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 大光圈 淺景深 不是絕對!

2021-02-14 蜂鳥網

走進單反的世界裡,最想知道的第一件事,應該是怎麼搞定光圈 。大部份初學者在一開始,會追求大光圈的散景表現,而陷入大光圈、淺景深就是王道的影像迷思。但是光圈真的是大就好嗎?其實不然,下面要告訴各位,在不同的拍攝情況下,或許用大光圈的淺景深,可以去除背景不必要的雜物,突顯被攝主體,但過了這關卡之後,了解不同鏡頭焦段的最佳光圈以及何時該使用中等光圈及小光圈,才能讓自己的攝影術更上層樓哦!

光圈有兩個概念,一個指的是光圈係數,而另外一個則是控制曝光和景深的裝置。調整光圈的大小不僅影響鏡頭的進光量,同時還會影響到被攝體的清晰範圍,也就是被攝畫面的景深。 

景深是指能在感光材料上形成清晰影像的景物縱向深度的簡稱,也就是由距相機最近的清晰點至最遠的清晰點間的距離範圍,它是隨鏡頭對焦點的變化而變化的。 

景深是由鏡頭焦距、光圈大小、調焦距離這3個因素決定的,三者之間存在如下的對應關係。 

▲光圈 F8,快門 1/8s,焦距 52mm,ISO 250,小光圈營造大景深效果。

▲光圈 F2.8,快門 1/6400s,焦距 55mm,ISO 800,用大光圈拍攝得到的小景深效果。

為了方便拍攝,絕大多數的鏡頭都設有多個光圈值供調節,然而各個光圈下的成像品質是不一樣的,甚至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因此,在拍攝時,不能一味地採用隨便一個光圈就開始拍攝,而必須要考慮各方面的因素,例如畫面的景深的大小,畫面品質的優劣等。

因此,這也就意味著在諸多的光圈中存在著最佳成像品質的光圈。在鏡頭光學素質表現最好的光圈被稱作最佳光圈,它的最佳一般體現在影像的變形、銳度、色彩、均衡性等多個方面的控制上。

一般情況下,變焦鏡頭在最大光圈的基礎上縮小2~3檔即是這支鏡頭的最佳光圈,一般出現在F8和F11兩檔光圈上,專業大光圈偶爾會有在F5.6開始成像就不錯的,但是那多數不是最佳光圈。不過話說回來,最佳光圈還是很主觀的,因每個人的喜好程度不同。拍攝時我們要擺脫鏡頭光圈的束縛,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光圈才是最重要的。

隨著製作工藝的提升,近年的新鏡頭也有少數幾支在全開光圈下的畫質展現出越來越好的質感。例如各家的微距鏡頭,全開光圈的狀態下也能獲得相當不錯的畫質。

▲光圈 F8,快門 1/125s,焦距 58mm,ISO 100,採用光圈F8拍攝,既突出人物,又交代環境。

鏡頭的光圈有大有小,除了少數恆定光圈的鏡頭外,絕大部分的變焦鏡頭都不具備恆定的光圈。在變焦鏡頭中,因為它的透鏡片數多,結構複雜,最大相對口徑一般很難做得更大,一般都是F2.8,而通常鏡頭則只能做到F3.5的最大光圈,在長焦端的時候其最大光圈則變為了F5.6。在定焦鏡頭中,由於其鏡片結構相對較為簡單,它的光圈也就相對能做得大一些,可達到F1.8,有的甚至能達到F1.2。

大光圈具有較高的使用價值。在同樣的曝光時間下,採用大光圈意味著更多的進光量,為拍攝提供方便。在光線較弱、光照不充分的條件下,可以開啟大光圈,以獲得充分的光線。另外,在雜亂的拍攝現場,為了避開周圍不必要物體或者背景對被攝體的幹擾,也可採用大光圈來拍攝,虛化被攝體前後的景物,製造小景深的效果,從而達到突出被攝體的目的。然而,並不是所有鏡頭的最大光圈都能採用,有的甚至會出現跑焦狀況,所以拍攝時要謹慎地選擇光圈值。

▲光圈 F2.8,快門 1/100s,焦距 400mm,ISO 200,在拍攝環境人像時,常常採用大光圈來弱化環境對人物的幹擾。

光圈的大小直接決定被攝物體的景深範圍,同時,光圈的大小對畫質也有所影響。根據鏡頭的製作工藝特點我們可以知道,成像品質最好的光圈值基本上也都集中在中等光圈,因此從確保影像品質的角度出發,中等光圈的使用率應該說是最高的。採用中等光圈拍攝時,影像既有一定的景深範圍,又有畫面品質的保證,同時還可以保證一定的通光量。使用中等光圈拍攝,既保證了被攝體的清晰度,又使畫面有了一定的景深效果,可達到突出、襯託被攝主體的效果。

