的後印象派大師梵谷。幼時提奧是文森特最親密的玩伴。他們雖然相差四歲卻如胞弟般形影不離。
  •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用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
    至愛梵谷·星空之謎:用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梵谷是梵谷,電影是電影,藝術是藝術。用梵谷的方式,致敬梵谷。但是用油畫來拍電影,觀影並不舒服畫確實很美,但故事也許第一遍沒有理解那麼深入畫面是由畫家們一幅幅畫出來的這一點就足夠讓人走進電影院去看了,對於我這種對梵谷沒啥了解的人,看了以後感覺他好像離我近一點了,不僅僅再是遙遠的大神了「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催淚大作,心靈暴擊。絕對堪稱藝術的一部電影 每一幀都美的可以截屏 old school的手法講述了梵谷最後的日子 很獨特 很棒。
  • 我們為何而存在 ——《1942》電影課總結
    這個星期我們上了《1942》的電影課。這部電影講述的是1942年河南大饑荒的故事。
  • 藝術星河——燃燒的摯愛,回味梵谷的那些經典畫作(上)
    2020年7月29日,正逢梵谷逝世130周年。讓我們一起細細回味梵谷這位藝術大家的經典作品,紀念他不朽的藝術之光,感受那燃燒的靈魂與筆觸間不息的生命力。因此,梵谷也非常喜歡用向日葵裝飾他的家。他曾說過:「我想畫上半打的《向日葵》來裝飾我的畫室,讓純淨的鉻黃,在各種不同的背景上,在各種程度的藍色底子上,從最淡的維羅內塞的藍色到最高級的藍色,閃閃發光;我要給這些畫配上最精緻的塗成橙黃色的畫框,就像哥德式教堂裡的彩繪玻璃一樣。」
  • 電影課《百鳥朝鳳》精彩回顧
    傳統文化下的師徒制中,我們要學什麼?難道是學「嗩吶」嗎? 和師父學內家拳,學什麼?是拳腳功夫,還是背後的思想?不是復古主義,是批判的繼承,要知道我們要從傳統文化中繼承什麼。這和文化背景也有關,中國人,是家文化,西方人,是有神文化。 所以,現代心理學理念,要靈活運用,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用!
  • 花芽飾品·梵谷星空的愛情故事
    在梵谷筆觸下,《星月夜》的淡藍色調,有著動感的線條,給人一種充滿靈動自由的時空感。「靈魂的共鳴」,大概就是這個模樣吧,就像我和異地的他,因為彼此有著共同的愛好,所以有些話,有些心事,說與沒說,他都懂;而他的好與不好,我深信不疑地說:大概沒人比我更懂他。我們於彼此,是戀人,也是難得的知己。有句話說得很對,沒有天生合適的兩個人,那些合適的都是兩個人的相互遷就和改變。
  • 藝術星河——燃燒的摯愛,回味梵谷的那些經典畫作(下)
    2020年7月29日,梵谷逝世130周年。讓我們一起細細回味梵谷這位藝術大家的經典作品,紀念他不朽的藝術之光,感受那燃燒的靈魂與筆觸間不息的生命力。紀念梵谷逝世130周年在上一期分享中,我們一起回味了梵谷在1885年-1888年間的6幅經典畫作——《吃土豆的人》《安特衛普的後院》《向日葵》《夜間咖啡館》《夜晚露天咖啡座》《羅納河上的星夜
  • 梵谷畫作裡的泛神論,與莊子的道法自然異曲同工
    梵谷, 全名Vincent Van Gogh,1853年3月30日出生於尼德蘭(原名荷蘭,今年1月1日剛改的名字),1890年7月29日逝世於法國。他是一位油畫家和素描大師。在僅僅十年的藝術生涯裡(1880-1890),總是有許多他摯愛的題材讓他魂牽夢繞,被反覆表達,創作出了許多令人難忘的作品。
  • 電影課:《賽車總動員》
    今日學堂老師給孩子們上的電影課:《賽車總動員》:學堂一直倡導從小培養孩子們的「經營者」、「服務者」意識,而不是「消費者」和「享受者」習慣。很多人眼中的成功者,是「高人一等」之人,享受特殊的光環。但事實上,真正的精英並不是用才華和能力去掠奪他人,而是幫助他人。正如《與神對話》中說:真正的大師,不是擁有最多學生的人,而是幫助最多人成為大師的人。
  • 梵谷的星空,我們眼中的星空
    在精神病院期間,梵谷透過窗外看到夜晚的星空,獲得了作畫的靈感,畫了星空。他在寫給弟弟的信中說:「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總有一個人,總有那麼一個人能看到這火,然後走過來,陪我一起。這之前梵谷割下自己的一隻耳朵,用手帕包裹送給了一個女人,然後被送入了聖雷米的瘋人院。我很喜歡這幅畫,不是因為他是梵谷畫的,梵谷的很多畫我並不喜歡,我更喜歡一些寫實畫家的作品。我之所以喜歡,因為它具有強烈的氣息,它給我的感覺是很真實的,一點也不抽象。
  • 梵谷電影觀後小結
    上周日我們一起去看了《摯愛梵谷星空之謎》。觀影后我收到孩子與媽媽們的反饋。日華媽媽好可愛,說最後快睡著了。哈哈。。。不過她後面的思考與補課真的很值得讚揚。這部片子,我發朋友圈後,在學習成人油畫的朋友也去觀看了,到最後她說自己睡著了。😊所以,真的沒有關係。
  • 閱文|梵谷《麥田群鴉》中那執拗的靈魂
    歌陶文化傳媒 聚焦自媒體行業包裝/運營/推廣   >1閣下在本文最下方與我們留言互動,我們會根據月留言次數留言量而選出一位最用心的朋友,公開選出後即可獲得出自江蘇宜興紫泥公社茶寵-葫蘆一件!並且他向弟弟介紹了自己近些日子完成的三幅畫——《多比尼家的花園》、《麥田群鴉》、《暴風雨來臨前的麥田》。
  • 蘇州開展「四史」教育電影課活動
    12月25日,「重溫紅色印跡,再創蘇州輝煌——『四史』教育電影課·走進金融系統」活動正式啟幕。十餘家金融機構作為首批參與單位,率先開展學習。22位骨幹教師組成強大的講師團,為每部影片製作專題課程。「四史」教育電影課將通過「專家授課、現場觀影、互動交流」的創新形式開展,把學習教育搬進影院,入情入景、入腦入心,打造能夠「說服人、鼓舞人、打動人」的精品課程。首場活動還特意邀請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事業發展部主任、電影《燃燒的影像》導演黎濤與蘇州幹部學院講師劉曉朦擔任主講人,蘇州東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組織百名黨員共同觀影交流。
  • 羅西裡尼、維斯康蒂、安東尼奧尼、費裡尼……金馬影展推出義大利電影課,大師雲集!
    】本屆影展構想源自美國名導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的紀錄片《義大利電影課》,他有感於許多影迷、尤其年輕人常對影史不得其門而入,遂以自己為例,爬梳自身與義大利電影的淵源,也對多位重要導演和作品提出獨到見解,被譽為有史以來最精彩的電影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