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國會大廈唱響《中國夢》

2021-02-13 中國夢聯盟

音樂的魅力跨越國界,時代的主題引領創新。2019年英國當地時間1月28日,旅英歌劇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在英國「政治心臟」國會大廈、世界著名文藝演出場館倫敦O2劇場等,接連唱響交響樂版《中國夢》,好評如潮,「中國夢」這一時代主題越來越受到世界的認同和關注。新年伊始,在海外再次唱響《中國夢》,更多國家的民眾了解中國、感受大國崛起,也進一步點燃了海外華人華僑助力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熱情。

英國國會大廈

旅英歌劇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

英國國會大廈唱響《中國夢》

向來,英國國會大廈被譽為英國的「政治心臟」,但是英國當地時間1月28日這天,交響樂版《中國夢》卻在這裡唱響。

1月28日,英國大本鐘獎組委會2019年度委員擴大大會暨英國青聯(世界青年華商會BCYF)理事會員大會在英國國會大廈舉行。這是一個聚焦了全球各國優秀青年代表的特別會議,近百位英國華人青年聯會、世界青年華商會的理事成員,分別來自中國、美國、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荷蘭、俄羅斯,以及北美、南美、加勒比地區、非洲、大洋洲、亞洲等地區。

會議級別相當高,由英國執政保守黨副主席國會議員海倫·格蘭特(Helen Grant)開場主持並發表主旨演講。

參加會議的各國代表和《中國夢》歌曲演唱人員。

這次會議的特別之處在於,會議開始之前,王蓓蓓受邀演唱交響樂版《中國夢》。同時登臺演出的,還有王蓓蓓擔任藝術總監的英國華人合唱團UKCC。國會大廈沒有擴音設備,合唱團清唱《中國夢》歌曲的和音部分,更富現場感染力。


這是《中國夢》在英國國會大廈首次唱響。

雖然聽不懂中文,但演唱之前,王蓓蓓用英文介紹了這首時代主題歌的背景、意義,所以一下點燃了與會各國青年代表對中國的嚮往和憧憬,現場反響熱烈。

接下來各國青年的主題發言,「中國夢」成了會議的主題。有一位英國青年代表在公開發言中說:「我平時喜歡中國文化,這首歌更加激發了我的一個夢想:我想搬到中國去居住,到中國發展,做一番事業!」

國際友人盛讚歌曲《中國夢》,前排中為海倫.格蘭特 Helen Grant (現英國執政保守黨副主席)

《中國夢》推動中英兩國文化及多元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說,歌曲《中國夢》成了大國非正式交流的一種推動和象徵。

此次會議的主持人、英國執政黨保守黨副主席海倫·格蘭特,在會議發言中表示:希望中英兩國關係未來發展能夠得到更多兩國青年的推動,讓更多人參與到文化交流以及相互理解中。

海倫·格蘭特曾擔任英國司法部和英國文化、體育、新聞部國務大臣、常務副部長。

音樂抒發夢想,歌曲表達希望,藝術拉近距離。而交響樂是國際公認的高雅的藝術形式,王蓓蓓以難得一遇的典型的普契尼式的歌劇女高音,傾情唱響《中國夢》,用西方人更容易接受的唱法,跨國傳遞好聲音,成為「中國夢」這一時代主題在海外傳播的最佳表達載體。

旅英歌劇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及英國華人合唱團UKCC。

值得一提的是,王蓓蓓是2017年度大本鐘獎的全球十大傑出青年獎之一。此次參會,她除了演唱《中國夢》,也是頒獎嘉賓、傑青代表。她在公開發言中表示:她在中國成長,在中國、英國、義大利接受了專業藝術教育,如今在海外生活。所以在她的藝術成長中,吸收了中西的優秀元素。而中國的一些優秀作品,也是中西結合演繹。比如《梁祝》是西方樂器演奏,演繹的是東方旋律。作為一個藝術家,我們要用藝術的角度來看世界,加強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青年是世界的希望,藉助《中國夢》的歌曲、以及中國夢的時代主題,可以方便各國的青年才俊了解和關注中國,認同中國提倡的共建共享、世界大同的發展理念,共同建設地球這個美好家園!」王蓓蓓說。