▲光圈 F8,快門 1/250s,焦距 48mm,ISO 200,中等光圈具備足夠的景深,可以有力地表現主體。

光圈的作用,除了控制進入鏡頭的光線之外,還會影響到被攝對象的景深範圍。一般情況下,一個影調分明、層次豐富的拍攝場景就需要使用小光圈來拍攝,以獲得較大的景深,使被攝體清晰地呈現在畫面之中。此外,拍攝具有錯落感的景物時,也需要採用小光圈來拍攝。

美國著名的風光攝影家安塞爾•亞當斯所拍攝的具有豐富影調和質感的畫面,大都採用的是小光圈,但他多使用的8×10的大座機拍攝的,而這種相機的鏡頭本身製作工藝就比較複雜,是單眼相機的鏡頭所不能比擬的。但是,作為單眼相機的鏡頭來講,要想實現某種特殊的光效,也必須使用小光圈,例如拍攝夜景時,要想實現燈光四溢的效果,則可利用小光圈來實現。

▲光圈 F8,快門 1/250s,焦距 48mm,ISO 200,在風景攝影中,為了追求大景深的效果,常常用小光圈來拍攝。

文章來源:DIGI PHOTO

更多精彩推薦:

超萌小模特教你外景逆光怎麼拍

攝影新手最常搞錯的觀念: 大光圈 與 閃光燈

如何不藉助補光工具拍逆光人像

相關焦點

  • 如何用大光圈淺景深拍出好的人像照片
    大家都聽說過大光圈的好,那糊到化不開的淺景深,常叫新手茶不思飯不想,只想真正地擁有大光圈鏡頭。
  • 掌握景深三要素,輕鬆玩轉大光圈
    攝影也有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拍攝距離」,這三個都可以影響到景深。什麼是景深景深就是對焦位置的前後呈現清晰畫面的範圍,景深越大(深),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大,大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清晰。景深越小(淺),焦點的前後清晰範圍就越小,小景深能使畫面遠近都呈現模糊虛化的效果,只有焦點畫面是清晰的。
  • 【攝影技巧】淺景深人像照片的拍攝技巧
    大家都聽說過大光圈的好,那糊到化不開的淺景深 ,常叫新手茶不思飯不想,只想真正地擁有大光圈鏡頭。不過當你真的擁有它時,知道淺景深人像該怎麼拍嗎?光圈與背景又該如何運用搭配?小編覺得這應該是不少玩家在接觸大光圈人像寫真時,最常面臨到的難題。這次我們將以這些問題為模板,配合實際的拍攝範例,讓大家深入了解大光圈與應用於人像攝影所產生的變化。
  • 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問題:我只有一支18-55mm的套裝鏡頭,能拍出漂亮的淺景深效果嗎?  當然可以啦!就算只是擁有一部入門的DSLR和套裝鏡頭,新手也絕對可以拍出漂亮淺景深!只是了解3大拍出淺景深的方法便可以了!  3大拍出淺景深的方法加大光圈使用長焦端相機、主體和背景的距離比例  以上便是3個拍出淺景深的元素了,是否很簡單呢?我們開始學習吧!
  • ​淺景深如何拍出好的人像照片
  • 大光圈只是虛化要素之一,景深控制要靈活運用4要素
    不少人以為前後景虛化非要大光圈不可,其實不然。
  • 手機拍淺景深你不是很想嗎? 3分鐘
    ▼景深 指相機對焦點前後相對清晰的成像範圍。拍照點擊屏幕對焦到主體後,實際上只有唯一一個清晰的平面,在這個平面前後的肉眼無法差距到的景物的模糊,稱之為景深範圍。影響景深的因素有?▼影響景深的三大要素:物距、鏡頭焦距、鏡頭光圈。 物距:物體到鏡頭的距離。物距越大,景深越大。(拍攝離你近的物體,比離你遠的物體,虛化效果更好) 鏡頭焦距:拍攝時鏡頭的焦距。
  • 手機也能玩淺景深拍攝,修出大光圈效果
    但由於手機調不了光圈所以拍不出單反的「大光圈」效果,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通過後期APP略微進行調整,就可達到以假亂真的地步。效果圖:虛化背景,大光圈效果,主體突出選擇焦點和景深範圍:
