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特納獎得主韋英成為第一位議會大廈委約的女性藝術家

2021-01-09 雅昌藝術網20201029

據英國《衛報》的報導稱,倫敦市長薩迪克·卡恩(Sadiq Khan)宣布特納獎得主吉莉安·韋英(Gillian Wearing)接受委託,將為英國議會大廈創作一件作品,她也是該項目的第一位女性藝術家。

吉莉安·韋英

韋英將以著名的婦女參政論者米莉森特·福西特(Millicent Fawcett)的形象進行此次委約項目的創作方向。福西特(1847-1929)曾領導了英國最大的婦女參政團體「MUWSS」(英國全國婦女參政協會聯盟),並在為贏得女性選舉、參政方面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韋英的這件作品最終將與9座男性雕像並置在一起,包括在倫敦創建第一支近代意義上的警察部隊的羅伯特·皮爾勳爵(Sir Robert peel)、英國前首相班傑明·迪斯雷利(Benjamin Disraeli)、德比伯爵(Earl of Derby)、彭瑪斯頓勳爵(Lord Palmerston)、英國陸軍元帥揚·史穆茲(Jan Smuts)、政治家溫斯頓·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英國前首相大衛·勞合·喬治(David Lloyd George)、前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以及甘地(Mahatma Gandhi)。這件雕像將於2018年在即將到來的女性取得選舉權一百年周年紀念期間完成安置。

18世紀以前,婦女幾乎沒有政治權利,到了1848年,婦女選舉權首次在美國提出。1893年,紐西蘭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承認婦女選舉權的國家。1928年起,英國所有的婦女也有了平等的選舉權。