旅英歌劇女高音歌唱家王蓓蓓在英國國會大廈演唱交響樂版《中國夢》

家國情懷傳唱時代主旋律

時代選擇了「中國夢」,中國正在承擔起大國崛起、全球發展、和諧共存的時代共同主題。

在包容開放、文化多元的英國倫敦,交響樂版《中國夢》多次唱響,反響強烈,好評如潮。《中國夢》歌曲正在其它國家和地區持續發酵。

據了解,此次王蓓蓓在英國國會大廈唱響交響樂版《中國夢》,是繼2019年1月12日唱響《中國夢》北京新聞發布會後的第二場國際演出。

2019年《中國夢》第一場國際唱響演出,是英國當地時間1月18日,在世界著名的倫敦O2劇場唱響。至此,《中國夢》歌曲交響樂版已經在英國國際大型舞臺上亮相第八場。

1月28日國會大廈唱響《中國夢》的第二天,中國駐英大使館舉行華僑華人新春招待會。劉曉明大使在發言中說:「中國走的是一條成功之路、創新之路、共贏之路、希望之路,讓我們攜起手來,向著夢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奮鬥!」

王蓓蓓受邀參加新春招待會。王蓓蓓向劉曉明大使介紹了《中國夢》在北京新聞發布會、英國國會大廈唱響的熱烈反響,劉曉明大使熱情地表示祝賀。

「不管走到哪裡,我是一個中國人,我有濃烈的家國情懷。所以,這兩年在英國各大重要場合唱響《中國夢》,我用高雅的歌聲傳播『中國夢』這一時代主題,每次都是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演唱的,每次都收到現場觀眾的熱情反饋和由衷讚賞!」王蓓蓓說,「2019年只要有大型表演的演唱機會,我就會推薦《中國夢》,唱響《中國夢》!」

據了解,《中國夢》2019年將在更多國家和城市唱響。《中國夢》是繼蔣開儒《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兩首裡程碑歌曲後的又一首新時代裡程碑歌曲。《中國夢》歌曲作曲由《龍的傳人》詞曲作者、「華語流行音樂教父」侯德健創作,交響樂編曲由義大利作曲家Andrea Granitzio完成,由知名媒體人、中國夢聯盟發起人嶽曉峰策劃出品。

    

中國夢聯盟是一個開放平等、共建共享的平臺,是在中國夢成為一個符號、一種使命、一種象徵的時代背景下,依託著名詞作家蔣開儒作詞、著名作曲家侯德健作曲的《中國夢》時代主旋律歌曲,凝聚全球華人企業和優秀愛國人士,而創立的公益組織。

中國夢聯盟旨在搭建平臺,感召全球各類機構、個人共同參與唱響中國夢,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建中國夢的偉大事業,共享中國夢的發展成果!

中國夢,我們的夢!中國夢,民族夢,世界夢!