  • 光圈與景深的關係以及控制景深大小的3個因素
    光圈不是只有負責控制光線進入相機時的強弱,它還掌握著另外一個重要的關鍵「景深」。所謂的景深,指的就是拍攝主體前後的清晰程度。
  • 拍照用大光圈還是小光圈?
    下面我們就來學習下,大光圈及小光圈的具體運用方法吧!f/4 以下的大光圈,景深很淺,焦平面外的清晰範圍很小,很容易拍出主體清晰而背景模糊的效果,有效地將主體與背景分離。大光圈製造的淺景深,會帶來一個的問題,那就是有時候景深淺得過分了。
  • 大光圈到底什麼時候用?
    但是很多時候,其實是不適合用淺景深表現的,否則畫面的攝影語言反而會被弱化。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情況要慎用大光圈來打造淺景深!1.大風光光圈可以影響曝光,同時也對景深起關鍵作用。大光圈可以使景深變淺,使對焦點清晰,而畫面其他部分相對模糊,有利於突出主體、精簡畫面。
  • 大光圈定焦鏡拍攝技巧
    很多同學會問新手應該買什麼鏡頭,其中一支要推薦的就是大光圈定焦鏡頭了。
  • 大光圈的使用時機你知道嗎?6個訣竅教你用大光圈拍出驚奇效果!
    大光圈鏡頭讓人著迷,拍出淺景深的作品比較唯美,極易突顯主體,讓人產生近距離的共鳴感,只有懂得使用大光圈的意義,拍出好作品才能讓人信服
  • 【攝影器材】相機大光圈拍照好看?別隨便使用!
    大光圈鏡頭容易讓人著迷,拍出淺景深的作品比較唯美,極易突顯主體,讓人產生近距離的共鳴感,但不是拍什麼都要用大光圈,只有懂得使用大光圈拍出好作品才能讓人信服
  • 5 招夜間淺景深人像技巧,學會就變人像大師
    第一招:使用定焦鏡頭一般來說,定焦鏡頭的最大光圈都會比較大(恆定大光圈的變焦頭的價格你懂的),不論是最常見的 f/1.8 還是夜光之眼 f/0.95,都很容易就能夠拍攝出優美的散景。還是大光圈,大光圈不僅控制散景,還會控制進光量,大光圈可以讓更多的光線進來,你可以降低 ISO 設置依然達到安全快門,減少噪點的幹擾。
  • 新手必讀大光圈定焦鏡拍攝技巧
    無論是Canon、Nikon、Sony等大廠還是Sigma、Tokina等副廠也有出產大光圈定焦鏡頭,常用焦距有22mm、35mm、50mm等,建議APS-C的相機購買35mm而full frame相機購買50mm,拍出來的視角最接近人眼看到的。
  • 景深是什麼?如何把握景深?
    有時我們需要景深範圍更小/淺(例圖中只有石榴花瓣看起來清晰),而在另外一些場景中我們需要更大/深的景深範圍。在熟練掌握控制景深的方法之後,拍攝者能夠更從容地改變畫面中清晰/模糊部分的比例,從而引導觀者的視線或者隱藏畫面中不和諧的元素。舉例來說,在拍攝風光照片時,攝影師大都希望擁有儘可能大的景深範圍,以保證從前景到背景的畫面都足夠清晰。
  • 使用大光圈有講究,這些方面我們才要用大光圈來拍攝
    光圈是攝影中調整最頻繁的參數之一,光圈的大小主要對進光量的多少,對景深的深淺有影響,一般我們使用光圈的目的大都為了它的景深效果,進光量的多少我們可以通過調整快門速度或者調整
  • 使用大光圈鏡頭的 5 個注意事項
    使用大光圈達成淺景深,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拍攝樂趣之一,而目大光圈亦有助於昏暗的環境拍攝,加上市場上亦有部份大光圈定焦鏡頭,價格便宜
  • 大光圈鏡頭有毒!別只顧拍爽,用好了才是大片 攝影教程
    大光圈鏡頭容易讓人著迷,拍出淺景深的作品比較唯美,極易突顯主體,讓人產生近距離的共鳴感,但不是拍什麼都要用大光圈,只有懂得使用大光圈拍出好作品才能讓人信服。如何才能正確使用大光圈效果拍出好作品?又不讓人感覺到膩呢?下面的一些思路可以參考。1.選對拍攝對象淺景深適合表現柔美的事物,比如像蜘蛛網、蒲公英這樣柔美的事物,用淺景深來表現就顯得更加的柔美,很容易就拍出大片。