相關焦點

  • 回顧| 特納獎中的10位影像藝術家及作品
    原創 光圈×晟怡 Aperturist光圈 收錄於話題#藝術17#光圈17'24 Hour Psycho' 展覽現場1996年,道格拉斯·戈登成為了第一位獲得特納獎的影像藝術家;2018年,被提名的四位藝術家都以影像作為主要媒介進行創作:
  • GSA校友|2018年特納獎得主 - GSA MFA畢業生Charlotte Prodger
    作為獲得GSA實驗藝術碩士(MFA)校友 , Prodger 贏得了2018年的特納獎。 這是當代藝術中的最高殊榮之一。Prodger也成為GSA第16位獲得該獎項的畢業生。Prodger的作品主要關注動態影像等方面,並受到特納獎評審小組的評價: "她用一種微妙而又獨特的角度,精巧的表達了一種自我意識。同時,她還被選中代表蘇格蘭參加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
  • TANC 特納獎2015年移師格拉斯哥:從爭議喧囂轉入沉思內向?
    特納獎起始於1984年,其第一屆就是在人們的紛紛議論中進行的。在獎項頒布之前,大多數人都對這個獎項為何要以英國畫家特納(Turner)命名感到疑惑,儘管特納現在被認為是最偉大的英國藝術家,但這位改變了英國藝術中的風景繪畫的藝術家在他所處的時代卻仍被認為是爭議性人物。此後,一年一度的特納獎入圍展都會受到極大的公眾關注,並引發藝術界內的種種討論。
  • 關於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 委約...
    關於第二十二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扶持青年藝術家計劃」 委約創作作品徵集的通知 2020-12-16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英國議會大廈內發現密道:藏在暗門後,建於17世紀
    來源:海外網密道入口處的暗門(法新社)海外網2月27日電當地時間26日,英國議會大廈改造工程的歷史顧問史密斯表示,他在大廈內的一面牆上發現了暗門,打開門之後1834年議會大廈發生火災時,該密道是唯一還能使用的通路,並且在大廈的重建中發揮了作用,但在1851年再次被封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維修工人在調查德軍轟炸導致的損害時,再次發現了這條密道,並設置了電燈和一扇小門,英國工黨還曾短暫地把這裡當作事務所使用,但很快這條通道再次被人們遺忘。
  • 特納獎1993
    起步期在起步期,透納獎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自身定位——是頒給最有名望的資深藝術家,表彰其終身藝術成就,還是頒給富有潛質與發展前途的年輕藝術家。而它這期間遭到的最多批評,是認為它好比一場賽馬會,硬生生把一批並非志願報名的藝術家圈到一起賽跑,「有損藝術的身份和體面」。每年的獎金只有一萬英鎊,也被譏為太過寒酸;而贊助的富翁不肯公布姓名身份,更令人疑心主辦者是否有見不得人的商業目的。
  • 「武裝抗議」威脅下,美國州議會大廈木板封窗自保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國會騷亂加劇了美國政治的緊張局勢,更有神秘組織威脅要把「武裝抗議」開進每個州的議會大廈。 眼下,那些被川普指控「選舉舞弊」的關鍵州尤為緊張。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13日報導,喬治亞、密西根州、威斯康星等多個州都在州議會大廈周圍加強安保措施,應對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某些州更重現了「木板封窗」的場景。
  • 英國議會批准英歐未來關係協議
    新華社倫敦12月30日電(記者王慧慧 金晶)英國議會30日通過英歐未來關係法案,為英國與歐盟達成的未來關係協議2021年生效鋪平道路。該法案旨在以法律形式落實英歐未來關係協議。英國議會下院當天下午以521票贊成、73票反對通過法案,上院當晚也完成法案各項程序,隨後呈送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批准成為法律。英國首相詹森在議會說,這項法案體現了英國的願景,即英國和歐盟之間主權平等基礎上的新關係。英國將開啟國家歷史的新篇章,將與更多國家達成自貿協議,重新打造全球化英國。反對黨工黨絕大多數議員都投了贊成票。
  • 完全由iPhone拍攝的電影獲得英國著名的特納獎
    據「衛報」報導,Charlotte Prodger因其在蘇格蘭鄉村拍攝的短片「Bridgit」獲得了2018年特納獎。今天在倫敦舉行的儀式上,Prodger被宣布為該獎項的獲獎者。她將獲得2.5萬英鎊,她說這將是租金和「可能是一件漂亮的夾克。」
  • 韋斯·朗(Wes Lang):畫布之外|AR藝術家
    美國藝術家韋斯·朗(Wes Lang)工作生活於加州。
  • 局勢失控 「逮捕州長 讓我們進去」 攜槍抗議者們 議會大廈外怒吼
    星期一,在俄勒岡州立法者舉行特別會議時,反封鎖的抗議者試圖進入俄勒岡州議會大廈。人們高喊:「逮捕(州長)凱特・布朗」、「讓我們進去」,不少抗議者攜帶長短槍枝。 現場視頻顯示,周一,早上9點,抗議者高呼"讓我們進去",並有人用腳踢議會大廈大門。抗議者不止一人隨身攜帶長槍。
  • 女性再獲獎!諾貝爾化學獎女性得主已增至7人
    人們第一次發現CRISPR序列是在1987年,但第一次證明CRISPR-Cas9可以進行基因編輯,是道納和夏龐提爾2012年在《科學》雜誌上發表的第一篇研究論文。該論文中,兩位女科學家帶領的團隊純化了Cas9蛋白,首次在體外證明使用Cas9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任意DNA鏈,指出CRISPR在活細胞中修改基因的能力。
  • 最有可能獲諾貝爾獎的十位藝術家是誰?
    而在中國藝術家中,蔡國強和徐冰是得票最高的,這兩位藝術家早期位列海外四大金剛,一直堅持國際化路線,且創作活動活躍,他們的創作不受地域限制,可與全世界的藝術家同臺競技。引起廣泛關注的藝術家都有某種天賦的本領,在自己的方向上把創作推進到極致。而且這些人的共同特點是,你只要閉上眼睛,眼前就會蹦出他們的代表作。
  • 管姚:逃英亂港分子叫囂成立「流亡議會」 英方小心玩火自焚
    第一道令設定45天交易期限,但眾所周知,諸如TikTok這樣的高科技公司,擁有龐大資料庫與內部算法及程序原始碼,一旦達成收購交易,內部審核程序及數字資產移交歷時一年或更長,也並不少見,但一年之後,川普還是不是總統,能不能住白宮,他本人也極度心虛,所以來了第二道令,要求在90天內完成交易,交易時限設在11月中。
  • 國舞委約|先鋒且真誠,獨立藝術家Nunu Kong《猝不及防-生來遲鈍》全場80元開售
    國內外藝術基金獲得者瑞士文化基金會駐留藝術家獨立藝術家NUNU KONG自美術館回歸劇場之作國舞劇場2020年度委約作品SIDCT青年孵化平臺系列公益場吳豔丹(藝名:Nunu Kong)獨立製作人 / 編舞及表演藝術家「組合嬲」藝術家聯盟創辦人之一「不亂扭製作 - BrandnuDance」獨立製作項目創辦人以Nunu Kong之名活躍於各大美術館&藝術節Nunu Kong
  • 英國國會大廈唱響《中國夢》
    2019年英國當地時間1月28日,旅英歌劇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在英國「政治心臟」國會大廈、世界著名文藝演出場館倫敦O2劇場等,接連唱響交響樂版《中國夢》,好評如潮,「中國夢」這一時代主題越來越受到世界的認同和關注。新年伊始,在海外再次唱響《中國夢》,更多國家的民眾了解中國、感受大國崛起,也進一步點燃了海外華人華僑助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
  • 55位藝術家、千餘幅作品,集美阿爾勒再迎影像高光時刻
    2019年,法國阿爾勒國際攝影節(以下簡稱:法國阿爾勒)迎來50周歲生日,集美·阿爾勒國際攝影季(以下簡稱:集美阿爾勒)也已成為攝影愛好者們不容錯過的視覺文化盛會。△ 2019年11月22日,廈門集美·阿爾勒攝影季現場,觀眾在參觀、拍攝「印度影匯」單元展覽。
  • 「希克獎2019」得主及「希克中國藝術研究資助計劃2020」的研究學人公布
    評審委員會最終選定六位藝術家入圍,他們的作品廣涉多個不同地域,充分體現中國當代藝術實踐的跨國特色。希克獎入圍藝術家2007年,她成為首位參加卡塞爾文獻展的中國女藝術家,亦曾參與2012年新當代藝術博物館三年展與2014年臺北雙年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