相關焦點

  • 我這回登頂德國國會大廈了
    布蘭登堡門今天約了下午3點半參觀國會大廈,是8月份我在網上用翻譯軟體預約的。4年前的9月,我到過國會大廈,但卻沒有登頂。我那時也坦然地將其作為一個自然的旅遊缺陷接受下來。沒想到今生還有機會再來柏林,有彌補缺陷的機會。我折騰到10點才出發。先去布蘭登堡門。
  • 國會大廈內親歷騷亂唯一中國記者:示威者在面前破窗而入
    作者按:2021年1月6日,當示威者衝入美國國會大廈時,我是少數還留在國會大廈中央大廳內等待的記者,也是當時在現場唯一的中國記者。事件過後,一位中國媒體前輩和一位美國歷史學家朋友不約而同地提醒我,應把在這一天經歷的細節記錄下來。因為歷史和記憶都太容易淡忘,當有一天你試圖去回憶和翻找時,可能早已遺失。
  • 數數美國國會大廈歷史上的暴力事件
    在超過220年的時間裡,美國國會大廈從未見過如此壯觀的景象: 大批憤怒的人群強行穿過雄偉的大理石柱,國會的玻璃被砸碎,神情緊張的警衛們將槍口指向美國人民,國會議員們爭先恐後地蹲在桌子底下
  • 1814年英軍攻陷華盛頓,火燒國會大廈!如今美國自己重演歷史
    其中,國會行使立法權,是美國最高立法機構。美國國會所在地即美國國會大廈,是美國獨立後,由華盛頓總統親自奠基,1800年投入使用。美國獨立的標誌是《獨立宣言》的發布,而美國國會最主要和最明顯的任務,也在於立法。因此,美國人把國會大廈當做美國民有、民治、民享政權的最高象徵,甚至有一些美國人把它作為守護美國憲政之基的聖地,不可侵犯!
  • 美國國會大廈被佔領,200多年前華盛頓曾為它安放基石
    隨後,示威遊行轉向暴力傾向,部分抗議者進入美國國會區域,並攻破了國會大廈,議員們被緊急疏散。美國當地時間1月6日下午,數百名川普支持者佔領美國國會大廈。 資料圖從1800年以來,國會大廈一直是美國政治的象徵,國會會議在此召開,歷代美國總統亦在此宣誓就職。然而在其兩百多年的歷史上,國會大廈被抗議者佔領實為罕見。
  • 我要上春晚—英國華人合唱團 (UK Chinese Choir)
    英國華人合唱團UKCC是設立在英國倫敦的由各行各業音樂愛好者組成的藝術團體。我們用歌聲來傳播中華民族文化,通過歌聲來讓世界了解華夏博大精深文化。以科學發聲法鍛鍊身體、陶冶情操,以歌會友其樂融融。合唱團現已有來自於英國各行各業的團員五十餘人。自成立以來,曾多次參加重要演出包括英國僑界以及國際平臺上的演出交流活動等,深受大家喜愛。
  • 布達佩斯沒有布達佩斯大飯店,但有極度對稱雄偉的匈牙利國會大廈
    但是布達佩斯有雄偉壯觀的匈牙利國會大廈,與布達佩斯大飯店異曲同工的是,它也是結構程式完全對稱。匈牙利人民總是自嘲的說,我們的國家配不上我們的國會大廈。雖然是玩笑,卻不得不感慨國會大廈的雄偉壯觀。96米高的純哥德式建築,屹立於多瑙河畔的佩斯地界之上,國會大廈的每個立面都是精準的對稱,不僅僅是外觀,就是內部結構都是猶如《布達佩斯大飯店》所展現的一樣絕對對稱。
  • 德國國會大廈前擺拍納粹敬禮被捕:有些「政治」是必須「正確」的
    據外媒報導,日前兩名中國中年遊客在德國國會大廈前因擺拍納粹敬禮被警方逮捕,被責令繳納500歐元保釋金後才暫被釋放。
  • 美國國會大廈暴亂,英法德等多國嚴厲批評,推特達人眾叛親離中
    據美國媒體MSN報導,1月6日,美國國會遭到猛烈的暴力襲擊。一群支持川普的暴徒衝破警察的路障,試圖迫使國會撤銷川普總統選舉失敗的結果。美國國會大廈突發的騷亂場面震驚了全世界。世界各地的政治家迅速作出反應,「吃鯨」之餘也紛紛強烈譴責暴力行動,敦促有關各方尊重程序規範,力爭和平移交權力。
  • 川普支持者闖入國會大廈,華盛頓全城宵禁
    美國東部時間1月6日下午,在美國國會舉行兩院聯席會議審議和認證各州選舉人團票的同時,美國總統川普親自參加了在華盛頓舉行的支持者集會,他拒絕承認敗選,並呼籲正在國會主持審議會議的副總統彭斯否決各州提交的選舉結果。演講結束後,許多抗議人士衝進國會大樓大廳,審議工作暫停。
  • 國會大廈暴亂後,跪著打掃垃圾的韓裔議員在美國紅了
    就在前往國會大廈的路上,警報拉響。安迪·金返回位於國會大廈對面的辦公室。「整整六個小時,我擔心外面的情況,我不斷打電話發簡訊給我的同事們,但是沒有回音,一切都瘋狂而混亂」。安迪·金說。下午5點左右,「這國家乃至整個世界最安全的建築之一失去了控制」,安迪·金被告知遠離窗戶,因為外面有爆炸的危險。
  • 美示威者衝擊國會大廈vs吉示威者「佔領」白宮
    1月6日,美國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衝進國會大廈,造成混亂。這一幕讓廣大網友不禁想起了去年10月發生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的「10月事件」。2020年10月4日,吉爾吉斯斯坦舉行議會選舉,5日國內爆發抗議活動。
  • 美國國會大廈內羅伯特·李將軍雕像被移除
    這位將軍的雕像自從1909年起,一直作為美國各州有權展示的兩座雕像之一,屹立在美國國會大廈的雕像收藏大廳中。羅伯特·李將軍的雕像,同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的雕像,和維吉尼亞州的其他藏品站在一起。本月初,美國國會大廈的州歷史雕像委員會選擇著名黑人維權人士芭芭拉·羅斯·約翰斯(Barbara Rose Johns)取代李的雕像。根據歷史學家的說法,約翰斯在民權運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951年,她在年僅16歲時,帶領學生反抗位於維吉尼亞州法姆維爾的黑人學校過度擁擠,環境惡劣等問題,並最終成功。
  • 二戰德軍最後的瘋狂, 守衛國會大廈, 戰鬥究竟有多慘烈?
    這張照片拍攝於二戰最後的時期,蘇軍攻入了德國首都柏林,佔領了國會大廈,向全世界宣示了納粹德國的失敗。照片看不到血腥,但其實在拍攝照片之前,蘇德兩方士兵為了搶奪國會大廈爆發了慘烈的戰鬥。德國的心臟柏林的國會大廈是德國的標誌性建築,有百年的歷史,比納粹德國出現的年份早得多,曾經它的確擔負著國會辦公的任務,但是1933年國會大廈發生縱火事件,導致部分建築損毀,所以不再做辦公場所,但是它依然具有非凡的意義。
  • 美國「恥辱一日」:國會大廈再次被攻陷,不是英軍是川粉
    這是一個可恥的時刻,我希望國會能夠儘快恢復。」喬治亞州州長布萊恩·坎普稱,衝擊國會事件是「非美國化的恥辱」。他對記者說,他正在延長禁止夏季抗議活動的行政命令,並啟動國民警衛隊,以防周一立法會議召開時議會大廈需要保護。副總統彭斯宣布「拜登勝選」下午4點,總統當選人喬·拜登發表講話,稱川普支持者的行為是「一場叛亂」。
  • 這座國會大廈歷經二戰,如今浴火重生,展示出新時代的和平之美
    1945年4月30日下午2時半,紅軍戰士把紅旗插上德國國會大廈。就在此刻,法西斯頭子希特勒用手槍結束了罪惡一生。希特勒死後,德軍沒有馬上投降,爭奪國會大廈的戰鬥依然在進行。經過戰爭的創傷,舊國會大廈已是殘缺不整,為此德國政府舉辦國際競標,最終英國建築師諾爾曼·福斯特爵士的方案中標。保留建築的外牆不變,而將室內全部掏空,以鋼結構重做內部結構體系。
  • 攻克柏林:正義之旗插上國會大廈
    原標題:攻克柏林:正義之旗插上國會大廈 「勝利旗幟」飄揚的國會大廈 舉行高規格紀念集會 也許是一種歷史的巧合,德國國會大廈成為一系列二戰重大歷史事件的親歷者:1933年2月27日,「國會縱火案」成為納粹統治者迫害政界反對派人士的藉口;1945年4月30日,蘇聯紅軍把紅旗插上國會大廈的屋頂,宣布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蘇聯攝影家哈爾傑拍攝的照片
  • 美司法部起訴15名衝擊國會大廈示威者
    美國司法部8日起訴15名衝擊國會大廈的示威者
  • 國會大廈遭衝擊後 白宮多名官員請辭
    國會大廈遭衝擊後 白宮多名官員請辭陳丹美國國會大廈6日遭示威者衝擊後,第一夫人梅拉尼婭辦公室主任等白宮高級助理請辭。知情人士披露,總統唐納·川普安全團隊多名成員也考慮辭職,包括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
  • 美國國會大廈淪為軍營,大批美軍佔領大廳,抱緊槍枝彈藥席地而睡
    據《紐約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月13日,美國國會大廈內部的最新照片公開,畫面中顯示,大量美軍士兵躺在國會大廈內部休息。除了躺著休息的士兵之外,國會大廈外部也有大量士兵在持槍執勤,前來參加會議的議員都需要跨過地上躺著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